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导学课件+课时作业+写作点拨+单元检测(共10份)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导学课件+课时作业+写作点拨+单元检测(共10份)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部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0 09:41:03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1.梳理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相关句子的意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3.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探究阅读对于人生发展的意义。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
国,1912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
获多种文学荣誉,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
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
主要作品:《彼得·卡门青》《荒原狼》《德米安》《玻璃球游戏》等。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诗
人、翻译家,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
《约翰·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
《英国文学论文集》等,译有《彭斯选集》
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二、探究背景
  《读书:目的和前提》这篇关于文学思考和评论的文章是作家黑塞有关读书的随笔,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本文是翻译家杨武能先生从中节译而出,发表在1990年第4期的《读书》杂志上。
  《上图书馆》节选自《王佐良全集》第十卷。该卷所收文章大多是王佐良先生1980年以后写的,少数带学术研究性质,如《白体诗里的想象世界》,多数则是阐释性的,也有综述、序言、书评、剧评,以及讨论会上的发言纲要等。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
《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观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引领思潮为己任。
  《读书》创刊伊始,就发出了反映读书界共同心声的呐喊:“读书无禁区。”其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淑世情怀和传统,以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旗帜,致力于拨乱反正,恢复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口,体现了读书界对于这本杂志的挚爱之情。
  2018年3月,《读书》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荣誉。  
随 笔
   随笔,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随笔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你搜集的内容: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麻痹( )  逊色( ) 戕害( ) 卷帙( )
时髦( ) 苍穹( ) 已臻佳境( )一摞书( )

xùn
zhì
máo
qióng
·
·
·
·
·
( )慰藉
( )狼藉


( )模式
( )模样
( )纠葛
( )姓葛

jiè






qiāng
·
·
zhēn
·
luò
   

   
( )奇趣
( )奇数

二、辨识字形
    
    
(zhuì)点
(chuò) 学
(chuò) 泣
(duo)拾
___
(ài)狭
(yì)洋
(yì)自
___
___
(jiāng) 死
(jiāng) 绳
(jiāng) 场



___
___
___
___
(lì)激
(lì)砥
(lì)老骥伏
(lì)呕心 血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xiá)闲
(xiá) 疵
(xiá) 迩
(jiǎ) 如
___
___








      
 
___
___
    
___

三、词语积累
1.领略·领会
辨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填空 人生就是一场旅途,只有在青山里漫步,在绿水间遐思,才能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才能 生命的真谛
领略
领会
_ __
__ _
2.考察·考查
辨析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填空 今日上午,教育厅一行38人走进第二实验中学校园
学校软硬件建设情况。专家一致认为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学科素养是未来考试的主要命题方向
_ __
__ _
考察
考查
3.优雅·幽雅
幽雅
__ _
_ __
优雅
辨析 优雅:优美雅致;优美高雅
幽雅:幽静而雅致
填空 久居于 的住所,人也会变得 起来
4.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常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辨析:
_ _ _
_ _ _
都有突然明白的意思,但“豁然开朗”可以指环境
的变化,而“恍然大悟”不能
5.望洋兴叹:
6.孜孜不倦:
7.一劳永逸:
8.心驰神往:
9.各得其所:
10.牵强附会: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找出《读书:目的和前提》中关于“读书与修养”的名句,并根据示例思考其作用或意义。
文中关于“读书与修养”的名句 作用或意义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从此我便孜孜不倦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要不便趴在地板上,让周围一摞一摞的书将自己围起来
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
指出读书的方法,即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然后再扩而大之
作者认为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阅读的本质不在于积累某些知识、提高某种技能,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通过连用生动的动词,如“寻”“坐”“趴”写出了作者在藏书室里面对图书如醉如痴的状态
强调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人文价值,告诫我们如果我们只是肤浅地阅读,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也是无法从中获得修养的
2.找出《上图书馆》中引用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台词,并体会其含义。
  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答案:此处作者把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比作“覆盖众生的苍穹”“一顶壮丽的帐幕”“庄严的屋宇”,把图书馆里的图书比作“金黄色的火球”,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崇敬之情。
3.《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都是谈读书的,请从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比较项 同 异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内容
结构
写作手法
重点谈读书的作用、意义及读书的方法
记叙为主
重在记述个人读书的经历
总—分—总
先议后叙
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组织材料
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个人阅读的经历与感受
谈论读书
都有大段记叙部分
议论文的针对性突出表现为议论文具有鲜明的观点。能够作为议论文观点的必定是一个句子,一个论断,而不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字。对于议论文来讲,这些表述观点的句子就叫论点。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它必须正确、鲜明。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违背科学真理;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即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或是作者对某人某事的见解是怎么样的,都要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含糊其词,不能似是而非。
议论文写作要有针对性
议论文论点应该做到:
①正确、鲜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
②新颖。有自己的看法,不要总重复别人的观点。
③深刻。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有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范文1] 青春,永不褪色
江苏一考生
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不是指青春期,也不是指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他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逝。这些人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未老先衰的“小老头”。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需要一份沉稳。只有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且永恒。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变得老成和圆滑 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 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又怎会青春早逝呢 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
(有删改)
[本文亮点]
亮点一:中心论点明确。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篇即提出了中心论点:青春永不褪色。进而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
亮点二:分论点佐证。
文章主体部分提出了三个分论点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1.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2.需要学会忘记;3.需要一份沉稳。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青春永不褪色”的条件,有力论证中心论点。
亮点三:语言活泼生动。
作者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语言,使文章充满青春气息。如“小老头”“云南白药”“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
[技法点拨]
明确议论文的观点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所谓“明确议论文的观点”,就是指考生写作文时,文章要表达出一个明白无误、鲜明的观点,不能含糊不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明确议论文的观点”呢
1.感受生活,提炼观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周围的人、事、物、景等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就可以作为作文的观点。考生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鲜明而具体的观点。
2.合理选材,紧扣中心。考生对生活的感受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生活中可供考生选择的材料也很多,所以考生在选材时,要注意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
3.恰当表达,深化中心。考生写作时,在确定了文章的中心,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后,还须注意语言表达要恰当,以深化文章中心。
[范文2]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激烈……
人要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一个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挺拔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与日月齐辉之才,理想却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淋身,但他仍意气风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心胸之豁达可见一斑。
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才能千古留名,百世流芳。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近千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千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去了牧羊老者的坚毅神情;千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片丹心,苏武的一根旄节,张骞的十几年塞外之苦,早已载入史册,成为精神文化上的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 她的领舞者——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了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谷底登上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了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有删改)
[本文亮点]
亮点一:结构上排比点题。
文章第3、4、5段的开头,用了结构相同的句子反复强调“人有意气”的重要性,构成排比段,气势恢宏,观点鲜明。
亮点二:语言富有文采。
文中引用大量诗文,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
应考速记
作文点题的方法分类
1.从性质上分,点题有明点和暗点两种。所谓“明点”,即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所谓“暗点”,则指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地点出题意。
2.从形式上分,点题有篇首点题、篇中点题、篇末点题和通篇点题四种方式。
3.从写作手法上分,点题有描写点题、叙述点题、抒情点题、议论点题等。
4.从修辞角度上分,点题有比喻点题、拟人点题、排比点题、设问点题、反问点题等。
[技法点拨]
注意关键地方,处处点题
1.标题点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体现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为一篇文章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
2.篇首点题。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点题,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直接抓住文章的主旨,从而对读者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结构上排比点题。在行文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结构相同的句子重复中心,反复点题,能够达到观点鲜明的目的。
4.结尾点题。结尾点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能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一股青少年学儒家经典、读儒学经书的热潮,这一现象引发热议。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认为,目前的“读经运动”关键问题集中在“背诵”上,背诵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经典的方法,但一些学生背诵经典,不但不懂文句是什么意思,甚至不能准确地读出他们自己所“背诵”的句子。
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说:“现在的孩子读经典会受到很多干扰,这些干扰来自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急切心理,这就会造成攀比现象,给孩子带来压力,让孩子感觉不到快乐。”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说:“读经不是一读了之,儒家思想历来倡导知行合一,要将经典的精神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活化经典,激活经典。”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则认为:“四书五经”的很多内容都已过时,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更缺乏民主政治的意识,特别是脱离现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
读了上述文字,你对读经热潮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纲速写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由四位专家的观点组成,共同阐述了对当前“读经”现象的认识。观点一,学生读经连字词都不能认读、理解;观点二,学生读经受到干扰;观点三,读经要知行合一,注重日常行为;观点四,读经脱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
写作时,可以以任何一个观点为角度立意,也可以结合其中的两三个观点为角度联合立意。不管怎样,都要写出自己对读经热潮的感触和思考,在行文的过程中,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就读经热潮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用一系列的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立场要明确,态度要鲜明。
一、美文赏析
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能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老儿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
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 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相差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
  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
升高的横杆。虽然今人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却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锤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选自《我的人生笔记》,有删改)
品读提示
阅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真的很难说清楚,也难以比拟。可是在毕淑敏非凡的才思、细腻而又形象的笔触下,我们感受到了它有些像吃、有些像睡觉、有些像搏斗,如在眼前。本文素材多取自平常生活,如吃面的经验、生病睡觉的感悟、小时候抢连环画的故事等,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平常的生活在她的笔下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归功于她娴熟的叙述艺术和精确的表达。文字似乎被毕淑敏用魔法棒赋予了魔力,她的语言看似平常,常中有新;看似平淡,淡中有味。平常的生活借助文字巧妙地在文中安身立脚,天衣无缝。文中不乏精妙的比喻,比喻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形象的比喻使得道理不言自明。
二、素材积累
  本课的两篇文章都与读书有关,黑塞在文中提倡读书要“重复阅读”,可以说是主张“精”读。王佐良写的是去图书馆的乐趣和收获。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选自培根《谈读书》,王佐良译)
●顾炎武的祖父要求顾炎武读完《资治通鉴》。为此,顾炎武采用了“自督读书”的方法。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他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他规定每天温书200页,温习不完,绝不休息。顾炎武终成伟大的思想家、学者。(共94张PPT)
 
