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6个生字,会写“艇、艄”等生字,正确读写“船艄、翘起、船舱、操纵自如、哗笑告别”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哗”。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 2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感受异国风情,激发对世界多样文化的研究兴趣,并能感受美,传播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动静结合等描写小艇的。
教学过程
(一)小主持人导入:图片导入,主持人配乐解说威尼斯美景小主持:伴着《威尼斯船歌》,请欣赏一组美景。走在街头,端起相机,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明信片,它的精美构图,它的细枝末节,堪称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佳品。这,就是威尼斯。如果说,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心脏,那数不清的水和小艇就是威尼斯的血脉和灵魂了。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领略威尼斯之美,小艇之独特。请跟我一起读课题。师生:威尼斯的小艇。
(二)小组汇报字词(具体看小组训练情况)小主持:字词犹如一扇窗,能帮我们更加理解课文。经过课前自主学习,字词,同学们都掌握了吗?我们请小组上台展示。抽签决定。(展台出示学习单)组长:我们是几组,我们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吗?请大家看黑板。(台下同学有补充、质疑,直接站起来说“我补充”“我质疑”。生 1:我来读词语,读一遍词语,大家同意吗?我来领读,请跟我一起读一遍。请几组的几号同学读一遍。你读的正确,给你加一分。生 2:根据课前预习、讨论情况,我要强调“哗”这个字的读音,它是多音字,读( ),组词( ),还读( ),组词( )。(师强调,哗,读一声时是拟声词,模拟水的声音。)生 3:画波浪线的词语描写了小艇的( );画横线的词语描写了船夫的( );加点的词语描写了威尼斯的( )。(师补充:这正是本课的一个特点,既描写了小艇,又写了人们的活动。)生 4:( )这个词语我不理解,我是通过( )(比如查字典、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这种方式理解的,它的意思是:( )。谁有补充?谢谢你的补充,给你加一分。
生 5:根据课前小组听写,发现“艇”的这几个地方存在问题,请老师范写。师:请同学们四指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写到“廷”字时,有两横,哪条较短,下横较短;横折折撇略收,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讲究谦让。平捺昂头舒展,好像在告诉我们中国人要抬头挺胸,顶天立地。请同学们在引学单上练写一遍,写完组内相互评价,台上同学一人负责一列,写得端正的奖励星星。(稍等一会儿)文字中藏着文化,让学习继续。组长:谢谢老师,我们的汇报完毕,请几组打分。谢谢你的点评,我们会改正,给你加一分。几组听得最认真,几组坐的最端正,给你们加一分。
(三)整体感知
小主持:威尼斯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威尼斯就像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挥之不去。请跟随王老师继续领略它的美吧!有请。师:感谢小主持,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静静地品读一番。刚才的汇报让老师发现,同学们通过预习思考已经整理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三个方面。将这些要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探究1.学习“小艇的样子”
(1)师:威尼斯被称为水上城市,小艇当之无愧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那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段(第二段)描写,看看谁能发现小艇的特点?指导学生概括:长、又窄又深、向上翘、行动轻快灵活。(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学生随时“我补充”。
(2)引导学生层层发现本段描写的精彩之处: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了小艇的特点?生:比喻,像独木舟,像新月、像水蛇。发现一: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艇的特点。师:老师有个疑问,一连三个比喻句,是不是啰嗦了,可不可以去掉一个?(谁有想法了,还有想法吗?小组讨论 1分钟,)发现二:三个比喻句的角度不同。(像独木舟说明长窄深的特点,像新月说明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的特点,像水蛇说明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小结:同样是比喻,但角度又不尽相同。这才真正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与众不同。(3)指导朗读:教师渲染: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当作者来到威尼斯,看到随处可见的可爱独特的小艇时,他情不自禁地赞叹着——(生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只小艇。)指导读出感情:当作者用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对小艇这样细致全面的描写时,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内心对小艇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吗?(喜爱、赞美、欣赏之情)让我们一起感受,(全体读)这就是威尼斯,这就是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2.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师:小艇是这样的独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生:驾驶技术特别好。(1)小组合作借助鱼形图抓关键词,并指导朗读。船夫的驾驶技术到底好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的这段描写,用直线画出写行船环境的有关词语,用波浪线画出船夫的应对。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观点,一会请小组汇报学习内容。