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小故事
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这20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们自恃本领高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时20个儿子常常明争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
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会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后,儿子们怎么办呢?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阿豺越来越忧心忡忡。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预感到死神就要降临了,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阿豺又叫过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说:“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慕利延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断了。阿豺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再试着折断。”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
阿豺缓缓地转向儿子们,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20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们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见儿子们真的懂了,欣慰地点了下头,闭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民歌之父白诚仁
简介
1932年农历5月6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在他出世前三个月,父亲过早地亡。他在母亲和奶娘的怀胞里白诚仁度过了童年时代。为了躲避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他随家人从成都逃至乡下。他从小喜爱音乐,几年的乡村生活,是农民用民歌小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抗战胜利后返城进入中学,他开始练习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为后来从事文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国解放后他进入高中,被学校选为“文娱部长”。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演出活动,并从那时起自学初级和声学等理论书籍,使业余声乐得到长足发展。高中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东北鲁艺”,正式在声乐系学习。由于当时都是以苏联外籍教师为主,教材几乎全是外国歌曲。为此,白诚仁十分困惑。他斗胆向当时的校长李劫夫提出建议:我们学的都是国人听不懂的外国洋歌,将来怎样去为人民服务?还是应该尽快成立民族声乐系,有的放矢地为国内培养急需的音乐人才。校长一听有道理,后来采纳了他的建议,因而,他和他的同学们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民族声乐课学员。此后,白诚仁除了声乐主课外,还同时选修了作曲系的“歌曲作法”、“指挥”、“音乐文学”等三门课程,并以全优的成绩结业。鉴于当时全国对音乐人才需求的迫切,“东北鲁艺”(后改为沈阳音乐学院)将原来学制6年缩短为3年。白诚仁响应文化部的号召,积极来到毛主席家乡工作,被分配在湖南省民族歌舞团担任歌唱演员。从到任那一天起,白诚仁既是演员又是教员,既指挥排练,又作曲配器。
从1955年10月到湖南工作时起,白诚仁就和湖南的民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1955至1961年间,他在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年用2/3的时间深入到各少数民族地区,拜当地民歌手为师,学会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曲。在充分吸收民间歌曲丰富养分的基础上,他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投入到艰辛而愉快的再创作。这6年成为他的第一个创作丰收期,《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等名曲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湖南民歌文艺演出为了更好更多的打造湖南民族音乐的品牌,1961年至1964年,组织上安排白诚仁重回母校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班进修。由于团里工作的需要,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三年的课程,提前回团挑起了作曲大梁。1965年10月,文化部从全国各地挑选一批文艺工作者赴抗美援越前线,白诚仁和未婚妻王长安搁下婚事不办,二人响应号召,奔赴越南战场创作和演出,无论思想和生活都经受了一次战斗的洗礼和考验。1966年底回国后两人喜结良缘。70年代,白诚仁的创作势头强劲,相继为大型舞剧《韶山颂》和舞剧《红樱》担任主力作曲,并主持了《浏阳河》歌曲集的出版。这一时期,《湖南民歌联唱》、舞蹈《阿妹上大学》、器乐合奏《苗岭的早晨》等一批名作接连问世,《洞庭鱼米乡》等经典作品代表我国分赴拉美、东西亚等多国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期间,在被借调到中国艺术团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组织上几次想调他进京工作,都被他一一婉拒。他说,他已将自己的灵魂融入了湖南的三湘四水,他再也离不开洞庭碧波、苗岭瑶山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社会局势的安定,“四化”建设火热生活的感召,白诚仁的艺术创作突飞猛进。他创作的歌剧《灯花》、群众歌曲《走向大自然》等10多首作品接连获得省级和中央级奖项。自83年后他担任了省歌舞团团长职务,在忙于大量行政事务的前提下,他仍然完成了八场大型歌舞《潇湘风情》的创作任务,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1987年7月,白诚仁卸任团长职务,改任本团正处级调研员。1996年,他正式退休。退休后他丝毫未割断与音乐的情缘,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如独唱曲《小背篓》、声乐曲《苗岭的早晨》、《山神》、《山鬼》、合唱套曲《三湘四季》等,都是晚年心血的产物。另外,他满腔热情地讴歌祖国的灵山秀水,创作了许多赞颂湖南名胜古迹的歌曲,如《春暖桃花源》、《人醉张家界》、《岳阳楼》、《九嶷山》、《南岳山》、《韶山杜鹃红》、《美丽凤凰》、《边城石板路》等,影响广泛。
