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讲人:王新单位:费县第一中学时代风云的旋律 思想启蒙的战歌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组织一些再现历史情境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看一看 想一想:
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一、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一、新文化运动 政治 文化 经济1. 社会背 景进一步发展尊孔复古民主共和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2、兴起的概况(自主学习)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代表)(基地)(阵地)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 第二年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到北京)。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激发广大青年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封建热情,《新青年》成为一个新的文化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为什么北京大学
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活动基地?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镜头二: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贞洁牌坊绣花鞋(2)假如你是当时的有识之士,如何来拯救国人的灵魂呢?“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
“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
-----陈独秀“愚蠢与懦弱”
---鲁迅(2)拿什么来拯救?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想革命:献计献策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思想(民权、平等思想)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达尔文的进化论)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思想
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打倒“孔家店” ——吴虞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袁世凯破坏民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此外,要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必须反对封建专制,也就必须反对维护封专制统治的精神偶像和思想基础。
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对西方文化全面肯定,是片面的、不恰当的。
拓展延伸: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2006山东文博会充分发挥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大打孔子牌。文博会组委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了一系列推介孔子的活动:举办了孔子文化与文化产业高层论坛,“孔子世界行·卢雪艺术剪纸世界巡展”,出版了多种语言的《论语》。今年,还将推出首届孔子艺术节·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书画大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白话文《蝴蝶》—胡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材料一镜头五: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有力武器拿什么来拯救?献计献策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文学革命:4.新文化运动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及教材思考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意义?想一想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尤其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性 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思考:通过上述两段材料你可以看到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局限性阅读材料:俄 国 十 月 革 命1、开始传入
(1)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我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
2、五四运动爆发后是怎样进一步传播的?(途径):
(1)创办刊物、撰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刊物:《新青年》《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2)成立社团、建立组织,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俄罗斯研究会”(湖南);
组织: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创 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3.意义: 1921年、中共的诞生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8发表于《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邓中夏 蔡和森 瞿秋白 周恩来共产党组织分布示意图
1921年,中共诞生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有何特点?三三个阶段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特点主题-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政治:. 背 景经济: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发展)兴 起 概 况:新文化运动意 义开始传入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后)收获平台感悟历史1.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 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 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C巩固与提升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主张尊孔复古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A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
A.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 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C. 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D. 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D4.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5.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 1915年传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B课外学习相关网站:
中学历史教学网地http://www.zxls.com
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www.nmch.gov.cn/
历史风云网http://www.lsfyw.net/article/index.html
高考资源网http://www.ks5u.com/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