第六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0 劝学  师说
 
1.阅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推敲
句子含义。
2.找出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句子,理解有关学习
和尊师重教的观点态度。
3.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两位作者提出观点的原因及意图。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劝 学
二、探究背景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因此,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仪,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秩序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劝学》正是体现了荀子的这种思想,强调学习对后天的教育作用。
你搜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 学
五、课文梳理
[原文呈现]
[品读鉴赏]
[1]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使论点更具权威性。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水平、改变人的品性,使人见识明达,不犯错误。
[3]“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臂加长”“声加疾”“利足”“能水”,而是因为借助了“登高”“顺风”“舆马”“舟楫”这些外部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
[4]这一部分论述了什么 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述的
论述了学习要积累。
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兴风雨,积水成渊生蛟龙,说明这些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海”。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的结果完全不同。
[5]在本部分中,作者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学习要坚持不懈
对比论证。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自身条件的好坏不是跑得远近的决定性因素;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
[6]将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习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通假字
1. 以为轮(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同“又”
同“智”,见识
同“性”,天性
·
·
·
·
二、一词多义
1.望
2.闻
3.假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
·
·
动词,向远处看
先达德隆望尊 ( 送东阳马生序 ) ( )
名词,见闻,见识
而闻者彰( )
博闻强识( )
·
·
名词,声望
动词,听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 )
·
·
·
动词,借助
动词,借
动词,假装
·
·
·
·
·
4.疾
5.绝
6.强
声非加疾也(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 )
形容词,快,迅速
形容词,劲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 )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 )
·
·
副词,非常,极
动词,横渡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 )
形容词,有余
形容词,强健
·
·
·
7.于
8.而
青,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 )
善假于物也( )
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引出对象
吾尝跂而望矣( )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递进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假设
·
·
·
·
·
·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四、古今异义
1.劝学
古义: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2.假舆马者
古义:
今义:不真实的。
·
·
·
·
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作状语,向下
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
鼓励。
_____
借助。
_____
·
3.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4.金就砺则利
古义:
今义:黄金。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托付。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腿。
·
____________
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
·
____________
容身,存身。
·
·
广博地学习。
·
_________________
7.
以为轮
古义:
今义:认为。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
译文: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
译文:
以之为,把它作为。
判断句
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判断句
如果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无处安身,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的缘故。
·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 )
译文:
4. 以为轮。 ( )
译文: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
译文: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译文:
判断句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
省略句
用小火烤把(木材)做成车轮。
省略句
骏马跳跃一次,也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定语后置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译文: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
译文:
状语后置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
固定句式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从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无从形成江海。
1.通读《劝学》,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来说理的段落。仿照示例,谈谈第四段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来说理的,并进一步探究本文设喻的特点。
示例:第二段用了四个比喻。“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四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水平、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少有过错。
答案:①第四段中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论到人的“积善成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接着作者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然后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得好与不好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最后,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时还要专一。
②提示:可以从设喻内容广泛、设喻方式灵活和设喻说理性强等方面去探究设喻特点。
2.分组讨论。当今社会知识激增,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有人认为荀子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人认为荀子的观念已经过时。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案:(观点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终身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固守旧有的知识,哪怕过去的成就再大,地位再高,也会落后于时代。荀子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
(观点二)荀子在《劝学》中勉励人们学习,认为后天的学习能改善人的德行,使人具有非凡的智慧,从而具备“圣心”成为君子。这是按照封建社会上层的道德标准来要求的,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晚年官至吏部侍郎,后人又称之为“韩吏部”。
主要作品:《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师 说
二、探究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第制度仍有沿袭。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文字可见一斑。文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都属于“说”这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明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师说》第四段中韩愈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以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你搜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梳理
师 说
[品读鉴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总领全篇,是全文论述的总纲。
[2]这两句承上启下,列举时弊,批评不良风气,由讲道理转而谈论现实问题。
[3]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看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不是老师的主要职责,其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按照现在的说法,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承担起来,只教书而不育人的老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韩愈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韩愈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卑微,地位低下,“智”也应该低,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阶级局限性。
[5]本段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
①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区分圣愚的关键所在;②把为子择师与自身“耻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③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情感变化:由推测到肯定(责备)到反讽。其皆出于此乎——推测语气;吾未见其明也——肯定(责备)语气;其可怪也欤——反讽语气。
[6]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相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了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
[7]以孔子不耻下问为例证,使前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的论述有了典型依据,而且与士大夫的“群聚而笑之”形成对比,接着又引用孔子的话,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8]这一结论既是对前面的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这一思想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显示了韩愈过人的胆识。
[9]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通过赞扬李蟠,既可针砭时弊,又可倡导从师,从正面树立“不拘于时”“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
二、一词多义
同“授”,传授
同“否”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吾师道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吾从而师之( )
则耻师焉( )
1.师
·
·
·
·
·
·
名词,老师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动词,学习
动词,尊师学习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动词,从师学习
·
·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余嘉其能行古道 (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4.传
3.道
2.惑
·
·
·
·
·
·
·
·
名词,疑惑
形容词,糊涂
名词,学说、主张
名词,风尚
名词,这里指从师之道
chuán,动词,传授
chuán动词,流传
zhuàn,名词,古代 解释经书的著作
·
5.于
6.其
师不必贤于弟子( )
而耻学于师( )
不拘于时( )
其皆出于此乎(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其皆出于此乎( )
·
·
·
·
·
·
·
介词,比
介词,向
介词,被
介词,从
介词,对于
代词,他
代词,他们
副词,表推测,大概
7.焉
8.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犹且从师而问焉(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劝学 )( )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
·
·
·
·
·
句末语气词,表肯定语气
代词,指老师
介词结构,相当 于“于此”
代词,哪里
介词,相当于“于”,比
语气词,表反问
三、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 )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 )
5.小学而大遗( )
( )
6.吾未见其明也( )
7.孔子师郯子( )
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名词用作动词,不如
名词用作动词,尊师学习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愚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方面
形容词用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
·
·
·
·
·
·
·
8.吾从而师之( )
9.而耻学于师( )
1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1.不耻相师( )
12.惑而不从师( )
1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
·
·
·
·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用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学习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四、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
·
·
·
·
·
求学的人。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不一定。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5.今之众人
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
6.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指基础教育,也指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跟随,并且。
一般人。
小的方面要学习。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
·
·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译文: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译文: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译文:
4.不拘于时。 ( )
译文:
判断句
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判断句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省略句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
被动句
不受时俗的限制
5.而耻学于师。 ( )
译文:
6.师不必贤于弟子。 ( )
译文: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译文:
介宾短语后置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介宾短语后置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
宾语前置
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哪个观点是相同的
答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请结合《师说》的内容,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谈谈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对比范围 对比双方 结果 结论
局部对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人必从师
爱其子,为其择“师”
(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整体对比 第一段,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得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尾段褒奖李蟠“不拘于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
“耻师”是荒谬的价值观和畸形的思维方式
(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揭示出“师道”难复、耻师成风的社会现象
第二段,分析社会现状,得出“师道之不复”的结论
/
从师的必要性
第二段,“耻师”世风
余嘉其能行古道
/
  3.根据下面节选的段落,比较《劝学》和《师说》在立场观点和论证方法上的异同。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
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对比角度 《劝学》段落 《师说》段落
立场 观点 同 异
论证 方法 同 异
均强调学习方法、态度的重要性
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
学习要尊师重道
例证法
喻证法
对比论证法
4.《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严正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进步的有关“师道”的思想。你认为本文中最值得发扬的有关“师道”的思想是什么 请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观点。要求:紧扣文本,论点鲜明,论证清晰,结构完整,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最值得发扬的有关“师道”的思想是韩愈关于教师职能的阐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将教师的职能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也要从师学习。
(示例二)我认为最值得发扬的有关“师道”的思想是韩愈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几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了“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示例三)我认为最值得发扬的有关“师道”的思想是韩愈所提出的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批判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出身、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在这一方面他就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之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簿书期会①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 ”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 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②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遑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 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 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元本本            元: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 望:察看
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 当:符合
D.兵其细也  细:小事
·
·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望:期望、指望。
答案:B
B.
C.
D.
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
位卑则足羞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士不为便,而还其故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
不敢兴兵以据大王
A.
·
·
·
·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承接,相当于“于是”;B项,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介词,引出对象;C项,连词,表承接,相当于“于是”/连词,表转折;D项,介词,“在”/连词,表目的。
答案:A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
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
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
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
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段大意,抓住一些关键点,如关联词、特殊句式等,通过对比选项,利用排除法,选出答案。“自好者”作“不过能通经缉文”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根据“既……则……”的句式,“则”前应断开,排除C项。
答案:B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②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③我方为政,学于何有
④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
⑤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
⑥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在文章开头,属于作者的观点;②是君臣重视学习的表现,是作者赞赏的做法;③是不重视学习的人的言语,作者对其予以批判和否定;④是衡州学校的名称与由来的介绍,不涉及观点或做法;⑤意思是战乱平息未必是因为学校,不是作者赞赏的观点;⑥属于作者肯定的学习方法。由此可知答案为A项。
答案:A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以驳论为主”错误,文章采用了驳论的手法,但并非以驳论为主。
答案:D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译文:

(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译文:

