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9 22:18:42

文档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科学试卷
1.(2022三上·洋县期末)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段时间后观察到水里不断有气泡冒出,水面不断翻滚,这就是(  )
A.沸腾 B.过滤 C.蒸发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2022三上·洋县期末)关于水的变化,下面三位同学有各自的看法,你认为____是正确的。(  )
A.小明:通常情况下,水在4C条件下会结冰
B.小红: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
C.小科: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小明:通常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4℃,错误;通常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时0℃;
B小红: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错误;水结冰后有液态变为固态,
C小科: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得更大,说法正确。
3.(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纸被撕碎 B.纸被点燃 C.纸被折叠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纸折叠、纸撕碎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纸被点燃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装置中,水最容易从另一根吸管流出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用矿泉水瓶、橡皮泥、吸管和水进行组装后,用橡皮泥堵住瓶口,一条管在水面上,一条管没入水中,给露出水面的管吹气进入瓶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把水从没入水中的管中挤出,就会流出来。
5.(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成语描述的现象,不能体现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红旗招展 B.倾盆大雨 C.炊烟袅袅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 空气是可以流动的,烟囱里飘动的烟、五星红旗在空气飘扬、把塑料袋吹得鼓起来都能让人感到空气流动,倾盆大雨不能体现空气能够流动。
6.(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不属于空气有益于生产生活的是(  )
A.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
B.利用空气流动制造台风
C.人们利用空气来发电
【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A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属于空气的作用。B利用空气流动制造台风会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C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正确。
7.(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午3时以后,气温的变化是(  )
A.慢慢下降 B.保持不变 C.继续升高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早上到中午,温度由低变高;中午到晚上,温度由高变低。下午3时以后,气温的变化应该是慢慢下降,所以A符合题意。
8.(2022三上·洋县期末)小亮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简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其体积为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15毫米 B.45毫升 C.30毫米
【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小亮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为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量筒中的数据,即45毫升。
9.(2022三上·洋县期末)有同学发现旗杆上的国旗飘向东边,这时吹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有同学发现旗杆上的国旗飘向东边,说明风是从西方吹来,这时吹的是西风。
10.(2022三上·洋县期末)收集气象数据是制作天气预报的重要步骤,气象台收集天气数据的主要渠道有(  )
A.卫星、雷达、观测站等观测仪器
B.播音员播报的数据
C.报纸上刊登的气象数据
【答案】A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天气预报的制作;气象站
【解析】【分析】 A.卫星、雷达、观测站等是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故A正确;
B.播音员播报的数据是气象台站制作完成后发布的气象信息,而不是数据收集的渠道,故B错误;
C.报纸上刊登的气象数据是气象台站制发布的气象信息,而不是数据收集的渠道,故C错误;
故选:A。
11.(2022三上·洋县期末)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才会蒸发。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蒸发。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且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故题干说法错误。
12.(2022三上·洋县期末)对冰块吹气,会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答案】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冰融化的条件,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3.(2022三上·洋县期末)味精在热水中溶解速度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速度慢。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加快溶解的方法可知,热水有助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所以不管是味精还是食盐,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都快。
14.(2022三上·洋县期末)空气是一种白色的、没有味道的气体。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无味、无嗅、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5.(2022三上·洋县期末)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不能测空气的质量。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不能测出空气的质量,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
16.(2022三上·洋县期末)用注射器做空气压缩实验,堵住注射器管口,注射器活塞可以推到底。
【答案】错误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往下推活塞,活塞能往下推说明空气易被压缩,但是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这是因为空气能占据空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2022三上·洋县期末)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孔明灯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实现的。
18.(2022三上·洋县期末)-5℃读作减五摄氏度。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5℃表示零下5摄氏度,读作负五摄氏度。题目说法错误。
19.(2022三上·洋县期末)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0.(2022三上·洋县期末)冰雹、龙卷风等恶劣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引发灾难。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恶劣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要积极预防恶劣天气,了解天气状况,做好预防措施,运用科技手段预防,面对恶劣天气,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恶劣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恶劣的天气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引发灾难,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暴雪等。
