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一杯水不封口放在通风的地方,几天后杯子里的水( )。
A.增多了 B.减少了 C.没变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3.小明踢足球时发现足球瘪了,老师给足球充气后,足球变大了。这说明空气( )。
A.具有流动性 B.占据空间 C.有质量
4.如图,给皮球充气,电子天平测量显示质量为100克,放掉皮球里的空气,此时的质量会( )。
A.小于100克 B.等于100克 C.大于100克
5.用蜡烛和塑料袋制作热气球,热气球是因为( )而升空的。
A.塑料袋里装满空气
B.空气没有质量
C.塑料袋里空气足够热、足够轻
6.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随着飞沫喷出,并在空气中传播,健康人群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感染。飞沫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
A.很轻 B.有质量 C.可以流动
7.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8.早上小明迎着太阳去学校上学,微风轻拂着脸,现在刮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9.(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图表示( )天气。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10.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后,冰的温度( )。
A.变得更低 B.没有变化 C.会升高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把一碗食盐溶液放在窗台,几天后,碗内的水会减少,碗底会出现食盐颗粒。( )
12.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成到袋子很轻、很软,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13.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 )
14.(2017三上·罗湖期末)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
15.小小水滴本领大,雾、云露、霜、雨、雪都是它的化身。( )
16.同一时间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是一样的。( )
17.气温升高,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气温降低,温度计里的液柱下降。( )
18.孔明灯下方的火焰主要是为了照明。( )
19.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慢。( )
20.水的三种形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1.利用海水晒盐时,盐中经常混有沙子,怎样才能将盐和沙分开呢?
22.请你说一说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23.水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两点即可)
四、看图答题。(8分)
24.读和写出下面摄氏温度计上的温度。
(1)读作(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 、 、 。
(2)写作(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 、 、 。
五、科学探究题。(24分)
25.下表是小宇同学所做的是10月份前15天降水量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10月份前15天降水情况记录表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降水量/mm 4 0 0 0 12 5 0 0 0 0 60 12 0 0 12
等级 24小时的降水量/mm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100.0—249.9
特大暴雨 ≥250.0
我的整理和分析:
(1)这15天中,下雨天共有 天,其中小雨有 天。
(2)雨量最大的是10月 日,雨量等级为 上。
(3)下列对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下雨
B.雪不是降水
C.雨、雪、冰雹等都是降水的不同形式
26.小明在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以下探究:
他猜测:空气是有质量的。
(1)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刚好充满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 )的状态。
A.平衡 B.皮球往下沉 C.豆子往下沉
(2)小明用打气简可以往小皮球里再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具有( )的特征。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3)小明打入20简空气后,他发现了( )的现象,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皮球往下沉 B.皮球往上翘 C.平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把一杯水不封口放在通风的地方,几天后杯子里的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2.【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解答】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可能会使酒精灯里酒精洒出来,可能会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而且盖两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应该用打火机点燃酒精灯,熄灭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两次。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小明踢足球时发现足球瘪了,老师给足球充气后,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所以足球变大了。
4.【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所以给皮球充气,电子天平测量显示质量为100克,放掉皮球里的空气,此时的质量会小于100克。
5.【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用蜡烛和塑料袋制作热气球,热气球是因为塑料袋里空气足够热、足够轻而升空的。
6.【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随着飞沫喷出,并在空气中传播,健康人群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感染。飞沫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7.【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8.【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早上小明迎着太阳去学校上学,微风轻拂着脸,说明是东边吹来的风,所以现在刮的是东风。