(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点:判断句式;(2)关键点:“安得”(哪能)、“劝”(劝导);(3)关键点:“抑”(或许)、“于是”(从这里)。
答案:(1)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2)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
学习的人呢
(3)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
收获吧!
【参考译文】
先王执政的时候,把治学当作政务,为政之道从学习中来,好政策的施行是学习的结果,学习不需要特殊的习惯,为政也没有奇特的方法。从朝廷到郡县,从郡县到天下每一个角落,推究本源,没有第二种情况。所以读书人不学习,就会有奇特荒诞的言行;为政之人不学习,就不会遵守准则和法度。君臣上下,对待自己的学问,就像农民对待自己的田地一样,早晨是这样,晚上还是这样,始终如一。没有耕耘,就不会得到粮食,就会有年终岁末的担忧。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统一风俗一致,只是因为这个缘故。
后代人做学问的风气,大概比先王的时代更加兴盛。居住安定,饮食丰富,训教约束严格,先王的时代未必是这样;但是学习只是学习,为政也只是为政,集中居住在一起,整天玩耍,他们自己喜欢的不过是能够通晓经书、收集编次文章来取得科举等第,得到之后,就把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忘记了。一旦看到公文上规定期限要完成的政令,就说:“我将要治理政务,学习对这有什么用呢 ”唉!后代谈论治理政务的人常常不敢期望像先王执政的时候,这就是将学问和政务分开了吧!
国家建立的学校很完备,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有老师和学生,州县的官吏用办学效果来称说自己的政绩,凡此种种,哪里只是为了看到表面的美好而已 大概是想要回归先王过去的做法,从学问中求取为政之道吧。如果最后没有符合圣上的心意的做法,就是士大夫和学者的罪过了。
衡州的学校叫石鼓书院,这个书院由来已久,中途迁徙到城南,读书人认为不方便,于是又迁回到旧址,这是从前教授施鼎开始迁的。石鼓学院,在潇、湘两水的交汇处,拥有名山大川的胜景。迁徙的时候,新的屋舍还没有建好。提点刑狱王彦洪、提举常平郑丙、知州事张松,都在乾道乙酉年到任,当时恰好发生战争,三人官职不同,但责任一样,虽然一天也没有空闲,但都知道学问是为政的基础,军事是小事,于是嘱咐教授苏总龟,让他前往整修学校。不久学校建成,战事也结束了,环顾他们三人管理的地方,到处都很太平。
战事停止,天下太平,未必就是因为治学,但是我唯独要上表把这件事呈上,大概是高兴于这三人认识到先王治学的意图,在战乱不断的时候,仍然不敢忘记治学,学校建成,平息战争也有功劳,治理地方也有政绩,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 所有衡州的读书人,懂得这三人的心意,那么居住在这所学校里,就不会只是专注于章句这样的小学问,而也要学习将来能用来治理天下的方法;不仅仅只为取得科举等第,更要思考辅助君王、泽被百姓的业绩。让政务和学习合二为一,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第二年八月初一,历阳张某记。
文言文实词含义推断六法
1.语境推断法。
结合疑难词所在句子的上下文语境,推断该词的含义。如“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中的“戢”为生僻词,但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它的含义。考生由“所至为暴”可以看出,士兵们胡作非为,不受雷甲的管束,因此“戢”可以理解为“约束”。
2.联想推断法。
①联想课文。试题中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大多在课文中出现过,可联系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进行理解。如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第8题C项“杨君缄书赍图”中的“赍”,联系《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赍钱三百万”中的“赍”,可推知其解释“送”是正确的。
②联想成语法。成语中保留了很多词语的古义,考生可以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如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9题B项“工草隶虫篆”中的“工”,联系成语“工于心计”,可推知其解释(擅长)是正确的。
3.成分推断法。
利用语法知识,根据词语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来推断其词性,进而推知其含义。大致而言,某词充当主语、宾语时,要解释为名词的意思;某词充当谓语时,要解释为动词的意思;某词充当状语时,要解释为副词或介宾短语的意思。如“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中的“面”,在谓语“责”之前,充当状语,因此应解释为“当面”;又如“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前有能愿动词修饰,应该充当谓语,结合语境可以解释为“使……端正”“纠正”。
4.邻字推断法。
文言文中广泛存在着二词并列的现象,这两个词语充当同一个句子成分,其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其中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推知另一个词语的含义。如“自从文宗弃天下,穆宗方在冲幼,恭亲王遂以议政王入领枢廷,政局为之一变”中的“冲”,与“幼”并列,再根据前文“文宗弃天下”(文宗去世)和后文恭亲王总领朝政,可以推知“冲”也是“年幼”之意。
5.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的句子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且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考生就可以由已知词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的词性、词义。如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10题A项“小事之至也数”中的“数”有“数目、计算、命运、技艺、屡次”等多个义项,根据后文与这句话对偶的“大事之至也稀”,可得出这里把“数”理解为“频繁”(与“稀”的意义相反)是正确的。又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见”与“被”对应,二者意义相同。
6.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有很多会意字和形声字,我们往往可以利用其字形的构成,再结合语境,大致推断该字的意思。如“简子欲伐卫,使史黯往觌焉”中的“觌”,其右半部分为“见”,可以据此推断该字的意思应该与“看”有关;再结合句意,就可以基本判定该字应解释为“访问,探视”。
下面是一些常见形旁的词义介绍: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者词义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词义与动物有关,从“讠(言)”者词义与言语有关,从“忄(心)”者词义与心理情感有关,从“彳(行)”者词义与行走、道路有关。其他: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或绳索、宀—房舍、穴—洞穴、冖—笼罩、求—毛皮、隹—鸟雀、歹—死亡、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辶—行走……
一、美文赏析
寂寞荀子
王善鹏

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直到上初中才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情便油然而生。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在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千米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荀子在世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只是山东的一个镇。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的《客中作》。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作》却情有独钟。
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职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施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有位诗人曾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政府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单位,苍山县革命委员会另立保护标志碑一座。
我定眼看看兰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无言以对。
(有删改)
品读提示
第一部分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圣贤荀子的伟大功绩与眼前所见所感的荒凉相比较,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与不甘。第二部分则是略叙荀子自古以来所受到的重视。这一部分与其说是荀子的荣耀,还不如说是对荀子千年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的不满。结尾通过引用荀子的“三不祥”与“三必穷”的人生感受以及作者“无言以对”的态度,再次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荀子千百年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
二、素材积累
  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烹调用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真了不起!”
●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这充分体现了“尊师”的道德观念。
●1903年,居里夫人因发现了“镭”而享誉世界,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共42张PPT)
12 拿来主义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明确鲁迅先生“拿来
主义”的内涵。
2.梳理和把握本文的脉络层次,学习作者破立
结合的写法,感受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
3.分析作者综合运用正反论证、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技巧及论证效果。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等。
二、探究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的报道,提到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以及梅兰芳准备应邀前往苏联演出的事情,并赋予其“发扬国光”的意义。《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就是鲁迅针对这些现象,对当时思想文化问题的一个发言。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
杂 文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五四运动”以后,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其中最杰出的当推鲁迅,他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这就对现代杂文的作用做了准确的说明。
  你搜集的内容:
给养( )
给以( )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自诩( )  吝啬( )( ) 脑髓( ) 譬如( )
徘徊( )( ) 玄虚( ) 国粹( ) 残羹冷炙( )

lìn
suǐ

pái
xuán
·
·
·
·
·
·
( )冠冕
( )冠军


孱头( )
孱弱( )
( )大度
( )忖度

guān
guàn
càn
chán

duó
gěi

huái
·
·
cuì
·
zhì
   

   
·

___
___
二、辨识字形
    
    
mù 羡
mù 帷
mò 地
mó 描
___
xǔ 自
xǔ xǔ 如生
yì 戴
___
_ __
___
jué 挖
jué 起
jué 强

栩栩

___
___
___
___
kē 头
kē 睡
kē 唠
kè 然长逝
___
___
___
___






___
bié 进
biē 闷
piē 见
___
___








      
 
