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第三课时)
年级:高一
学习重点
(第三课时)
一、文章6-7段的字词梳理
二、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学习孟子议论的艺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第六段
树:名→动,栽种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衣:yì,穿,名→动
帛:丝织品;豚:小猪;彘:大猪;
之:助词;畜:动词,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食:吃
五亩地的宅院,把桑树种上,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丝织衣服;畜养鸡、猪、狗等,不要错过它们的养育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夺:耽误
谨:形→动,谨慎认真从事
庠、序:古代的学校
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义:道理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
颁:通“斑”
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百亩的农田,不要耽误他们的农作季节,数口的人家就可以凭借这而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黎民:老百姓
然:这样
而:表转折,却
王:wàng,名→动,为王,统一天下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七十岁的人穿着丝织衣服、吃肉,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人,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第6段孟子又提出了哪些措施,设想了哪些结果?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谨…申之以孝悌
“不王者,未之有也”王道之成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养民
教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孟子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仁政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农)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王道之成
鼓励养蚕(纺)
畜养牲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
初步措施
根本措施
不可胜食
不可胜用
养民
教民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阐述使民加多的办法,从养民、教民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第七段
“狗和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济;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食: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名词,食物
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莩: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济;则:就;岁:年成
非我也,岁也:判断句式
是:这 异:区别
兵:武器 罪:名→动,归咎、归罪
斯:则、那么 至:到,归顺
焉:语气词,了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和刺杀一个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归顺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层百姓)
一方面揭示出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反驳)。
第7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情况?目的何在
对
比
孟子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在哪里?
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抛弃虐政。即“爱民”——保民无衣食之忧,教民以儒家之道。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
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
错误态度
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
正确
态度
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1)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 疑问。
二、(2-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5-7)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文章思路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善用比喻。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五十步笑百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 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叙述王道之始时的三组排偶句、王道之成时的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写作特色
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课堂总结
1.王道措施:养民+教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不违农时、不入洿池、以时入山林——可持续发展
古为今用
课后思考
孟子周游列国,以“仁政”思想劝说各国君王,但大家都不听,孟子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