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导学课件+课时作业+写作点拨+单元检测(共10份)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导学课件+课时作业+写作点拨+单元检测(共10份)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部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0 09:42:41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6 芣苢 插秧歌
1.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2.阅读诗歌,感受两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其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二、探究背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借助新媒体,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品做好准备。
(1)《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2)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三、结构脉络
芣 苢
插秧歌
四、拓展知识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至
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孔
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
《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你搜集的内容:
五、课文梳理
芣 苢
[原文呈现]
[品读鉴赏]
[1]场面一: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述。
[2]场面二:具体描写用手摘取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则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地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
[3]场面三:具体描写用衣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了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衣襟来兜。
插秧歌
[原文呈现]
[品读鉴赏]
[1]首联:“抛”“接”“拔”“插”动词运用精妙。尤以“抛”最妙,活画出秧束在空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便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2]颔联:“兜鍪”和“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争。
[3]颈联:细节“低头折腰只不答”,侧面反映了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
[4]尾联:语言描写,农夫对送饭人的嘱咐,表现了他的时时尽力,事事操心,以及农家人吃苦耐劳的品格。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芣苢( ) ( )    掇之( )
捋之( ) 袺之( )
襭之( ) 胛( )
兜鍪( )( ) 半霎( )
莳( ) 未匝( )

shà
duō
dōu
luō
móu
jié
xié
   
jiǎ

shì

·
·
·
·
·
·
·
·
·
·
·
·
二、一词多义
薄言采之( )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
薄言采之(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
照管鹅儿与雏鸭(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助词,无实义
动词,看不起
动词,迫近
动词,说
连词,和
动词,给
同“欤”,语气词
助词,无实义
·
·
·
·
·
·
·
·
他。
答案:全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诗末所撷取的细节。农民一年到头,
备尝艰辛,还要时时生活在种种忧患当中。这不,顶风冒雨插好了秧
苗,还要时刻提防被家禽踏坏。诗人此处一反常调,不去揭示水旱灾
害的侵袭和沉重赋税的盘剥,而是从细微处着眼,以农民对家禽的提
防来写农民的忧患。而农民所担心的事情越细微,也就越令人感到辛
酸和悲悯。
2.《芣苢》《插秧歌》描写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使人感受到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试结合诗歌说说“乐”从何来。
答案:(观点一)采撷之乐。《芣苢》一诗使人仿佛看到这样的场景: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姑娘们快乐地投入到劳动中。一开始,姑娘们是一棵棵“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捋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
(观点二)耐劳之乐。《插秧歌》一诗中说雨势甚猛,农民尽管戴盔披甲,仍被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可见耐劳之乐。
(观点三)爱惜之乐。《插秧歌》一诗的尾联是农夫对送饭人的答话:“秧还没插完,没空吃早饭。你回去要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糟蹋庄稼。”语言描写生动朴实,极富生活气息,勾勒出一个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爱惜劳动成果的农民形象)。
3.《插秧歌》一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表现出插秧时一家人分工明确。颔联写雨中插秧的情形,用“盔甲”防护,雨水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插秧的人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插秧的人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农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送饭人赶紧照看好那帮鹅鸭。诗人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农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杨万里的《插秧歌》具有立意新、构思奇的特色。请谈谈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
答案:开篇二句节奏急促,通过多而密的主语和动词变换,十分巧妙地表现了插秧工作的紧张、繁忙。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运用了一个新颖的比喻,把他们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头盔和铁甲都是战士打仗必备的装束,如此比喻,也就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诗人以一种貌似轻松的笔调言之,实际上饱含苦涩意味,表现了农民的艰辛。
5.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插秧歌》中“笠是兜
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两句,没有直接说雨大,但通过雨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请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或者刻画一个人物,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剧场里,每个角落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一望,这里简直像人海,但海面平静,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女主角登场。
当女主角迈着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澎湃起来了,观众山呼海啸一般对这位女主角报以热烈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歌词像珠子似的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
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
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
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
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
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误。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误。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答案:BD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题目限制了答题的范围——本诗首联,因此不需要联系全诗回答。其次,要思考答题角度,即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诗歌内容可以概括出诗人的性格。
诗意速通:秋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如此冷清,好似主人在闲居之中。他的书房里摆放着书画和几根竹子,竹子自带香气,满眼看去,书集满架。笑着说话的书童知道礼数,李将军在吟诵,像村野之人一样豪放。这些书籍中将军最爱读英雄传,想要建功立业,又害怕比不上那些英雄。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 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 请结合诗句分析。
解析: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李将军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书斋的室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李将军的高雅意趣。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衬托了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第二句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任狂疏”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尾联,都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写出了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
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李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侧面表现了李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李将军的文化修养。③直接描写,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描写,直接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