_ __
三、词语积累
1.自诩·自许
辨析 自诩:自夸,通常含贬义
自许:自我称赞,自命,是中性词
填空 一个要求技艺不断进步的艺术家会只注意自己的不足,会更谦虚地读书,会更深入地感受和体验人生——他可凭自己的擅长 为成功,但是他绝不 为“最好”
自许
__ _
自诩
2.礼尚往来·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 投桃报李
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他送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辨析:
_ _ _
_ _ _
“礼尚往来”侧重指有来有往,是中性词;“投桃
报李”侧重指关系好,是褒义词
3.勃然大怒:
4.残羹冷炙:
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吃剩的饭菜,喻指权贵的施舍。
1.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思考: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文章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答案: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他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
2.精读第九段,找出文中具体的事物,看看作者是如何比喻的,人们对这些事物应采取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并结合语句分析比喻论证的作用。
比喻论证 作用
喻体 本体 应采取的态度
使用,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有害也有益的一类事物
鸦片
存放,供治病用
鱼翅
烟枪和
烟灯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的毁掉
有害的,可做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
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进行比喻,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幽默风趣且极具批判性
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秽的东西
姨太太
请其走散
3.找出第八、九段“穷青年”与“拿来主义”者对待遗产的不同做法,并分析对比论证的作用。
类别 对待遗产的做法 作用
“穷青年”
他(“拿来主义”者)
作者通过对比,既使国人认识了错误行径的实质与危害,也水到渠成地确立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观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①犹豫;②全盘否定;③全盘肯定
  1.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持坚决的“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科技,有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呢 为什么
答案:(示例)我们当然要“拿来”。实行“拿来主义”是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封闭,谁就落后。历史也以铁的事实告诉了我们,只有吐故纳新,才能获得新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这个道理:封闭只能导致停滞和腐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要更多地吸收国外的高新技术,而不能浮于表面,只学一些形式的东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雕塑《拉奧孔》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 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 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
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 拉奥孔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解析:“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错误。根据原文“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可知,莱辛提出丰富的例证说明了诗画不同质,但不能证明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的第一人。
答案:A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解析:A项,于文无据,原文中并没有语句表明“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项,“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知,图画也可以叙述动作,根据画作也是可以推想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D项,“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误,材料二中沈括质疑唐代传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绘画只能表现一个时刻的场景,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并没有关系。
答案:C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解析:“诗画异质”的观点是“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A项强调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要有形,二者虽不同质,但不能支持莱辛的观点。B、C两项说的都是“诗画同质”,只有D项是说“诗画异质”。D项中“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是表现时间上静止的某一点,“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是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
答案:D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与思路。材料一通篇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按照论证的思路,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进行举例论证——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然后进行逐步论证,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最后进一步亮明观点,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材料二通篇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首先以莱辛的观点引出中国古人的观点,提出我国古代也有画诗不同质的类似观点,接着论述莱辛的观点更为深刻,他的议论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把两者时间与空间结合,最后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能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诗画的关系。本体论证“诗画异质”问题。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材料中阐述了“诗画异质”的观点:绘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因此动作不宜于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是因为对于画家来说,运笔作画,表现“手挥五弦”一瞬间的物态和景象并不难,而“目送归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暮光的绵延,须一致送“归鸿”至消失于视野中,画面无法表现这一连续动作,绘画无法完成。
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答论证思路类试题的技巧
1.厘清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中常见的一种,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引用论证的作用,应先弄清文章引用了谁的言论,要证明什么,再把握引用论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使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5)类比论证: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需要注意的是,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论证方法。类比论证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而对比论证着重于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
2.答题时要注意四个方向。
(1)注意两个现象。
①标题往往和中心论点有关,第一段往往会提出中心论点,而结尾段往往会回归中心论点。
②论点和相应的论据在文中的位置一般距离较近。
(2)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文章的结构是为论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而对相关材料进行精心的安排,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厘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必须首先对文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解题时,考生应该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一厘清文章的段意、层意,把有助于理解段意、层意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
(3)注意文章内部的结构特点和内在逻辑。
重点分析勾画出来的顺序词、总结词等标志性词语,起统领作用的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等。在析结构、理思路的过程中把握某一段落与其上下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某一段落中各分句间的结构和逻辑层次,做到准确把握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注意对照分析。
如果是客观题,要在准确把握原文的结构、思路的基础上,将各个选项与自己的分析结果相对照,最后得出答案。
一、美文赏析
品读鲁迅
鲁迅(周树人),这陌生又熟悉的名字。陌生,是因为他所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远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都日渐模糊。熟悉,是因为他笔下的一段段历史,都印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无数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的时候,他拿起他的武器——笔,用尖锐的笔锋直刺敌人的心脏。
他的文章既深奥难解但又通俗易懂,自中学以来我们就接触了鲁迅的许多作品。让我们走近他,一起来品读: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文章犹如一杯上好的龙井。初品,生涩难懂;细细品尝,馨香也越来越浓。一篇《故乡》披露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及人们的愚钝、
麻木,抒发了他对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孔乙己》抨击整个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但鲁迅对民众的落后不是抱着嘲笑态度,而是进行严肃的思考,使民众从封建思想的桎梏下挣脱出来;面对精神幻灭的论调,鲁迅先生大声喊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明确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面对的吹捧者、打杀者、唾骂者、麻木者不知有多少,但鲁迅先生时而愤怒,时而沉默,时而奋然反击,时而听之任之,鲁迅先生骨子里依然故我,本色不改,正如急流险滩中的高地,永远那么安宁、坚固,岿然不动。
走近文章背后的故事,看看通俗易懂的文字下隐藏了哪些深刻寓意,这何尝不是一种方法呢 面对旧社会的麻木人群,感受人吃人社会的残酷,这何尝不是一种经历呢 阅览鲁迅深奥的思想,品味鲁迅的爱国赤心,这何尝不是一种感悟呢 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东西是属于历史的,但是其意义与价值光照未来,他的作品和精神将伴随我们一路同行。
鲁迅,虽然没有曲折的长篇自传,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但他确是一位文坛巨匠,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无与伦比;他虽然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但他的确是一位文化伟人。虽然他的身影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他也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以思想作剑,以笔为戈,鼓舞着人们,激励着人们,试图将人们的落后思想改变。伟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
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是奔腾的骏马,其嘶鸣声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声《呐喊》;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灯塔,灯光划破中国旧社会的《彷徨》;革命家的鲁迅,是寒光闪闪的一把剑,剑锋直指封建社会的腐朽思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一声呐喊。现在鲁迅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是永恒的!他有等身的著作,他还挑起了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既批判无知,讽刺无知,又护佑人民,树立思想!他以嘲讽挑战封建,以坚毅挑战谬论,以真理挑战愚昧,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坚持不懈地学习,为整个中华民族奋斗,时刻不忘爱国志向,用我们的一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有删改)
品读提示
文章开头,用“陌生又熟悉”来形容我们对鲁迅的认知,引出“品读”的必要性。文章结尾,与开篇照应,从时代上看,鲁迅离我们远去;从思想上看,鲁迅精神永恒。
文章主体部分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在思想史上的指引作用,认为“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东西是属于历史的,但是其意义与价值光照未来”。
为了进一步表达对鲁迅的敬佩之情,文章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以莎士比亚、雨果和鲁迅对比,突出“鲁迅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无与伦比”的观点。引用毛泽东的评价,论述“鲁迅是文化伟人”的观点,增强了权威性,使读者更信服。
二、素材积累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巨匠,更是在旧时代唤醒麻木人群的先驱。他的“拿来主义”的观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他以他的人格和思想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把对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但是从来没有屈服和停顿过。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专制和保守,都是他攻击的对象。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利箭,因此,也就没有哪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险恶战场上建树了超人一等的功勋。单元写作点拨
对比论证
方法技巧·画龙点睛
知识综述
  对比论证侧重于对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进行比较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通过将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其他对立的两方做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
  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即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即纵向比较。
技巧点拨
  (一)方法指导
1.要紧扣论题——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
2.要明确 “对比点”。
(1)材料必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3)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即有明确的“对比点”。
3.要重视分析。
(1)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源”;(2)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即“深阐释”。
(二)具体格式
论点→甲事物+对比事物→对比点→结论。
[例析]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首先阐明观点“师道不传,人而有惑”,接着选定具备相反行为属性的“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抓住圣人从师、众人耻师的对比点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三)片段赏析
1.横向对比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2.纵向对比型。
