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八校第一次联考
"#"$
历史参考答案
题 号
! " $ % & ' ( )
!
答 案
* + , * - + - ,
!
题 号
. !# !! !" !$ !% !& !'
!
答 案
+ * -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 $ %)
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地方权力分散"三司相互牵制"行政效率较低#清朝的督抚集行政$司
!*
于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官员的控制" 项排除%题干材料没
* +
有体现削弱土地贵族的势力和选民对政府的监督"排除 $ 两项%&
, -
!通过观察表格"可知在 年后新式教育的小学堂$女学堂都增长很快"这是因为
!!/- !.#& !.#&
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故 项正确%&
-
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
!
{#{QQABTbYiIQUoggiIAAAAABAAAAAAQggCCQUwwmXCiCgCQkkBAGEACCAoGwg AAMIooAAAAAAQQQRFFAABBAAAA==}}##}}
书
!先秦诸子百家本质上都是治世之学"都是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所不同的是治理国家的
!"/,
方法"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仁和礼"法家主张实行君主专制"强调法治" 项正确%重农抑商在
,
先秦时期是法家的思想主张" 项错误%厚古薄今是儒家的历史观" 项错误%重视道德和人伦是
+ *
儒家的观点" 项错误%&
-
!法国是大陆法系的代表"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英
!#
个方面都不具备实行宪政的条件&%! 分&
"
同意该观点%! 分&
理由, 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力量薄弱# 封建思想浓
! "
厚"国民缺乏宪政意识!或法制的传统$个人权利意识淡薄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
! 分"每点 分&
. $
不同意该观点%! 分&
理由,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通过戊戌变法$辛亥
!
革命"民主观念得到传播#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
国# 新文化运动空前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 年农奴制改革$*德意志帝
!)'!
# $
国宪法+的颁布都是在资本主义不太发达的情况下进行的%! 分"每点 分"任答 点即可&
. $ $
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
"
! !
{#{QQABTbYiIQUoggiIAAAAABAAAAAAQggCCQUwwmXCiCgCQkkBAGEACCAoGwg AAMIooAAAAAAQQQRFFAABBAAAA==}}##}}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与明朝地方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前期设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集行政、司法、监察、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这一变化说明 ( )
A. 府州县的权力被督抚替代 B.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C.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 D.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一前43年)认为,共和国是公众的财产,暴政统治、寡头政治和暴民政治都不能满足这一定义,因为它们没有公正可言。西塞罗在这里实际赞扬的政体是 ( )
A. 罗马共和国政体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 D. 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3.孟德斯鸠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 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 )
A.实行邦联制 B.实行联邦制 C. 确立三权分立 D. 加强中央集权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
A. 接受国民政府的直接领导 B.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C. 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5. 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 ( )
A.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B.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不足
C.全国人民拥护新生的政权 D.政协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
6.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钱穆如此评价均田制是因为该制度 ( )
A.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B. 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C. 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 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7. 《太平御览》中记载:“《晋阳秋》曰: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品格,登用皆由中正考之簿册,然后授任。”材料所述的制度是 ( )
A. 郡县制 B.察举制
C. 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8. 《旧唐书》记载:“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说明御史对地方的监察 ( )
A. 破坏了地方的行政秩序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震慑了地方官吏 D. 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9.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东印度公司的做法 ( )
A. 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B.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C. 深受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 D. 表明英国侵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10.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指出:“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这说明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核心目的是 ( )
A. 加强政府对官员的控制 B. 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C. 削弱土地贵族的势力 D. 扩大选民对政府的监督
11.从下表可以看出,20世纪初期上海新式教育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
(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
A. 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B.上海口岸风气首开
C. 清廷大力倡办学堂 D. 中国废除科举制度
1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驳,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
A. 重农抑商 B.厚古薄今
C.强调制度与秩序 D. 重视道德与人伦
13.有学者指出:“在法国法制史上,伟大的名字不属于法官而是属于学者(法学家),而英国则正好相 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大陆法系比英美法系完美 B.英法两国对主要法律渊源认识不同
C. 法国法官比英国法官素质低 D. 法国法官掌握法律的解释权
14.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马丁 ·路德的恶毒咒骂。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 )
A.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D. 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15.法学教授童光政在《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写道:“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 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完善“民治”的措施有 ( )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走向完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同点是 ( )
A.都规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都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宪政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 ……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摘编自钱穆《秦汉史》
材料二 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 ……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 宰相之身份。 ……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 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 ……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 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朝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实践的效果说 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尚书省的职权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朝的三省制。(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表
摘编自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
材料二 1854年,在财政大臣格菜斯顿的要求下,财政部的两位官员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拟就了 著名的《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
② 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
③ 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做法;
④ 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
⑤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
摘编自潘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科举进士时空分布的特点及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不得照抄原文)(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 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 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 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马勇著《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
材料二 如果说古代中世纪的法学家们经过他们的努力使罗马法为人类民法的系统化法典化 铺垫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成为孕育《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摇篮,那么,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则将这种努力 直接变成了成功的果实。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成为人类民法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时代“骄 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传承罗马法的一部辉煌的经典,也使法国成为大陆法系的创始国和重要代 表。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担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
—捕编自叶秋华《论〈法国民法典>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汉时期治国理政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国人为什么“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12分)
材料 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 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发达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 要市民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教育,需要发达的信息的传播。 …… 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就是在 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地结合。
萧功秦《百年中国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