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影响
(2022福建龙岩长汀一中月考)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 532千米,流域面积16.88万平方千米,横跨鄂、陕等省级行政区。汉江流域人口、城市众多,充足的水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方面,汉江流域具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管理。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相继建设及送水,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意义越来越重要。下图为汉江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相对于汉江下游,汉江上游( )
A.流速较慢
B.水质较差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较大
2.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建设及通水,汉江流域农业受到的影响是( )
A.旱涝、沙尘灾害增多
B.改变流域内农业结构
C.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
D.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
3.近年来,汉江流域上游调水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针对该问题的最佳应对措施是( )
A.削减枯水期上游调水区取水量
B.增补中下游地区经济带用水量
C.提升居民素质,减少水资源浪费
D.设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易错点2 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2021广东茂名五校联盟联考)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呈现出由单个企业转移向产业链抱团式转移过渡的新趋势。借此机遇,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位于粤桂湘交界处)大力开展“湾企入桂”招商活动,积极打造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高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平桂区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珠宝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是( )
A.丰富而稳定的原料
B.广阔的市场
C.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
D.距离近且交通便捷
5.与单个企业转移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抱团式转移的最明显优势是( )
A.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B.产业链完整,企业进驻速度快,收效快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高级技术人才成本和信息交流成本等
D.可以增强规模效应,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2.B 3.D 4.C 5.A
1.D 汉江上游主要流经汉江谷地;下游主要流经江汉平原,人口、城市众多,并受丹江口水库调蓄。因此,相对于汉江下游,汉江上游流速较快,水质较优,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
2.B 随着水资源的调出,发生涝灾的可能性减小,受秦岭的影响,当地沙尘灾害较少,A错;由于汉江流域水资源调出,流域内需水较多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对减少,需水较少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对增加,势必导致流域内农业结构的改变,B对;当地水资源减少,农田的灌溉面积可能会减少,不会增加,C错;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地下水水位上升有关,汉江流域水资源调出后,当地的地下水水位会有所下降,不会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D错。
易错分析 不同流域之间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人类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措施,对于调出区、调入区及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深远。社会经济方面:对调入区和沿线区域而言,增加水量,改善水质,保障供水饮水安全;破除水资源短缺的限制,利于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发展;等等。对调出区而言,径流量减少可能导致泥沙淤积加重,淤塞航道。生态环境方面:对调入区和沿线区域而言,补偿河湖水量,扩大水域面积,增加水资源,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地下水超采,防治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改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水污染防治;保障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增加绿色生态景观;但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等。对调出区而言,可能出现生态环境用水不足问题;若调出区在入海口附近,则可能导致海水倒灌,使水质变差。
3.D 汉江流域上游调水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需要设立跨越行政区划的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来协调二者关系,严格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水量合理分配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故选D。
4.C 广西贺州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珠宝是特殊材料,平桂区吸引珠宝产业转移不是因为其有丰富而稳定的原料;珠宝面向国际市场,不是平桂区本地;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平桂区交通不便捷。故选C。
5.A 产业链抱团式转移,是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打包转移,利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形成产业集群,增强整体竞争力,A对;产业链抱团式转移,涉及的企业多,企业进驻速度较慢,B错;产业链抱团式转移,会增加产品运输成本和高级技术人才成本,C错;产业链抱团式转移只是把产业链转移到其他地区,可以增强规模效应,但并没有延长产业链,D错。
易错分析 产业转移方向的新变化表现为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转移,部分制造业及一些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转移;产业转移的部门不仅涉及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业部门,还出现了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转移;产业转移还表现出由单个企业转移向产业链抱团式转移过渡的新形式。基于这些新的变化,可以分析产业转移原因的新变化,进而分析其造成的影响的新变化。这些产业转移的新变化,往往通过真实情境呈现,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