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三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三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09:1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③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3山东德州一中月考)中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下图为中、美、日、印四国CO2排放占全球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符合中国的CO2排放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远高于日本,其原因是中国(  )
A.经济增长速度快
B.GDP总量大
C.能源利用效率低
D.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
题组二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冻土是指0℃以下,且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广布。下图为1961—2016年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相关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黑龙江省冻土初日、终日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荒地    
B.全球气候变暖
C.大量焚烧秸秆    
D.地热资源丰富
6.据图判断,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B.高山雪线高度下降
C.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D.动物整体上向山麓迁移
  下图为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的影响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受温室效应增强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国家是(  )
A.巴西    B.埃及   
C.南非    D.俄罗斯
8.下列有关温室效应增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B.全球各地均升温,但升温幅度不同
C.温室效应增强主要与矿物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有关
D.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对小岛国家的影响大
题组三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23安徽省实验中学月考)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2019年,大气中CO2浓度为工业化前(1750年)的148%,海洋吸收了大量的额外热量,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30多年来,我国大陆和海南岛近岸珊瑚消失了80%,实现碳中和(CO2产消平衡)是我国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下图为1958—2018年全球和我国近海海洋表层水温距平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1958—2018年,我国近海与全球海洋的表层水温距平变化(  )
A.呈正相关    
B.呈负相关
C.幅度差异较大    
D.完全一致
10.2000年以来,我国近海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导致 (  )
A.强台风增多    
B.海平面下降
C.鱼类资源减少    
D.鱼群陆续北迁
11.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
①构建清洁能源体系
②加快城市化进程
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3山东日照期中)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示意我国“双碳”进程。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2.“双碳”进程表明(  )
A.“碳达峰”是人类对环境过度索取的结果
B.实现“碳中和”会使社会、经济发展受阻
C.只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就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D.可以通过人的管理与调控实现人地关系协调
13.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循环使用淡水资源
②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
③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
⑤征收碳税,以促进行业绿色转型
⑥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燃油车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碳交易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碳交易起源于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国际贸易机制。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百分比及其人均碳排放量。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4.国际碳交易的形成可以促使(  )
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渐减少
②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将不受限制
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④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由图可以看出,美国、欧盟、印度、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  )
①中国的人口总数多,碳排放总量较多
②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碳排放量多
③欧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碳排放量低
④印度的人口总数少,碳排放总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不同,在具体责任上应有所区别,这意味着(  )
A.全球各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一样的
B.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C.发达国家碳排放量少,承担的责任小
D.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多,承担的责任大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的形成原理
  (2023河北沧州期中)“碳达峰”是指在某个时间,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有(  )
①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②陆地植物光合作用
③陆地动植物的呼吸
④海洋生物的呼吸
⑤海洋植物光合作用
⑥降水中和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2.从长远来看,实现“碳中和”会使(  )
A.经济发展受阻    
B.能源消耗减少
C.生态负担加重    
D.极冰融化减缓
  (2023广东湛江模拟)农田生态系统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既能引起碳排放,又能引起碳固定,而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是指碳排放量与碳固定量的差值。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大量农资投入也带来了温室效应和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随着国家“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碳减排面临着严峻挑战。下图为河北省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碳排放总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河北省玉米季比小麦季灌溉碳排放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玉米播种面积小,作物需水量小
B.玉米植株高大,土壤水分蒸发量小
C.玉米生长季水热同期,灌溉频率较低
D.玉米种植技术先进,节水效果显著
4.为降低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碳减排压力,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  )
①培育耐旱作物品种,降低灌溉频率
②培育绿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③改变轮作熟制,提高农田固碳效应
④实施农田长年休耕,降低农田利用强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组二 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3河北张家口期中)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20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北地区全部是高强度排放
B.中部地区没有高强度排放
C.南北方向变化大于东西方向变化
D.南方各省级行政区低于北方各省级行政区
6.导致北京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低的因素有(  )
①能源消费结构    ②地区生产总值
③能源利用技术    ④三次产业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的碳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图1)。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地球上的碳循环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工业革命以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大,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图2示意187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
碳交易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我国自2013年以来碳配额现货交易量呈上升趋势。
图1
图2
(1)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2)据图说明全球升温幅度随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3)请你为碳排放较多的企业应对碳减排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1.D 2.A 3.B 4.C 5.B 6.C 7.D 8.C
9.C 10.A 11.B 12.D 13.C 14.C 15.A 16.B
1.D 植物被大量破坏,导致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图示乙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甲表示植物释放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影响小。丙表示动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影响小。丁表示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排放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故选D。
2.A 此图可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对。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②错。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③对。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双向的,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④错。故选A。