艺术成就
白诚仁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曾任湖南省歌舞剧团团长、调研员、艺委会顾问、湖南省音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音协理事、常务理事、省政协三、四、五、六届常委,第七届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他从艺55年来,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对人民音乐事业的无比忠诚,特别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执着追求,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艺术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歌曲,创作有声乐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小背篓》、《苗岭连北京》、《湖南民歌联唱》,器乐曲《苗岭的早晨》、《竹山吟》、《阿妹上大学》,合唱交响诗《屈原》、《山鬼》,舞剧《红缨》、大合唱《韶山颂》,大歌舞《风雷颂》,合唱组曲《三湘四季》,歌剧《灯花》,电影音乐《枫树湾》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发现和培养了何纪光、宋祖英、吴碧霞、湘女等一批歌唱家。他以卓越的音乐成就,为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弘扬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最有特色也最有价值的是那些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歌曲。几十年来,他遵照毛泽东同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的教导,常年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和民间,和人民群众打成一成。他的足迹踏遍了三湘四水,到过全省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地区,向群众学习和收集了上千首民歌小调和音乐素材,并在吸收民间艺术养分的基础上,激情满怀地进行提炼和创新,创作出一大批民族风格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民族歌曲。这些名歌名曲不仅代表了湖南的形象,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瑰宝。
难能可贵的是,白诚仁在退休后仍然对民族音乐事业孜孜以求,他站在继承和抢救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在人老多病、行动不便等诸多困难情况下,重返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种民间音乐活动,力促“还歌于民”,让原生态民歌在千村万寨发扬光大。因此,业内人士都亲切地称他“湖南民歌之父”。
贡献
白诚仁的艺术生命与民族音乐息息相关。在长期的深入民间采风过程中,他始终把研究发掘民族音乐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深深懂得,愈有民族文化价值的东西,就愈有艺术生命力,愈有民族性才愈有世界性。多年来,他除了完成团里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演出任务,从未间断过深入民间“探矿挖宝”。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湖南的大部分山乡尚未通车,他和同事们常常穿行莽莽森林,翻越高山峻岭,淌过湍急河流,用两条腿走过了万里征程,有时一天要走100多里山路。常常是饿了,就吃两个随身带的红薯;渴了,就近喝几口山泉……在这特殊的“万里长征”中,他采访了无数少数民族歌手,一共搜集整理了民族民间歌曲1000多首。有一回,他听说新宁花竹山有一位瑶族老人身怀民歌绝技,于是走了3天,赶到老人身边学歌,没想到老人已近奄奄一息。白诚仁着急地说:老人家,你们瑶族的山歌很宝贵,你要让它们世代相传啊。老人深为他的诚心所感动,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声音微弱地唱了起来……几天以后,老人与世长辞了。每当回忆起这些陈年往事。年迈的白诚仁无不感慨万端。他常说:那时条件虽然艰苦,可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到民间采风如同在民歌的海洋中畅游,汲取了太多的民歌精华,使我终身受益无穷。
白诚仁在湖南度过了大半生美好的时光。令他自豪的是,是他第一个开采了湖南民间歌曲的富矿,此前,湖南全省乐坛只有“澧水号子”、“人民的太阳”、“浏阳河”等区区几首民间歌曲流行。至于乐曲、舞曲等几属空白。纵观他果满枝头的音乐之树,他对民族音乐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作了我省各主要少数民族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湖南每个少数民族的第一首创作音乐作品都出自白诚仁的手笔,如瑶族的《合作化高潮进瑶山》、侗族的《秋后丰收喝喜酒》、苗族的《贺新年》、土家族的《上四川》、花衣苗族的《苗山好》、白族的《想红军》等。正是因为他的开拓性努力,使湖南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登上了大雅之堂;二是丰富并发展了我省的汉族民间音乐创作,使地方色彩更加多样化。
其中,《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是典型的代表作;三是为民族音乐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表现为:(1)为开发湖南的高腔山歌唱法提供了系列作品。(2)《春暖桃花源》、《瑶山木叶歌》等一批歌曲均被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学院等高校编进民族声乐教材;四是探索创新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如他首创了融合唱、独唱、舞蹈、戏剧为一体的演出形式,其代表作有《比歌》、《琵琶夜歌》、《湖南民歌联唱》等;五是经过长久的努力,抢救、发掘、收集、整理了上千首有价值的民歌。牵头创作了《浏阳河》歌曲集的出版,组织了《湖南省民歌五首》在全国的播放。并通过出版、教唱、改编、上演等多种途径,大大彰显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社会影响
