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鹿角和鹿腿》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6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鹿角和鹿腿》。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鹿角和鹿腿》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将深刻的生活道理用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们。本文则通过小鹿对自已角和腿的评价,告诉学生看待事情要全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二、说学情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三年级的学生对有趣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还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欣”、“映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明白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态度的变化。(这也是本课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故事中“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这也是本课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主要采用了自学法、情境法、朗读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法上: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我主要会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为此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出示小鹿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最喜欢鹿身上的哪个部位,进而导入课题《鹿角和鹿腿》。
这样导入可直接引入课题,形成阅读期待。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快速的感知文本,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本课伊始,我将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生字词的掌握,二是故事内容的梳理。读毕,我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在字词方面,我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在PPT上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点评,对学生易读错重点强调,比如:“欣”、“映的读音,并指导书写。最后全班齐读生字词。
在内容方面,在师生的共同补充中明确:课文讲述了小鹿喜欢自己的角,不喜欢自己的腿,可是在躲避狮子的时候,小鹿的腿却帮助它成功逃脱的故事。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析读环节,我会指导学生自学,将学生分为男女两队并完成以下任务:女生找出小鹿对角的态度,男生找出小鹿对腿的态度。我预设学生会有如下回答:
内容一:小鹿对角的态度
当学生找到小鹿很喜欢自己的角时,我会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并想象小鹿说这句话时的语气语调,进而指导朗读。接着抓住句中的“多么…多么,.”进行造句。然后出示珊瑚的图片,感受鹿角的美丽。在此基础上,顺势提问:当它遇到危险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学生明白鹿角差点让小鹿失去性命后走进小鹿的内心,探索小鹿内心的想法。
内容二:小鹿对脚的态度
当学生找到小鹿不喜欢自己的腿时,我会引导学生找出原文: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并引导学生思考:小鹿的内心想法是什么?以此使学生明白小鹿觉得四条腿配不上两只美丽的角。随后,邀请学生模仿小鹿的语气语调说话。接着提问:小鹿的腿是怎么帮助小鹿逃脱危险的?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后,引导学生感受小鹿对自己腿的感激之情。最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感受,我同时予以点拔,最终明确:明白外表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外表不漂亮的东西有时能救命的道理。
环节四: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在这个环节,我会鼓励学生上台表演这个故事,并评选出表演小达人。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最后布置作业:小鹿经历这样一件事,它也懂得了许多。
现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请你拿笔写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图文结合,力图带给各位评委老师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