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拔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拔高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9 22: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流域内的输沙量变化
1.[2020浙江7月选考,29(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 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 500万吨/年。图1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图1
图2
材料二 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统计指标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14 2017
森林覆 盖率(%) 37.9 52.7 58.0 62.0 62.3
农作物播 种面积 (万公顷) 625.9 634.4 589.7 618.6 614.3
稻谷播 种面积 (万公顷) 230.2 210.0 209.4 202.6 192.3
甘蔗种 植面积 (万公顷) 50.9 74.8 106.9 108.2 93.5
甘蔗单产 (吨/公顷) 57.8 69.0 66.6 73.5 81.4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考点2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2浙江1月选考改编,7—8)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两题。
2.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3.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是(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2019北京文综,10)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 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据此,回答下题。
4.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
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
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天津文综,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5.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     
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     
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考点3 产业转移
  (2023湖北,4)浙江嘉兴水果市场创办于1992年,21世纪初随着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的迁入,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近年来,嘉兴积极拓展进口水果市场,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下图示意嘉兴交通运输布局。据此完成下题。
6.21世纪初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的原因是(  )
①产业附加值低     ②运输成本较高
③城市规划调整     ④市场竞争激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浙江1月选考,7—8)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完成下面两题。
指标 河南 湖北 江西 山西
人口 (万人) 9 640 5 927 4 666 3 729
人均 GDP (万元 /人) 5.6 7.7 5.3 4.6
三次产 业结构 8.5∶43.5∶48.0 8.3∶41.7∶50.0 8.3∶44.2∶47.5 4.8∶43.8∶51.4
7.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
①资金密集型     ②技术密集型     
③劳动密集型     ④资源密集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     
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
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     
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考点4 国际合作
  (2021福建改编,1—3)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信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
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
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10.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
11.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经济腹地
C.基础设施     D.地理位置
12.[2020天津,18(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交通运输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国计划在现有铁路网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
(1)说明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中伊两国签订了渔业协议,共同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互惠共赢。
(2)中伊开展渔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三年模拟练
  (2023河南濮阳南乐一中月考)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沟道治理一直是重中之重。沟道治理主要包括淤地坝、水库、谷坊等工程建设,其中淤地坝一直是建设重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人择沟道而居,繁衍生息。因此,当地有着悠久的打坝治沟历史,也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的说法。下图示意小流域治沟造地后地形剖面及地下水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图示小流域打坝治沟效果显著的工程有(  )
A.1号坝和2号坝     B.2号坝和3号坝
C.3号坝和4号坝     D.4号坝和5号坝
2.对“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的合理解释是(  )
A.打坝蓄水,调节了小流域的气候
B.打坝抬田,增加了耕地面积
C.打坝降坡,减慢了小流域沟道发育
D.打坝淤地,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
3.除打坝治沟之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合理措施还有(  )
A.谷地修建储水窖     B.谷地开挖排水渠
C.坡地修筑鱼鳞坑     D.坡地铺设草方格
  (2022河北邯郸一模)2020年7月20日,山西中部引黄工程TBM1标工程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破土而出,标志着中部引黄工程全长201千米的总干线全线贯通。中部引黄工程99%为隧洞。下图为引黄入晋调水工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中部引黄调水工程采用隧洞调水的目的有(  )
①减少蒸发       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④保障水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沿线的多个水库对引黄入晋调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调水总量增加      B.增加落差,实现自流输水