准确把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注重背景。
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还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风貌,结合作品的背景,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
2.要抓住关键词。
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诗歌往往通过一些关键的字词,以简练的笔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要适当进行想象补充。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人物的一组语言、一个声音、一个典型的细节等。这些形象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一、美文赏析
农具的眼睛
迟子建
  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一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时,我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土豆地一般要
  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一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上,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
  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
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有删节)
作者写了三种劳作场景以及自己在劳作中的感受:一是拉犁翻地的不情愿,二是土豆地里锄草间隙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和捉蝴蝶的浪漫,三是打猪草时在草甸子上赏花的悠然和夕阳下对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的憧憬。“农具的眼睛”对作者一生有深远的影响,使作者的心灵更纯朴、宁静。
二、素材积累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课两首诗歌咏劳动的美与欢乐,体现了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自1998年起,每天清晨,一对夫妻登上环卫船,往返于福州晋安河上。两人配合默契,丈夫杨兰芳掌舵,一望见漂浮的垃圾便开船靠近;妻子罗祥英手持网兜等工具,麻利地一勾手,便将垃圾兜起,转投到船上的垃圾桶中。一叶扁舟漂泊河上,中午在船上吃饭,过年也很少回老家。他们以河为家,以船相伴,社会认可了他们:罗祥英获得了“全国五一劳
品读提示
动奖章”,杨兰芳被评为“福建省二十佳城市美容师”。夫妻俩成了“名人”,别人问有啥感想,罗祥英回答:“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我只知道劳动让人更有价值。”
●2012年,36岁的李小利成为一名快递员,从此便骑着一辆三轮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跑在楼上楼下,开始了披星戴月的生活。李小利给客户承诺的收单时间为15分钟,就是这15分钟,他一跑就是数年,到2017年已跑出17.5万千米。李小利以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上演着自己人生的马拉松。凭借着这种马拉松精神,2016年,李小利被评为“陕西省快递协会优秀配送员”,2017年被评为“五星级配送员”。第二单元 第6课 芣苢 插秧歌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遗址一般是指如长城、秦始皇陵、殷墟等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始聚落、都城、墓葬等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的大型古文化遗址。大遗址凝聚着中国古老文明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承载着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与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融汇创新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结合国内外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的成功实践经验,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夯实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根基。考古工作应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全过程,以科学确认遗址价值的基础上,将大遗址保护利用引入考古规划,因而在保护利用的成本投入、展示方式、可行性操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将考古科研成果输出为可普及的知识,让专业学术成果回归人民、普惠大众。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C.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
D.“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解析:文中“活起来”“传下去”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引号表示反语,含讽刺意;C项,引号表示强调;D项,表示特殊称谓。
答案: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科学确认遗址价值的基础上,将大遗址保护利用纳入考古规划,因而在保护利用的成本投入、展示方式、可行性操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
B.在科学确认遗址价值的基础上,将大遗址保护利用纳入考古规划,进而在保护利用的成本投入、展示方式、可行性操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
C.以科学确认遗址价值为基础,将大遗址保护利用引入考古规划,因而在保护利用的成本投入、展示方式、可行性操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
D.以科学确认遗址价值的基础上,将大遗址保护利用引入考古规划,进而在保护利用的成本投入、展示方式、可行性操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
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以科学确认遗址价值的基础上”属于句式杂糅,可改为“以……为基础”或“在……的基础上”;二是“引入……规划”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纳入……规划”;三是“因而”不合逻辑,可改为“进而”。修改完全正确的为选项B。
答案:B
3.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示例)大遗址即大型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一般是指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始聚落、都城、墓葬等,例如长城、秦始皇陵、殷墟等。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
岑 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②。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封大夫: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边塞无战事,重阳佳节,众人登高饮菊花酒,呈现一派祥和欢乐之景。
B.颔联间接描写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
C.颈联借对欢聚场景的描绘间接表达边塞将士欢聚佳节的愉悦之情,同时含蓄地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D.封大夫与将士们登高饮酒、聆赏笛歌,暗示了封大夫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解析:“间接描写封大夫特有的……”错误。“霜威”意为威严如霜;“杀气”意为肃杀之气;“亚相”“中军”指封大夫,颔联是直接描写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
答案:B
5.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形象相比,本诗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与《渔家傲·秋思》中忧国思乡、壮志未酬的悲壮的白发将军形象不同,本诗描写了封大夫特有的“霜威”和“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将士们纵情醉舞,感荷(感谢)“吾君”,表现了他治军有方、深受爱戴的特点;登高饮酒、聆赏笛歌,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梦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解析:“儒雅谦恭”错误。从诗歌首联“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来看,这是写自己年轻时仗剑远游,积极主动干谒三公,平交王侯,极具口辩之才,当时的自己年轻气盛,很有游士的风貌,“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诗人年轻时积极主动拜谒三公的形象。写的是年轻时的豪迈洒脱。
答案:A
7.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的强烈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共23张PPT)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梳理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主要观点。
2.阅读重要段落,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3.学习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结构脉络
二、拓展知识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在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常见于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成为决策层共识,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本文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的《人民日报》,是对中央精神的积极回应。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机构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或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你搜集的内容: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墓志铭( )  雍容( ) 一把锉( )
肺腑( ) 臻于至善( ) 推崇( )
笃实( )
( )提倡 ( )名片
倡 片
( )倡优 ( )片子
míng
yōng

