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9 22:18:38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来。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直筒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 端射出来。 所以只有在A选项才能看到光线。
2.小明在做光照射玻璃、书和纸的实验中,光不能透过的是(  )。
A.玻璃 B.语文书 C.薄纸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部分通过半透明的物体,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玻璃是透明的,纸是半透明的,都能透过或部分透过,书是不透明,光不能透过。
3.(2021五上·滨城期末)长白山天池是由(  )所形成的。
A.河水冲刷 B.两大板块张裂 C.火山喷发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积水形成了天池。
4.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西低东高 C.东西差别不大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5.(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A.日晷 B.水钟 C.摆钟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日晷、水钟等受影响的因素太多,只能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准确度。
6.小红在课堂上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彩色轮,快速旋转彩色轮时,能看到白色,那么彩色轮上涂的三种颜色是(  )。
A.黄、绿、蓝 B.青、蓝、紫 C.红、绿、蓝
【答案】C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 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可以混成白光。所以快速旋转彩色轮时,能看到白色,那么彩色轮上涂的三种颜色是红、绿、蓝。可见C符合题意。
7.地球的最内部圈层是(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基本圈层。从地表至地心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属于最内部的圈层,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8.(2022五上·浦城期末)滴漏实验中,漏完100毫升水刚好用了 150秒。请预测,漏出最开始的2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  )
A.大于30秒 B.小于30秒 C.等于30秒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滴漏实验中,漏完100毫升水刚好用了150秒,2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平均30秒,前20毫升水因为水的压力大,滴得快一些,所需的时间少一点,随着数量的减少,滴速变慢,B符合题意。
9.以下是小华同学的生活习惯,其中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的是(  )。
A.从来不运动
B.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
C.保证每天菜肉蛋奶摄入均衡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A.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故B符合题意;
B.保障每天足够的睡眠,有利于心肺等器官得到休息,缓解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符合健康生活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保证每天菜肉蛋奶摄入均衡,食物多样,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10.再过两天就要考试了,小轩很紧张,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轻压力的是(  )。
A.学习到深夜 B.适当运动 C.暗自发愁
【答案】B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A、学习到深夜会造成身心更加疲惫,不利于缓解压力,而且更容易增大身心负担,故A错误;
B.适当运动有利于放松身心,提升积极情绪,缓解压力,故B正确;
C.要面对学习压力,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缓解,暗自发愁只能增加压力,不会缓解压力,故C错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月亮是一个光源。(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指的是能够进行自身发光的物体,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芒,从而进行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12.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日食;月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月面就会变暗,就会发生月食。
13.可以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1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改变。(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样猛烈而迅速, 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 人难以察觉。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时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地球表面的地形在地球内部运动和外部自然力的影响下不断地变化。
15.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时,砂纸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岩石变化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温度变化、水结冰、植物、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砂纸打磨岩石的方向是水平方向,砂纸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16.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计时精度已经达到零误差。(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原子钟利用铯、铷等原子的稳定振荡频率制成的极精密的计时器,计时误差每天可小于百万分之一秒。 虽然原子钟非常精密,但也存在误差。
17.探究摆的快慢时,没有必要重复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中的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探究摆的快慢时,需要重复测量钟摆l分钟摆动的次数,求测量值的平均数,从而减小实验误差。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9.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地活动身体或是听听音乐,都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一般大脑休息的时候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学校里保持大脑休息的方法是交替进行各种活动、学习不同的功课,有利于转换脑的思维,使大脑得到休息。
20.当我们不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情绪管理,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当我们不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三、作图题