白诚仁在55年的艺术生涯里,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但他不爱交际,不事张扬,也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他默默创作、奉献,在一些人眼里,他成了忘我、敬业、埋头实干,与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相和谐的“另类”。白诚仁是一个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音乐家。在他心里,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白诚仁的歌曲在哪里演唱,哪里就成为掌声雷动的海洋。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在出道前得到白诚仁的不少指点,她很有感触地说:“我是唱着白老师的《小背篓》走进北京的”。岂止是北京,她还“背”着小背篓走到了悉尼、维也纳、纽约……已故著名苗族男高音何纪光从1956年至1962年一直在白诚仁的悉心教育和栽培下成长。1963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音乐节上,何纪光唱了《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两首代表作,在全上海引起轰动,从那时起,全国音乐界都知道湖南有个名作曲家叫白诚仁。
后继无人时的哽咽已在国内外名声鹊起的青年歌唱家吴碧霞一谈起白诚仁就无比感激地说:白老师的歌是我步入大千世界的通行证。有一件往事是白诚仁终身引以为幸福和自豪的。那是1960年,《挑担茶叶上北京》刚创作完不久,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方应暄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演出时,他激情满怀地唱了这首充满湖南民歌特色的新歌。毛主席听了异常兴奋。在接见演员时方应暄对毛主席讲:“主席,前不久我到您的家乡湖南,您家乡的音乐家写了这首歌,我特意带回来唱给您老人家听。”毛主席高兴地说:“那我也托你写封信,说我谢谢他们。”方应暄真的连夜写信,传达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信息。
白诚仁的作品紧贴时代脉搏,充满生活气息,凸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久唱不衰,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2007年6月24日,白诚仁作品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吴雁泽、宋祖英、吴碧霞等白诚仁作品的首唱者、传唱者欣然加盟为音乐会增辉添彩。评论界认为:白诚仁艺术造诣精深,尤其擅长将湖南地方音乐与求新思变的语言风格有机结合,创作出大量充满个性与特色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重温白诚仁的精品佳作,歌者和听众必将共同经历一次难能可贵的审美体验。”
湖南民歌简介
简介
湖南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千百年来,她总是“亲切的伴随着历史”(田汉语)。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的扎根于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的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的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
历史渊源
春秋战国时代,湖南属楚国辖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时必有歌乐鼓舞以娱神。从屈原根据这一带的民间歌曲而创作的《楚辞》中,可略知当时民间音乐的风格。《楚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和寄托。流传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
特点
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代表人物
张也、宋祖英、陈思思 为代表的湖南民歌代表浏阳河、刘海砍樵、洗菜心、四季花儿开乡里妹子进城来、马桑树儿、搭灯台嘀个调儿、挑担茶叶上北京比古、调龙泉调、一根竹竿容易弯、果果还有很多,每首歌背后都有着十分感人的美丽故事。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地方韵味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能积极参与演唱、听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体会到“众人合伙力量强”的内涵,增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附点与切分节奏及几个旋律大跳部位的准确演唱。
2、歌曲两声部多种形式的声部合作及声音的和谐。
教学重点:
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众人合伙力量强”的主题思想。
2、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课前五分钟练习,为唱歌做好准备。
2、 拍手游戏,模仿教师的节奏,分组依次加入,并请同学用一句俗语表达出游戏里所蕴含的道理。
二、欣赏歌曲,感受特点。
1、第一次聆听,初步感受歌曲。
师:播放歌曲提出问题 :歌曲的情绪和演唱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2、再次聆听,了解歌词方言特点。
师:请你找出能表现出湖南地方特色的歌词。并找一找歌曲中出现最多的音是那些?
生: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湖南歌曲的地方特色。
3、听赏:何纪光演唱版《一根竹竿容易弯》。
师:有一首歌正唱出了这个道理。请听《一根竹竿容易弯》。边听边想:这是哪里的民歌,你是从哪一点听出来的?
生:……
师总结:这是一首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先生演唱的湖南民歌,它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歌曲内容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多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需要团结合作。
学生了解并认识歌唱家何继光。
师:找出你喜欢的乐句跟随演唱,看看谁能唱出地方特色。
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自己喜欢的乐句。
4、出示名言:人心齐,泰山移
三、新课学习。
1、听赏与学唱歌曲主旋律。
循环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师:学生视唱曲谱(师用键盘伴奏)。
(唱之前出示1 2 3 4 5 6 7七个音符)。
师:(唱完后答)最多的是6 1 3 ,没有4 7两个音。
师总结:这首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由6、1、2、3、5五个音组成,骨干音为6、1、3。
唱单声部歌词。
师:听,拉拉队在用歌声欢迎我们呢。快用歌声告诉他们,我们马上就到了。
(A)跟唱歌词。
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跟竹竿容易弯》。
(B)试唱歌词(师及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师:快到了,大家把我们的龙虎精神展示出来,一起唱歌来答谢热情的拉拉队吧。
(C)齐唱单声部歌词。播放《一跟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2、学唱第一二乐句的第二声部并练唱这部分合唱我们来加油!