cuò

zhēn
   
chóng
chàng
chāng
piān
piàn












三、词语积累
1.赋予·付与
辨析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多指任务、使命、权利等
付与:交给。多指钱物等
填空 ①清点完货物后,他将货款 对方。②《中英联合声明》是中英间关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及过渡期有关安排的重要文件,没有任何条款 英方干预回归后香港事务的权利
赋予
付与
2.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辨析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填空 ①他的诗歌在遣词用字方面,显然已达到了 的地步。②这部影片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改编,对动作设计要求严苛,对色彩的把握 处
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
3.不谋而合·不约而同
4.雕虫小技:
5.离群索居:
6.臻于至善:
7.出类拔萃:
不断探索,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辨析 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没有事先商量过,却完全一致。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一般在句中作状语
填空 ①2019年8月2日,在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中,中国女排战胜捷克女排。虽然大比分是3∶0,郎平却当场点出女排一大问题,与奥运冠军解说 。②伊朗空军F4战机在距美舰10千米处坠海,截至目前,伊朗和美国都没有对这次坠海事件表态,双方 地选择了沉默,这样的情形让人感到十分奇怪
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
形容超出同类。
1.请联系全文,说一说如何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答案: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疗治社会上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倡导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让工匠精神成为生命的尊严、企业的名片以及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2.这篇时评有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品格,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 文章从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推崇工匠精神的话语引出话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剖析,靶向精准,入木三分;校正了社会上某些传承工匠精神的错误认识,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3.本文作为一篇时评,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力。请从论证方法和句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论证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在本文中,作者有多处运用引证法,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字的解释,表明“匠”古已有之;引用鲁迅的诗句,是为了深入论证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文章还运用了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第一段中“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将手工匠人与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第四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则是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这些论证手法的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句式)整散结合,使文章摇曳多姿,说服力更强。第一段中作者用到了“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使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第二段中作者用“气质雍容、活力涌流”来写企业,使企业有了人的特点,写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第三、四、五段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
4.本文虽是一篇时评,但在语言运用上整散结合,使人毫无枯燥说教的感觉。请仿照本文的写法,也围绕“工匠精神”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清晰明确,生动形象,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何为工匠精神 就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就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就是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信念。我们希望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的时代;我们希望不再有用一次就坏的产品;我们希望一块表由祖辈传下来,仍能戴在我们手上;我们希望城市的下水道在一百多年后还是那么畅通……我们希望工匠精神之花遍地开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网上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的能力,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需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阐述理由。阅读率的提升和阅读方式的多样化,都是值得肯定的,“有声阅读(听书)”和“数字化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可以说是浅层次的阅读。评述时语言应准确、简明。
答案:(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写作短评的能力。答题时,考生一定要审清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阐明理由,在阐明理由时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条理清楚。从材料可以看出,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考生可从多个角度阐述观点,如说明密网光诱围捕不可取的原因,如何制止这种行为,以及在以后的渔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答案:(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示例二)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1.要读懂材料。
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2.要评在点上。
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3.要评得有理。
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4.要评得生动。
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撰写新闻评论的一般方法
一、美文赏析
聂  耽
聂耽退休了。
他的家嵌在古城那条窄长而且弯弯曲曲的巷子里。小庭院是祖产,安静自在,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所以他不去住高楼大厦,那是一个个关鸟的笼子,憋屈!何况小庭院位置好,出巷口便是商铺林立的平政街,出巷尾就是四时景物宜人的雨湖公园。
聂耽没退休时,在这条巷子里是个没人多看一眼的角色,不就是一个做工的嘛!何况,他除碰见人微笑着打个招呼外,从不去串门,也决不邀人来家闲坐、喝茶,别人家有婚丧嫁娶之事,往往由他夫人去办,他很少出头露面。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巷中人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全国纺织系统的维修工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出十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台机器有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他的耳朵又大又长不说,耳郭还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
当决赛结束,宣布聂耽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巷子里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
欢呼之余,大家也有了愧意,几十年来对聂耽了解得太少了。这个功夫聂耽是怎么练出来的 他上班到底有什么不寻常的表现 他喜欢吃什么、穿什么 业余有什么爱好 退休后在家干什么 ……
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不同的渠道汇集到一起:
聂耽吃饭菜和大家基本相同,但尤喜吃素;穿衣服不喜欢什么名牌,合身就好。
他耳朵虽大,却无先天特异功能,功夫都是后天练出来的。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上班没活干时,工友们都坐在值班室里等候,聂耽却提一把小凳子坐在车间一角,闭着眼静听喧闹的机声,身子可以一两个小时纹丝不动,唯一动的地方就是他的耳郭;其二,是他家的小院里,花树之间立着几个木架子,木架上挂着长短、大小、厚薄不同的铗片、钢条、铜圈,有的还故意凿出裂纹,一一编上号,聂耽闭着眼坐在台阶上,让家人轻重缓急地敲击它们,他边听声音边叫出编号,或者他干脆只听风雨击打金属的声音,听花开叶落虫鸣的声音。业余爱好,除听声音之外,便是读各种专业书籍和文史方面的闲书。
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
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毫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直撅撅地矗着,一动也不动。
不同的是,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巷拜访退休了的聂耽。院门是关着的,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人知道。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人走出巷尾,到雨湖公园游玩,笑语声一路撒落,滴溜溜转。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
刘聪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耽不喜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悄悄跟在聂耽一群人后面,听他们说话,不会没有收获。
他们游柳堤,看水中游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然后他们坐进听风轩,听秋风飒飒。
聂耽的耳郭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得很痛苦。”有人飞快地跑过去查看,果不其然。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年轻人簇拥着聂耽,又说又笑。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响声清脆。几乎所有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
只有聂耽没听见,依旧向前走。
(有删改)
这篇小说先介绍聂耽做维修工的经历,接着写他参加全国纺织系统维修工大赛的获奖过程,强调他的成功是经过勤学苦练获得的。结尾处刘聪的测试,突出聂耽淡泊名利的性格。
小说赞美了大国工匠精神,说明了有目标、有毅力、能坚持,并且不为外物所诱惑,才能走向成功的道理。
品读提示
二、素材积累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它激发我们尊重劳动、追求卓越的情感。
●2007年齐玉祥从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到企业入职的第一天,齐玉祥就牢记着家人对他的嘱咐——干活就要干好。青色的烟尘,滚烫的焊条,飞溅的火花,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齐玉祥一干就是12年,12年里他与电焊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产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别人眼中的苦活,齐玉祥却干出了名堂。工作中,他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先后解决了直径32×4的膜式壁焊接变形问题、电极击穿问题等,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在这位焊工师傅眼里,焊接工件就是制作艺术品,容不得马虎。齐玉祥始终如一,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蔡泽荣从10岁开始接触漆,14岁开始当漆匠徒弟,19岁正式成为漆匠师傅,他在漆艺这一行一待就是五十余年。“既然选择了做漆匠,那深耘漆艺文化就是我一辈子的事情,一路走到底就行了。”企业家、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拥有多重身份的蔡泽荣说,“我就是个漆匠”。
“漆器制作很复杂,其流程包括底胎、装饰、打磨、抛光等。”蔡泽荣说,这每一道流程都由数十种工序组成,比如底胎就有十多道程序,装饰环节甚至需要上百种工序。要做好一件漆器作品,耗费时间相当长,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年五载,面积较大、工艺复杂的漆器,往往需要集合十余人的团队力量才能完成。
蔡泽荣不断精进技术和创意。他说:“民间手艺传承首先就是要发展,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否则怎么走都是个死胡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只是一种手段,并不会因此扼杀传统手工的温度和情感。蔡泽荣说,每一件漆器作品的成型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漆器制作亦是“磨性子”的活儿,而孕育其中的,正是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共31张PPT)
 
第二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4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 心
*“探界者”钟扬
1.阅读三篇文章,思考作者是怎样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材料的。
2.分析重点段落是怎样多角度、分层次地表现人物形象的。
3.找出描写人物的相关段落,把握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的人
物形象。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曾任
《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
记者、主任记者等。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纪
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
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
林为民,1942年生于台湾,是台湾第一家
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爱国烈
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社工作,直至
退休。现定居北京。
  叶雨婷,《中国青年报》记者。
二、探究背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借助新媒体,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
品做好准备。
(1)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院士获得了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率先在世界上突破传统理论禁区,成功培
育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
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为我国粮
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后,沈英甲为介绍袁隆平的先进事迹所写的人物报道。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 热情和冲天的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燕京第九景”。
(3)钟扬,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他从事
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近30年,在分子进化研究和生物
信息学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多年来奋斗在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和利用领域,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钟
扬教授十余年来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不仅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培养了许多学科人才,而且情系社会生态,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的海滨。在援藏的16年中,他培养出了一批藏族科研人才。“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钟扬说,“援藏,不仅仅是奉献,更是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你搜集的内容:
三、结构脉络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田埂( )  淤泥( )  籼稻( )
分蘖( ) 塞住( ) 抖擞( )
兵痞( ) 肺腑( ) 角色( )
戛然而止( ) 毛坯( )  拯救( )
调侃( ) 诞生( )  悲怆( )
奇葩( ) 疆域( ) 负荷( )
   
gěng
niè

sāi


jiá
kǎn

dàn


chuàng
zhěng
jué
sǒu
xiān

·
·
·
·
·
·
·
·
·
·
·
·
·
·
·
·
·
·
( ) 笼罩 ( ) 屏气
笼 屏
( ) 蒸笼 ( ) 屏风
( ) 学校

( ) 校对
l ng
jiào
xiào
lóng
píng
b ng
二、辨识字形
( gěng)田 (dàn) 生
( gěng )如 在喉 (xián)垂 垂
(gěng ) 塞 (yán)蜿 蜿
(niè)分 (jǐn)饥 饥
(niè)罪 (jǐn) 慎