也许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人争的,争的是名,是利,是片刻的虚荣,是永远的欺骗。苏东坡先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着满腹才学,争来了官职,争来了荣誉,争来了名声,争来了一帮朋友。但当造化将他推向人生的低谷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争,反)至此,他方悟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于是放弃了恃才傲世之气,放下了功名利禄之心,这才有了“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放,正)一个“放”字,将一道神秘的天光引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横空出世。(结论)
学以致用·我来试试
布置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某人在去世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等小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某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示例
人人有所怕,世界美如画
  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这里的“善”有“慎重”之意,“怕”乃“敬畏”之情。所谓“善怕者”,就是待人、接物、办事小心谨慎而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如果人人都是“善怕者”,即内心端正,说话有分寸,做事懂进退,这便接近《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追求了,何愁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我想说:人人有所怕,世界美如画。①
  人人慈悲,敬畏生命。世界大同,洁如明镜。②
  某人怜悯众生,更“怕”伤及无辜,哪怕是孱弱如蝼蚁之命,这是慈悲之心。慈悲光耀的世界,和美大同:导盲犬带主人在街市游逛,渔翁和鸬鹚游戏江中,汽车停下来等螃蟹穿行……这样的世界总让我们心头升起暖阳。而取黑熊胆、割鲨鱼鳍等场面却让我们的心头凝起冰霜。在现实社会中,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类也不会慈悲。③
  人人有爱,敬畏自然。世界和谐,景美人娴。④
  某施工单位“怕”施工时伤害树木,采取保护措施,表现出有良心的企业对草木的珍视,对环境的呵护。谁说草木无情 袁隆平种稻,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杨善洲种树,荒凉大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我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过在环保路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春日的戈壁滩上少有绿树鲜花,夏天极端灾害依然频发……⑤
  人人敬业,做好自己。专注细节,个人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昌盛,世界才会被推动而一往无前。⑥
  人因敬业而美丽,家因敬业而富裕,国因敬业而蓬勃向上——我们行走在中国大地,与一个个你不期而遇:我们走过乡野,你在田间辛勤耕耘;我们走过城市,你在工地挥汗如雨;我们走入工厂,你在流水线上埋首奋战;我们眺望钻井平台,你向深远处勘探,黑色的液体汩汩作响;我们走在路上,你骑着电瓶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只为快递准时抵达;我们走过小区,你从早忙到晚,撑起一个家,小朋友咿呀学语、茁壮成长……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有所怕,世风如夏;爱人,爱物,爱世界;敬天,敬地,敬自己!⑧
点 评
①第一段,开头引用所给名言,解释“善怕”,得出论点,呼应标题。
②第二段,仿写式分论点一。
③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分论点一。将“我们”摆在文中,更具感染力。
④第四段,仿写式分论点二。
⑤第五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分论点二。有事例排比,有正反对比,论证精彩。
⑥第六段,分论点三。在内容上有递进。
⑦第七段,紧扣现实,以议论和抒情为主,将“你”“我们”等人称代词摆在文中,使文章更显真挚、真切。
⑧第八段:呼告倡议,结尾精练,呼应标题和开头,收束全篇。
名师点评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人人有所怕,世界美如画”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人人有所怕”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篇点题。然后运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人人慈悲,敬畏生命”“人人有爱,敬畏自然”“人人敬业,做好自己”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文尾扣题,结构严谨。
  另外,本文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分析到位,观点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单元综合检测四(第六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记者:读书能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魏玉山:邓小平同志曾经把书籍比喻为“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汲取精神营养。读书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技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增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能起到塑造作用。
黄志坚:读书,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群人,进而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交互和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文化内容爆炸式增长,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互联网特有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和诉诸感官的视听形态,无形中会助推喧嚣、多元、极化和圈层化的氛围。从这个角度讲,现代人读书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一种与书籍这一媒介形态深度相关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让人能沉静下来,更为理性、全面、有语境、有深度地去思考去认识自己与世界。可以说,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通常会是更加丰富多彩、更为理性客观的。
王蒙:除了读书,我几乎想象不出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全面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就我自己而言,虽然读熟悉的书会很愉悦,但我也读一些自己看着费劲的书。比如文言文经典。在开始读《庄子》时,我起码有300字不认识,那我怎么读《庄子》 怎么写有关《庄子》的书 很简单,翻着《辞源》《辞海》,一边查一边研究。这样就把读书变成了一个自我提高和塑造的过程。
记者:读书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有怎样的意义
王蒙:社会文明程度,会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人的礼仪行止,包括说话的方式、讨论问题的方法、对待他人观点的态度等等。一个社会读书多一些,文明程度也会相应高一些。
黄志坚: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本好书是照亮心灵的火炬,是引领社会的旗帜,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魏玉山:书籍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最主要载体,读书是传承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书籍也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工具,读书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科技创造的前提,全民阅读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了群众基础与知识基础。
记者:怎样的书算得上一本好书
黄志坚:什么是好书 作为读者,当然是必须是好看和有用的图书。在书架上选书时,恐怕是要做到四看:一看内容的吸引力,这是最重要的;二是作者的知名度和专业性;三是出版社的品牌;四看书籍的装帧质量和价格。作为我个人,因为我是从事出版工作的,我认为一本“好书”的标准,应该是“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产品,即内容好、销售好,就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同时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
魏玉山:什么是好书,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如《水浒传》《红楼梦》,在清代曾经是禁书,到当代成了经典。再往前追溯,“四书五经”在秦朝时是禁书,经过汉儒的推崇,逐渐成了后世的经典。具体到当下,好书是因人而异的。对学者而言,知识广博、体系精深、论述深入的书是好书。对普通读者而言,内容丰富、语言通俗也是好书。对幼童而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就是好书。但凡一本书,能够为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提升文化的素养、提供心灵的抚慰、砥砺个人的精神,就是好书。
王蒙:我认为一本好书,要语言好、内容深刻,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高于常人。更为重要的是书的态度,要有大爱的态度、大公的情怀、负责任的心态,要有敬畏心、感恩心、谦卑心、谦让心。正如一个人有品质一样,书籍也有品质,这样的书就会让人爱读并得到一些启发。
(节选自2020年4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
B.花气力、下功夫阅读杰作,常常不像阅读时髦读物那样适合口味、带有刺激,却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C.互联网迅猛发展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而读书能让读者沉静下来,深度思考,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
D.魏玉山、黄志坚、王蒙都认为读书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改善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解析:A项,黑塞只是否定“泡咖啡馆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的观点,并非说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生活的唯一途径。C项,“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错,原文是说“互联网飞速发展”使“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D项,只有黄志坚提到读书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答案:B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但黑塞认为尽管读书有害、会危害生活,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仍提倡人们阅读。
B.王蒙认为《庄子》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言文经典,虽然在阅读过程中有些费劲,但却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世界。
C.读书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全民阅读则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扎实的基础。
D.“好看”“有用”是读者评价书的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也是出版者在出版图书时所极力追求的目标。
解析:A项,原文“尽管如此”的“如此”是指“读得太多可能有害”,并不能等同为选项中的黑塞认为的“尽管读书有害、会危害生活”。
答案:A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读书的社会意义”话题的一项是(3分)(  )
A.读书会让人与人之间增加爱心与理解,增加智慧与理性,减少戾气,减少与人为恶的不良风气。
B.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大对阅读的指导和推动力度,爱读书从娃娃抓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C.许多学校致力智慧校园建设,搭建数字阅读平台,推进数字化阅读发展,为学生阅读带来新体验。
D.互联网时代,媒体要注重深度思考、理智讨论,积极引导和推动网络媒体受众形成读书的意愿。
解析:A项,属于“读书的社会意义”话题范围,其他三项分别属于培养阅读习惯、搭建阅读平台、营造阅读氛围的举措。
答案:A
4.材料二是一篇访谈,请结合这则访谈的特点,谈谈拟定访谈提纲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答案:①应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访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如材料二围绕“读书”提出了三个问题:读书对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意义,好书的标准。②各问题之间要有层次性,逻辑要清晰。前两个问题谈的是读书的意义,后一个问题是谈好书的标准,从个人到社会,从意义到标准。
5.学校图书馆要购买一批新书,向同学们征询购买建议。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购书建议。(6分)
答案:①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内容深刻,观点新颖。②重视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图书的质量和价格。③兼顾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需求不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慢下来,静观自己的内心
余秋雨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人心治理的关键。
对于年轻人来说,心能静下来,才华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不然,一切的才华反而将束缚人的发展。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心的第一个层面是“凡夫心”,这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忧郁不定、反复无常的心。但此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这是永恒的,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触及。说到底,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历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名词来修饰他们所悟到的真理,但他们都是在阐述基本的心性。
现代的文明给了我们无穷多的好处,让我们认识了无限复杂的世界,但是另一个方面远远不如我们的祖先,那就是对心灵的认识。心理学家们把人的思想和情绪进行极其烦琐的分析,这样分析的结果,是将人描绘成了充满矛盾、无限复杂的黑洞。并非说这种种理论不对,而是这些理论的出现,正标志着现代文明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我们正越来越远离单纯的、清澈的心灵。
我们平时被种种情绪、 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地、极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可能是在宁静清澈的大自然流连,可能是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然飘下,或看到太阳从山后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神秘缥缈地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这些光明、安详、喜悦的时刻,都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而且美妙得令人难以置信。
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就像身居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是的,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
因为心不曾被正确理解,如同它不了解自己一样,所以产生了不可胜数的哲学观念和主张。更有甚者,因为一般人不了解、不认识他们的心性,所以就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历痛苦。因此,不了解自己的心是严重的错失。
如何改变自己的这种情况呢 这就要静观自己的内心,这看似简单,其实却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从关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抚自己的内心生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回避向内看的生活,因为一般人总有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因为我们认为这不重要,留恋刺激热闹、嘈杂忙碌的生活。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向内看被人认为是一种怯懦和消极的行为。是的,我们埋怨着过于繁忙的生活,却继续忙碌着为了能付得起钱去“休闲”,也就是跟随旅行团到某个同样人声鼎沸的地方走马观花。
我们没有真正理解的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悠闲、真正的风景,都只在人的内心。任何这些景象都可以打开人的心灵,认识到世界上无边无际的苦难。让人从这里了解到这世界广大深远的痛苦,让人的爱在这一刻启动。
慢下来。其实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慌乱、浮躁的,几乎没有时间来回味、感悟生命的美好。
将节奏慢下来,与自己心灵互赖的人一起精致地生活。
每日抽出一点时间,凝神静观,重新回到我们本初的生命:赤子之心。
