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反应速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夏天面粉的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2.向体积均为 2 L的 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1 mol X气体和 3 mol Y气体,发
生反应:X(g)+3Y(g) = 2Z(g)。2 min 后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测得 A中剩余 0.4 mol X,B
中Y的浓度为 0.5 mol·L-1,C中用 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Z)=0.3 mol·L-1·min-1。则 0~2 min
内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
A.B>A>C B.A>B=C C.B>A=C D.A>B>C
3.已知 A、B、C、D四种物质都是气体,现在 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5B= 4C
+6D,30 s后 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30 mol。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至 30 s,v(A) 0.010 mol·L-1·s-= 1
B.30 s时容器中 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0.45 mol
C.30 s时容器中 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 4∶5∶4∶6
D.反应开始至 30 s,容器中 A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30 mol
4.在一个绝热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m、
n、p、q为任意正整数)。下列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A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 v(A)∶v(B)∶v(C)∶v(D)=m∶n∶p∶q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 KSCN后颜色变深 ②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
离子浓度降低 ③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棕红色 NO2加压后颜色先
变深后变浅 ⑤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⑥由 H2(g)、I2(g)和 HI(g)组成的平衡体系
加压后颜色变深 ⑦500 ℃时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⑧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
利于合成氨反应
A.①②⑥⑧ B.①③⑤⑦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C.②⑤⑥⑦ D.②③⑦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10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X 和 1 mol Y进行反应:2X(g)+
Y(g) =Z(g)达到平衡,若将容器体积变为 20 L,则 Z 1的平衡浓度等于原来的
2
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 2A(?)+B(g) = 2C(?)已达平衡,则 A、C不能
同时是气体
D.1 mol N2和 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 H2转化率为 10%,放出的热量为 Q1;在相同温度
和压强下,当 2 mol NH3分解为 N2和 H2的转化率为 10%时,吸收的热量为 Q2,Q2不等于
Q1
7.在体积均为 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分别加入 0.1 mol CO2和
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CO2(g)+C(s) =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 CO2的物质的
量浓度 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中 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B.反应 CO2(g)+C(s) = 2CO(g)的ΔS>0,ΔH<0
C.体系的总压强 p 总: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
D.逆反应速率 v 逆:v 逆(状态Ⅰ)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A、B,发生如下反应:2A(g)+2B(g) 3C(s)+4D(g),
平衡常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
平衡常数 1.0 1.5 2.0
压强/MPa
300 a b 16
516 c 64 e
800 160 f 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f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B.ΔH<0
C.2.0 MPa、800℃时,A的转化率最小
D.1.5 MPa、300℃时,B的转化率为 50%
9.700℃时,向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g)和 H2O(g),发生反应 CO(g)+
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 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 0~t min 0.40 -1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mol·L 1·min-1
t1
B.若 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g)和 0.40 mol H2(g),则 v 正>v 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g)和 1.20 mol H2O(g),达到平衡
时 n(CO2)=0.40 mol
10.电石(主要成分为 CaC2)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已知 2 000℃时,电石生产原理如下:
①CaO(s)+C(s)===Ca(g)+CO(g) ΔH -1=a kJ·mol 1 平衡常数 K1
②Ca(g)+2C(s)===CaC2(s) ΔH2=b kJ·mol-1 平衡常数 K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K1=c(Ca)·c(CO)
B 1Ca(g) C(s)===1.反应 + CaC2(s)平衡常数 K= K2
2 2
C.2 000℃时增大压强,K1减小,K2增大
D.反应 2CaO(s)+CaC2(s)===3Ca(g)+2CO(g) ΔH -=(2a-b) kJ·mol 1
11.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
(记作 Kp)。已知反应 CH4(g)+2H2O(g) = CO2(g)+4H2(g),在 t℃时的平衡常数 Kp=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 p CH4 ·p
2 H2O
. p=
p CO2 ·p4 H2
B.升高温度,若 Kp增大,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Kp减小
D 1.t℃时,反应 CH4(g)+H O(g)
1
2 CO2(g)+2H
1
2(g)的平衡常数 Kp= a
2 2 2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3B(g)= 2C(g),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依据图可判断 p1>p2
B. ,在图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时的变化情况
C. ,依据图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由图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
应吸热
13.对于可逆反应 mA(s)+nB(g) = eC(g)+f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
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下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该反应的ΔH<0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到平衡后,增加 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反应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排气管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产生尾气的反应方
向
C.反应 CaCO3(s)===CaO(s)+C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 Mg(l)+Cl2(g)的ΔH>0、ΔS>0
15.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2SO2(g)+O2(g) =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煅烧硫铁矿(主要成分 FeS2)可获得 SO2,将矿石粉碎成细小颗粒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B.已知该催化氧化反应 K(300℃)>K(350℃),则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