三、词语积累
1.探索·摸索
辨析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侧重表示进行深入的探究,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书面语言色彩浓厚
摸索:试探着(行进)。侧重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多为方向、方法、经验等,有“试探”的意思
填空 ①长三角在重点领域协同治理上体现新力度,在毗邻区域协同发展上
新模式,努力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
②经过多年 ,白春兰创造了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三行制治沙法”,走上了科学治沙之路
探索
摸索
2.退化·蜕化
辨析 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蜕化: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
填空 ①战争失败后,他们受到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冲击,面临变质 的风险
②作品通过展现作者在达森草原的见闻和经历,表达了其对冻土生态系统问题、草原 问题、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直观感受和深入思考,非常有价值
蜕化
退化
3.浓厚·醇厚
辨析 浓厚:(烟雾、云层等)很浓;(色彩、意识、气氛)重;(兴趣)大。多指兴趣、氛围等
醇厚:(气味、滋味等)纯正浓厚。多指味道,也可用于风俗等
填空 ①泰格纳说,零售商对在中国扩张有 兴趣。在严峻的金融环境下,实力强劲的零售商会借此机会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②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秘书长周新政表示,中日两国人民长期以来结成的友好情谊,正如今天越洋而来的冲绳白酒一般细腻 醇厚
醇厚
浓厚
3.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4.鹤立鸡群:
5.熙熙攘攘:
6.指点江山: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跌宕起伏 一波三折
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
辨析:“跌宕起伏”仅仅指事物的一般变化,而“一波三折”强调事物的意外变化   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不少细节描写,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①“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运用“眯”“出神地打量”“跨”“走”等几个细节突出了袁隆平对工作的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一丝不苟,刻画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
②“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段文字运用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深入袁隆平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袁隆平发现优质稻穗时的惊喜,以及对美好前景的期待,与后面的失望形成对比,表现袁隆平研究道路的艰难。
③“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
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这个片段通过“马上”“标记”“欣喜异常”等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袁隆平内心的巨大惊喜,这一重大发现是对他勤于实践、艰辛付出的回报。
总之,正是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通讯的内容,使人物栩栩如生,也将袁隆平研究杂交稻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
2.请分析《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接待抱着小孩的女顾客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案:①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可感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充实了“三股劲”的具体内容。
②反映张秉贵的耐心、细心,“比当妈妈的想得还周到”。表现了张秉贵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待顾客如同亲人的高尚品格。
答案:课文用“‘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五个小标题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钟扬的事迹。体现了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的品质和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奉献精神。
3.《“探界者”钟扬》一文介绍了钟扬的哪些事迹 体现了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的钟扬哪些方面的品质
4.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课文中的袁隆平、钟扬等人,都是“中国的脊梁”吗 请说说理由,并思考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答案:(示例)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理由)①志向高远。美国学者称:“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②情系祖国。钟扬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立誓要为国家守护植物基因宝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个种子“宝库”。他认准“只要国家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他的追求里有无数的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 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国家需求出发,一切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从不考虑个人利益。正是怀着国家至上的使命担当,钟扬做了许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用无悔的生命书写不朽的辉煌篇章。
③胸怀人类。袁隆平和钟扬都以天下为己任。袁隆平致力于解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钟扬一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心一意做一件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是他们一生的真实写照。
④开拓创新。袁隆平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提出新的观念,破除了杂交水稻“无优势论”的束缚;他艰难创新、力破三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他开拓创新,提出培育超级杂交稻。钟扬在科研工作中坚持创新,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带出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
(思考)我们要努力学习,同时向“中国的脊梁”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该消息有两段文字。第一段第一句是交代要说明的对象,接下去先分后总,一一说明调查的结果,最后一句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也就是第一段的中心句。第二段的结构是先总后分,第一句是文段中心句。所以,考生在归纳消息的主要内容时,只需要把这两个总结句(中心句)整合起来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怎样解答新闻压缩题
1.厘清新闻要素。
想准确地压缩新闻,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个要素。压缩时一定要弄清何人(包括单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结果怎样。
2.分析内容,合理删减。
即根据题意提取有关的信息,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出新闻主旨或主要内容。
3.检查验证。
组织出答案后,考生要注意验证压缩后的语句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等。
一、美文赏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趣事
口述/田际榕 文/何立庠
  民以食为天。袁隆平老师的“中国梦”就是粮食增产,让十几亿中国人有饭吃,吃得好,进而让全世界七十多亿人有饭吃,吃得好。从他的梦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里来认识袁老师,就能理解这位老科学家为什么总是精力充沛、锲而不舍地追求杂交水稻增产的新高度,就能理解国际水稻专家们为什么最先给他取名为“杂交水稻之父”,就能理解湖南近两届省委书记为什么称他为“80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总是身不离田间,被农民尊称为“泥腿子专家”。
带着中国范儿的“泥腿子专家”,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至于他的外语水平,有人误认为不过是“二两棉花——弹(谈)不上”。其实,袁老师的外语水平可真不是“二两棉花”。1992年,我随袁老师率领的中国代表团赴菲律宾参加第二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应邀在会上做学术报告。报告后留有十分钟时间给专家们提问。刚开始时我回答问题还比较顺畅,
但当一位日本专家问到在中国防治稻瘟病使用哪些农药时,我就有点接不上了。农药的名称有化学名、商品名、通用名,不仅难记而且难以准确发音。袁老师看到我面露难色,立即小跑着登上讲台,帮我“救场”。事后,我很感激地说:“我还没来得及喊‘救火’,消防员就跑过来了。”
早在1999年,有一家专业评估事务所评估,仅“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为1 008.9亿元。可以说,袁老师早已是中国的名义“首富”或“超级富翁”了。拿袁老师获得的奖金来说,单我所记得的都是一笔笔可观的数字。另外,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拥有百分之五的股份。
钱,足够多的钱,不入口袋,不图享受,而是用于培养、奖励研究杂交水稻的人才,这直接体现了袁老师的人梯精神和人格力量。记得1994年6月,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的三项庆典活动会上,作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的我在汇报发言中遵照袁老师的心愿宣布将他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的1.5万美元奖金全都捐献出来,设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首届颁奖评选出二十四人,他们是在艰难的开创年代大力支持杂交水稻研究和为推广杂交水稻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20世纪90年代,我陪他去北京出差,在国家计委、科委、农业部等国家机关跑来跑去。当时北京是清一色的黄色出租车,下车交车费时,如果跑的这趟车和杂交水稻项目有关,袁老师就会慷慨解囊,争着付车费;如果这趟车与杂交水稻项目无关,任凭我怎么赖着他掏钱,他都是“冷水褪鸡——一毛不拔”。我笑着说:“都是办公事,何必泾渭分明。”他嘿嘿一笑,不予回答。
长期的工作劳累,特别是水稻杂交试验与推广中要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再加上饮食不定时,袁老师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肠炎,而他又最怕在医院耽误时间。好在他有个特殊单方:胃病发作时,吃糯米饭或糯米粑粑,肠炎发作时吃杨梅罐头,颇有临时性的疗效。袁老师的贤妻邓哲随时为他准备着这些“私家秘方”,连出国时也备以急用。我们都笑说:“袁老师用糯米粑粑向疾病抢时间啦。”
袁老师既是一个分秒必争、忘我工作的科学家,又是一个喜乐善玩的乐天派。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游泳、下象棋、拉小提琴、打气排球、打乒乓球、开摩托车、驾驶汽车等,他都是行家里手。袁老师家住长沙市东湖街道,近年来,他年年参加社区的气排球比赛,特别喜欢与独居、空巢老人竞技,切磋球艺。他襟怀豁达,爱开玩笑,和蔼可亲,大千世界对他来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有删改)
品读提示
文章撷取袁隆平生活中的几件趣事,以幽默、活泼的笔法为读者展现了可亲可敬的“杂交水稻之父”的风采和魅力。
二、素材积累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他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敬业奉献的精神和爱国爱民的情怀,还有他的淡泊名利。成名后的袁隆平依旧在稻田里辛勤劳作,很少出现在颁奖晚会上,对名利淡然一笑,他只为了水稻增产,为了让更多的人消除饥饿。这是袁隆平送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2004年9月26日,袁隆平来到德安一中,向学校捐赠了10万元作为奖学金,并分别为当年高考文、理科前两名的同学颁发了首届奖学金和证书。他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学生们透露了自己事业成功的“八字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风趣地补充了一句:“这就是本人的学习秘诀,可以外传。”讲得师生们都笑了起来。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师傅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树起我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或许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一团火”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张秉贵“一抓准”“一口清”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何尝不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呢
●张秉贵是我国商业系统著名的劳动模范,也是“一团火”精神的创始人,其以扎根柜台数十年的行动,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一团火”精神,作为企业精神与文化,应该不断地被传承与发扬。
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传承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同时,结合时代变化及顾客多元化需求,我们还能继续丰富“一团火”精神的内涵:
一团火,爱心之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一团火,匠心之火,专注品质,铸就经典;
一团火,忠心之火,牢记使命,恪尽职守;
一团火,星星之火,始于京华,光耀神州。单元综合检测二(第二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黄旭华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这是黄旭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