3.B 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二氧化碳排放波动下降,因此①为美国,故A错误;中国经济发展迅猛,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快,因此②为中国,故B正确;日本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中新能源占比大,二氧化碳排放较少,因GDP增长缓慢,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稳定,因此③为日本,故C错误;印度因经济总量小,二氧化碳排放较少,但处于增长过程,因此④为印度,故D错误。
4.C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由于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能耗远高于日本,所以单位GDP碳排放量也远高于日本,故C正确;经济增长速度、GDP总量对单位GDP碳排放量影响较小,故A、B错误;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依然以煤炭为主,故D错误。
5.B 由图可知,1961—2016年,总体上黑龙江省冻土初日时间延迟,冻土终日时间提前,说明季节性冻土年内存续时间总体上越来越短,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即全球气候变暖,故选B。
6.C 黑龙江省冻土初日、终日变化趋势说明全球增温趋势明显,寒带温度上升,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北移,A错误;高山冰雪融化加快,雪线高度上升,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表温度上升,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动物应不断向山峰方向迁移,D错误。故选C。
7.D 直接根据图示“作物栽培带向北移动地域”判断,俄罗斯的作物栽培带扩大最为明显,则其粮食产量有所增大。
8.C 温室效应增强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其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并不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所致,A错;受温室效应增强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均有所升高,但并不表明全球所有地区均升温,B错;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大面积毁林,C对;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一些小岛国家面临“灭顶之灾”,故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对小岛国家的影响小,D错。
9.C 从图中可知,我国近海表层水温距平与全球海洋的表层水温距平变化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A、B错误。1958—2018年,我国近海表层水温距平升降幅度约为1.5℃,全球海洋表层水温距平升降幅度约为0.6℃,两者的幅度差异较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10.A 近年来,我国近海表层水温持续升高,会导致气候异常,强台风增多,A正确;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海水体积膨胀,海冰融化增多,海平面升高,B错误;鱼类资源主要受人为原因影响大,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鱼类资源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C错误;鱼群受洋流影响,可能北迁,也可能南迁,D错误。故选A。
11.B 要实现碳中和,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应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加强国际间合作,①③④正确;城市是工业相对集中地带,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能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错误。故选B。
12.D “碳达峰”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峰值,是人类控制对环境索取的结果,A错误。实现“碳中和”可以实现人地协调发展,不会使社会经济发展受阻,B错误。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后,只要通过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废弃物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C错误。通过人的管理与调控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能够实现人地关系协调,D正确。故选D。
13.C  循环使用淡水资源,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较小,对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影响较小,①错误。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会污染他国环境,不可行,④错误。由于新能源技术尚不成熟,并且成本相对较高,所以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燃油车不可行,⑥错误。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②③正确。征收碳税有利于促进行业绿色转型,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⑤正确。故选C。
14.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碳交易是为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市场机制,故其可以促使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渐减少,①正确;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多余的碳排放配额抵消自身碳排放超出的配额,也可以通过技术援助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因此发达国家会受限制,②错误、④正确;碳交易不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错误。故选C。
15.A 中国虽然人均碳排放量较低,但由于人口总数多,碳排放总量较多,①正确;美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费量大,因此人均碳排放量多,②正确;欧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③错误;印度是人口大国,④错误。
16.B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历史和现实责任,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生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仍然较高,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碳转移,这将进一步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碳减排负担。因此,发达国家有义务在碳减排国际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能力提升练
1.B 2.D 3.C 4.A 5.C 6.B
1.B 依据材料可知,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由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示意图可知,碳汇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绿色植物(陆地植物、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②⑤对;二氧化碳通过大气降水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最后在各种水体中生成多种碳酸盐,⑥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陆地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海洋生物的呼吸作用,①③④属于碳源,不属于碳汇。故选B。
知识拓展 对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的认识
(1)碳循环和温室效应是地球系统稳定运行以来就存在的,并不能认为是碳循环或者温室效应的出现才导致了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
(2)人类大规模的碳排放行为,加快了碳循环中的某些环节,增强了原本的温室效应,改变了碳循环和温室效应的原有状态,从而引发了以全球气候变化为特征的环境变化。
2.D 由材料可知,实现“碳中和”就是要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不是牺牲经济发展,而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更好地发展,A错误;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来源)和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吸收),所以不会减少能源消耗总量,B错误;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温室气体,不是大气污染物,不会加重生态负担,C错误;从长远来看,在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过程中,全球气候变暖趋缓,极冰融化速度减缓,D正确。故选D。
3.C 由图可知,河北省玉米季比小麦季灌溉碳排放量少,主要是由于玉米生长季属于夏季,水热同期,灌溉频率较低,故选C。
4.A 为降低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碳减排压力,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培育耐旱作物品种、降低灌溉频率、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培育绿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土壤污染,①②正确;熟制和气温有关,难以人为改变,③错误; 实施农田长年休耕,不可取,④错误。故选A。
名师点拨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5.C 由图可知,我国碳排放强度北部多为高强度和中高强度,南部多为中低强度和低强度、没有高强度,而东西部碳排放强度差距较小,因此总体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南北方向变化大于东西方向变化,C正确;东北地区黑龙江是高强度排放,但吉林、辽宁主要是中高强度排放,A错误;中部地区山西是高强度排放,B错误;北方各省级行政区中北京、天津、山东是低强度排放,南方各省级行政区中贵州、广西一带为中高强度排放,因此并不是南方各省级行政区全都低于北方各省级行政区,D错误。故选C。
6.B 北京是首都,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的比重高,能源利用技术先进,三次产业构成以第三产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比重小,产生的碳排放较少,故①③④对;地区生产总值高,经济发达,如果不注重低碳环保,也可能导致碳排放强度高,②错。故选B。
7.答案 (1)化石燃料是古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形成的,其将碳稳定存储在岩石圈中;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时将岩石圈中的碳过早地释放到大气中,加快了岩石圈和其他圈层之间的碳交换,打破了天然的碳循环平衡过程。
(2)全球升温幅度与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呈正相关;低排放模式升温幅度小,高排放模式升温幅度大。
(3)主动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耗;多使用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进工艺,更新设备,减少碳排放,将多余的碳配额出售(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必要时可以适度购买一定数量的碳配额)。
解析 第(1)题,结合图1可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由地质时期埋在地下的动植物遗体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化石燃料将碳稳定存储在岩石圈中;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将原本被固定的碳释放到大气中,加快了岩石圈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碳的交换,打破了天然的碳循环平衡过程。第(2)题,总体趋势可以结合图中信息联系横纵坐标直接读出。总体来看,全球升温幅度与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呈正相关;其中,低排放模式与高排放模式的升温幅度有差别,低排放模式升温幅度小,高排放模式升温幅度大。第(3)题,企业应对碳减排可以从技术革新、开发新能源、改进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