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9 19: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平面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很重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半径、直径、及其关系,圆的正确画法。  
二、说教学方法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关键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电脑的演示、练习的设计、学法的指导、讨论的组织,没有教师精心的安排是不行的。  
1、教法:以演示法、尝试法为主。  
采用教师引导下,课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演示与学生尝试相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以多媒体图象、文字,动画的综合运用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思维,从而深刻的理解新知。  
2 、学法: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很注重学法的指导。  
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圆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学生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教学圆的画法时,采用了尝试法与操作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探索精神和尝试精神;教学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说过程和意图  
(一)从生活入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圆吗?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呢?(举例说明)圆是常见的图形,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这个平面图形。
(二)动手操作 探索新知  
1、感知圆,使学生对圆有足够的感性认识。  
①举实例 ②借助实物比照画圆 ③用圆规画圆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由学生熟悉的圆形物体引入。再借助实物比照画圆。由实物→图形→特征,符合几何知识教学的结构。
2、感知形成 操作画圆  
①同学们尝试用圆规画圆,讨论圆规画圆出现的问题。
②介绍圆规。
③观察电脑投影画圆过程,学习用圆规画圆
让学生尝试画圆,碰到困难时,教师才给予适度指导。如:圆规的正确握法等。圆的画法是本课时又一个教学难点,我采用操作法与尝试法相结合,力求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精神。  
3、介绍圆各部分的名称
①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②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③直径: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长度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4、实验操作,抽象概念。  
思维与动手密不可分、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有意识地对折痕进行观察,让他们探索、发现圆的特征。
①折一折
把圆沿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 )。
汇报得出:把圆沿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②在下面的圆中用铅笔画出3条半径和3条直径。如果继续画还可以画几条半径、直径呢?
我发现:一个圆的半径有( )条,直径有( )条。
汇报得出: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
③量一量
测量上图中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
直径1 直径2 直径3 半径1 半径2 半径3
cm cm cm cm cm cm
我发现:同一个圆所有的半径都( ),所有的直径都( ),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 ),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 )。
汇报得出:同一个圆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1/2。   
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继续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又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观察、比较等活动后,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我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在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内化为表象,形成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讲清用什么办法得出“在同圆,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 2 倍”这一结果的。
4、思考练习,提升难度
1、圆的中心位置是由( )决定的。
2、半径决定了圆的( )。
(三)综合练习 启智培能  
精心安排课堂练习,以教材为主,在不脱离教材的同时,突出思维训练,形式多样,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和谐、有利巩固所学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1.看图填空。
d=________ r=_________ d=_________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四)总结  
简要总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利于系统的掌握知识。  (五)课堂延伸  
学校要建一个直径10m的圆形花坛,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出这个圆?
(六)板书设计  
力求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布局合理,体现形式美和简洁美。把知识的重点鲜明地在学生眼前。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