21.(2022三上·洋县期末)亮亮对有关溶解的探究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和他起完成:
(1)食用油、白糖和沙子三种物质中,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2)亮亮要想探究“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他分别取了3克食盐和小苏打,加入水中搅拌后发现都溶解了,他认为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他的说法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上述实验结束后,为了分离食盐和水,亮亮可以选择下列哪个装置?   。
甲 乙
【答案】(1)白砂糖
(2)不正确
(3)甲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食用油不溶于水,白砂糖可以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由于只放了3克在水中,水都能够溶解他们,没有达到溶解的上限,所以不知道他们的溶解能力是否一样。
(3)混合物可以通过蒸发、过滤等方式进行分离,由于食盐会溶解于水中,所以需要进行蒸发才能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用到装置甲。
22.(2022三上·洋县期末)果果用下图所示的塑料袋和简易天平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1)果果用打气筒往塑料袋里打了50简空气,扎紧袋口,用手一摸感觉鼓鼓的,双手用力按压,塑料袋扁了一点下去,这说明空气没有一定的   ,且可以被   。
(2)果果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充了气的塑料袋挂到天平左边,再拿一个一模样的不充气塑料袋放在天平的右边,若观察到天平左端向   (填“上”或“下”)倾斜,这说明空气具有质量。
【答案】(1)形状;压缩
(2)下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果果用打气筒往塑料袋里打了50简空气,扎紧袋口,用手一摸感觉鼓鼓的,双手用力按压,塑料袋扁了一点下去,这说明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并且可以被压缩。
(2)天平左右两端平衡后,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
果果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充了气的塑料袋挂到天平左边,再拿一个一模样的不充气塑料袋放在天平的右边,若观察到天平左端下倾斜,说明左端物体导致天平不平衡,也就是空气具有质量。
23.(2022三上·洋县期末)“天气探索小组”的同学爱观察、记录分析天气状况,请你加入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索天气时,寒暑表可以用来测量   。
(2)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判断风力等级。如果观察到“带叶小树弯”,按照蒲福风力等级表,当时的风速至少是   (填“0级”“2级"或“5级”)
(3)当我们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时,则天气应记为   (填“多云”“晴”或“阴”)。
(4)下列成果中,可以帮助别的同学了解某地区某月降水量情况的是____。
A.天的天气预报
B.一周的天气日历
C.当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答案】(1)温度
(2)5级
(3)多云
(4)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云量;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
【解析】【分析】
(1)寒暑表是一种家用的温度计,常用于测量气温。表上刻度通常分华氏度和摄氏度两种。在探索天气时,寒暑表可以用来测量温度。
(2)平时没有这个仪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判断风,如果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如果观察到“带叶小树弯”,按照蒲福风力等级表,当时的风速至少5级。
(3)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样的天气属于多云天气。
(4)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某月降水变化柱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某月降水情况。
1 / 1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科学试卷
1.(2022三上·洋县期末)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段时间后观察到水里不断有气泡冒出,水面不断翻滚,这就是(  )
A.沸腾 B.过滤 C.蒸发
2.(2022三上·洋县期末)关于水的变化,下面三位同学有各自的看法,你认为____是正确的。(  )
A.小明:通常情况下,水在4C条件下会结冰
B.小红: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
C.小科: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3.(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纸被撕碎 B.纸被点燃 C.纸被折叠
4.(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装置中,水最容易从另一根吸管流出的是(  )
A. B. C.
5.(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成语描述的现象,不能体现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红旗招展 B.倾盆大雨 C.炊烟袅袅
6.(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列不属于空气有益于生产生活的是(  )
A.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
B.利用空气流动制造台风
C.人们利用空气来发电
7.(2022三上·洋县期末)下午3时以后,气温的变化是(  )
A.慢慢下降 B.保持不变 C.继续升高
8.(2022三上·洋县期末)小亮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简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其体积为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15毫米 B.45毫升 C.30毫米
9.(2022三上·洋县期末)有同学发现旗杆上的国旗飘向东边,这时吹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10.(2022三上·洋县期末)收集气象数据是制作天气预报的重要步骤,气象台收集天气数据的主要渠道有(  )
A.卫星、雷达、观测站等观测仪器
B.播音员播报的数据
C.报纸上刊登的气象数据
11.(2022三上·洋县期末)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才会蒸发。
12.(2022三上·洋县期末)对冰块吹气,会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13.(2022三上·洋县期末)味精在热水中溶解速度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速度慢。
14.(2022三上·洋县期末)空气是一种白色的、没有味道的气体。
15.(2022三上·洋县期末)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不能测空气的质量。
16.(2022三上·洋县期末)用注射器做空气压缩实验,堵住注射器管口,注射器活塞可以推到底。
17.(2022三上·洋县期末)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8.(2022三上·洋县期末)-5℃读作减五摄氏度。
19.(2022三上·洋县期末)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0.(2022三上·洋县期末)冰雹、龙卷风等恶劣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引发灾难。
21.(2022三上·洋县期末)亮亮对有关溶解的探究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和他起完成:
(1)食用油、白糖和沙子三种物质中,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2)亮亮要想探究“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他分别取了3克食盐和小苏打,加入水中搅拌后发现都溶解了,他认为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他的说法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上述实验结束后,为了分离食盐和水,亮亮可以选择下列哪个装置?   。
甲 乙