在愤怒、贪婪、嫉妒、烦恼、怨恨、欲望、恐惧、焦虑和纷乱时,仔细想想这些是否值得。人有时候得到了某些可以计算得到的好处,却污染了生命源头的活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损失
在记忆中回想那些给过我们挚爱、关切、帮助的人,重温每一个爱的细节。感激地回想,唤醒我们的爱,想象我们的爱从心中流淌出来。首先从我们最亲近的人开始,然后是亲戚、朋友、熟人、同事、邻居,然后是陌生人,甚至是我们不喜欢或难以相处的人,甚至是我们视为“敌人”的人。
最后,让我们的胸怀在爱中变得越来越广。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以前读《古文观止》,对里面的抒情散文如痴如醉,然后我专门将其中的一些作者的文集寻来阅读,结果我发现那些作者一生并没有写过多少抒情散文,也就是那三五篇,而他几十万字的文集中大量的是诗词、论文、序跋,或者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文章。我才明白,他们并不是纯写抒情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些并不专门以写散文为职业的人写出的散文特别好。我读过杨振宁的散文,他写得好。就说余秋雨先生,他也不是以写散文为职业的。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得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摘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便交代了背景——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直入主题;结尾则在呼吁倡议中结束,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B.作者并没有对心理学家们进行烦琐分析后得出的理论持否定态度,只是认为其出现标志着我们的心灵日益复杂化。
C.作者在论述人们深刻地感受自己的心灵时,举了欣赏曲子,看雪花飘下等生活事例,自然地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D.文章在阐述人生哲理的时候善于比较分析,如“凡夫心”“心性”,“情绪”“思想”,“向外看”“向内看”等。
解析: 文本一中没有比较分析“情绪”和“思想”。
答案:D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我们因为一处美丽的风景、一首动人的乐曲、一个亲人的微笑而感到内心宁静美好时,我们的心就彻底摆脱了凡夫之心。
B.颜回是孔门弟子,《论语》说他“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文本一提到他,旨在论述人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快乐的道理。
C.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人之所以经历痛苦,很大程度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心性,具体解决办法便是静观内心。
D.《古文观止》从《左传》中选文最多,它从其中选的《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等文章都脍炙人口。
解析: A项错在“彻底摆脱了凡夫之心”。“凡夫心”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可以超越但不能摆脱。B项错在“旨在论述人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快乐的道理”。文中颜回的事例,论述的是“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D项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
答案:C
8. 身处浮躁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浮躁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静下来,保持心性,感受心灵;②静观内心,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③慢下来,找回本心;④懂得感恩,用爱心治愈浮躁。(意思对即可)
9. 如果要以《佳文之趣味》为题写一篇关于文本一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二列出行文要点。(6分)
答案:①形式之趣味:文章的段落多而短小,活泼自由,易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易于思绪的切换与推进。②节奏之趣味(语言之趣味):文本语言有时是短句,有时是长句,或轻快,或沉重,节奏多变。③闲话之趣味:文中多处运用了闲笔,如谈到“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地、极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后,写了具体的生活画面、大自然的美好瞬间,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唤起了读者种种体验,令人倍感亲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向。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为菑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
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中元年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酺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十月,租长陵田。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雷。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向,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B.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C.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D.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解析:“天子为诛”意思是“天子为了(这件事)诛杀”,句意不完整,需要加宾语“晁错”,故排除A、C两项。“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是动宾结构,主干是“赦与谋反者”,“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是“与谋反者”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B项。
答案: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有三皇五帝,如羲皇、娲皇、炎帝等。
B.和亲,即“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联姻。
C.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等。
D.甲子,我国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使用。
解析:A项,“最早有三皇五帝”错,第一个用“皇帝”称号的是秦始皇。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景帝排行中间,福运加身。生母窦太后得宠后,前一个王后去世,生母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景帝方得以继承帝位。
B.景帝宽厚薄省,善待臣民。即位元年五月,就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时,也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
C.景帝施政惠民,废除禁锢。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旧令。
D.景帝节俭用度,重视农业。粮食歉收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把长陵附近的官田租给农民。
解析:A项,“生母的三个儿子”错,原文“前后有三男”意思是前一个王后有三个儿子。
答案: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
答案:命令内史郡不得用粮食喂马,(否则)要把马匹收归官府。让刑徒穿极粗劣的衣服。禁止用马舂米。
(2)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答案:朝廷军队讨伐他们,七国服罪,自此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
14.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的经历,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②《孝景本纪》行文简略,不太符合人物传记详细刻画的写法,说明景帝分量不重。③本文行文省俭,在于司马迁对景帝之子武帝心存戒惧,唯恐言多语失,招致祸患。④表面上指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不明,谋划不周。
参考译文 孝景皇帝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间的儿子。母亲是窦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国的时候,前一个王后生有三个儿子,等到窦太后得到宠幸,前一个王后死了,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所以孝景皇帝得以继承帝位。元年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乙巳日,赐予民众每人爵位一级。五月,减免一半的田租。为孝文皇帝建立太宗庙。命令大臣们不要上朝拜贺。(允许)匈奴进入代地,与匈奴签约和亲。
三年正月乙巳日,大赦天下。一颗光芒很长的星出现在西方。天火烧毁了淮阳东宫大殿和城楼。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反叛,出兵向西进发。天子因为这件事处死了晁错,派袁盎谕告七国,七国仍不停止进军,向西围攻梁国。于是,皇帝派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兵消灭了他们。六月乙亥日,赦免七国败亡的士卒和楚元王的儿子刘蓺等参加叛乱的人。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皇子刘胜为中山王。迁徙济北王刘志为菑川王,淮阳王刘馀为鲁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齐王刘将庐、燕王刘嘉都死了。
七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春天,赦免修筑阳陵的刑徒。丁巳日,立胶东王为皇太子。皇太子的名叫彻。中元元年,乙巳日,大赦天下,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取消禁止商人等地位低下之人做官的规定。
后二年正月,一天发生三次地震。郅将军出击匈奴。允许百姓欢聚宴饮五天。命令内史郡不得用粮食喂马,(否则)要把马匹收归官府。让刑徒穿极粗劣的衣服。禁止用马舂米。因为收成不好,禁止天下百姓不到一年就把当年收获的粮食提前吃完。减少在京城的列侯数量,派遣他们前往自己的封国。十月,出租长陵周围的耕地。
后元三年十月,发生日食和月食,太阳和月亮有五天出现红色。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有雷震。太阳呈现紫色。五星逆行,侵入太微垣。月亮横穿天廷。正月甲寅日,皇太子举行冠礼。甲子日,孝景皇帝去世。遗诏赐予诸侯王以下至百姓中作为父亲后嗣的每人爵位一级,天下百姓每户一百钱。放出宫女,让他们回到自己家里,免除赋役,不再参加任何杂徭。太子即位,这就是孝武皇帝。
太史公说:汉兴以来,孝文皇帝广施大德,天下百姓怀恩而安。到了孝景皇帝,不再忧虑异姓诸侯王。然而晁错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导致七国共同起兵,联合西向。这是由于诸侯王的势力太强大,而晁错在行动的时候不是采取渐渐削弱的方法。等到主父偃提出建议,(被孝武帝所采纳,)诸侯王的势力才衰弱下来,终于国家得到了安定。(由此看来,)安危的关键,难道不是运用谋略吗
(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诸侯骄纵恣意妄为,吴王起首作乱,朝廷军队讨伐他们,七国服罪,自此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写了《孝景本纪》。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南朝·陈]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①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②。
【注】①鼓声:古时开船以打鼓为号。此处指荡桨之声。②(yīn):古时城门外层的曲城,这里指城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依然”表明诗人明知确实已赶不上送行,但他还是来到江津长望以送。
B.第四句写帆势与云相接,暗示船已走远,也表明诗人立于江津时间之长。
C.“空余鸟”比喻江津只剩下了自己,孤单之意、惆怅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D.尾联以江汉与城门相距远,写诗人与友人相距远,形象生动,写法别致。
解析:C项,“空余鸟”不是比喻,而是诗人所见之实景。
答案:C
16.诗的前四句与后六句,对诗人形象的刻画,侧重点各是什么 (6分)
答案:①前四句侧重于写诗人的动作,描绘出了一个伫立在河津,长望友人船帆远去、听着桨声渐渐消失的诗人形象。②后六句侧重于写诗人的心情,借景抒情,泊处鸟飞、离亭空空、寒叶凋零、钓者收竿的孤独、凄凉景象,饱含了诗人送友人不及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话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入选非遗成功,证明了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特殊魅力,体现了中华文明重要的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①      ,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能②      ,根据当地风土使用多种工具,运用各样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又能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都有③      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艳,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斟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6分)
解析:第①处,根据语境,说中国茶文化内容丰富(或历史悠久),意蕴深厚,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填表示丰富深广(或悠久)的词语。“博大精深”指学识、思想、理论广博丰富,精湛深刻。故可填“博大精深”。第②处,根据语境“制茶师能根据……满足多种需求”。“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故可填“因地制宜”。第③处,根据语境“一方水土养一方茶……香飘人间”,可看出拥有地方茶是让人觉得光荣自豪的。“引以为荣”意思是把某人或事当作自己的光荣。故可填“引以为荣”。
答案:①博大精深 ②因地制宜 ③引以为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义重复,“独一无二的特殊”意思重复赘余,保留“独一无二的”;二是语序不当,“重要的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定语“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应在“重要的”前面,应改为“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答案:(示例)“中国茶”入选非遗成功,证明了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20.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②增强语势,层层递进;③从茶的文化源头、名篇佳作、赋能发展等方面突出了“中国茶”的魅力,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文化自豪感。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唐干花,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花种,多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林区。其枝干暗红,网状、蓬生,全身长有短刺,刺长不足方寸,尖如绣针。叶子柳形,周边有锯齿,青绿如翡翠。花绽前,花蕾仰天而冲,外围有毛茸刺包裹,密无缝隙。花绽后形成玉盘,大如莲花,可盛装数颗珍珠。花蕊蛋黄,如皇宫里的珍馔;不,像太阳的光环,环行中央;不,像王者的皇冠,金光灿灿。唐干果,形如腰鼓,不大,与落花生不相上下,成熟后枣红,果核数粒,小而多,如芝麻。果皮即果肉,薄,甜如蜂糖,可入药,能润肺生津,是止咳平喘的好药材。
唐干开花,正值人间四月天,与它一齐盛开的是桐子花、映山红、牛奶子、红籽花、白萢刺。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紫的紫,各显姿色,竞相风雅。而唐干开花尤为独特,它开花出神,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比天上的天鹅还白,比地上的雪花还白,比江南的丝绸还白。它白的亮度,如黑夜里的一盏灯,能照你前行,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成为这山野里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21.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
A.比喻、夸张、对偶
B.比喻、夸张、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夸张、借代、对偶
解析:本段文字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如“尖如绣针”“青绿如翡翠”“如皇宫里的珍馔”;有拟人,如“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有排比,如“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有夸张,如“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文段中没有对偶和借代。
答案:B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花绽前,外围有毛茸刺包裹,花蕾仰天而冲,密无缝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分)