21.(2022五上·浦城期末)画出光碰到镜子后的传播路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请你分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3.保护心脏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保护心脏的做法:如合理锻炼、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五、综合
24.“脑”知识你知多少?(每空2分,共10分)
(1)将脑的结构补充完整。
①(  )
②(  )
③(  )
(2)上图中控制人体的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的是   ,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是   。(均填序号)
【答案】(1)
(2)②;③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1)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六、实验探究。(24分)
25.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
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记录土壤样子。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记录土壤样子。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1)实验结论:   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根据模拟实验连线。
塑料盒收集的水 雨水
喷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地形
塑料盒中的小山丘 在地面流动的水
(3)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
(4)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关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弱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
【答案】(1)雨水
(2)
(3)便于观察
(4)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一般会带走一 部分土壤和沙砾等, 喷壶中的水代表是雨水。塑料盒收集的水代表是在地面流动的水。塑料盒中的小山丘代表是自然界中的地形。
(3)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现象。
(4)实验中观察到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正确;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水坑后,侵蚀作用变弱,错误;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降雨量越大,侵蚀越严重,正确。
26.为了探究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同学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测量摆摆动5次所需的时间,每组测3次,数据如下表。
组别 所需时间
第1次测量 第2次测量 第3次测量
第1组 5.03秒 4.95秒 5.05秒
第2组 8.18秒 8.20秒 8.22秒
第3组 3.73秒 3.80秒 3.76秒
第4组 11.87秒 11.90秒 11.81秒
(1)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  )。
A.来回算1次 B.来回算2次 C.摆到最低点算1次
(2)分析每组数据可知,摆的摆动具有(  )的特点。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等时性
(3)同样是摆动5次,四个小组的摆所用的时间差距很大,其原因是(  )不同。
A.摆锤质量 B.摆幅大小 C.摆绳长短
(4)在1分钟时间里,摆动次数最多的小组是第   组。
【答案】(1)A
(2)C
(3)C
(4)3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摆动次数应是来回一次计为一次。 即一个往复或一个周期为一次。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一个来回算一次。
(2)同一个单摆每次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摆的摆动具有的特点是等时性。
(3)摆的快慢受到摆绳的长短的影响,同样是摆动5次,四个小组的摆所用的时间差距很大,其原因是 摆绳长短不同。
(4)观察实验记录可知,第三小组的速度最快,所以在1分钟时间里,摆动次数最多的小组是第三小组。
1 / 1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来。
A. B. C.
2.小明在做光照射玻璃、书和纸的实验中,光不能透过的是(  )。
A.玻璃 B.语文书 C.薄纸
3.(2021五上·滨城期末)长白山天池是由(  )所形成的。
A.河水冲刷 B.两大板块张裂 C.火山喷发
4.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西低东高 C.东西差别不大
5.(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A.日晷 B.水钟 C.摆钟
6.小红在课堂上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彩色轮,快速旋转彩色轮时,能看到白色,那么彩色轮上涂的三种颜色是(  )。
A.黄、绿、蓝 B.青、蓝、紫 C.红、绿、蓝
7.地球的最内部圈层是(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8.(2022五上·浦城期末)滴漏实验中,漏完100毫升水刚好用了 150秒。请预测,漏出最开始的2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  )
A.大于30秒 B.小于30秒 C.等于30秒
9.以下是小华同学的生活习惯,其中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的是(  )。
A.从来不运动
B.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
C.保证每天菜肉蛋奶摄入均衡
10.再过两天就要考试了,小轩很紧张,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轻压力的是(  )。
A.学习到深夜 B.适当运动 C.暗自发愁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月亮是一个光源。(  )
12.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  )
13.可以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
1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改变。(  )
15.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时,砂纸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
16.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计时精度已经达到零误差。(  )
17.探究摆的快慢时,没有必要重复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
18.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  )
19.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地活动身体或是听听音乐,都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  )
20.当我们不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
三、作图题
21.(2022五上·浦城期末)画出光碰到镜子后的传播路线。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请你分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3.保护心脏的方法有哪些?