在此四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得到毛泽东主席批准。这份绝密报告,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然而,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 1959年秋,赫鲁晓夫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中国搞不了。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主席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自己造核潜艇的决心。”黄旭华说,这种激励难以言表。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没办法,只能‘骑驴找马’,搜罗核潜艇相关信息,拼凑出核潜艇的轮廓。”黄旭华说,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上天,带来核潜艇下海的希望。5个月后,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一个侦察兵已把最佳路线侦察出来,就没必要重走他侦察时的路线了。”黄旭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核潜艇潜入深海,才能隐蔽自己,在第一次核打击后保存自己,进行第二次核报复,从而实现战略威慑。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铜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便在深潜试验时沉没,艇上一百多人全部遇难。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观察并记录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人们握手,拥抱,喜极而泣。
  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
  深海,潜伏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核潜艇人”的功与名。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我刚三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旭华说。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他们是骑鲸蹈海的“无名英雄”。
(摘编自刘诗平《人生,为祖国深潜
——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注】黄旭华,中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大国重器,令中国人民挺直腰杆;高铁、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夯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并逐渐向“领跑”发起冲击。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汇、彼此影响,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外部看,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科技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让科学技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通过营造科学氛围和科学环境,在全社会集聚起不懈攀登的力量,实现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助力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摘编自丁奎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较多笔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
B.文章介绍当年核潜艇研制的简陋条件,凸显了主人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章将我国当时的研制方案与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方案进行对比,旨在表现我国方案的可行性。
D.文章写64岁的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做深潜试验,突出表现了他与同事们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
解析:A项,“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错,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艰难不易。 C项,“我国方案的可行性”错,美国方案也是可行的。两种方案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我国方案的制定有自己的想法,表现黄旭华敢于创新的精神。 D项,“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错,应为突出表现了黄旭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选取黄旭华“荒岛求索”的事迹,集中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选材的典型性。
B.材料一以核潜艇研制时间为线索,既利于展示我国核潜艇事业发展过程,又利于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C.材料二首段选取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论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
D.材料二第二段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利于激发读者的使命感,体现了新闻评论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解析:“论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错,应是论证了“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
答案:C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王振义院士不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培养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
B.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之后毅然回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C.焊接工高凤林屡次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D.医生李文亮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护,被媒体称为疫情“吹哨人”。
解析:李文亮“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护”一事体现的是医生的职业警觉。
答案:D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这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①首先从过去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科学家精神在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中的重要性。②然后从现实的角度,为当今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明确了努力方向。
5.基于材料二中“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你认为材料一这篇人物通讯有何社会现实意义 (6分)
答案:①宣传楷模事迹,有利于激发科技报国的志向与热情,集聚不懈攀登的力量。②颂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科学家精神代际传承,有助于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③表现核潜艇事业发展的中国速度,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 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 ”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 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 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 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 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 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 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
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 自己也不知道。
文本二:
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 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试了。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
解析:D项“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属于曲解原文。原文为“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 自己也不知道。”可见其内心也有过纠结,而更多的是敬意。
答案:D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解析:A项“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说法不妥,原文为“这第一句……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即彰显着剔除避讳,人人平等的时代主题,也表明了文章的写作章法。B项“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说法有误,这里是表现了王小玉说书的独到之处。C项“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属于强加因果,而且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的内涵有三,一是对项羽褒扬,表明做人应当是为国为民的“人中杰”;二是讽刺丈夫赵明诚的胆小懦弱,大敌来临时他却弃城逃跑;三是讽刺南宋朝堂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做法。
答案:D
8.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4分)
解析: 传统小说的特点,从“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提取关键词“气派不大”;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但其言行考查起来,还是传闻居多”可提取关键词“传闻居多”;从“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提取关键词“体裁”“包罗万象”,再分条列项即可。
答案:(1)气派不大;(2)传闻居多;(3)体裁包罗万象。
9.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解析:(1)国文教员自编油印教材,在“五四”时期倡导用白话文教学的年代,编选课本以外的古今文白文章,“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以及讲解《老残游记》、李煜与苏轼的诗词、《史记》,处处可见其有眼光和学识。(2)授课风格采取精当的讲解,对“孟轲”的“轲”字的点拨,借《病梅馆记》中“病梅”谈对学生“不做病梅”的期望,对李煜、苏轼诗词中“寒”字的留白教学,以及《鸿门宴》中“立”字的深度挖掘,颇有风范,让人印象深刻。(3)国文教员非常重视背诵积累。要求严格,从背不下去就站在“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等信息可知其重视背诵环节。
答案:(1)针对国文教员自编教材评论其眼光和见识。
(2)针对国文教员的授课风格即精当的讲解进行评化。
(3)对国文教员要求学生大量背诵名篇进行评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①,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注】①梦卜:殷王武丁以梦得傅说,周文王以卜得姜尚,故以“梦卜”代指任命宰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解析:“救灾者”是“聚民城郭中”的主语,意思是“救灾者都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的意思是“有的人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或待哺数日不得粥”与“而仆”之间为修饰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答案: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河朔,泛指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河,古代特指黄河;朔,在表示方位时指东方,如朔风即东风。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解析:B项,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朔,表示方位时指北方。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予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解析:D项,富弼人气之高,令宋仁宗为之喜出望外,而不是心生嫌隙。宋仁宗所说“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是指人心所向,比“梦卜”更为可靠。
答案: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答案:富弼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答案: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
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3分)
