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夏衍《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夏衍《包身工》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是报告文学名篇,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包身工》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包身工的高强度劳作和非人生活,用翔实的材料无可辩驳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及其帮凶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提出了令人深思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报告文学之一,不仅富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写法上也堪称典范,可以说是“报告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1.通过互文阅读与制作人物表格,了解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探究包身工制度产生的根源。
2.通过反复诵读与品味,理解作品的文学手法和抒情意味。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或网络,了解“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的相关知识,做好课前交流。
2.依据课文,制作“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包身工一天作息时间表”两项表格,了解包身工生活的悲惨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语:周立波先生曾热情赞扬说:“夏衍的《包身工》是关于产业工人的一篇材料丰富、情真意挚的报告文学,在报告文学刚刚萌芽,工人文学非常缺乏的现在,它有双重的巨大的意义。”陈坚老师在回顾夏衍的生活与文学道路时也说,《包身工》可以说是“报告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作为报告文学的经典名篇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践的代表,《包身工》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共同感受其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任务一:理解文章的新闻性
阅读下面夏衍关于《包身工》的回忆,完成学习任务。
其实,20年代后期,我就着手收集包身工素材了,到了1936年才完成,前后历时达十年之久。1927年开始,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工会工作,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和做工人运动的同志,从他们口中,我了解了包身工制度和他们的遭遇,我觉得非把这个地狱揭开不可。为了看到包身工们早出晚归的上下班的生活,我足足打了两个月的“夜工”,每天半夜三点来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杨树浦,,身于其中。这两个月,我比较详细地观察到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我本想写篇小说的,调查结束后,觉得小说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所以,我就把调查到的材料,不带虚构,如实地写成了《包身工》。
(节选自《夏衍谈(包身工〉》,《新闻通讯》1995年第3期)
①请把“不带虚构”“如实”的材料在课文中标注出来。②文中穿插了不少背景材料,请在课文中标注出来。③交流讨论“课前准备”完成的“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包身工一天作息时间表”探究包身工制度产生的根源。
明确:新闻性是指报告文学所反映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真人真事,这个特点含在“报告”二字中,它意味着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创作,即它必须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如作品一开始对包身工一起身以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午四点过一刻……”“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类似几段文字的描述,具体生动、翔实无误,这里所描述的一切,都有可靠的事实根据。而在描写“包身工的一天”主线之外,还穿插着三处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与批判,第一处写包身工的来历,第二处分析包身工制度的原因,第三处在揭露罪恶的同时,进行抨击和控诉,揭示了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正是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任务二:理解文章的文学性
文学性是指报告文学在忠实于真实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氛围等,以此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是报告文学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突出特点,也是其魅力之所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①想象你是“芦柴棒”或“小福子”的家人,或者是文中“包身工”的后裔,描述你看到这篇文章后的感受。②重读描写包身工生活的段落和“芦柴棒”或“小福子”遭遇的段落,体会并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作者善于从大量生活素材中提炼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是《包身工》写作上的显著特点。如文章描写“芦柴棒”被打的场面,“芦柴棒”蜷缩在一旁,显得那样孤苦无告;打杂的肆意逞凶,显出了兽性的凶残;老板娘对这种暴行冷笑赞赏,从旁怂恿助威,又是何等地阴险冷酷,反映出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对劳动人民的野蛮压榨。
任务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这篇报告文学,时隔久远,但至今重读,仍震撼人心。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报道的事实呢,还是因为作者对事实的出色报道?
明确:报告文学既有取决于雄辩的事实报道,又有综合运用小说、散文乃至戏剧、电影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向读者叙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以及帝国主义、国内封建势力的种种罪恶,但是在叙述的关节处,作者常常直抒胸臆,将自身的深切感受、强烈爱憎伴随着事实的叙述抒发出来,表现出了客观叙述与主观评判的完美融合。这篇报道至今读来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报道的是事实,更因为是作者对事实的出色报道。
作业布置:
①(必做题)请就《包身工》所体现的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札记,下节课交流展示。
②(选做题)夏衍原想用包身工的素材写一篇小说。如果要把《包身工》改写成小说,你会怎么设计人物,安排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