C.维持生物多样性      D.调节输水量
  (2022辽宁抚顺六校联考)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难。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
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大
7.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     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     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
A.政策协调机制      B.投资软硬环境
C.信息和资源共享     D.集聚经济效应
9.(2023江苏南通、徐州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南(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经济发展增速依次变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规模外资企业迁入,使苏南地区从一个个小的产业集聚变成大的产业集群。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苏南地区将一些产业逐渐向苏中和苏北地区迁移,逐渐缩小江苏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
材料二 南通积极主动跨江融入苏南,加强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紧密合作,加快承接其产业转移与成果转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南地区大规模外资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
(2)指出制约南通承接苏南地区产业的因素。
(3)简述江苏的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2.D 3.B 4.A 5.A 6.B 7.D 8.D 9.D
10.B 11.A
1.答案 (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
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
(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解析 第(1)题,河流输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径流量大小和河流含沙量大小,径流量和含沙量越大,则输沙量也越大。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故河流径流量较大;根据图2可知,降水主要集中于6—8月,此时段降水强度较大,降水对地表的冲刷力度大;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故西江输沙量大,且集中在降水集中的6—8月。第(2)题,根据图1可知,西江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根据材料二表格可知,广西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耕地面积减小。由以上两点可得出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使得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
2.D 由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差不大,因此气温相差不大,都受寒流影响,A、C错。洛杉矶较旧金山纬度低,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时间短,降水量小,B错。读图可知,旧金山附近有较长河流流经,河流径流量大;洛杉矶所在地河流短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少,D对。
3.B 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区域外调水对城市水分蒸发及水资源利用率影响不大,A、C错;从区域外调水可以缓解因过度抽取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问题,减轻城市地质灾害,B对;城市内涝是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与从区域外调水关系不大,D错。
4.A 南菜北运是将南方蔬菜经过长距离运输,向北输送到我国其他地区,对于输出地来说,南菜北运扩大了其蔬菜的市场范围,增加了农民收入,①正确;由南向北运输蔬菜,运输距离长,为保证蔬菜品质,需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②正确;将蔬菜从南方向北运输,提升了南方商业网点的等级,③错误;南菜北运是区域间的运输,不是城市内部运输,④错误。故选A项。
5.A 据文字材料分析可知,红旗渠修在太行山的“陡坡上”,而陡坡水流较快,对渠堤的侵蚀作用较强,渠堤易损坏,故要将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A项正确;红旗渠干渠的坡度很小,渠水流速较慢,可能会使输水流量减少,B项错误;渠水流速较慢可能会增加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C项错误;为了降低红旗渠的坡度,干渠蜿蜒曲折,会增加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D项错误。
6.B 水果批发市场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较低,付租能力差,①正确;上海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水果批发市场布局在上海更靠近消费市场,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增加了运输距离,提高了运输成本,②错误;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将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出,是响应城市规划调整的结果,③正确;上海水果批发的市场需求大,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后的消费市场依旧主要是上海,因此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与市场竞争激烈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B。
7.D 中部地区是产业转入地,承接的产业类型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中部地区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资源禀赋较好,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故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选D项。
8.D 根据表格可知,江西省人均GDP较低,A项错误;通过人口总数和人均GDP,可计算出GDP总量,再将GDP总量乘以第二产业比重,即可得出第二产业产值,四省中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最高,B项错误;山西省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在四省中最低,加之主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基础一般,C项错误;河南省人口数量在四省中最多,因此劳动力资源丰富,D项正确。
9.D 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其他自贸区的出现,使科隆自贸区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因而陷入困境,D对。科隆自贸区发展的是转口贸易,对市场和资金的需求量大,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对其影响较小,材料没有显示制造业的比例增加,A、C错。科隆自贸区紧靠巴拿马运河,地理位置优势仍然明显,没有弱化,B错。
10.B 图中显示,新太平洋自贸区位于巴拿马中部,不会单一地带动巴拿马东部或西部的发展,不能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A错;因发展高端制造业,故可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从而增加就业机会,B对;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势必会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C错;提升运河转运能力需要进行工程建设改进运河河道和提升运河管理水平,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不会直接提升运河转运能力,D错。