答案: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参考译文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年轻时坚持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嫁给他。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推举他为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这时西夏有二位首领前来归降,朝廷对他们只是补借奉职。富弼说应当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以便规劝人前来降服。事情下到中书,宰相起初不知此事。富弼叹息说:“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 而宰相却不知道!”更加极力论说此事,这样就听从了富弼的建议。仁宗急切地用天下太平来督责宰相辅臣们,多次下诏督促富弼与范仲淹等,又打开天章阁,给予笔和纸,让他们写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任命范仲淹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富弼主管北部边境之事。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内容以进纳贤才斥退无能、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富弼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河朔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富弼规劝治区内的老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处,分散让人居住,以便于供给柴火和饮水。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到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挑选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并记下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一般每隔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愿为之尽力。山泽森林池塘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领取粮食回家,共救治五十余万人,招募为兵的流民达万人。在此之前,救灾者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疾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人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自从富弼立法简便周到详尽,天下相传来作为样板。
至和二年。诏令投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那天,士大夫在朝廷互相庆贺。仁宗暗中观察知道此事,对学士欧阳修说:“古人任命宰相,有的得之于做梦和占卜,哪里像现在人心如此呢 ”欧阳修叩头致贺。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这个时候,百官各自任职,天下太平无事。于是请求告老回乡,加拜司空,遂封韩国公辞官归居。元丰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八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西阁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②。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于时间,“风”“月”着眼于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解析:C项,“‘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
答案:C
16.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6分)
答案: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但是, ① 。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但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传送花香,柔柔地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 ② ,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18.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比喻、对比、拟人     B.借代、比喻、夸张
C.对偶、比喻、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解析:文中“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一句是比喻也是对比;“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一句是对比;“轻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传送花香,柔柔地掀起禽鸟的羽毛”一句是排比;“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一句是夸张;“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一句是拟人;没有借代和对偶。
答案:A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答案:示例: ①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②两地的春风都太粗猛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温柔的春风吹着柳枝,吹拂着水面,送来浓郁的花香,吹起了禽鸟的羽毛。”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分)
答案:(1)原句多用叠词,更形象地突出了春风的温柔。(2)原句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更加形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21.请各用一句话归纳下列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并对此现象进行综合评论。每句归纳不超过25个字(5分),综合评论不超过60个字(6分)。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东北流出的人口有100多万人,而且多为高层次人才。2010年至今,东北人才外流情况丝毫没有逆转。据统计,吉林大学2015届、2016届毕业生中,东北三省籍学生选择去外地就业的多于本地就业,呈“净流出”状态。教育机构“家长帮”发布的信息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留在东北就业的仅为13.63%,远低于当地生源占比;北京某高校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竟无一人愿意去东三省。
材料二:满足相关要求即可落户、租房买房都有优惠、高额的就业创业补贴……南京、西安、武汉、成都、石家庄等20多个城市纷纷给出相关优惠政策,城市“抢人大战”也成为今年毕业季一道独特的风景。以武汉为例,除了毕业能落户、买房租房有优惠的“标配”外,2017年10月,武汉市人社局等多部门还公布了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其中专科生每年4万元,本科生每年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年6万元,博士研究生每年8万元。
答案:材料一:近十几年来东北人口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 材料二:多个大城市纷纷推出优惠政策,抢夺高层次人才。 评论:人才流动方向主要是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东北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或:这是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客观反映。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就必须有高层次人才,要想吸引高层次人才,也一定要有优惠政策。或:实施城市人才战略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东北三省也应多提供优惠政策,留住高端人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全国百家媒体开展了“记录了不起的中国人”活动,记录选摘如下:
无锡地铁上,中学生金子添帮同学拿着饭团,饭团不小心掉下后,他跪下来用纸巾擦拭地上的污渍。
陶津津失去了右臂,“我不想跟父母要钱,也不想让人笑话”,在村里建筑队一干就是五六年。
下雨了,环卫工人没地方避雨,路过的民警主动邀请环卫工人上车,环卫工人说,等雨小一点还要工作,于是,民警和他一起坐在后备箱避雨。
  保洁员大叔王世金,左眼几乎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3,为了完成在孩子们面前跳好舞的承诺,他把舞蹈动作画成分解图,一段段画,一段段练,8个月后,他的舞蹈在网上热传,他因此被网友称为“60后新生代偶像”。
孤寡老人刘盛兰,十几年几乎未尝肉味,未添一件新衣,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钱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
  读了上面几则事例,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从中选取两三则事例来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PAGE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照相而入“馆”,①      ,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种②      的高贵感,牵动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 眼睛亮吗 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 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③      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单上所标的“某月某日下午三点”或“某月某日上午十点半”那个时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记忆中,取相片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过忘记或滞后的情况。照片即将从简陋的纸袋里抽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经常心脏狂跳不止。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解析:第①处,结合前文“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所以后文“照相而入‘馆’”,就是自然出现的结果了;成语“顺理成章”意思是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故可填“顺理成章”。第②处,语境强调照相馆的幽暗,给人带来的高贵感很难表达出来,总是牵动人心、令人神往;成语“难以言喻”意思是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出来。故可填“难以言喻”。第③处,结合“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及“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可知第③处欲表达想要看到照片的迫切心情;成语“迫不及待”意思是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故可填“迫不及待”。
答案:①顺理成章 ②难以言喻 ③迫不及待
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请简要说明。
答案:文中第一处画横线句中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用多个疑问短句,更好地表达出大家照相前激动、兴奋的心情;而第二处画横线句中主语“你”再三出现,增加了语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写出了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示的热闹场面。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
  材料一 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姓“民”,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
民法典以民事权利的保障为核心,围绕着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而展开。可以说,民法典以民事权利的确认为经,以民事权利的保护为纬,编制了细密的民事权利保护屏障。民事权利的保护既是民法典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民法典总则编提纲挈领,通过抽象民事领域的共通性规范,构建了民事权利体系,并为各分编的展开奠定了基础。而民法典分则完全是以权利为主线展开的,分别形成了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并以侵权责任编对权利的救济为民法典的结尾,通过对各项民事权利提供立体保障,发出了民法典权利保护的最强音。
民法典确认并建立了内容全面、体系周延、层次清晰的民事权利体系。民法典不仅广泛确认了各类主体的财产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广泛确认了人身权,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民法典不仅紧扣财产权的突出问题,完善了财产权制度,还强化了对个人生命、身体、健康等各项人身权益的保护,有力维护了个人的人身安全。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也使其成为与物权法、合同法等并列的民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落实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任务,改变了传统民法存在的“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这既是民法典回应时代需求的集中体现,也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民法典对民事权益的保护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为适应互联网、高科技发展的需要,民法典人格权编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引入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并通过反面列举的方式,对侵害私生活安宁的各种典型方式作出了规定。民法典禁止行为人实施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的行为,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民法典承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民法典不仅保护各项民事权利,而且也将各种新型的合法利益纳入保护范围,保持了权益保护范围的开放性。
民法典提供了完整、多样、便捷的权利保护方式。权利的救济应当先于权利,民法典为多样的民事权利提供了多样的保护手段。从为恢复权利人对其权益圆满支配状态的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到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继续履行请求权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从针对人格权侵害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到适用广泛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到特殊情形下的惩罚性赔偿,民法典为所有民事权利的保护提供了足够的“武器”。民法典在保护民事权利的同时,也有效协调了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之间的冲突。例如,妥当处理人格权保护与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关系等。民法典确认了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法律原则,对民事权利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从而妥当平衡权利的冲突,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私权的保障彰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确保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促进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民法典通过保障民权,旨在实现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这也为全面依法治国宏伟蓝图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王利明《民法典开启
