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八校第一次联考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寒冷的冬季,保暖贴已普遍使用。暖身贴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的,原料层置于无
纺布袋内,明胶层用于使暖贴粘附在衣服上。原料层是由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暖贴中发生的反应是由原电池原理引发的化学反应
B.保暖贴中的反应是铁与氧气的反应,反应速率很慢
C.保暖贴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保暖贴中的活性炭是原电池的负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发生
B.常温下氨气与氯化氢反应是自发反应,可推测反应△H<0
C.常温下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
D.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是不自发过程
3.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NC1进口
出口
锌负极
AgO正极
出口
浸了KoHa)
金属外光
的隔板
阴极
A.风力发电机
B.硅太阳能电池
C.纽扣式银锌电池
D.电解熔融氯化钠
化学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4.根据图1所示的能量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
419
1 mol CO(g)
+2 mol H:g)
imol CH,OHO)
反应过程
图1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反应中1 mol CH;OH(I)换为1 mol CH3 OH(g),△H不变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十2H2(g)=CH3OH(I)△H=-91kJ·mol-l
D.1molC0、2molH2反应物的能量是419kJ
5.Cr2O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2,X(g)-→Y(g)过程分三步,
X→M,M→N,N-·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g)+Y(g)过程是放热反应
Y(g
B.M、N是反应过程的催化剂
C.三步过程中N→Y步骤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
反应进程
D.X(g)→Y(g)过程的焓变是(E一E4)k·ol-1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B.可以通过测定反应CO(g)十H,O(g)一CO2(g)十H2(g)前后压强的变化测定反应速率
C.锌与稀硫酸反应,增大SO 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D.密闭容器中反应N,十3H2一2NH,压缩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女”
7.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某科研团队用光催化制甲酸的装置如
用电器一
图3所示。已知:2CO2+2H2O=2 HCOOH十O2△H>0。下列说法错误
M
N
的是
/
光
膜
A,电极电势:电极N高于电极M
H20
B.该装置把光能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
图3
D.整套装置质量增加5.6g时,可制得9.2 g HCOOH(不考虑气体溶解)
8.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的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的pH减小
C.电解Na2SO: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电解CuCl2溶液,在阴极上是H+放电生成氢气
9.图4为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锌流出到铜,经过溶液到锌
B.H+离子流向锌电极附近
C.锌电极附近有无色气泡产生
-H0
D.电池装置能说明锌的活性大于铜
图4
化学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八校第一次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2
3
5
6
8
答案
A
B
C
C
C
D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A
D
B
D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A(B错,原电池引发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很快:C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错,活性炭是电
池的正极。)
2.B(A错,非自发反应在调节温度的条件下也可自发;C错,常温下吸热反应可能自发:D错,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是自发过程。)
3.C(该装置将风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该装置将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
4.C(A错,反应物的能量大于产物的能量是放热反应;B错,状态变化,反应的焓变变化:D
错,拆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是419kJ,不是物质的能量。)
5.C(A错,是吸热反应;B错,M、N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D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X(g)
Y(g)的焓变为△H1十△H2十△Ha=(E一E2)十△H十(Ea一E,)。
6.D(A错,由有些化学反应没有现象;B错,反应前后压强没有变化:C错,SO没有参加反
应,其浓度变化不引起速率变化。)
7.B(由图知M是负极,N是正极,正极电势高于负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十2e十2H+=
HCOOH:由化学方程式计算整套装置质量增加5.6g时,可制得9.2 g HCOOH:光能先转化为化
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此B项错误。)
8.C(电解稀HSO,溶液,实质是电解水,因溶剂减少,H2SO,浓度将增大,故溶液的pH变小;
电解稀NOH溶液,虽然OH在阳极放电,但H+同时也在阴极放电,其实质同样是电解水,溶液
的浓度也将变大,故溶液的pH变大;电解N2SO,溶液,其实质也是电解水,在阴极和阳极分别析
出H2和O2,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电解CuCl2溶液,在阴、阳两极上分别析出Cu和C12。)
9.D(A错,电子不经过溶液;B错,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铜;C错,铜电极负极产生无色气
泡。)
10.B(A项描述的反应速率都是vE,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B项说明H2O的分解速率(正)
与H的消耗速率(运)相等,即正(H2O)=运(H2O),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C项,由于该反应在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项,混合气体的质量不
变,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1.A(B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达到平衡时正=k正x2(HI)==k过
x(H2)·x(I2),K=正/k逆;D错,加人催化剂,焓变不变。)
12.D(A错,铁遇到浓疏酸钝化;B错,压强增大,说明是析氢腐蚀;C错,实验探究了酸的浓度
和碳粉质量的多少对腐蚀的影响。)
13.B(阴极2H+十2e=H2个,离子交换膜属于阳离子交换膜,生成0.1molC1O2时,通过阴
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