2/4 ||:x o x o | x o x o | x o o x | x o :||
师:总结出哲理二:看,本领再强的人也会遇到一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如果没有别人帮助,就会是“猛虎落在平阳地,蛟龙无水困沙滩”。所以,一大家先来练习加油歌。(1)学习一二乐句第二声部(生视唱歌词,师击鼓助威)。
(2)练习第一二乐句合唱。
师:合唱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自评)。
师:龙舟赛上鼓点起什么作用?(鼓劲,统一划船节奏。)
我们的加油声也就是起到鼓点的作用。
(3)练习卡农部分及学唱尾声
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片段。
师:谁来说说,看了这个片段后有什么感想?
生:……。
师总结出哲理三:“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合伙金不换。”所以,只要大家有信心,能团结合作,就一定行。
师:看,这段音乐河波光粼粼,非常美,我们来唱一唱。
1)齐唱过渡句及第三乐句(键盘伴奏)。
2)慢速练习轮唱部分。
师:真是你追我赶,胜负难分啊。那只好来一次加时赛了,这次就换一队先出发。
3)换声部练唱。
4)学唱尾声。
(A)慢速视唱曲谱(师键盘伴奏),换声部练习。
(B)加入力度处理mp<f。
师:(师指一生领唱一二句)用你优美的歌声缓解一下大家赛前紧张的心情。(对大家)我们把船划回起点去。
3、完整试唱整首歌曲(师指挥)。
四、展示。
(师总指挥,一生敲鼓助威,队长摇旗指挥本队,全体队员各就各位。)
1、全体表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用录音机录下学生的演唱。)。
2、分组比赛。
(1)男子组。
(2)女子组。(师如实中肯地评价学生的演唱。)
3、儿歌。
一根竹竿容易弯,
三屡麻纱扯脱难。
猛虎落在平阳地,
蛟龙无水困沙滩
不怕力小怕孤单,
众人合伙金不换。
五、拓展。
这条神奇的音乐河让我们共享了成功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在《团结就是力量》歌曲中再一次感受人多力量大的强悍震动吧。
师生齐唱《团结就是力量》。
六、小结。
师:希望大家加强合作意识,学习各种有效的合作方法,成为优秀的人才。
(师生道别,在自己演唱的优美歌声中走进教室。)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地方韵味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能进行声部的和谐演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难点:歌曲中附点与切分节奏及几个旋律大跳部位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CAI、录音机、鼓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师。
二、哑剧导入。
循环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主旋律音乐。
师: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哑剧,然后请同学们猜一猜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师表演:拿一根小竹竿,轻轻折断,又拿一把竹竿,用很大的劲也折不断。拿一根纱,轻轻折断,再拿三缕麻纱,用很大的劲也扯不断。
学生发言后师总结出哲理一:“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麻纱扯脱难。”
三、新课学习。
听赏与学唱歌曲主旋律。
(1)听赏。何纪光演唱版《一根竹竿容易弯》。
师:有一首歌正唱出了这个道理。请听《一根竹竿容易弯》。边听边想:这是哪里的民歌,你是从哪一点听出来的?