C.采用正向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使反应明显加快
D.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压强越高,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6.将等物质的量的 A、B混合于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
+2D(g),经 2 min -后测得 D的浓度为 0.5 mol·L 1,c(A)∶c(B)=3∶5,以 C表示的平均速
率 v(C)=0.25 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速率 v(B)=0.25 mol·L 1·min 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
D.2 min时,A的转化率为 60%
17..反应 2SO2+O2 2SO3经 a min后,SO3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时间 0~a min
内用 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4 mol·L-1·min-1,则 a等于( )
A.0.1 B.2.5 C.5 D.10
18.X(s)+3Y(g) Z(g) ΔH=-a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 2 mol X 和 2 mol Y 通入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10 s,测得生成 0.5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5 mol·L-1·s-1
B.第 10 s时,Y的反应速率为 0.075 mol·L-1·s-1
C.第 10 s时,X为 1.5 mol,Y的浓度为 0.25 mol·L-1
D.10 s内,X和 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 kJ
19.在密闭容器里,A与 B反应生成 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 v(A)、v(B)、v(C)表示,已知 3v(B)
=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2B===3C D.A+B===C
20.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4D = 6A+2C
B.反应进行到 1 s时,v(A)=v(D)
C - -.反应进行到 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5 mol·L 1·s 1
D.反应进行到 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 和Mg与 0.1 mol·L-1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B.0.1 mol·L-1的盐酸与 0.1 mol·L-1的 H2SO4分别与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反应速
率相同
C.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 NaCl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22.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 H2(g)+I2(g) 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 H2,v(正)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 He,v(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34分)
23.(10分)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 2 min,气体 Z的平均反应速率 v(Z)=________。
(3)若 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
①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
1
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
2
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4)上述反应在 t1~t6内反应速率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
的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 t1时增大了压强
B.在 t3时加入催化剂
C.在 t4时降低了温度
D.t2~t3时 X的转化率最高
24. (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 H2C2O4溶液和酸性 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
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物质 溶液颜色褪
实验 实验温
酸性 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至无色所需
序号 度/K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时间/s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2
(1)通过实验 A、B,可探究出__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 V1
=________、T1=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其中 V2=________。
(2)若 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
溶液体积的变化,利用实验 B中数据计算,0~8 s内,用 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
率 v(KMnO4)=________。
(3) +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 n(Mn2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并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 KMnO4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
种特殊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相应的粒子最可能是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5.(10 分)将 SO2 转化为 SO3 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发生的反应为 2SO2(g)+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O2(g) = 2SO3(g) ΔH=-196 kJ·mol-1,某小组计划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物质变化
和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获得如下数据:
容器 容器体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 平衡时反应热量变
编号 积/L SO2 O2 SO3 间/ min 化/kJ
① 1 0.050 0.030 0 t1 放出热量:Q1
② 1 0.100 0.060 0 t2 放出热量:Q2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容器①的容积变为原来的 2倍,则 S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2)容器①②中均达到平衡时: t1________(填“>”“<”或“=”,下同 )t2;放出热量
2Q1________Q2。
(3)SO2(g)与 O2(g)在 V2O5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
①SO2+V2O5===SO3+2V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第 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V2O5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 450℃、100 kPa n SO2 的恒温恒压条件下,SO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起始时投料 的变化
n O2
如图所示,用平衡压强(平衡压强=该物质的体积分数×总压强)代替平衡浓度,则 450℃时,
该反应的 Kp=________。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高二月考检测答题卡
一 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3. (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
高二化学答案
一 选择题:1.D 2.C 3.B 4.A 5.C 6.B 7.D 8.D 9.D 10.C 11.B 12.D 13.B
14.D 15,C 16.C 17.C 18.C 19.C 20.C 21.C 22.A
二 23(10) (1)3X+Y = 2Z
(2)0.05 mol·L-1·min-1
(3)①0.9 ②放热 (4)B
24.(14) (1)浓度 1 293 B、C 3 (2)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 -
增大 8.3×10 4 mol·L 1·s-1 (3) +催化作用 Mn2
25.(10)(1)减小 (2)> < (3)O2+4VO2===2V2O5 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0.05 kPa-1
{#{QQABRYAUogAoABAAAQgCQwEgCEMQkBAAAKoGwBAMoAAAAQ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