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运 动 与 力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
力
运 动 与 力
弹力(弹簧测力计)
重力 压力
摩擦力
一、运动
的
描述
1、相对静止
(空中加油机、地球同步卫星、接力赛交接棒、联合收割机)
2、相对运动 v=
(匀速直线运动)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长度的测量
测平均速度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彩云
B. 轻舟
C. 高山
D. 两岸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
物是 。
( 中考精英46页 7)
3、“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禅师善慧大士(傅翕)写的一首禅诗,来表达他所体悟的与观察相悖的禅理,其中也包涵了物理的道理,说桥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说水流又是以 为参照物的.此诗句形象地描绘了 .
4、小强乘坐从广水开往北京的动车,当动车进入北京境内时他感慨地说:“北京我来了!”,他说出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二、长度的测量
5、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 )
A 、80㎝ B、80㎜
C、80 m D、80nm
6、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平均速度有可能20m/s
B、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落下重力做功约8J
D、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7℃
三、误差和错误
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受仪器精确程度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该长度的值应为____cm.
四、测平均速度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的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______和______.
(3)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AC)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______m/s.
(4)在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
保持很____(选填"大"或
"小")坡度.
7、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4km/h ,65cm B. 1.5km/h ,1.2m
C.6km/h ,20cm D. 1.5km/h ,0.6m
8、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随太阳一起升起,升旗所使用时间2分07秒,25000次零失误。奇迹。升旗时(如图),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80N,国旗长288cm,宽192cm ,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
A、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约为0.25m/s
B、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约为2.5m/s
C、升旗做功约为 5400J
D、升旗功率约为45W
9、如图为一电焊工人的工作照片,飞溅的火花留下一段段美丽的“划痕”,已知拍摄这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曝光时间为1/50s,结合人体的常识尺寸,估测图中箭头所指的那粒火花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列的( )
A.3×108m/s
B.3.4×102m/s
C.8m/s
D.8×10-2m/s
三要素
力
作用效果
弹力(弹簧测力计)
重力 压力
摩擦力
五、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
(1)看:量程、分度值。(2)调:校零
(3)测: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量力的方向要一致(4)读:稳定后读数时。
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六、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1、方向:竖直向下
2、作用点(重心):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越低越稳定)
3、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 g。
七、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2、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作图题,理解题意要求)
3、大小:由具体情况而定。
4、支持力与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请作出下面三种情况球静止受力示意图。
八、摩擦力(F摩)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c.接触面不光滑
2.摩擦力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分析。
(2)滑摩擦力的大小:压力和粗糙程度
(与重力、拉力、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①转换法: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②控制变量法
③改进
5、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你还知道那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涂防滑粉
瓶子盖
自行车车闸
6、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3、用滚动代替滑动
4、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加润滑油
气垫船
滚动轴承
胜利属于我们!
我们怎么才能取胜?
同学们常喝矿泉水。那么你尝试过利用矿泉水瓶探究一些物理问题吗?请写出两例。
10、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内,物块做加速运动
B.6-12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t= l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1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恒为100W
B. 1 3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C. 1 3s内,推力做功为300J
D. 3 5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恒为200W
1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13、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14、画出球O静止受力示意图
15、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滑块的质量m1 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
(2)根据 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3)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f2.(选填
“<”、“=”或
“>”)
16、“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下表:
(全程突破24页)
(1)此实验将弹簧测力计 调零。(水平、竖直)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大小(填“压力”或“重力”)。
(3)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4)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 不是其优点。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17、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木块,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其中最大的是____。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N。
(4)若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 全程突破18页例3 )
1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1)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___N,方向为_____。
(2)根据图乙有关信息,求F=10N时该力的功率。
(3)如图丙所示,在A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B、C,且C的一部分浸人水中。已知GB=20N,Gc=50N,C的横截面积为30cm2,长度足够,水够深。则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时,C的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 若物体A移动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图中未画出),当物体A不移动时,最高水位是多少
乙
运动
力
九、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实验+推理)
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②惯性不是力,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生活小探秘:
汽车突然急刹车
汽车突然加速
跳远
紧固锤头
也要注意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19、向前飞行的飞机投掷救灾物资时,如果在投掷目标正上方投下,能落到目标处吗?为什么?应怎样投掷才行?
20、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伽略利、牛顿等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_____位置放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三次实验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越______。 (快、慢)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力为平衡力
平衡状态
十、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且同一直线
2、二力平衡的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综述: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力为零)时, 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2、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的机械能不变
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 全程突破20页 7、10、22 )
23、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