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9 19: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
2、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欧阳修:____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字____,号____,晚年号________。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____。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并培养了大批的古文作家,如“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出其门下。
北宋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忠
北宋三苏父子、王安石
作者简介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藏书、金石遗文、琴、棋、酒、老翁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号“李天下”,“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 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
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讽谏当时君王。
写作背景
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解题
盛(chéng)以锦囊
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
及仇雠(chóu)已灭
乱者四应(yìng)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yú )
故方其盛(shèng)也
字音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道理 难道 人力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问: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分析第一段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分析课文
1、找出观点句(论点:)
2、依据(事实根据)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诉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
而 判断句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一定,应该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
(于),介后 介后
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分析第二段
分析赏读
1.晋王临终前为什么要赐给庄宗“三矢”?
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答:
3.前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忧劳可以兴国”。
告知三件憾事,劝勉庄宗完成遗愿。
第一段议论,第二段记叙;总分关系。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
当 捆绑 绳索
旺盛
匆忙的样子
第三段分析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用匣子装着
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或者;探求,考察;迹象
使动用法
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本段主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是对“逸豫可以亡身”的说明。
2.第三段和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三段反面叙说。
故方其壮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强盛 全,所有的 没有人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
围困 被动句
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问:第四段以感叹结尾有何作用?
答: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为 什 么?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者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事论理,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力戒骄奢、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写作特色
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伶官传序》,都认为关键是“善用抑扬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样使用这种笔法的吗?
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晋王三矢”故事的叙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的概括,“燕王”与“契丹”“皆背晋以归梁”的事实,都体现出这一特点。这也是欧阳修散文创作的特点。
本文叙事简约之特点

推究、探讨
晋王三矢
受遗命,矢志复仇

忧劳兴国

宠伶人,身死国灭
逸豫亡身
天命
人事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善于运用对比论证手法
成败皆人
谦得益 满招损
对比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
请同学们再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拓展延伸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斋记》中说:“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前人教训,励精图治,换来了“贞观之治”,名垂青史。
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
商纣王: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引火自焚”的下场,并留下千古骂名。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修宫庭,疏运河,冒天下之大不韪,终于导致农民起义,国破家亡,身死部将之手。

与尔三矢
无乃尔是过与
尝与人佣耕
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乱易整,不武
yú,通“欤”,语气助词
为,给,替。介词
和,连词
交好,亲近。动词
容易。形容词
轻易。副词
交换。动词
给。动词
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1)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而其归书也必速
若水之归下也
返回
归还
归聚,汇聚
归附,依附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告诉
祭告
禀告
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2)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请其矢,盛以锦囊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数十伶人困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能急人之困
chénɡ,装
旺盛
强盛
围困
困扰
困乏,疲惫
困难
兴盛
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3)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4)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使动用法,使…兴盛
形→名,细微的地方
数→状,从四方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形→名,成功的消息
名→动,订立盟约
文言知识总结——词类活用
1、梁,吾仇也。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盛以锦囊。
4、系燕王父子以组。
5、而告以成功。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智勇多困于所溺。
8、燕王,吾所立。
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被动句
被动句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文言知识总结——特殊句式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抑本其成败之迹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推究,探究 / 原来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
文言知识总结——古今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