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11:33: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原理。
2.知道实验中选取测量点的有关要求,会测量下落高度和瞬时速度。
3.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能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重点难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一、基础部分(课内组内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点评2分钟)
1.实验思路: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因此研究过程一定要满足这一条件。
2.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6V)、纸带、复写纸、重物(带夹子)、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导线。
4.实验步骤:
(1)在铁架台上安装好打点计时器,用导线接好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
(2)将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的夹子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竖直提起的纸带使重锤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几次,得到几条打好的纸带。
(5)选择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起始点标O,依次确定几个计数点1.2.3.…
(6)用刻度尺测量下落高度h1.h2.h3.…,计算各计数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7)计算各计数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进行比较。
5.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中的两种验证方法均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m,但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 的材料。
(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释放纸带。
(4)纸带选取时以第一个点为起点时,要验证的是mv=mghn,必须保证纸带上的第一个点为重物静止释放时打的点,所以前两个点的间距约为h=gt2=×10×(0.02)2m=2mm。
(5)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应用vn=,不能用vn=或vn=gt来计算。
二、要点部分(程序:组内对学、群学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探究3分钟—展示、点评12分钟)
【课堂探究】
(一)参考案例一。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 kg.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 cm、0.18 cm和0.25 cm,可看出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出现了问题,出现的问题是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
(1)纸带的左(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B=0.98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0.49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k=0.48J。
(4)通过计算,数值上ΔEp>(选填“>”“=”或“<”)ΔEk,这是因为实验中存在阻力,重力势能不能完全转化为动能。
(5)实验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重物的机械能守恒。
2.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AB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BC
A.OA、AD和EG的长度
B.OC、BC和CD的长度
C.BD、CF和EG的长度
D.AC、BD和EG的长度
(二)参考案例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有很多小孔,气泵送来的压缩空气从小孔喷出,使得滑块与导轨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两者不会直接接触。这样,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实验的精确度能大大提高。实验操作中,把气垫导轨调成倾斜状态,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下滑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测量滑块和挡光片的质量,用光电门测量滑块的瞬时速度(根据遮光条的宽度和遮光时间,可以算出滑块经过时的速度)。测量滑块下降的高度 Δh 和初、末速度 v1 、v2 ,就可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2. 为了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包括导轨、气源、光电门、滑块、遮光条、数字毫秒计)进行实验。此外可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天平、游标卡尺、刻度尺。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②④
①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A、B安装光电门Ⅰ、Ⅱ,并连接数字毫秒计;
②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④通过导轨上的标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l;
⑤调整好气垫导轨的倾斜状态;
⑥将滑块从光电门Ⅰ左侧某处,静止开始释放,读出滑块通过光电门Ⅰ、Ⅱ的时间Δt1、Δt2;
⑦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B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h2;
⑧改变气垫导轨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⑤⑥⑦,完成多次测量。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5.00mm;某次实验中,测得,则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瞬时速度0.431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用上述必要的实验步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认为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写出两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滑块下滑受到空气阻力;遮光条不够窄,测量速度不准确。
三、拓展部分(程序:课内独立完成拓展部分5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展示、点评、总结6分钟)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下图装置通过研究重物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必需的器材是 A 。
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2)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BC 。
A.要用秒表测量时间
B.选用重物时,同样大小、形状的重物应选重一点的比较好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可以利用公式来求解瞬时速度
(3)若实验中所用重物质量m=0.2kg,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开始下落时打出的第一个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g取10m/s2,则打B点时,重锤动能EkB=0.342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
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p=0.365J(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为L=9.30 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60.00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时间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 v2=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Ek2=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mgs(重力加速度g)。
(3)如果ΔEp=Ek2-Ek1,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原理。
2.知道实验中选取测量点的有关要求,会测量下落高度和瞬时速度。
3.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能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重点难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一、基础部分(课内组内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点评2分钟)
1.实验思路: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 或 做功”,因此研究过程一定要满足这一条件。
2.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 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 的增加量,若二者 ,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 V,电磁打点计时器 V)、纸带、复写纸、重物(带夹子)、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导线。
4.实验步骤:
(1)在铁架台上安装好 ,用导线接好打点计时器与 。
(2)将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的夹子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 ,用竖直提起的纸带使重锤靠在 附近。
(3)先 ,再 ,让重锤自由下落。
(4)换上 ,重复 ,得到几条打好的纸带。
(5)选择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 的纸带,起始点标O,依次确定几个计数点1.2.3.…
(6)用刻度尺测量下落高度h1.h2.h3.…,计算各计数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 。
(7)计算各计数点对应的势能 量和动能 量,进行比较。
5.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 平面内,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中的两种验证方法均 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m,但重物应选用质量 、体积小、密度 的材料。
(3)应先 ,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 。
(4)纸带选取时以第一个点为起点时,要验证的是mv=mghn,必须保证纸带上的第一个点为重物静止释放时打的点,所以前两个点的间距约为h=gt2=×10×(0.02)2m=2mm。
(5)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应用vn= ,不能用vn=或vn=gt来计算。
二、要点部分(程序:组内对学、群学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探究3分钟—展示、点评12分钟)
【课堂探究】
(一)参考案例一。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 kg.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 cm、0.18 cm和0.25 cm,可看出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出现了问题,出现的问题是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
(1)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B= 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k= J。
(4)通过计算,数值上ΔEp (选填“>”“=”或“<”)ΔEk,这是因为 。
(5)实验的结论是 。
2.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
A.OA、AD和EG的长度
B.OC、BC和CD的长度
C.BD、CF和EG的长度
D.AC、BD和EG的长度
(二)参考案例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有很多小孔,气泵送来的压缩空气从小孔喷出,使得滑块与导轨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两者不会直接接触。这样,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实验的精确度能大大提高。实验操作中,把气垫导轨调成倾斜状态,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下滑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测量滑块和挡光片的质量,用光电门测量滑块的瞬时速度(根据遮光条的宽度和遮光时间,可以算出滑块经过时的速度)。测量滑块下降的高度 Δh 和初、末速度 v1 、v2 ,就可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2. 为了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包括导轨、气源、光电门、滑块、遮光条、数字毫秒计)进行实验。此外可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天平、游标卡尺、刻度尺。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①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A、B安装光电门Ⅰ、Ⅱ,并连接数字毫秒计;
②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④通过导轨上的标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l;
⑤调整好气垫导轨的倾斜状态;
⑥将滑块从光电门Ⅰ左侧某处,静止开始释放,读出滑块通过光电门Ⅰ、Ⅱ的时间Δt1、Δt2;
⑦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B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h2;
⑧改变气垫导轨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⑤⑥⑦,完成多次测量。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 ;某次实验中,测得,则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瞬时速度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 (用上述必要的实验步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认为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写出两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
三、拓展部分(程序:课内独立完成拓展部分5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展示、点评、总结6分钟)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下图装置通过研究重物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必需的器材是 。
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2)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
A.要用秒表测量时间
B.选用重物时,同样大小、形状的重物应选重一点的比较好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可以利用公式来求解瞬时速度
(3)若实验中所用重物质量m=0.2kg,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开始下落时打出的第一个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g取10m/s2,则打B点时,重锤动能EkB= 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
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p= J(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为L=9.30 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时间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 v2=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 和Ek2=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 (重力加速度g)。
(3)如果ΔEp= ,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