五、综合
24.“脑”知识你知多少?(每空2分,共10分)
(1)将脑的结构补充完整。
①(  )
②(  )
③(  )
(2)上图中控制人体的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的是   ,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是   。(均填序号)
六、实验探究。(24分)
25.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
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
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记录土壤样子。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记录土壤样子。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1)实验结论:   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根据模拟实验连线。
塑料盒收集的水 雨水
喷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地形
塑料盒中的小山丘 在地面流动的水
(3)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
(4)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关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弱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
26.为了探究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同学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测量摆摆动5次所需的时间,每组测3次,数据如下表。
组别 所需时间
第1次测量 第2次测量 第3次测量
第1组 5.03秒 4.95秒 5.05秒
第2组 8.18秒 8.20秒 8.22秒
第3组 3.73秒 3.80秒 3.76秒
第4组 11.87秒 11.90秒 11.81秒
(1)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  )。
A.来回算1次 B.来回算2次 C.摆到最低点算1次
(2)分析每组数据可知,摆的摆动具有(  )的特点。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等时性
(3)同样是摆动5次,四个小组的摆所用的时间差距很大,其原因是(  )不同。
A.摆锤质量 B.摆幅大小 C.摆绳长短
(4)在1分钟时间里,摆动次数最多的小组是第   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直筒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 端射出来。 所以只有在A选项才能看到光线。
2.【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部分通过半透明的物体,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玻璃是透明的,纸是半透明的,都能透过或部分透过,书是不透明,光不能透过。
3.【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积水形成了天池。
4.【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5.【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日晷、水钟等受影响的因素太多,只能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准确度。
6.【答案】C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 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可以混成白光。所以快速旋转彩色轮时,能看到白色,那么彩色轮上涂的三种颜色是红、绿、蓝。可见C符合题意。
7.【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基本圈层。从地表至地心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属于最内部的圈层,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8.【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滴漏实验中,漏完100毫升水刚好用了150秒,2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平均30秒,前20毫升水因为水的压力大,滴得快一些,所需的时间少一点,随着数量的减少,滴速变慢,B符合题意。
9.【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A.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故B符合题意;
B.保障每天足够的睡眠,有利于心肺等器官得到休息,缓解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符合健康生活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保证每天菜肉蛋奶摄入均衡,食物多样,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符合健康生活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A、学习到深夜会造成身心更加疲惫,不利于缓解压力,而且更容易增大身心负担,故A错误;
B.适当运动有利于放松身心,提升积极情绪,缓解压力,故B正确;
C.要面对学习压力,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缓解,暗自发愁只能增加压力,不会缓解压力,故C错误。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指的是能够进行自身发光的物体,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芒,从而进行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日食;月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月面就会变暗,就会发生月食。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样猛烈而迅速, 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 人难以察觉。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时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地球表面的地形在地球内部运动和外部自然力的影响下不断地变化。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岩石变化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温度变化、水结冰、植物、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砂纸打磨岩石的方向是水平方向,砂纸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原子钟利用铯、铷等原子的稳定振荡频率制成的极精密的计时器,计时误差每天可小于百万分之一秒。 虽然原子钟非常精密,但也存在误差。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中的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探究摆的快慢时,需要重复测量钟摆l分钟摆动的次数,求测量值的平均数,从而减小实验误差。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一般大脑休息的时候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学校里保持大脑休息的方法是交替进行各种活动、学习不同的功课,有利于转换脑的思维,使大脑得到休息。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情绪管理,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当我们不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2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2.【答案】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3.【答案】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保护心脏的做法:如合理锻炼、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24.【答案】(1)
(2)②;③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1)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25.【答案】(1)雨水
(2)
(3)便于观察
(4)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一般会带走一 部分土壤和沙砾等, 喷壶中的水代表是雨水。塑料盒收集的水代表是在地面流动的水。塑料盒中的小山丘代表是自然界中的地形。
(3)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现象。
(4)实验中观察到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正确;
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水坑后,侵蚀作用变弱,错误;
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降雨量越大,侵蚀越严重,正确。
26.【答案】(1)A
(2)C
(3)C
(4)3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摆动次数应是来回一次计为一次。 即一个往复或一个周期为一次。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一个来回算一次。
(2)同一个单摆每次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摆的摆动具有的特点是等时性。
(3)摆的快慢受到摆绳的长短的影响,同样是摆动5次,四个小组的摆所用的时间差距很大,其原因是 摆绳长短不同。
(4)观察实验记录可知,第三小组的速度最快,所以在1分钟时间里,摆动次数最多的小组是第三小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