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选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会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用作切割大理石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5、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
C D
6、某无色气体N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为了解其组成情况,小英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 NaOH溶液可以完全吸收C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X中液体不浑浊,Z中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W中液体不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为H2
B.实验过程中,上述装置应该在W装置后面连接一个贮气球或点燃的酒精灯
C.若X中液体变浑浊,缺少Y装置,W中液体变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一定为CO2和CO
D.若X中液体变浑浊,Z中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W中液体不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一定为CO2和H2
7、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是( )
A.二氧化锰-水和双氧水 B.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氧气
C.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和氮气 D.看颜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9、下列物质燃烧时,火焰为蓝色的是( )
A.蜡烛 B.一氧化碳 C.磷 D.镁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O2 B.CO2→CO C.CO2→CaCO3 D.CO→H2CO3
1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证明不同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不同
D.用小木条比较酒精灯火焰各层的温度
12、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3、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 )
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 B.石墨质软—作电极
C.木炭可燃—作燃料 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
14、如图所示,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16、安全生产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
B.在夜晚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开电灯检查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二、填空题。
17、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18、室内家具易产生甲醛(HCHO)可用活性炭吸附.将吸收了甲醛的活性炭拿到室外,甲醛会扩散到空气中,阳光下扩散得更快,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甲醛能被活性炭吸附: 。
(2)阳光下甲醛会扩散得更快: 。
19、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为 )、稀盐酸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倒入稀盐酸;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 ,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 ,如果 ,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20、利用下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随着反应的进行,乙中溶液质量会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利用二氧化碳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爆炸: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 的燃烧,就会在 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 而引起爆炸。
(2)发生爆炸的条件
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 形成混合气体。
②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
③达到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 。因此注意 、严禁 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爆炸事故发生。
三、综合应用题。
2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反应形成电流,并为电动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请回答问题:
(1)一些汽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与铁合金相比,其在物理性质上具有的优点是 (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用“→”表示)。
(3)工业上制取铝通常采用电解法,氧化铝在通电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不仅节约了________还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5)电动汽车中的导线材质都是铜。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从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回答:
①固体A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23、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
(1)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在臭氧中
实验现象 红热 剧烈燃烧 非常剧烈地燃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臭氧(O3)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4、乙醇(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如果9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选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答案】C
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会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3、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答案】D
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用作切割大理石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答案】B
5、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D
6、某无色气体N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为了解其组成情况,小英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 NaOH溶液可以完全吸收C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X中液体不浑浊,Z中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W中液体不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为H2
B.实验过程中,上述装置应该在W装置后面连接一个贮气球或点燃的酒精灯
C.若X中液体变浑浊,缺少Y装置,W中液体变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一定为CO2和CO
D.若X中液体变浑浊,Z中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W中液体不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一定为CO2和H2
【答案】C
7、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是( )
A.二氧化锰-水和双氧水 B.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氧气
C.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和氮气 D.看颜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
9、下列物质燃烧时,火焰为蓝色的是( )
A.蜡烛 B.一氧化碳 C.磷 D.镁
【答案】B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O2 B.CO2→CO C.CO2→CaCO3 D.CO→H2CO3
【答案】D
1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证明不同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不同
D.用小木条比较酒精灯火焰各层的温度
【答案】B
12、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答案】D
13、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 )
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 B.石墨质软—作电极
C.木炭可燃—作燃料 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
【答案】B
14、如图所示,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答案】D
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答案】B
16、安全生产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
B.在夜晚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开电灯检查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答案】D
二、填空题。
17、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答案】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8、室内家具易产生甲醛(HCHO)可用活性炭吸附.将吸收了甲醛的活性炭拿到室外,甲醛会扩散到空气中,阳光下扩散得更快,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甲醛能被活性炭吸附: 。
(2)阳光下甲醛会扩散得更快: 。
【答案】(1)活性炭疏松多孔,碳原子间有较大间隔
(2)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9、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为 )、稀盐酸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倒入稀盐酸;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 ,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 ,如果 ,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答案】碳酸钙; ; 向上排空气法;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口; 燃着的木条熄灭
20、利用下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随着反应的进行,乙中溶液质量会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利用二氧化碳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红 (2)减小 (3)隔绝氧气
21、爆炸: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 的燃烧,就会在 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 而引起爆炸。
(2)发生爆炸的条件
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 形成混合气体。
②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
③达到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 。因此注意 、严禁 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爆炸事故发生。
【答案】急剧; 短时间内; 迅速膨胀; 空气; 爆炸极限; 通风; 烟火
三、综合应用题。
2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反应形成电流,并为电动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请回答问题:
(1)一些汽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与铁合金相比,其在物理性质上具有的优点是 (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用“→”表示)。
(3)工业上制取铝通常采用电解法,氧化铝在通电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不仅节约了________还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5)电动汽车中的导线材质都是铜。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从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回答:
①固体A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B (2)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3)2Al2+O3=4Al+3O2↑(条件是催化剂、通电)
(4)石油资源 (5)Fe;FeSO4
四、实验题。
23、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
(1)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在臭氧中
实验现象 红热 剧烈燃烧 非常剧烈地燃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臭氧(O3)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使温度达到干草的着火点
(2)CO2+Ca(OH)2 = CaCO3↓+H2O
(3)3C+2O33CO2
(4)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
五、计算题。
24、乙醇(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如果9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C2H5OH+3O22CO2+3H2O
46 96
92g x
x=192g
答: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1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