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材料二 民法典是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典,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新时代,我们与民法典如约相见,可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
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民法典孕育生长提供了肥沃土壤。编纂民法典,完善民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为各类民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具有现实紧迫性。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民法典,对立法提出了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多年稳定运行中一些基本原则共识的形成,也为制定民法典提供了条件。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和落实,为民法典赋予了鲜活生命。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法典继承民法通则中有关人身权的规定,回应了人格权保护的现实需求,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是十分先进的,使我国民法典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人格权独立成编,疫情期间监护责任、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电子合同、旅客霸座、高空抛物坠物等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民法典中都有回应。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摘编自李焱《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通过保障民权实现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B.民法典民事权利体系层次清晰,完全满足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并创造性地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改变了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缺陷。
C.民法典与时俱进,加强民事权益保护,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正面而翔实的解读,在我国立法上首次明确规定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
D.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坚持和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关人身权的规定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都是首创。
解析:B项,“完全满足了人民的精神生活”错误,依据材料一第3段“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可知,“完全满足了”的说法和原文不符。 C项,“通过正面而翔实的解读,在我国立法上首次明确规定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错误,依据材料一第4段“民法典人格权编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引入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并通过反面列举的方式”可知,“正面而翔实”无中生有。 D项,“有关人身权的规定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都是首创”错误,依据材料二第3段“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是十分先进的”可知,应是“国内重大创新,世界上十分先进”,而不是“都是首创”。
答案:A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法典以民事权利的保障为核心,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为了保护民事权利。
B.民法典权益保护范围具有开放性,比如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新型的合法权益不断被纳入保护范围。
C.民法典确认了诚实信用等法律原则,主要内容就是协调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间的冲突,解决纠纷。
D.民法典回应了如旅客霸座、高空抛物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特点、人民意愿。
解析:C项,“主要内容就是协调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间的冲突”错误,依据材料一第5段“民法典在保护民事权利的同时,也有效协调了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之间的冲突”可知,“主要内容”说法有误。
答案:C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的一项是(  )
A.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B.不得侮辱、诽谤他人的名誉。
C.未经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
D.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
解析:D项,“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错误,依据材料二第3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和落实,为民法典赋予了鲜活生命。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可知,“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和人格没有关系。
答案:D
6.如何理解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说,民法典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人”为中心,强化了个人生命、身体、健康等人身权益的保护(或:解决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如旅客霸座、高空抛物坠物、垃圾短信、拍摄他人私密空间、侵害私生活安宁等)。②“百科全书”是比喻的说法,是说涉及的法律内容多,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
7.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并分析其特点。
答案:①材料一行文呈“总—分—总”形式,先概述民法典制定的意义;后分说,用段首句的形式,分别阐述民法典中民事权利、民事权利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再阐述民法典的时代性以及权利保护方式的多样性;最后总结。②文章论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点明确,前后照应。单元综合检测二(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黄旭华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这是黄旭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
在此四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得到毛泽东主席批准。这份绝密报告,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然而,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 1959年秋,赫鲁晓夫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中国搞不了。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主席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自己造核潜艇的决心。”黄旭华说,这种激励难以言表。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没办法,只能‘骑驴找马’,搜罗核潜艇相关信息,拼凑出核潜艇的轮廓。”黄旭华说,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上天,带来核潜艇下海的希望。5个月后,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一个侦察兵已把最佳路线侦察出来,就没必要重走他侦察时的路线了。”黄旭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核潜艇潜入深海,才能隐蔽自己,在第一次核打击后保存自己,进行第二次核报复,从而实现战略威慑。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铜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便在深潜试验时沉没,艇上一百多人全部遇难。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观察并记录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人们握手,拥抱,喜极而泣。
  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
  深海,潜伏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核潜艇人”的功与名。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我刚三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旭华说。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他们是骑鲸蹈海的“无名英雄”。
(摘编自刘诗平《人生,为祖国深潜——
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注】黄旭华,中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大国重器,令中国人民挺直腰杆;高铁、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夯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并逐渐向“领跑”发起冲击。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汇、彼此影响,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外部看,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科技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让科学技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通过营造科学氛围和科学环境,在全社会集聚起不懈攀登的力量,实现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助力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摘编自丁奎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用较多笔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
B.文章介绍当年核潜艇研制的简陋条件,凸显了主人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章将我国当时的研制方案与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方案进行对比,旨在表现我国方案的可行性。
D.文章写64岁的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做深潜试验,突出表现了他与同事们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
解析:A项,“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错,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艰难不易。 C项,“我国方案的可行性”错,美国方案也是可行的。两种方案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我国方案的制定有自己的想法,表现黄旭华敢于创新的精神。 D项,“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错,应为突出表现了黄旭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选取黄旭华“荒岛求索”的事迹,集中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选材的典型性。
B.材料一以核潜艇研制时间为线索,既利于展示我国核潜艇事业发展过程,又利于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C.材料二首段选取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论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
D.材料二第二段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利于激发读者的使命感,体现了新闻评论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解析:“论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错,应是论证了“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
答案:C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王振义院士不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培养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
B.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之后毅然回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C.焊接工高凤林屡次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D.张桂梅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去,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山区的孩子带来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解析: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体现的是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D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这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①首先从过去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科学家精神在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中的重要性。②然后从现实的角度,为当今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明确了努力方向。
