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能列举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2)掌握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探究、理解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三、教学分析
通过上一章和本章前两节的内容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电学的两个重要概念:电流和电压。另外,学生的生活经历中也有大量的电学知识。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学生已经理解了探究的根本环节,并能在探究中灵敏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才能。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的实验模式有很大的迁移性,这种多情况的实验可以分工操作,学生相对比较自由,做的快的小组还可以多次进行不同实验,也能提高效率和积极性。
课前:给学生提供自学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学任务,然后完成自学检测。自学内容为衔接两节课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变阻箱的认识
一、创设情景
导入: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自选器材实现改变小灯泡亮度,如何做到连续改变灯泡亮度?引出滑动变阻器,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分 1】通过学生展示连续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思考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要想改变灯泡亮度需要与其串联。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滑动变阻器构造。会画其电路符号。
播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指导学生看书,会使用电路符号表示滑动变阻器。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明确采用串联连接方式。
【分 2】让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实物,提问四个接线柱有几种接法?学生分组探究:都向左移动滑片时,不同接法灯泡亮度变化,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指导学生分析记录的表格,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有效接法及其作用。观看动画,巩固有效部分
【分 3】借助减肥话题引出体重秤过渡到变阻器的应用观看洋葱教学直观了解电位器给出查酒驾案例,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解释体重秤工作原理观看微课
课后反思
计教学时,需要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近几年命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打牢基础知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节课对于难点的突破选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从自选器材引入,步步深入,尽量减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涩,畏难情绪。使用学程辅助教学,整个过程小组加分,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比较意外的是个别尖子生特别积极,对反应没那么快的学生有些干扰,尽量调控做到兼顾所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