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A)
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命题范围:必修一到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表,完成1-2题。
地球 火星
质量(地球为1) 1.00 0.11
体积(地球为1) 1.000 0.150
平均密度(g/cm3) 5.52 3.96
公转周期 1a 1.9a
自转周期 23时56分 24时37分
1.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无密切关系的是( )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C.地球大气层的存在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走下”了着陆平台,踏上火星大地。9月13日至10月18日,“祝融号”进入日凌阶段,开始了一个多月的休假,此阶段地一日一火几乎连成一条直线,地火之间的通信联系受干扰。下图是“祝融”在火星上运动痕迹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祝融”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其已离开(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4.与目前的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 )
A.安全的轨道 B.稳定的光照 C.深厚的土壤 D.丰富的液态水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珠三角地区 C.长三角地区 D.华北地区
6.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发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植物生长 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其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飞船在轨期间推出的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受到广大青少年关注。完成下面小题。
7.中国空间站在绕地轨道上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天体系统的级别相同( )
A.银河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8.中国空间站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太阳能
9.可能会对“天宫课堂”正常向地球传输信号造成影响的是( )
A.太阳活动 B.昼夜交替 C.太阳辐射 D.地球运动
当今生物只是地球淡化进程的一个片段,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过程,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美好的未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1.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利用太阳能如右图所示交通信号灯。完成下面小题。
12.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 B.电网供电情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13.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气 78.08 75.52
氧气 20.94 23.15
氢气 0.93 1.28
二氧化碳 0.03(变动) 0.05
14.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
15.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会导致( )
A.二氧化碳增多 B.臭氧层破坏 C.氮气增加 D.水汽含量减少
16.大气中含有少量的臭氧,臭氧能够保护地球生命,是因为能够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D.太阳辐射中的长波辐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于2019年7月19日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实验室运行轨道平均高度在400千米。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7.天宫二号在上升时,自平流层顶部运行至预定轨道过程中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8.关于天宫二号上升过程中经过的各层大气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越高,对流层的高度越高
B.对流层内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C.运行轨道处大气的密度小
D.平流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影响较大
下沉式温室大棚是温室内地面下沉到一定深度的一种大棚。如图为我国某地下沉式温室大棚的景观设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与一般温室大棚相比,下沉式温室大棚( )
①水热条件好 ②保温效果好 ③抗风能力强 ④建造成本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在我国,最适宜建造下沉式温室大棚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综合题4题,共40分
21.(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部分)和太阳黑子周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
(2)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图中④是______,图中⑤是______,在它们的轨道之间存在一个______带。
(3)按照天体分类,图中天体①~⑥均属______。
(4)根据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判断: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是______年。
(5)黑子数量较多时,______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动地球上空的______层,对移动电话及传呼机等的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
(6)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多选)(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22.(每空1分,共10分)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波,B表示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是______界面。
(4)G层叫______。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是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及气温的变化。
(1)简述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特点。(2分)
(2)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4分)
(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4分)
24.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如图(图甲)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当地人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6分)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种植西瓜的好处。(4分)
高一地理A答案
1-5 DAADA 6-10 BBDAB
11-15 CCADA 16-20 BDCBA
21、【答案】(1)③ 银河系 (2)火星 木星 小行星
(3)行星 (4)11 (5)耀斑 电离 (6)ABD
22(1)横 纵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变小 古登堡 (4)外核
23.(1)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上升,1950年以来上升更快。气温:波状上升。(2分)
(2)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开荒。(4分)
(3)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等。(4分)
24.(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张掖气温日较差大。(6分)
(2)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受到的侵蚀,利于保持水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