22.(2022三上·洋县期末)果果用下图所示的塑料袋和简易天平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1)果果用打气筒往塑料袋里打了50简空气,扎紧袋口,用手一摸感觉鼓鼓的,双手用力按压,塑料袋扁了一点下去,这说明空气没有一定的   ,且可以被   。
(2)果果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充了气的塑料袋挂到天平左边,再拿一个一模样的不充气塑料袋放在天平的右边,若观察到天平左端向   (填“上”或“下”)倾斜,这说明空气具有质量。
23.(2022三上·洋县期末)“天气探索小组”的同学爱观察、记录分析天气状况,请你加入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索天气时,寒暑表可以用来测量   。
(2)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判断风力等级。如果观察到“带叶小树弯”,按照蒲福风力等级表,当时的风速至少是   (填“0级”“2级"或“5级”)
(3)当我们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时,则天气应记为   (填“多云”“晴”或“阴”)。
(4)下列成果中,可以帮助别的同学了解某地区某月降水量情况的是____。
A.天的天气预报
B.一周的天气日历
C.当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小明:通常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4℃,错误;通常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时0℃;
B小红: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错误;水结冰后有液态变为固态,
C小科: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得更大,说法正确。
3.【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纸折叠、纸撕碎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纸被点燃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用矿泉水瓶、橡皮泥、吸管和水进行组装后,用橡皮泥堵住瓶口,一条管在水面上,一条管没入水中,给露出水面的管吹气进入瓶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把水从没入水中的管中挤出,就会流出来。
5.【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 空气是可以流动的,烟囱里飘动的烟、五星红旗在空气飘扬、把塑料袋吹得鼓起来都能让人感到空气流动,倾盆大雨不能体现空气能够流动。
6.【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A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属于空气的作用。B利用空气流动制造台风会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C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正确。
7.【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早上到中午,温度由低变高;中午到晚上,温度由高变低。下午3时以后,气温的变化应该是慢慢下降,所以A符合题意。
8.【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小亮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5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为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量筒中的数据,即45毫升。
9.【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有同学发现旗杆上的国旗飘向东边,说明风是从西方吹来,这时吹的是西风。
10.【答案】A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天气预报的制作;气象站
【解析】【分析】 A.卫星、雷达、观测站等是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故A正确;
B.播音员播报的数据是气象台站制作完成后发布的气象信息,而不是数据收集的渠道,故B错误;
C.报纸上刊登的气象数据是气象台站制发布的气象信息,而不是数据收集的渠道,故C错误;
故选:A。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蒸发。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且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故题干说法错误。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冰融化的条件,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加快溶解的方法可知,热水有助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所以不管是味精还是食盐,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都快。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无味、无嗅、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不能测出空气的质量,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往下推活塞,活塞能往下推说明空气易被压缩,但是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这是因为空气能占据空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孔明灯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实现的。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5℃表示零下5摄氏度,读作负五摄氏度。题目说法错误。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恶劣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要积极预防恶劣天气,了解天气状况,做好预防措施,运用科技手段预防,面对恶劣天气,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恶劣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恶劣的天气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引发灾难,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暴雪等。
21.【答案】(1)白砂糖
(2)不正确
(3)甲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食用油不溶于水,白砂糖可以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由于只放了3克在水中,水都能够溶解他们,没有达到溶解的上限,所以不知道他们的溶解能力是否一样。
(3)混合物可以通过蒸发、过滤等方式进行分离,由于食盐会溶解于水中,所以需要进行蒸发才能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用到装置甲。
22.【答案】(1)形状;压缩
(2)下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果果用打气筒往塑料袋里打了50简空气,扎紧袋口,用手一摸感觉鼓鼓的,双手用力按压,塑料袋扁了一点下去,这说明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并且可以被压缩。
(2)天平左右两端平衡后,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
果果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充了气的塑料袋挂到天平左边,再拿一个一模样的不充气塑料袋放在天平的右边,若观察到天平左端下倾斜,说明左端物体导致天平不平衡,也就是空气具有质量。
23.【答案】(1)温度
(2)5级
(3)多云
(4)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云量;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
【解析】【分析】
(1)寒暑表是一种家用的温度计,常用于测量气温。表上刻度通常分华氏度和摄氏度两种。在探索天气时,寒暑表可以用来测量温度。
(2)平时没有这个仪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判断风,如果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如果观察到“带叶小树弯”,按照蒲福风力等级表,当时的风速至少5级。
(3)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样的天气属于多云天气。
(4)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某月降水变化柱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某月降水情况。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