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卷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卷B(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0 11: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卷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检测。 (28分)
1.用"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荞麦(jiáo qiáo) 菜畦(qí wā) 铁锹(qiāo qiū) 滥用( làn luàn)
盘踞(jù jū) 蹚水(tāng tǎng) 肆虐(nuè nüè) 记载(zài zǎi)
2.同音字组词。(10分)
[dǔ] 熟视无( ) ( )气 ( )塞 ( )学
[jī] ( )地 ( )饿 ( )烈 日( )月累
[kǎi] 慷( ) ( )模 ( )甲 ( )旋而归
[zī] ( )询 ( )态 ( )源 ( )味
[ lán] 摇( ) ( ) 图 贪( ) ( )杆
3.用"护"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括号中。(不能重复)(4分)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居住地方,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地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 )。我们一定要( )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精心( )地球的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 )生态平衡。
4.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1)书湖阴先生壁 ( )
A.书信 B.装订成册的著作 C.字体 D.书写,题诗
(2)多少楼台烟雨中 ( )
A.亭台楼阁 B.寺院建筑 C.房屋 D.高楼
(3)水村山郭酒旗风 ( )
A.山外边 B.山头 C.依山而建的城 D.有山的城池
二、能力提升。 (16分)
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
A.解释说明 B.意思转折 C.声音的延长 D.表示递进
2.判断对错。(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5分)
(1)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 ( )
(2)“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意思是南朝有四百八十座寺院。 ( )
(3)《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 )
(4)"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点明中心,揭示主题。 ( )
(5)《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在写环境之美、山水之情的同时,也赞扬了湖阴先生高洁的品行。 ( )
3.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诗句的意思)
.
(2)宇航员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改为第三人称转 述句)
.
(3)即使这些假设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
.
(4)他唯一的女儿多次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修改病句)
.
4.语言运用。(5分)
李明同学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的思想早已老去。"若你不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
.三、阅读训练。 (31 分 )
(一)课内阅读。(13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 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 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2.选文中的加点词语"本来"的意思是 它表明 .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3分)
3.对选文中的加点词语“至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B." 至少"是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但40万亿千米以外一定有。
C." 至少"是表示目前的最大限度,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很难超过40万亿千米的距离。
4.选文第一 自然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请你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4分)
.
.
(二)课外阅读。(18分)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 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他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他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 ……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4分) ( )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
2.文章的结尾说"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
3.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是哪句 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4分)
.
.
4.请你展开想象,描述一下老人种的树林是什么样的。(6分)
.
.
四、习作练习。 (25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等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请你就当前的环境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保护环境。
参考答案
一、1.qiáo qí qiāo làn jù gui nué zǎi
2. 睹 赌 堵 笃 基 饥 激 积 慨 楷 铠 凯
咨 姿 资 滋 篮 蓝 婪 栏
3. 呵护 爱护 保护 维护 4. (1) D (2)B (3)C
二、1.A 2. (1)√ (2)× (3)√ (4)√ (5)√
3. (1)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护卫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 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一片青翠
(2)宇航员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 易破碎了
(3)即使这些假设能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4)他唯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 福,他不走
示例: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人应该宽以待人,这是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 提,孔子思想中的精髓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一)1.不是 ……而是 …… 不但 ……还
2. 原先 可再生资源原先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的破坏 让其不可再生 科学性、严谨性
3.A
4.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拿土地资源来说,它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本条件,一旦被破坏,地球上将不能 再种植任何庄稼,人类也将失去立身之本。到那时,人 类将无法在这个星球上生存
(二)1.B D 2.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片树林, 死了被埋在树林下,坟上依然长出了树,表现出老人无 私奉献的精神
3.与文中画波浪线相照应的句子是:种树老人长得很丑, 很矮, 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含义:老人坟上 长出来的树是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上的体现和 延续
4.示例:春风吹来,河岸上的柳树率先冒出了新芽,和早 起的燕子调皮地打着招呼,远远望去,柳树满头珠翠, 绿得像烟像雾。杨树也不甘示弱,几天工夫,叶子就迅 速展开,像一把把小扇子在风中摇摆,恨不得连天空都 染绿。榆钱一嘟噜一嘟噜的,把枝条都压弯了。松鼠 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喜鹊、乌鸦比邻而居……还有什么 地方比这里更像天堂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