师:行船环境及船夫的应对,你分别画了哪些词语?请小组派代表分享。生汇报船只很多,拥挤,急转弯。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左拐右拐、挤过去,平稳穿过、急转弯。师:你们找的非常全面,给你们小组加 2分,这些关键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这些词我们要?重读。谁来试试。生读。师评价仿佛看到了船夫操纵自如的样子。关键词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所以抓住了关键词,就和作者走的更近了一些。现在老师将大家搜集的关键词统整在这个图里了,你能不能根据鱼形图中的内容来夸夸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出示范式:第一好,好在......;第二好,好在......;第三好,又好在......师:夸得到位,夸得准确,夸出了水平。(2)学习关联词,并指导朗读,读出环境的复杂,船夫的得心应手。师:同学们,鱼肚越来越细,看当时的行船环境,你发现了什么?生:行船的环境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惊险。师:但船夫的应对是不管,总能,总能,而且,还能,这一连串的关联词能不能去掉?两段话对比读一读。生:不能,原因师:是啊,这几个关联词在程度上也是在递进,行船的环境是越来越复杂,船夫的应对却越来越得心应手(轻车熟路、操纵自如)。这恰恰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师:(音乐:舒伯特小提琴曲《乐与之时》响起)来,那我们就一起合作,在句子中感受船夫的得心应手吧:师:那是一个威尼斯市民大聚会的日子,河道上人山人海,但不管......读生:(接)“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师:哎呀!不好了,前面两艘小艇一夹,遇到极窄的地方......生:(接)“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师:那是一个威尼斯市市长选举的日子,人们簇拥着前去投票,河道从清晨开始便拥堵起来,但不管......生:(接)“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师:看,前面的河道被建筑物挡住了,遇到极窄的地方......生:(接)“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师:那是一个电影院散场的深夜,人们都急着回家,河道顿时热闹了起来,但不管......生:(接)“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师:过一个转弯角,遇到极窄的地方......生:(接)“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3)观看视频,指导读出感情。师: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
师:想一想,当作者看到驾驶技术这么好的船夫,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赞叹、佩服。师:你又一次走进了作者,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这高超的技术吧。(4)小结:在这段学习中,我们通过抓关键词,梳理不同情况,并利用鱼形图,认识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借助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5、6段,感受小艇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时间 5分钟。3.小组合作学习 5、6段,感受小艇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威尼斯的宁静。(1)自读 5、6自然段,思考,在威尼斯,谁离不开小艇?(2)利用鱼形图梳理人物及其活动,并讨论、汇报。(3)小组汇报出示范式: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商人利用小艇......青年妇女......在威尼斯人人离不开小艇......离不开小艇......离不开小艇......离不开小艇。事事、处处、时时、天天、......(4)总结师:威尼斯的小艇和人们的关系密不可分!是啊,这正是迷人的威尼斯,这正是威尼斯独特的风情。(5)感受威尼斯的宁静:白天,熙熙攘攘,人们忙忙碌碌,小艇穿梭于河道为人们服务。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乡,而小艇也沉沉入睡了。那静态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朗读威尼斯的宁静。(配乐)师:请像老师这样,用舒缓沉静的语气,自由阅读静寂笼罩下的威尼斯,想象月亮、建筑、桥梁与水相映相依的画面。师:谁来读出你的感受?生读,师评:小艇静静入睡了、人们进入了梦乡。师:读得这么好,你是如何做到的?师评:活学活用。真会学习。(6)群文阅读是啊,威尼斯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灵动的小艇,沉寂的夜晚,令众多文豪流连忘返,乔治·桑女士也写下了文章来赞美它,请同学们翻到课本阅读链接部分,读一读乔治·桑女士的《威尼斯之10夜》,静静品读,勾画出你觉得美的句子,并说一说你的感受。(7)体会写法:师:如果说课文的第 6自然段是静态描写,那 3~5自然段就是——(生:动态描写)这就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师: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正体现了威尼斯“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的特点,突出了小艇为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生活带来的无尽情趣。(8)总结表达特点师:威尼斯的异域风情令人沉醉,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法,比喻、关联词语、动静结合。写出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八、情感升华,感受美,传播美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异域水城威尼斯的独特,接下来我们还会去欣赏被称为牧场之国的荷兰,非洲的金字塔,还要去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足下万里,寰宇纷呈万花筒。世界很美,我们要去看看。美在异域,美在祖国大地,美还在我们身边。这是我们老师拍下的学校美景,请大家欣赏。美景是美,互相友爱是美,自信表达也是美!我们要有一颗爱美,向美之心,去欣赏美,去传播美!请大家怀着对美的感受,课下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试着写一写自己身边的美景。来欣赏美,传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