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更加猖狂,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所难免。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法西斯国家最终又是怎样被打败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闪电战又称“闪击战”,由德国将军古德里安创建。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克敌制胜。闪电战最初用于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突袭波兰,突破了波兰西部防线。波兰军队仓皇应战,很快就被德军击溃。德军迅速向波兰腹地推进。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前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
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联合攻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溃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
——德国将领约德尔在纽伦堡审讯中的供词
分析德军突袭波兰的原因。
德军突袭波兰之前,已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从地理位置上看,波兰处于德国的半包围之中。
波兰与德国接壤,是英、法的盟国,而且实力较弱。希特勒决定先攻占波兰,消除东面的威胁,再解决英、法。
波兰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的跳板。
波兰实力较弱;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波兰。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
(二)欧洲西线战场
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拥有数百万大军的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
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马奇诺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法国在东北边境地区修建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命名。马奇诺防线耗资巨大,共有5 000多座永久性工事,但它们并不能阻挡德军的进攻。1940年5—6月,德军主力进入阿登山区,渡过默兹河,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很快占领了法国北部。6月22日,法国投降。
不列颠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空军在英国上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空战。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他拒绝希特勒的劝降,领导英国同德国作战。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军集结2 000多架飞机,空袭英国本土。英国军民奋起反抗,迫使德国放弃征服英国的计划。
1941年6月,德国集结了550多万大军、几千辆坦克和几千架飞机,在约1 500千米的战线上,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但是,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欧洲东线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和德军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苏军保卫首都莫斯科;第二阶段是苏军反攻德军。第一阶段从1941年9月30日至1941年12月5日,这是德军进攻、苏军防守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41年12月6日至1942年4月20日,苏军在朱可夫元帅的率领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战。德军不断溃败。1942年4月20日,由于德军的增援部队陆续到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苏军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莫斯科保卫战结束。莫斯科保卫战打击了德国的器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四)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清晨,位于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沉浸在周末安谧的气氛中,睡梦中的美军没有觉察到战争正在逼近。此时,由数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日本攻击舰队已悄然接近珍珠港。7时55分,日军飞机向珍珠港发动了攻击。日军在两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珍珠港。美军仓促应战。日本以很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26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
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五)东方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
…………
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美、英、苏、中等国为什么要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美、英、苏、中等国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抗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国家。
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次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942年夏,希特勒命令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9月,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市区。苏联军民殊死抵抗。11月,苏军将德军主力紧紧围住。1943年2月,被围德军投降,元帅保罗斯被俘。
(三)中途岛海战
1942年,为了压制美国海军力量,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军事地位,日本决定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中途岛。美军事先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伺机反击。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四)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10月13日,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五)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诺曼底登陆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一)雅尔塔会议
时间
地点
参会 国家
内容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丘吉尔(前排居左)、罗斯福(前排居中)、斯大林(前排居右)
1945年2月
雅尔塔
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盟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快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主义色彩,出卖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了依据。
(二)波茨坦会议
时间
地点
参会 国家
内容
1945年7月
波茨坦
美、英、苏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战争结束
1.德国投降
1945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苏军攻克柏林
苏军包围柏林以后,希特勒在柏林集中兵力,企图做垂死挣扎。苏军则调集了数倍于德军的军队、飞机和坦克。4月16日凌晨,苏军万炮齐发,对德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接着,在100多个巨型探照灯的照耀下,数千辆坦克引导苏军战士向德军阵地发动了进攻。经过10多天的激烈战斗,苏军逐渐攻入柏林市中心。希特勒见大势已去,在地下室饮弹自尽。
2.日本投降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攻。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2.日本投降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攻。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交战双方 同盟国VS协约国 轴心国VS反法西斯同盟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相同点 不同点 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都形成战后新的世界格局;都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的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逐渐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
第二次
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德国闪击波兰
欧洲西线战场
欧洲东线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方战场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中途岛海战
意大利投降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战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