9.【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多于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0.【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用冰降温的原理是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自然使得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但是降温一旦达到水的凝固点即冰点,冰就不能进一步融化,从而也就不吸热了,温度下降也就达到极限了。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由于食盐可溶于水,所以食盐和水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所以把一碗食盐溶液放在窗台,几天后,碗内的水有蒸发会减少,碗底会出现食盐颗粒。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成到袋子很轻、很软;虽然很轻,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质量,所以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比如人们根据天气预报来计划自己的出行和活动。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生命起源于海洋, 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 该题描述准确。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同一时间测量向阳处比背阴处的气温要高。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气温升高,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气温降低,温度计里的液柱下降。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用于传递作战信息,他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所以孔明灯下方的火焰主要是为了加热灯罩内的空气。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也会变快。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21.【答案】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沙和水通过过滤来进行分离;食盐和水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所以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2.【答案】小水滴或小冰晶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
23.【答案】水和空气的相同点: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透明、无色、无味、有重量、占据空间。
水和空气的不同点有:水比空气重,空气比水轻;水摸得着,空气摸不着;水看得见,空气看不见。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本身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无色、无味,无嗅、无形状等特征的液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有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透明、无色、无味、有重量、占据空间。水和空气的不同点有水比空气重,空气比水轻;水摸得着,空气摸不着;水看得见,空气看不见。
24.【答案】(1)零下八摄氏度;十二摄氏度;三十五摄氏度;零下六摄氏度
(2)-8℃;12℃;35℃;-6℃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
第一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和-10之间过8个小格,此时温度是-8℃,读作零下八摄氏度;
第二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10和2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12℃,读作十二摄氏度;
第三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30和40之间过5个小格,此时温度是35℃,读作三十五摄氏度;
第四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和-10之间过6个小格,此时温度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
25.【答案】(1)6;2
(2)11;暴雨
(3)C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这15天中,下雨天共有5天,分别是1日、5日、6日、11日、12日、15日;其中小雨有2天,分别是1日和6日。
(2)根据题干可知,雨量最大的是10月11日,降水量达到60mm,雨量等级为暴雨上。
(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
26.【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刚好充满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平衡的状态,方便后边来观察打入空气后的变化。
(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小明用打气简可以往小皮球里再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具有可以压缩的特征。
(3)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小明打入20简空气后,他发现了皮球往下沉的现象,说明注入空气后的皮球重,所以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1 / 1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一杯水不封口放在通风的地方,几天后杯子里的水( )。
A.增多了 B.减少了 C.没变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把一杯水不封口放在通风的地方,几天后杯子里的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解答】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可能会使酒精灯里酒精洒出来,可能会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而且盖两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应该用打火机点燃酒精灯,熄灭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两次。
3.小明踢足球时发现足球瘪了,老师给足球充气后,足球变大了。这说明空气( )。
A.具有流动性 B.占据空间 C.有质量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小明踢足球时发现足球瘪了,老师给足球充气后,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所以足球变大了。
4.如图,给皮球充气,电子天平测量显示质量为100克,放掉皮球里的空气,此时的质量会( )。
A.小于100克 B.等于100克 C.大于100克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所以给皮球充气,电子天平测量显示质量为100克,放掉皮球里的空气,此时的质量会小于100克。
5.用蜡烛和塑料袋制作热气球,热气球是因为( )而升空的。
A.塑料袋里装满空气
B.空气没有质量
C.塑料袋里空气足够热、足够轻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用蜡烛和塑料袋制作热气球,热气球是因为塑料袋里空气足够热、足够轻而升空的。
6.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随着飞沫喷出,并在空气中传播,健康人群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感染。飞沫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
A.很轻 B.有质量 C.可以流动
【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随着飞沫喷出,并在空气中传播,健康人群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感染。飞沫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7.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8.早上小明迎着太阳去学校上学,微风轻拂着脸,现在刮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早上小明迎着太阳去学校上学,微风轻拂着脸,说明是东边吹来的风,所以现在刮的是东风。
9.(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图表示( )天气。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多于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0.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后,冰的温度( )。
