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
专题强化练5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与提纯
1.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可以检验其官能团。下列关于有机物X中所含官能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 产生 X中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和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X中含有醛基
C 碳酸氢 钠溶液 产生气泡 X中含有羟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X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
2.(2023山西太原期末)核酸检测所用的红色液体学名叫病毒保存液,其主要成分为盐类、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等,可以有效保护病毒蛋白不被破坏,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验病毒保存液中是否含有钠盐,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病毒保存液灼烧,观察焰色
B.检验病毒保存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加热后,向其中滴加浓硝酸,观察颜色变化
C.为检验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有羟基,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的氢氧化铜,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砖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
3.(2023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以下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结论错误的有( )
①比较水和乙醇羟基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②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③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用于检验麦芽糖中是否含醛基。
④用燃烧的方法鉴别乙醇、四氯化碳、苯。
⑤用足量的NaOH溶液与矿物油和地沟油加热,可鉴别出地沟油。
⑥取5 mL 0.1 mol/L KI溶液,滴加5~6滴0.1 mo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⑦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是:在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未变蓝,说明已水解完全。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2023浙江杭州期中)乙醇与浓硫酸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乙烯,因温度控制不当而发生副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等,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以验证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中含乙烯、SO2和水蒸气。该实验限用试剂(试剂足量)包括: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仪器b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B.装置D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为除去SO2
C.装置C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可用来检验SO2
D.装置B用来检验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也可置于C、D之间
5.(2023湖北恩施教育联盟期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把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2023广东广州月考)如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步操作分别是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
B.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反应乙醇、溶解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
C.进行操作③之前应先加入盐酸酸化,制出醋酸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不能替换为NaOH溶液
7.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可能分别是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花生油、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中的一种。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7瓶液体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B使新制Cu(OH)2变澄清,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少量C、D、E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填物质名称):
A ,B ,C ,D ,E ,F ,G 。
8.(2023浙江台州洪家中学期中)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H2O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导管B的作用是 。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
(2)制备精品
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有机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 (填“上”或“下”)层,分液后用 (填字母)洗涤,再进行蒸馏。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饱和Na2CO3溶液
(3)欲除去环己烯中的环己醇杂质,以下试剂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水 b.浓硫酸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水
专题强化练5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与提纯
1.C 2.A 3.B 4.D 5.B 6.D
1.C 羧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中含有羧基,而不是羟基,C错误。
2.A 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呈现黄色,可以利用焰色试验检验钠盐,A正确;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加热后变性,不能发生显色反应,B错误;葡萄糖溶液中的水也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无法检验葡萄糖分子中的羟基,C错误;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而消耗,故不会出现砖红色物质,必须在水解液中加过量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淀粉已水解,D错误。
易错提醒 —CHO常用的检验方法是和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反应,这两个反应的前提是反应体系呈碱性,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3.B 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还原酸性KMnO4溶液,②错误;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碱不过量,故不能用该溶液检验麦芽糖中是否含有醛基,③错误;在淀粉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滴加碘水,NaOH会和I2发生反应,溶液未变蓝,不能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⑦错误。
方法点拨 对于有机物的鉴别,一般是鉴别有机物中存在的官能团,同学们需熟练掌握常见官能团的鉴别方法(含试剂、实验现象等)。
有机物或 官能团 常用试剂或操作 反应产物或现象
碳碳双键 溴水 褪色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OH Na 产生H2
—COOH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
NaHCO3溶液 产生CO2
葡萄糖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
新制Cu(OH)2 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
油脂 H2SO4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NaOH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淀粉 碘水 呈蓝色
蛋白质 浓硝酸 含苯环的呈黄色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
4.D 装置A为发生装置,装置B用于检验H2O。SO2用品红溶液检验,而乙烯可用溴水检验,但SO2也能使溴水褪色,所以先将SO2检验后除去再检验乙烯,装置C检验SO2,装置D除去SO2,装置E检验乙烯,装置F为尾气处理装置。b为圆底烧瓶,A项正确;装置D用于除去SO2,所选试剂为NaOH溶液,B项正确;装置C用来检验SO2可选品红溶液,C项正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可用于检验水,但装置C中有水,若在其后检验存在干扰,D项错误。
5.B ①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后生成CO2,乙烷中混入新杂质,达不到除杂的目的,错误;②饱和Na2CO3溶液可与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而不与乙酸乙酯反应,经分液后可除去杂质,正确;③CO2、SO2均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NaHCO3溶液,错误;④H2O和CaO反应生成Ca(OH)2,然后蒸馏分离,正确。
6.D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乙醇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得到乙酸乙酯和A;A经蒸馏可得到乙醇和B;向B中加入稀硫酸,蒸馏可得到乙酸和C。由上述分析可知三步操作分别是①分液、②蒸馏、③蒸馏,A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B错误;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进行操作③之前不能加入盐酸酸化,应加入稀硫酸酸化,C错误;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不能替换为氢氧化钠溶液,D正确。
7.答案 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花生油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解析 由①可知,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则F、G分别为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中的一种;由③可知,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则F为葡萄糖溶液,G为蔗糖溶液,B使新制Cu(OH)2变澄清,B为乙酸;由②可知,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则C、D、E分别为苯、乙酸乙酯、花生油中的一种,则A为乙醇;由④可知,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则C为苯,D为乙酸乙酯,E为花生油。
8.答案 (1)①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导气、冷凝 ②使环己烯蒸气液化,防止环己烯挥发
(2)上 c
(3)a
解析 环己醇加入试管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粗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质后,分液得到有机层进行蒸馏操作得到较纯的环己烯。(1)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导管B的作用是导气、冷凝。(2)环己烯密度小于水,故有机层在上层;分液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部分杂质,再进行蒸馏分离出环己烯。(3)环己烯难溶于水、环己醇能溶于水,可以加入水后分液除去环己醇,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