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如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资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2023山东临沂四县联考)±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空中能源走廊。青豫直流工程将解决目前海南藏族自治州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受限问题。下图为青豫直流工程线路简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青豫直流工程目的地选择河南省,主要是因为( )
A.河南省人口众多,生活用能紧缺
B.西部大开发战略,河南省产业发展迅速
C.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省能源需求量大
D.河南省耕地多,农田灌溉耗电量大
4.青豫直流工程输电电能的主要类型及该工程对青海的影响分别是( )
A.水电 河流水质下降
B.风电 气候异常变化
C.地热能发电 减轻地震危害
D.太阳能发电 完善基础设施
题组二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023江西赣州一中期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西横贯9个省级行政区,全长4 200千米,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
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 )
A.解决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
B.解决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C.解决沿线地区的就业问题
D.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6.上海是西气东输工程首选输入地,主要原因有( )
①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上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
③上海能源缺乏,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④城市人口规模大,居民天然气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23山东日照一中期中)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就业需要 B.环境质量
C.经济发展 D.国际背景
8.设计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国家政策 D.消费市场
题组三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1山东新泰一中期中改编)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9.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投资推动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B.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D.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1.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高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023山东师大附中月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工程Ⅰ、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13.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
(2023安徽期中联考)引黄济青工程,是我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输水路线全长291千米,输水渠两端修筑有水库,该工程采用明渠输水的方式。2020年,青岛市在输入水库的末端进一步改建、扩建了大量的输水设施。下图为引黄济青输水管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引黄济青工程( )
A.水源地的水质优良
B.能减缓青岛地面沉降
C.可以全程自流引水
D.明渠输水减轻污染
2.青岛市在输入水库末端改建、扩建大量输水设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供水效率
B.进行淡水养殖
C.改善生态环境
D.缓解内涝问题
(2023江西九江期中)宁夏的中卫市是全国西气东输的战略通道,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四线4条干线和中贵、中靖等6条联络线在此交会。2023年3月28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枣阳—仙桃段线路工程第四标段顺利实现线路贯通。中卫二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枢纽站,三条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首次实现了最小间距并行建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我国陆续建设多条天然气管道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先进 B.资金充足
C.疆域辽阔 D.能源不足
4.中卫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枢纽站的优势条件是( )
A.天然气储量丰富 B.地理位置优越
C.本地能源需求量大 D.基础设施完善
5.中卫二站项目实现最小间距并行建设有利于( )
①节省建设用地 ②保障能源安全
③节约工程投资 ④缩短输气距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组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
(2022山东青岛二中期中)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②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③区域供给不平衡
④需求季节波动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云、贵、川、渝等省级行政区没有优质煤炭
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8.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下列保持西南地区优质煤稳定供给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
(2023湖南娄底模拟)2022年8月31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大会举行,该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大山,调水至雷州半岛,输水线路约500千米,覆盖人口超1 80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建设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满足 需要( )
A.改善水生态环境用水
B.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C.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
D.回补地下水资源
10.工程建成后,将( )
①优化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
②缓解珠三角水资源短缺问题
③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④支撑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22陕西榆林期末)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局部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2)西气东输工程还不能彻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请你从开源方面提出两条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
(3)西气东输对调入区有何有利影响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2.D 3.C 4.D 5.A 6.B 7.C 8.D
9.B 10.D 11.D 12.D 13.A
1.C 从图中可知,①表示资源需求量小、储量小,②表示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小,③表示资源储量小、需求量大,④表示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资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2.D ②地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需;③地区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有可能产生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3.C 河南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由于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省能源需求量大,因此青豫直流工程目的地选择河南省,B项错误、C项正确;相比于工业而言,农业灌溉、居民生活耗电量不是很大,A、D项错误。
4.D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该工程输电电能的主要类型应为太阳能发电,该工程有利于促进青海省基础设施的完善,D正确;发展水电并不会导致河流水质下降,发展风电也不会导致气候异常变化,A、B错误;地热能发电不是青豫直流工程输电电能的主要类型,排除C项。
5.A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源需求量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天然气资源丰富,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A正确;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但不能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西气东输工程可以为沿线地区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但不能解决沿线地区的就业问题,C错误;西部地区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输出地,天然气的开采可能会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D错误。