师总结:这是一首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先生演唱的湖南民歌,它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歌曲内容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多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需要团结合作。
师:上节课通知大家我们要举办一个“音乐河龙舟赛”,大家带工具来了吗?……(生出示竹竿。)今天,我们正式举办这次比赛。这次比赛目的是:在音乐河中体验怎样合作。
宗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首先,全班分成两个队:猛虎队和蛟龙队,每队两条小船。大家先推选各自的队长。(推选出来后,两队长各持队旗)大家可以选择与自己合作最默契的伙伴组成龙舟队。但是各队的人数要一致。请两位队长来协调。(生边轻声跟唱边组队,坐好位。)循环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主旋律模唱。
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师:哎,龙舟赛就要开始了,大家快快准备,把船划到比赛地点去。猛虎队上路咯。这段音乐河的旋律真美,让我用二胡把它演奏出来。
(A)生用“dang”模唱主旋律,师用二胡伴奏,生边唱边用竹竿模仿师拉琴,帮助自己找到旋律的流畅感。师:看,蛟龙队也出发了,让我们来享受音乐河柔美的清风。
(B)师带生“lü”模唱主旋律(和伴奏音乐唱)。
(C)学生视唱曲谱(师用键盘伴奏)。(唱之前出示1 2 3 4 5 6 7七个音符)。
师:(唱完后答)最多的是6 1 3 ,没有4 7两个音。
师总结:这首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由6、1、2、3、5五个音组成,骨干音为6、1、3。
(3)唱单声部歌词。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能唱出湖南民歌的韵味。
2、能用明亮、有力的声音和谐地进行两声部合唱。
3、主动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同学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刻体会“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合伙金不换”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深刻体会“众人合伙力量强”的道理。
2、指导学生和谐均衡地演唱好两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
1、X X X X ︱
2、提出问题:掌声有什么变化?谁能用一句话描述蕴含的道理?
二、歌曲学习
1、欣赏何纪光演唱的《一根竹竿容易弯》。
师:其实,这几句话是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的歌词。我国著名湖南籍歌唱家何纪光(课件出示何纪光的照片及名字)就曾经演唱过这首歌,他的演唱风格独特、韵味十足,并且运用了湖南方言。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吧!
师:哪几个字是用湖南方言演唱的?(扯脱难、竹竿等)
2、集体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涵。
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取得胜利等等。
3、学唱歌曲低声部。
①播放低声部范唱,出示低声部歌谱。
②师带唱一遍,力求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
③跟着琴演唱一次。
④师对演唱声音提出要求:有力、有气息控制。
⑤师生合作演唱。
4、学唱歌曲高声部
①出示高声部歌谱,跟老师轻声演唱。
②强调歌曲中衬词的演唱。
③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④两声部合唱。
5、学习轮唱部分。
①学生随乐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教师加入轮唱,引入轮唱的学习。
②介绍“轮唱”的演唱特点,强调“轮唱”的演唱方式(强调重音,不要抢拍)
③学生尝试演唱。
④师生讨论“轮唱”的结束方式。
⑤完整演唱轮唱部分。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屏示歌曲完整歌谱。
2、介绍合唱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3、学生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合唱是要靠团体的协作才能唱好的,还要注意声部之间互相倾听。感受声音的和谐、美妙!
课件6张PPT。1一根竹竿容易弯湖南民歌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一根竹竿容易弯》,从中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一系列音乐活动,在活动中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深刻体会“众人合伙力量强”的道理。2、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何纪光(1939~2002),男高音歌唱家。出生于湖南湘西汉、苗、土家等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自幼受民歌熏陶,七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得银牌,十四岁考入湖南省民间歌舞团。在省歌舞团,他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深入苗山瑶岭,学会了汉、苗、瑶、侗、土家等各族民歌。
1962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王品素教授学习。能编善唱,既掌握演唱不同类型歌曲的技巧,又发展了真假嗓结合、刚柔并济、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独特唱法,音域宽广,风格淳厚,声音优美,变换自如。
1980年,他再次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使自己成为“歌坛一绝”。他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香》、《济公之歌》等成为经典民歌。1989年,他灌制的唱片《洞庭鱼米香》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一根(那个)竹竿容易(哟)弯(哟嗬)三缕(啊)麻纱(呀)扯脱难猛虎(啊)落在(呀)平阳(哟嗬)地
(哟嗬)蛟龙(啊)无水(呀)困沙滩(梭那一支郎当郎当一支哟)不怕力小怕孤单(呐)众人合伙金不换众人(那个)合伙金不换一根竹竿容易弯敬请指导!课件7张PPT。一根竹竿容易弯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别之处?竹 竿扯 脱 难湖南方言理解歌词内涵: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是无限的。
做什么事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取得胜利。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需要团结合作。找一找歌曲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些?6 1 3 5?民族五声羽调式,由6、1、2、3、5五个音组成。
湖南民歌的骨干音是“6、1、3、5”几个音。 《一根竹竿容易弯》是著名歌手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湖南民歌。课件6张PPT。一根竹竿容易弯湖南民歌 哪种演唱形式能表现“众人合伙力量大”的主题?思考:独唱:一个人单独演唱歌曲。
齐唱:很多人一起演唱单声部的歌曲,称为“齐唱”。
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
表演唱:一组人带有动作表演的演唱。
重唱:多声部的歌曲每声部只有一人(或二人)演唱。
合唱:将许多人分成几个声部,同时演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