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2 区域比较与区域发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2 区域比较与区域发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07: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专题强化练2 区域比较与区域发展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哈萨克斯坦(  )
A.热量充足     
B.光照充足
C.森林广布     
D.多高原山地
2.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处边境,安全受到邻国威胁
②周围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
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距其他城市远,与国内其他城市联系不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假如图示地区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潮汐能     D.地热能
  (2023山东滨州期末)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以南昌为核心,昌九工业走廊为重点,以环湖设区市为主要支点,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由江西省内环绕鄱阳湖的城市组成,是江西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依托。下图示意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2015—2030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腹地广阔
C.行政管理便利     
D.科学教育发达
5.有利于推动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措施是(  )
A.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作
B.开发鄱阳湖黄金水道航运功能
C.发挥九江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D.突出资源优势发展重化工产业
  (2022四川雅安模拟)下面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降水量(实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一年中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7.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的气温特点及影响其气温特点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气温低,洋流因素
B.气温低,地形因素
C.气温高,海陆因素
D.气温高,天气因素
8.下列关于图示及附近区域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可能引发海啸造成伤亡
B.常年干旱威胁当地民众生存
C.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
D.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稳定
9.(2022山东德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图Ⅰ)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图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由“鱼米之乡”逐渐变成“缺粮大户”。
(1)受各区域要素综合作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分析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差异并填表。
地区 黄河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
熟制 一年三熟
耕地类型 水田
(2)分析珠江三角洲变成“缺粮大户”的原因。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B 2.A 3.B 4.C 5.A 6.D 7.B 8.A
1.B 哈萨克斯坦冬冷夏热,地处温带,冬季热量不足;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地表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故选B。
2.A 读图文材料可知,甲市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距离其他城市较远,周边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故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②③④正确。甲市靠近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虽地处边境,但安全并没有受到威胁,①错误。故选A。
3.B 该地区位于中亚,晴天多,太阳能丰富,故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太阳能,B正确。天然气不属于新能源,A错误。该地区深居内陆,不存在潮汐能,C错误。该地区地热能没有太阳能丰富,D错误。故选B。
知识拓展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首都为阿斯塔纳,是最大的内陆国。
4.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对外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地理位置更优越,A、B错误;相比之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更为发达,集聚了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科学教育更发达,D错误;读图可知,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均属于江西省,而长三角城市群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区,故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是归江西省统一管理,行政管理便利,C正确。故选C。
5.A 加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作,促进其和长江经济带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是推动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措施,A正确;与长江水道相比,鄱阳湖的航运功能较弱,不具备突出优势,排除B;九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并非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排除C;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矿产、能源等常规资源较为缺乏,突出资源优势发展重化工产业对于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发展而言不可取,D错误。故选A。
6.D 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判断,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根据等温线信息判断,乙地气温年较差小于甲地,A错误;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B错误;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雨季来临前的5月,C错误;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D正确。故选D。
7.B 根据图中等温线信息可以判断丙地1月和7月气温均小于25℃,说明丙地1月和7月气温较甲、乙两地低,C、D错误;丙地位于中南半岛南部的中间位置,受洋流影响小,A错误;丙地海拔高,气温低,B正确。故选B。
8.A 图示区域位于中南半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繁,易引发海啸造成伤亡,A正确,D错误;图示中南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且均匀,旱灾较少,B错误;该区域南部位于赤道附近,属于无风带,台风较少,C错误。故选A。
名师点睛 东南亚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中南半岛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显著地理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灾害。
9.答案 (1)
地区 黄河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熟制 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小;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附加值高且需求量增加,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小;人口持续增加,粮食需求量大增。
解析 (1)据两幅图可知,黄河三角洲位于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差异。(2)珠江三角洲逐渐变成“缺粮大户”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改革开放以来,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根据所学知识,从农业生产的自身区位条件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引导、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等方面分析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