6.B 上海经济发达,人口规模大,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同时,上海能源短缺,制约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上海是西气东输工程首选输入地,①③④正确。上海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输入地,其天然气主要供应本地区消费,并非为了出口,②错误。故选B。
7.C 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却能源短缺。建设西气东输工程能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故C正确。
8.D 由图示信息可得,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最大限度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D正确。
9.B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其次为石油,②符合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B正确。
10.D A、B、C选项是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符合题意。
11.D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可以为沿线区域供气,改善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D对;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能源不是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A错;推动高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且不是对生态环境的意义,B错;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秸秆为主,C错。
12.D 工程Ⅰ、Ⅱ的目的地都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主要是华北地区,A、B、C错误。据工程Ⅰ、Ⅱ走向可知,工程Ⅰ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Ⅱ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
13.A 对图示地区来说,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减轻水土流失、缓解洪涝灾情的作用不大,③④错误。故选A。
知识拓展 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
①北部通道:黄河上中游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京津唐地区。
②中部通道: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华东地区。
③南部通道: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广东。
能力提升练
1.B 2.A 3.D 4.B 5.C 6.B 7.C 8.B
9.C 10.C
1.B 青岛市原来主要是靠地下水提供水源,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甚至引起海水倒灌,引黄济青工程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从而缓解上述问题;从黄河下游引水,黄河水水质较差;输水渠跨越多条河流,建有多座泵站,说明无法全程自流引水;沿途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明渠输水会加重水污染。故选B。
2.A 青岛市经济发展快,城市扩张迅速,需水量增大,加之输水和储水设施陈旧,供水效率低下,因此青岛市在输入水库末端改建、扩建大量输水设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供水效率。故选A。
知识拓展 受自然和地理条件限制,青岛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1%。20世纪80年代,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青岛市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导致海水入侵,水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形势非常严峻。
3.D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高于生产量,能源不足,建设多条天然气管道可以为国内许多城市输送天然气,缓解能源不足的状况。技术先进、资金充足,使我国有能力建设天然气管道,但这不是我国陆续建设多条天然气管道的主要原因。疆域辽阔与建设天然气管道关系不大。
4.B 中卫位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中心位置,具有等距离运输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使中卫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枢纽站;西气东输线路上很多地方天然气储量丰富,这不是中卫的优势条件;中卫经济发展较落后,能源需求量不大,且基础设施不完善。
5.C 最小间距并行建设可以减少管沟开挖面积,节省建设用地,节约工程投资,①③正确;最小间距并行建设与保障能源安全关系不大,不能缩短输气距离,②④错误。故选C。
6.B 甘肃位于西北地区,公路、铁路便利,水运不发达,所以①错误。国家经济政策是将西部地区能源运输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②错误。甘肃能源丰富,河西走廊依然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有可能是因为甘肃东西跨度大,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所以③正确。甘肃位于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煤炭的需求季节波动大,所以④正确。
7.C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优质煤”和“直接原因”。西南地区有优质煤,只是优质煤数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水能发电量大,能满足需求;煤炭可分为动力煤和原料煤,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该地区冶金、化工等产业发展需要的大量高热值煤,仍需从外地输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是直接原因。
8.B 由材料可知,新疆的煤炭资源“北富南贫”,再结合图可得出,北疆普通煤丰富,南疆优质煤较为丰富。若要保证优质煤稳定地供给西南地区,需要减少新疆本地优质煤的使用,即减少南疆优质煤的使用,实施疆内“北煤南运”,将南疆优质煤替换输出可以保持西南地区优质煤的稳定供给。发展集装箱运煤可减少运输损耗,但不能改变资源相对不足状况;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不能增加煤源储量;将燃煤发电改为燃气发电,减少的多为普通煤的使用,而非优质煤。
9.C 材料显示该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大山,调水至雷州半岛,距离远,成本高,材料中强调覆盖人口超1 800万人,可以推出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需要,C正确;该工程也可兼顾农业生产灌溉、改善水生态环境、回补地下水资源,但均不是其主要目的,A、B、D错误。
10.C 工程建成后,将西江水调至雷州半岛,沿线水资源需求量大,可以优化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①正确;该调水工程并未将水调往珠三角,故对缓解珠三角水资源短缺问题作用小,②错误;调入区域水量增加,可以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③正确;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布局在粤西,故可支撑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④正确。故选C。
11.答案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2)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电、风能、海洋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等。(任答两条即可)
(3)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其经济发展;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减少因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带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能源生产量大,但经济较落后,人口少,能源消费量小;而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相对缺乏,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消费量大。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天然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增大天然气的使用比例,减小煤炭使用比例,能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应对全球变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2)开源指增加能源来源,如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开发附近地(海)区的油气资源;还可以开发其他类型的能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产生的污染物少,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减少因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推动调入区进行西气东输配套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带动调入区基础设施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