A.变得更低 B.没有变化 C.会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用冰降温的原理是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自然使得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但是降温一旦达到水的凝固点即冰点,冰就不能进一步融化,从而也就不吸热了,温度下降也就达到极限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把一碗食盐溶液放在窗台,几天后,碗内的水会减少,碗底会出现食盐颗粒。(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由于食盐可溶于水,所以食盐和水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所以把一碗食盐溶液放在窗台,几天后,碗内的水有蒸发会减少,碗底会出现食盐颗粒。
12.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成到袋子很轻、很软,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成到袋子很轻、很软;虽然很轻,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质量,所以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13.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比如人们根据天气预报来计划自己的出行和活动。
14.(2017三上·罗湖期末)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生命起源于海洋, 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 该题描述准确。
15.小小水滴本领大,雾、云露、霜、雨、雪都是它的化身。(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16.同一时间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是一样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同一时间测量向阳处比背阴处的气温要高。
17.气温升高,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气温降低,温度计里的液柱下降。(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气温升高,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气温降低,温度计里的液柱下降。
18.孔明灯下方的火焰主要是为了照明。(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用于传递作战信息,他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所以孔明灯下方的火焰主要是为了加热灯罩内的空气。
19.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慢。(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也会变快。
20.水的三种形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1.利用海水晒盐时,盐中经常混有沙子,怎样才能将盐和沙分开呢?
【答案】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沙和水通过过滤来进行分离;食盐和水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所以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2.请你说一说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案】小水滴或小冰晶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
23.水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两点即可)
【答案】水和空气的相同点: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透明、无色、无味、有重量、占据空间。
水和空气的不同点有:水比空气重,空气比水轻;水摸得着,空气摸不着;水看得见,空气看不见。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本身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无色、无味,无嗅、无形状等特征的液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有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透明、无色、无味、有重量、占据空间。水和空气的不同点有水比空气重,空气比水轻;水摸得着,空气摸不着;水看得见,空气看不见。
四、看图答题。(8分)
24.读和写出下面摄氏温度计上的温度。
(1)读作(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 、 、 。
(2)写作(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 、 、 。
【答案】(1)零下八摄氏度;十二摄氏度;三十五摄氏度;零下六摄氏度
(2)-8℃;12℃;35℃;-6℃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
第一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和-10之间过8个小格,此时温度是-8℃,读作零下八摄氏度;
第二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10和2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12℃,读作十二摄氏度;
第三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30和40之间过5个小格,此时温度是35℃,读作三十五摄氏度;
第四个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和-10之间过6个小格,此时温度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
五、科学探究题。(24分)
25.下表是小宇同学所做的是10月份前15天降水量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10月份前15天降水情况记录表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降水量/mm 4 0 0 0 12 5 0 0 0 0 60 12 0 0 12
等级 24小时的降水量/mm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100.0—249.9
特大暴雨 ≥250.0
我的整理和分析:
(1)这15天中,下雨天共有 天,其中小雨有 天。
(2)雨量最大的是10月 日,雨量等级为 上。
(3)下列对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下雨
B.雪不是降水
C.雨、雪、冰雹等都是降水的不同形式
【答案】(1)6;2
(2)11;暴雨
(3)C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这15天中,下雨天共有5天,分别是1日、5日、6日、11日、12日、15日;其中小雨有2天,分别是1日和6日。
(2)根据题干可知,雨量最大的是10月11日,降水量达到60mm,雨量等级为暴雨上。
(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
26.小明在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以下探究:
他猜测:空气是有质量的。
(1)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刚好充满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 )的状态。
A.平衡 B.皮球往下沉 C.豆子往下沉
(2)小明用打气简可以往小皮球里再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具有( )的特征。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3)小明打入20简空气后,他发现了( )的现象,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皮球往下沉 B.皮球往上翘 C.平衡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刚好充满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平衡的状态,方便后边来观察打入空气后的变化。
(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小明用打气简可以往小皮球里再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具有可以压缩的特征。
(3)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小明打入20简空气后,他发现了皮球往下沉的现象,说明注入空气后的皮球重,所以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