11.A 由材料可知,两个自贸区产业结构不同,中国产品可以通过科隆自贸区发往南北美洲,也可以在科隆自贸区投资办厂,建立加工组装基地,规避欧盟、美国等的贸易壁垒,A对;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科隆自贸区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并没有明显优势,B、C、D错。
12.答案 (1)加强对外运输联系;完善本国交通网络,提高运力(促进本国客货运输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伊朗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解析 (1)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加强对外联系、促进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可以加强对外运输联系;对本国而言,从交通自身发展看,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可以完善本国的交通网络,促进本国客货运输的发展;从对相关产业的作用看,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2)文字材料“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说明在中伊开展的渔业合作中,伊朗具有的优势条件是渔业资源丰富,可以提供丰富的原料。中国具有的优势有:人口众多,可以提供广阔的市场;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等。
三年模拟练
1.B 2.D 3.C 4.B 5.D 6.D 7.C 8.C
1.B 由图可知,在2号坝和3号坝之间、3号坝和4号坝之间,地下水水位抬升显著,说明2号坝和3号坝治理效果较好,故B正确;1号坝和2号坝之间、4号坝和5号坝之间的地下水水位抬升稍差,说明1号坝和4号坝治理效果稍差,缺少5号坝以上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无法判断5号坝治理效果,A、C、D错误。
2.D 小流域打坝治沟可起到拦截泥沙、固沟淤地、增加下渗的作用,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获得高质量的耕地资源,从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D正确;打坝蓄水能调节小流域气候,但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A错误;黄土高原耕地面积并不小,只是高质量的耕地较少,打坝抬田虽能增加耕地面积,但这并不是打坝增产的主要原因,不是对“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的合理解释,B错误;减慢小流域沟道发育,与打坝增产直接关系不大,不是对“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的合理解释,C错误。
3.C 谷地修建储水窖对治理水土流失无明显作用,A错误;谷地开挖排水渠不能起到拦蓄泥沙的作用,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不明显,B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在降水集中时期坡地地表径流流速快,地表径流对坡地侵蚀作用更显著,在坡地修筑鱼鳞坑可以拦截水土,减轻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C正确;草方格主要用于治沙,D错误。
4.B 中部引黄调水工程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调水,能减少水资源与外界接触,受天气与人类活动影响小,有利于减少蒸发,保障水质,①④对;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水资源调到目的地,下渗增加会减少到达目的地的水量,不是主要目的,②错;开挖隧洞对沿线补给少,不利于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③错。故选B。
5.D 沿线水库可以调节水量,但无法增加调水总量,A错;能否实现自流输水与地势有关,沿线所建的多个水库无法改变整体的地势和落差,因此不能实现自流输水,B错;引黄入晋调水工程的目的是为缺水地区输水,工程本身不需要维持生物多样性,C错;黄河水量相对较小,流量不稳定,沿线的多个水库可调节输水量,稳定缺水地区的供水量,D对。
6.D 据材料信息可知,高水平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协调机制、投资软硬环境、信息和资源共享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高水平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A错;园区是母国对外投资的新方式,融资渠道畅通,B错;人才培养属于投资软环境,是高水平海外园区的优势,C错;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所以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政治经济风险大,D对。
7.C 海外园区建设是我国对外投资的新方式,即中国出资,外国提供优惠政策、便利设施和专业服务等,不属于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①错;文化制度差异仅通过共商共建模式无法消除,④错;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②③对。故选C。
8.C 信息和资源共享可以使入园企业快速获取市场信息,获得产品生产所需资源,能够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C对;政策协调机制、投资软硬环境只能从宏观上提供便利,无法引导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的生产经营环境,A、B错;集聚经济效应是指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效应,主要作用为减少生产成本和促进生产分工合作,与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无关,D错。
9.答案 (1)国家政策支持;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位于长三角地区,技术水平较高(或产业基础较好);水陆交通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
(2)技术人才;资金条件;产业配套与融合能力;跨江交通。
(3)加快苏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获得大量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发展期,大规模外资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一定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此时的苏南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为外资企业迁入提供了劳动力支持;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即我国的东南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产业基础也较好,所以导致大规模的外资企业迁入该地区。(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通经济发展弱于苏南地区,资金有所欠缺;由材料可知,南通加快承接的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这类产业对技术要求高,南通可能缺乏相匹配的技术人才,同时相应的产业配套设施与融合能力也还比较欠缺;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地之间有长江阻隔,跨江交通也会成为制约南通承接苏南地区产业的因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北地区作为产业转入地,产业转移将把大量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一并转移到苏北地区,加快苏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企业迁入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也有利于苏北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最后有利于在苏北地区形成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