解析:本题中,两句话的差别主要是语序不同。原文“花绽前”“花蕾仰天而冲”都是说“花”,“花蕾仰天而冲”应该紧跟在“花绽前”之后;“外围有毛茸刺包裹,密无缝隙”是说的“刺”,两句应该连在一起。由此分析可知,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①原文逻辑顺序更合理,“花蕾”是花的主要部分,“刺”是花的次要部分,先主后次;②原文表意更准确,“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写的是刺,这一句的前面应该是“外围有毛茸刺包裹”与之衔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 请从传统奋斗与当下奋斗的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第六单元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俗话说“榫卯万年牢”。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凸出来的部分叫榫,①        。一凸一凹,②        ,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榫和卯咬合,③        。榫卯工艺是堪称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
众所周知,木材有湿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答案:①凹进去的部分叫卯 ②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 ③起到连接和稳定的作用
2.简述第2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字。
答案:因为木材有湿胀干缩的“活性”,所以当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构件时,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是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近代思想家推出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国学思潮。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近代思想家的国学思想与前人已大不相同,从称谓、理念到研究内容都大相径庭;另一方面,近代思想家在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选择、侧重上不约而同地聚焦先秦,以诸子学为重心。
近代思想家之所以在对中国学术思想的传承中热衷于先秦诸子,原因在于,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国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除此之外,诸子学还具有其他时期的国学所没有的特殊价值和重大意义。先秦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因此,近代思想家对先秦诸子兴趣盎然,带有追溯中国文化的学术源头、凝聚民族信仰之义。在近代思想家看来,先秦学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高峰之一,有利于提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章太炎认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最有学问的人。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异口同声地提到了轴心时代的世界学术,并对诸子学的超迈全球赞叹不已。可见近代思想家的诸子学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守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产物。
近代诸子学与乾嘉学派的最大不同在于注重思想阐发而不是文字训诂,无论康有为的今文经学还是章太炎的古文经学都侧重对诸子思想的微言大义的发挥。这是近代思想家诸子学研究的共性,将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注入先秦诸子的思想之中是他们的共识。近代思想家一面吸纳西学,一面盘点、清理和重新解读中国固有的学术资源,借鉴西学的思想元素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转化和现代化。在吸收西学的过程中,他们根据中国近代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哲学理念、政治诉求对西学进行大胆改造,以此推动对诸子思想以及先秦学术的创新性解读和诠释。
近代思想家认识到文化传承与中国的强弱兴衰密不可分,与中国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他们在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救亡图存和政治斗争的同时,关注、解读诸子思想。与此同时,通过厘辨中西文化的关系、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近代思想家借助诸子学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秉持兼容并包的心态,借鉴外来文化丰富、创新中国文化,是近代诸子学留给后世的最大启示。由于始终不忘初心,近代思想家并没有因为对西学的借鉴而迷失在欧风美雨之中,反而更清醒、更坚定了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坚守。
(摘编自魏义霞《近代诸子学研究
及其实践品格》,有删改)
材料二 乾嘉是经典考据学盛行的时代,学者因探究儒经义理而兼及诸子典籍,其意本在以子证经、释经,其结果是先秦子书因朴学的兴起而复活。乾嘉学者在援引诸子以证经、释经时,他们关注的是诸子书的材料性价值,而非诸子学所蕴含的形上道体。那么,近代诸子之考证学是如何转向义理学的
首先,诸子学为形而上之道。乾嘉学者在以子证经、释经中,肯定诸子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为诸子正名的同时,也将形上道体开放至诸子学,承认诸子之道乃是有得于六经道体之一端,并非异端邪说而已。咸同以降,东西方的相遇将中国带入了世界的历史,并遭遇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尽管强弱的对比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士人的儒经信仰,然保教强国的愿望促使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之道,而开始接纳西方的器技之学。为了与西学相格义,人们提出“西学中源”的说法,“源”主要是指“博明万事”的诸子学,似乎现代的声光化电等原理,皆可从诸子典籍中找到相关的资源,诸子学因而成了经世致用的器技之学。民国时期,江瑔更是认为诸子学不仅是形而上的道体,且称诸子之道为“百学之冠”,超越了常道之经。在经学逐渐瓦解的民国初年,这种观念并非江瑔的一家之言,许多学者均作如是观。
其次,“子学即哲学”的命题。20世纪初,东渐的西学由偏重格致学而走向多元化的译介,其中“哲学”概念与西洋哲学书籍的传播与接受,启发了中国学者以“哲学”定义诸子学的知识性质。近代诸子学研究从朴学转向义理,大概发生在1903至1906年间,当时学者相继提出和论证了“子学即哲学”的命题。关于这一学术现象,我们暂且称为“义理的转向”,它标志着近代诸子学研究的转型。至于这一转型的原因,一方面是进入20世纪初,西学的译介从洋务、维新时期的偏重自然科学书籍,逐渐扩大至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新知识的传播开阔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也促使他们采用新观念、新思想来诠释传统学术。另一方面,先秦诸子学原是明道之学,人们将子学与西洋哲学相格义,既是回应西哲的冲击,也是应用西哲来创造性地诠释和转化中国传统学术。
再次,义理的诠释。章太炎在参与讨论诸子学研究方法时,特别强调“说诸子之法与说经有异”,经学家实事求是的训诂方法,那是诸子学研究的“最初门径”,探究字音所蕴含的形上道体或哲学智慧,才是诸子学研究的根本宗旨。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等人应用西洋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及各种哲学理论,由此阐发周秦诸子的哲学,为现代诸子学研究开示了义理(哲学)诠释的路径。
近百年来的诸子学研究,基本上是遵循“子学即哲学”的理论范式,从而使诸子学研究取得极大成就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多限制,如先秦诸子关于器技方面的学问,又如子部中关于天文、历算、术数、医学、农学等方面的实用性知识,仍有待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摘编自黄燕强《近代诸子学研究的义理转向》,有删改)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思想家热衷于研究先秦诸子,是因为诸子思想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研究它带有追溯中国文化的学术源头、凝聚民族信仰之义。
B.乾嘉学派诸子学研究的只注重文字训诂,而不进行思想阐发,因而无法推动对诸子思想以及先秦学术的创新性解读和诠释。
C.近代诸子学留给后世的最大启示是要想丰富、创新中国文化,就需要秉持兼容并包的心态,借鉴外来文化。
D.民国时期,许多学者认为诸子学不仅是形而上的道体,而且称诸子之道为“百学之冠”,超越了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经学。
解析:B项,“而不进行思想阐发”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一第3段只是说“近代诸子学与乾嘉学派的最大不同在于注重思想阐发而不是文字训诂”,由此无法推出乾嘉学派诸子学研究不进行思想阐发。
答案:B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思想家借助诸子学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始终不忘初心,并没有因为对西学的借鉴而迷失于西方文化之中。
B.历史上曾有人认为诸子之道为异端邪说,而乾嘉学者肯定了诸子学的合法性,为诸子正名,承认其有合理价值。
C.近代诸子学研究从朴学转向义理,当时学者相继提出和论证了“子学即哲学”的命题,标志着近代诸子学研究的转型。
D.经学家实事求是的训诂方法只是诸子学研究的“最初门径”,表明诸子学研究的难度和价值要高于经学研究。
解析:D项,“表明诸子学研究的难度和价值要高于经学研究”推断错误,根据材料二第4段中“章太炎在参与讨论诸子学研究方法时,特别强调‘说诸子之法与说经有异’,经学家实事求是的训诂方法,那是诸子学研究的‘最初门径’”可知,实事求是是经学家的训诂方法。“经学家实事求是的训诂方法是诸子学研究的‘最初门径’”是不能表明诸子学研究的难度和价值要高于经学研究的。
答案:D
5.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刊发《墨子之论理学》等文章,旨在阐述墨家的逻辑学、宗教思想等。
B.谭嗣同对三代之前的周公之法和孔子之学顶礼膜拜,将“复兴古学”奉为拯救中国的必由之路。
C.章太炎发表《诸子学略说》,提出“子学是主观之学,要在寻求义理”,诸子学犹西洋之哲学。
D.王国维呼吁国人研究中国固有之哲学,他撰写了多篇论著,以阐释孔、孟、荀、老等人的思想。
解析:材料二首先提出学者以子证经、释经来探究儒经义理而兼及诸子典籍而使秦子书兴起复活。然后从“诸子学为形而上之道”“‘子学即哲学’的命题”“义理的诠释”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近代诸子之考证学是如何转向义理学的。A项,“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刊发《墨子之论理学》等文章,旨在阐述墨家的逻辑学、宗教思想等”是在阐述墨家的逻辑学、宗教思想等的义理,可以作为分论点“义理的诠释”的论据。B项,材料二没有谈及学者对古代学说推崇备至,将“复兴古学”奉为拯救中国的必由之路,该项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C项,“‘子学是主观之学,要在寻求义理’,诸子学犹西洋之哲学”可作为分论点“子学即哲学”的论据。D项,“王国维呼吁国人研究中国固有之哲学……阐释孔、孟、荀、老等人的思想”是在说中国子学就是哲学,并阐释中国的子学。该项可以作为分论点“子学即哲学”的论据。
答案:B
6.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案:首先通过指出中国近代是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引出近代思想家聚焦(重视)先秦诸子学研究;接着分析近代思想家研究先秦诸子的原因在于守护精神家园;然后指出近代诸子学研究注重思想阐发,锐意理论创新;最后指出近代思想家研究先秦诸子时坚守中国文化立场。
7.冯友兰认为研究传统文化是“照着讲”与“接着讲”的过程。“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接着讲”主要指形成创造性的思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①照着讲:乾嘉学派对诸子学文字训诂的研究,近代思想家通过先秦诸子追溯中国文化的学术源头,关于器技方面的学问以及实用性知识的研究。②接着讲:应用西哲来创造性地诠释和转化中国传统学术,将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注入先秦诸子的思想,推动对诸子思想以及先秦学术的创新性解读和诠释。第六单元 第10课 劝学 师说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京剧老生中,我尤喜余派,按照一般说法,余叔岩在京剧史上是一个①     的人物。他在继承其师谭鑫培创立的谭派艺术的基础上,清机自引、天怀独流,开创了泽溉后世、影响深远的余派艺术。他的唱腔犹如空谷鹤鸣、巫峡猿唳。戏剧界老前辈齐如山说余叔岩没有什么创造性,似非②      。不仅齐如山是深通音律的专家,而且京剧鼎盛时期又亲自鉴赏过不少名家的演唱。但他也会有③      ,例如他批评谭鑫培《珠帘寨》中采用京韵大鼓“哗啦啦”的唱腔,说:“难道鼓的声音会‘哗啦啦’吗 ”这恐怕是苛论,固然真实的鼓声不是“哗啦啦”,但他没有从写意的角度去衡量。一旦走上这条什么都要求像真的形似路子,那么作为写意型的表演体系也就不存在了。优秀的写意艺术比拙劣的写实艺术可以说是更真实的,因为前者在精神上更酷肖所表现的内容。齐如山这类议论是不足效法的。他用同类观点去评骘余叔岩,我也不敢苟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解析:第①处,说余叔岩在京剧史上的地位、作用,结合后文“继承……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余派艺术”可知,他继承了前人事业,又为后人开辟了道路,“承前启后”意思是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故可填“承前启后”。第②处,此处是否定戏剧界老前辈齐如山对余叔岩的评价,即认为其评价不够公平持正,“持平之论”意思是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故可填“持平之论”。第③处,和前文为转折关系,谈即使齐如山是专家,精通戏剧,也会有疏漏之处,“千虑一失”意思是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疏漏的地方。故可填“千虑一失”。
答案:①承前启后 ②持平之论 ③千虑一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句子主语一致,“不仅”应放在“齐如山”后面。二是成分残缺,应于“京剧鼎盛时期”前加介词“在”。三是成分赘余,“亲自鉴赏”中“亲自”多余,删掉。
答案:齐如山不仅是深通音律的专家,而且在京剧鼎盛时期又鉴赏过不少名家的演唱。
3.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画波浪线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唱腔”,喻体为“空谷鹤鸣”“巫峡猿唳”。A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朝露”。B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明月照在花林上比喻成“一层雪霰”。C项,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难于上青天”,蜀道太难攀登,简直比上青天还难。D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愁比作“一江春水”。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师说》,完成4~7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解析:根据句意及关键词去断句。句意: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关键词是“而”,在其前面有停顿;“矣”,在其后面有停顿。
答案:C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解析:A项,“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B项,“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D项,“经传”,经文和传文。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解析:C项,引用孔子的范例,阐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答案:C
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一方面)不明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共35张PPT)
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1.理解“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
论述思路与“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
2.找出文中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并体会其
表达效果。
3.根据写作背景,认识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
和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的重
大意义。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毛泽东,见本书第1页。
二、探究背景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党内主观主义的学风、宗派主义的党风、党八股的文风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严重障碍。为了肃清其毒瘤,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我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的运动。毛泽东于1941年和1942年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对20世纪的中国影响最大的图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共四卷,编入的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共有两版:第一版第一、二、三、四卷由人民出版社分别在1951年10月、1952年3月、1953年2月、1960年9月出版;第二版由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7月出版,邓小平同志题写了书名。
资本论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于1867年至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并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你搜集的内容: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无的放矢( )  瘪三( ) 抽屉( )
窒息( ) 加了三撇( )
接洽( )

biē
ti
zhì
piě
qià
·
·
·
·
·
·
( )不可估量
( )量体裁衣


( )剥削
( )削苹果
( )薄弱
( )薄荷
( )薄饼

lianɡ
liànɡ
xuē
xiāo


báo
二、辨识字形
    
    
(bié) 脚
(bì) 端
(bì)隐
___
(xí) 文
(jiǎo)收
(jī) 励
___
___
___
(zào)枯
(zào)急
(sào)害



___
___
___
___
(làn) 用
(kǎn)门
(lán) 褛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cuì)精
(cuì)荟
(cù) 死
(cuì)鞠躬尽
(gài) 念
(gài)灌
(kǎi)感
(jiù)马
___
___
___
___
___











三、词语积累
1.偶然·偶尔
辨析 偶然:形容词,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偶尔:形容词,偶然发生的
填空 有许多官员认为贪官都是 被举报出来的, 越权违规不会东窗事发。但201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反腐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提高广大民众的民主监督意识,将我党的正能量充分传递给老百姓,“老虎”和“苍蝇”就都难逃法网
偶然
__ _
偶尔
2.必须·必需
辨析 副词,加强命令语气;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填空 在当今健身热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初涉健身领域的人群 知道健身运动不能盲目进行,若想达到健身运动的最佳效果,功能性训练是 的环节
必须
必需
3.精粹·精华
辨析 精粹:形容词,精练纯粹;名词,(事物)精美纯粹的部分
精华:名词,(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光华,光辉
填空 明式家具不仅是中国传统家具的 ,更是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王世襄先生在谈到明式家具时,用“材美工良、造型优美”八个字来阐述明式硬木家具的
所在
精粹
精华
应有尽有 面面俱到
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
辨析:
4.应有尽有·面面俱到
_ __
“应有尽有”侧重于强调多而全面;“面面俱到”侧重于强调做事周全
5.量体裁衣:
6.装腔作势:
7.莫名其妙:
8.祸国殃民:
9.对牛弹琴:
10.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1.《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当时根据地的生存尚且艰难,但共产党人仍然花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来讨论文风问题,其原因何在 搜集材料并结合写作背景回答。
答案:这篇文章发表的大背景是延安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是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党八股或者洋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因为,主观主义者和宗派主义者不肯做调查研究,不肯去学习群众语言,只是坐在屋里臆想和抄书,而党八股搞起来既方便,又能吓唬人、欺骗人。所以反对党八股实际上就是和党内的主观主义及宗派主义做斗争。文章倡导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普遍的发展,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
2.下面是《“习语”何以近人》一文的节选部分,结合文章,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找出其与《反对党八股》一文的共同点。
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金句”折射出“习式语言”的独特风格。
  比如,讲生态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在新年贺词中,他吸收“点赞”“蛮拼的”“世界那么大”等网言网语,赋予其新意义,激发了正能量。
答案:①语言通俗易懂,都运用比喻(“老虎”“苍蝇”),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有亲和力。②运用俗语把“高大上”的施政理念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
  在谈及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时,作者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对装腔作势的人予以批判,有理有据。请你围绕“挑战命运”的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引用名人名言,3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但只有敢于拼搏,才有可能成就自己。成大事者,哪个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 “南非国父”曼德拉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而努力,并因此被判入狱。在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中,他从未放弃过抗争。1994年,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正因为曼德拉没有屈服,一次次勇敢地站起来,最终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英国诗人威廉·亨利在《不可征服》中写道:“无论命运之门多么狭窄,/无论承受怎样的惩罚,/我是自己命运的支配者,/我是自己心灵的统帅。”这可以说是对曼德拉一生最好的诠释。假若曼德拉在漫漫的铁窗岁月中一蹶不振,那么哪里还会有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 因此,我们要勇敢地去挑战命运,征服命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20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A项,“……就能……”理解有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C项,从原文第四段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来看,选项说法错误。D项,从原文最后一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来看,“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有全面认识,“无须考虑”不符合文意。
答案:B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D项,“少而精”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
答案:D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三大步骤
第一步:读文审题,明确要求。
整体阅读全文是答题的基础,阅读时必须掌握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把握文章主旨。阅读时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来源与出处,善于通过文章的关键句子进行突破。
审读题干,明确筛选和整合的要求。再次阅读全文,阅读时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
第二步:紧扣题目,查找信息。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查找关键信息:
1.投石探波法。将选项中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上,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层层查找。
2.借助标志语。标志语主要分两种:①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认为”等。②结构性标志语。如“首先、其次,不过、那么”等。
查找信息时谨记三点:一是信息筛选的标准要明确;二是信息存在的区间要明确;三是信息整合的要点要清晰。
第三步:排除确认,筛选作答。
将选项内容与原文相比照,看在文字表述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和外延等是否相同。对于有变化的部分,要仔细辨认。看选项是否设置了以下陷阱,形成了干扰。
①曲解文意。即对词句与原文意思的理解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②以偏概全。即命题者故意把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③夸大其词。即命题者随意夸大某一事物的功能、发展趋势等。④混淆范围。即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范
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等。⑤弄错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条件不充分,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要条件,三是条件与结果颠倒。⑥张冠李戴。即把与甲有关的说成与乙有关,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⑦因果不明。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另一种情况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⑧无中生有。即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⑨偷换概念。即表述概念时,故意用一些相关或相近的概念加以置换。⑩弄错时态。即故意将已经发生的(或还未发生的)说成还未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
一、美文赏析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副总统先生、议长先生、参众两院各位议员: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袭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在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对于维护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实际上,就在日本空军中队已经开始轰炸美国瓦胡岛之后一小时,日本驻合众国大使及其同事还向我们的国务卿提交了对美国最近致日方的信函的正式答复。虽然复函声言继续现行外交谈判似已无用,但它并未包含着有关战争或武装进攻的威胁或暗示。
应该记录在案的是,由于夏威夷同日本的距离,这次进攻显然是许多天乃至若干星期以前就已蓄意进行策划的。在策划过程中,日本政府通过虚伪的声明和表示希望维系和平而蓄意对合众国进行了欺骗。
昨天对夏威夷群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昨天,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进攻。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威克岛。
今晨,日本军队进攻了中途岛。
因此,日本在整个太平洋区域采取了突然的攻势。昨天和今天的事实不言自明。合众国的人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十分清楚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生存本身。
作为陆海军总司令,我已指示,为了防备我们采取一切措施。
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于我们进攻的性质。
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
我现在断言,我们不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还将确保这种形式的背信弃义永远不会再危及我们。我这样说,相信是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
敌对和行动已经存在。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
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品读提示
在内容上,罗斯福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这次进攻是“蓄意进行策划的”,特别是“昨天”“昨夜”“今晨”几个排比句的运用,给人以警示和震撼。面对敌人的进攻,罗斯福郑重宣布“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这一充满自信的言论,给国民以信心和鼓舞。这篇演讲词结构严谨,语言准确简练,鲜明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
二、素材积累
  《反对党八股》(节选)着重分析和批判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综合起来看,党八股就是没有实事求是,脱离实际,没有责任心。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我们要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只有自觉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的关系;才能更加有力地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积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主动。
●事物的现象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它的表象有时以其假象呈现出一定的迷惑性,使人产生错觉和分析判断上的失误。只有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事物,避免错觉的干扰,从而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相反,如果我们认识事物只是满足于表面上的肤浅的认识,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把握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最终也就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因此,必须从实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深度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六单元 第12课 拿来主义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爱这片苇荡。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水天一色,被绿意密织的苇荡就似这蓝天下铺陈的苇毯,荡舟其间,让人不识“醉”美四月天;暑气初上,洪水漫过,唯有这蒹葭挺立,在狂风暴雨中傲然独舞,笑看多少风吹浪打;秋风萧瑟,白露为霜,金黄澄亮。苇浪翻滚,苇絮飘飞,收获中的苇荡正是恋人定情好时节;冬日暖阳,候鸟南飞,万物肃杀,独有这苇秆百折不摧,让百鸟齐飞。我爱这雪裹苇原,皑皑苍苍,静依湖边,独钓寒江雪。这苇、这雪、这鸟被自然工笔绘成让人难以忘怀的绝美画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传承的是文化,寄定的是情思;“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搅动的不只是一湖离怨,更载满了湖州人历尽流年的千古吟唱!在苇中依偎,有伤痛,有离愁,有远方,有诗歌,却不曾有过彷徨和悔意!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二个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C.他们(指友邦人士)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D.我们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这条古人的教训。
解析:文中第二个引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作用是“表示引用”。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表示反语讽刺。D项表示引用。
答案:D
2.修辞是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请据此对文本第1段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①比喻,把“被绿意密织的苇荡”比作“蓝天下铺陈的苇毯”,写出了苇荡的柔软和一望无际的态势,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②拟人,蒹葭“独舞”“笑看”,将蒹葭人格化,赋予蒹葭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其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③对偶(排比),节奏和谐,气脉贯通,感情洋溢。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萧瑟秋风起,正是白露为霜时,颜色金黄澄亮,又见苇浪翻滚,苇絮飘飞,收获中的苇荡正是恋人定情好时节。”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①前后照应,原文以四季开头,都是季节词在最前面,统一协调;改句秋风在后,破坏一致性。②原句是整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改句是散句,无此效果。③风格一致,原文具有文言色彩,上下文语体风格一致;改句更通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摘编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 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种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 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
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B.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C.“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D.现代社会,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解析:A项,“‘国’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错误。由材料一原文“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可知,将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的是“家国天下”,不只是“国”,选项表述缩小了范围。C项,“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误。由材料二原文“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可知,他们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但这些愿望并非空想,不可践行,选项表述过于绝对。D项,“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错误。由材料三原文“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可知,并没有要求“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选项表述于文无据。
答案:B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
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有开拓、开发、开创之意。
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社会各个领域沿用家庭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没有局限性的。
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解析:C项,“都是没有局限性的”错误,根据材料三“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可知,家庭伦理原则、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中国的国情下沿用是有局限性的。
答案:C
6.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B.大河无水小河干。
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D.治大国若烹小鲜。
解析:材料三的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项“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分析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材料三的观点不一致。
答案:D
7.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答案: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引证法和例证法,主要是通过古今对比论证,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8.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 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第六单元 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长征的奇迹,留下永远的烙印。热血锻造的丰碑,矗立在战斗的途程上。
熔铸红军生命的,是铁一般的信念。这信念,深蕴着中华民族的抗争意志和必胜决心。填海的精卫、追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舞干戚的刑天……远古神话富含的精神基因,已经植入革命者的生命,①          ,却比神具有更坚韧的性格、更强大的力量。
战争是炉火,淬炼出的躯骨,比钢还硬。这样的战士,为了劳苦同胞的翻身,为了灿如朝花的明天,为了创造崭新的世界,迎向啸声尖厉的枪弹。鲜血和死亡,无法阻止战火中的前进。年轻的生命,那么绚烂地放射着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和大山站在一起,他们是最高的峰;②          ,他们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伟;急浪在大地激涌,志向宏远。③          ,飞扬着红色的战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①他们不是神 ②和大江流在一处 ③天空和大地之间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解析:分析排比的构成,可以从结构和语意等方面来思考,画横线句子的结构是“为了……为了……为了……”,“劳苦同胞的翻身”“灿如朝花的明天”“创造崭新的世界”等内容,可以看出句子间的意义呈递进关系,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排比的表达效果,往往是形式整齐划一,且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表意强烈,这里有助于表达战士驱散黑暗的决心。
答案:①意义呈递进关系。“翻身”“明天”“世界”,由小到大,由近及远,逐一扩展开去。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表达战士驱散黑暗的决心。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
  材料一 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国家间的语言障碍、经验障碍等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造成传播路径不畅。将本土表达与精准送达相结合,是拓展中国故事传播路径的有效手段。
本土表达就是在了解国际受众思维方式、接受习惯和理解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适时适地地调整传播路径,通过采取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表达,构建起中国故事的国内外对话体系,增强传播的针对性。一方面,要深入目标传播国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其接受特点,以寻求中国故事传播的突破点,为调整传播路径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针对国别差异,用目标国听得懂、易理解的故事话语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双方在互通的基础上开展互动交流。
精准送达就是运用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技术,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效的传播载体和平台,分析受众的个性需要、喜好和习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推送和个性化传播,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度。一方面,要开发运用国内外受众使用率高、表现力强的载体,以高效的载体助推中国故事的精准送达;另一方面,用适宜的表达方式推送故事内容,以个性推送实现精准送达,满足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摘编自吴倩倩、张一《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大国精彩的三大着力点》)
材料二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中最直观的层面。在国际传播中,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从多角度满足国际受众的分众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局限,利用新技术加强与国际公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传播交互,提升国际舆论场的活跃度。在新技术助力下,国际传播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国际受众在接触网上信息时,拥有跟帖、留言等表达的机会,可获得更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这能增强国际舆论场上相关议题的活跃度。
在国际传播中,不仅需要有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有完善的信息传播载体或渠道,才能将我们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送达国际公众手中。多样化的终端连接增加了国际传播的途径。这些终端设备能适用于多样化的情景,发挥其独特作用,各司其职又融为一体。国际受众在不同的生活场景,甚至是碎片化的时间里,也都全天候、全方位地被纳入国际传播的网络。在此意义上,渠道融合极大增加了我国国际传播的空间和规模。
平台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级阶段,一个成熟的平台往往运营多个渠道。在国际传播中,可以建设自己的平台“造船出海”,也可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借船出海”,通过吸引多种传播主体的广泛参与,进行模式创新,将中国的故事和声音传得更远更深。当前,要加强国际传播,除了传统的官方对外媒体,还要强调其他行为主体的积极作用,如政府部门、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平台融合为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矩阵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如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不仅自建平台,还在全球十多个社交平台上运营了20多个官方账号。
当今,“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传播逆差”拥有不断缩小的可能,中国面临赢得国际传播战略主动的历史机遇。未来,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必然与媒体融合的大势相适应,无论在内容、渠道和平台方面,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都拥有极大的提升潜能。
(摘编自张明新、文子玉《媒体融合促进
我国国际传播的功能探析》)
材料三 讲好中国故事,在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必须寻求并获得在国际场域的传播力。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中国故事内容上可以丰富多彩,但在精神内涵和价值立场上,我们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地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为世界带来的丰富历史智慧和历史贡献;必须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界讲好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自强不息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故事。
如果说中国故事是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形象化表述,那么,修辞手法就是对中国故事表述系统的加工和装饰。修辞手法包括语言修辞和视觉修辞。语言修辞强调使用语言符号及对比、隐喻、象征等修辞策略,以讲述真实感人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等。视觉修辞则是用图像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要求必须了解目标受众的视觉文化心理。运用视觉修辞,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输出上,而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内嵌于视觉图像中,以有效的视觉修辞策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
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情感认同往往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被一个故事所感动时,往往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故事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一方面个人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设身处地地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寻求在特定议题上的共同见解,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寻找中外共同的情感认同点。当然,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经由故事引人入“道”。入“道”就是经由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事务和公共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智慧。
(摘编自连子强《中国故事对外
传播叙事的体系性规定》)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土表达需要针对我国现实,寻找与不同文化间的契合点,进而开展互动交流。
B.精准送达主要针对个体受众,既离不开高效的载体,又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C.单一媒体不能够表现一个好故事的诸多要素,因而需要借助全媒体、融媒体等。
D.修辞手法诉诸文化符号,从而能让外国人更好地“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
解析:A项,“针对我国现实”错误,材料一第2段原文为“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C项,“不能够表现”错误,材料二第2段原文为“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局限”。 D项,“诉诸文化符号”错误,材料三第2段原文为“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输出上”。
答案:B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实客观、积极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是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有力手段之一。
B.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
C.增进理解、寻求共识,能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提升我国对外话语感召力。
D.情感认同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
解析:D项,“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错误,从材料三最后一段“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情感认同往往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被一个故事所感动时,往往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故事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可知,“也是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无中生有。
答案:D
5.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中国日报网推出系列视频,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需求的公众推出分众化账号,实现精准传播。
B.“这里是海南”系列活动聘请多种语言的运营人员与不同国家的粉丝进行线上互动,及时回复各国粉丝的提问。
C.“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题影像展,善用隐喻、映衬、双关等修辞叙事,设计出“一带一路”动漫、吉祥物、表情包等。
D.中国国际电视台在移动客户端上打造了聚合新闻、社交、直播、视频等多渠道的平台,吸引了海外数百万用户的参与。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C项侧重“修辞叙事”,与“媒体融合”没有关系,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C
6.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论证层次清晰。采用“总—分—总”结构,从内容、渠道和平台三个方面,论证了媒体融合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作用。②论证方法多样。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渠道融合、平台融合的发展不断深入的特点。
7.请依据三则材料中的观点,对下面我国所做的一则国际传播案例进行多角度点评。
动画片《雪人奇缘》在全球46个国家上映。影片中雪人大毛的冒险之旅途经千峰竞秀的黄山、波光潋滟的千岛湖、临江危坐的乐山大佛……让海外观众足不出户游遍大美中华;片中大毛对家的渴盼与期待,奶奶的操心与唠叨,伙伴们的团结与勇气,都让观众倍感温暖。
答案:案例呈现了中国自然风光,增强了观众对中国风景名胜的兴趣;中国式亲情、友情等元素,唤起了中外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视觉图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是国际传播的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