5.基于材料二中“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你认为材料一这篇人物通讯有何社会现实意义 (6分)
答案:①宣传楷模事迹,有利于激发科技报国的志向与热情,集聚不懈攀登的力量。②颂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科学家精神代际传承,有助于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③表现核潜艇事业发展的中国速度,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 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 ”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 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 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 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 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 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 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
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 自己也不知道。
文本二:
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 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试了。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
解析:A项自编讲义“古今文白全有”,随意谈话认知深刻,信手拈来。此处“重”在表现其深厚学养及独特教学风格。
答案:A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解析:A项“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说法不妥,原文为“这第一句……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即彰显着剔除避讳,人人平等的时代主题,也表明了文章的写作章法。B项“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说法有误,这里是表现了王小玉说书的独到之处。C项“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属于强加因果,而且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的内涵有三,一是对项羽褒扬,表明做人应当是为国为民的“人中杰”;二是讽刺丈夫赵明诚的胆小懦弱,大敌来临时他却弃城逃跑;三是讽刺南宋朝堂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做法。
答案:D
8.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4分)
解析:传统小说的特点,从“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提取关键词“气派不大”;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但其言行考查起来,还是传闻居多”可提取关键词“传闻居多”;从“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提取关键词“体裁”“包罗万象”,再分条列项即可。
答案:①气派不大;②传闻居多;③体裁包罗万象。
9.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解析:(1)国文教员自编油印教材,在“五四”时期倡导用白话文教学的年代,编选课本以外的古今文白文章,“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以及讲解《老残游记》、李煜与苏轼的诗词、《史记》,处处可见其有眼光和学识。(2)授课风格采取精当的讲解,对“孟轲”的“轲”字的点拨,借《病梅馆记》中“病梅”谈对学生“不做病梅”的期望,对李煜、苏轼诗词中“寒”字的留白教学,以及《鸿门宴》中“立”字的深度挖掘,颇有风范,让人印象深刻。(3)国文教员非常重视背诵积累。要求严格,从背不下去就站在“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等信息可知其重视背诵环节。
答案:①针对国文教员自编教材评论其眼光和见识。②针对国文教员的授课风格即精当的讲解进行评化。③对国文教员要求学生大量背诵名篇进行评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①,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注】①梦卜:殷王武丁以梦得傅说,周文王以卜得姜尚,故以“梦卜”代指任命宰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解析:“救灾者”是“聚民城郭中”的主语,意思是“救灾者都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的意思是“有的人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或待哺数日不得粥”与“而仆”之间为修饰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答案: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河朔,泛指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河,古代特指黄河;朔,在表示方位时指东方,如朔风即东风。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解析:B项,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朔,表示方位时指北方。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予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解析:D项,富弼人气之高,令宋仁宗为之喜出望外,而不是心生嫌隙。宋仁宗所说“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是指人心所向,比“梦卜”更为可靠。
答案: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答案:富弼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答案: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
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3分)
答案: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参考译文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年轻时坚持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嫁给他。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推举他为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这时西夏有二位首领前来归降,朝廷对他们只是补借奉职。富弼说应当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以便鼓励人前来降服。事情下到中书,宰相起初不知此事。富弼叹息说:“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 而宰相却不知道!”更加极力论说此事,这样就听从了富弼的建议。仁宗急切地用天下太平来督责宰相辅臣们,多次下诏督促富弼与范仲淹等,又打开天章阁,给予笔和纸,让他们写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任命范仲淹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富弼主管北部边境之事。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内容以进纳贤才斥退无能、阻止企求非分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富弼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黄河以北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富弼规劝治区内的老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处,分散让人居住,以便于供给柴火和饮水。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到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挑选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并记下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大致每隔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愿为之尽力。森林池塘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领取粮食回家,共救治五十余万人,招募为兵的流民达万人。在此之前,救灾者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疾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人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自从富弼立法简便周到详尽,天下相传来作为样板。
至和二年。诏令投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那天,士大夫在朝廷互相庆贺。仁宗暗中观察知道此事,对学士欧阳修说:“古人任命宰相,有的得之于做梦和占卜,哪里像现在人心如此呢 ”欧阳修叩头致贺。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这个时候,百官各自任职,天下太平无事。于是请求告老回乡,加拜司空,遂封韩国公辞官归居。元丰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八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西阁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②。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于时间,“风”“月”着眼于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解析:C项,“‘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
答案:C
16.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6分)
答案: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沙画,顾名思义,是以沙子为材料的艺术创作。沙画艺术形式多样,动静结合,写实写意皆可。
近年来,沙画在影视作品中也占据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沙画是“画生画”,在静态画面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态创作过程,画面可以在时间轴上自由变化、连续生成,弥补了一些影视作品影像素材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画生画”的基础上,沙画创作者可以通过细沙的流动变化和刮、擦、点、抠、划、抹等①      的动作,丰富故事表现形式。
曾有人说,沙画的最高潮,就是最后那一抹:一切的美②      。
互联网的发展,为沙画创作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些创作者将沙画表演与视听语言相结合,使沙画艺术以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中的传播③      。像在春晚节目中,就曾多次出现沙画作品,丰富了节目的视听体验。例如,沙画表演《丝路》以骆驼、铁路、大桥等元素,生动展现了“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步伐。沙画表演《我和2035有个约》则运用色彩绚烂的彩沙,传递出对未来的向往,达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沙画作品在达到客观再现自然和丰富故事表现的境界之后,沙画创作者开始注重在沙画上表达内在旨趣为中心。流动的细沙、连续变化的画面、契合主题的音乐等,使沙画作品展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沙画艺术正从一个个狭窄的工作室飞入广阔的网络世界,为人们呈现一场绚丽的视觉盛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分)
解析:第①处,此处修饰沙画创作时的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比喻做一件事情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故可填“一气呵成”。第②处,“最后的一抹”是沙画创作完成后把全部作品抹掉,美在这一瞬间就消失了,“转瞬即逝”形容转眼之间就很快消失。故可填“转瞬即逝”。第③处,利用网络空间,采用视听结合方式使得沙画艺术传播更加迅猛,“突飞猛进”形容发展变化十分迅速。故可填“突飞猛进”。
答案:①一气呵成 ②转瞬即逝 ③突飞猛进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沙画作品”,未表达完整,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变成了“沙画创作者”。可将“沙画作品”与“在”换位置;二是句式杂糅,“注重……为中心”将“以……为中心”和“注重……”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删去其中一种。
答案:在沙画作品达到客观再现自然和丰富故事表现的境界之后,沙画创作者开始注重在沙画上表达内在旨趣。
20.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3分)
解析:第二段先说结果,“近年来,沙画在影视作品中也占据一席之地”,然后再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沙画是‘画生画’,在静态画面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态创作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丰富故事表现形式”;抓住关键词,这两个原因分别是“可以展现画面的动态创作过程”和“表现形式多样”。然后用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述,可采用“由于……因此”的句式,表述为:由于沙画可以展现画面的动态创作过程,且表现形式多样,因此,沙画在影视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答案:由于沙画可以展现画面的动态创作过程,且表现形式多样,因此,沙画在影视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21.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解析:原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是指任何人。A项,“谁主沉浮 ”中的“谁”为疑问代词,起强调的作用,指主宰大地命运的人。B项,“谁”指任何需要表达和交流的人,包括“我”。C项,“谁知道”中的“谁”为疑问代词,表反问,句子应该是“我怎么知道他会生气”的意思。D项,“谁”起到强调作用,表明“我”已深刻地认识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答案:B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解析:第①处,由前文“周围的世界……容易”和后文“经常戴上耳机”可知,语境是强调戴上耳机就会得到安静,故可填“只需要戴上耳机”之意的句子。第②处,由后文“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可知,语境是说使用耳机需“把握好度”,且由结合问号可知,第②处为疑问句,故可填“怎样才能把握好度”之意的句子。第③处,由前文“诱发耳部炎症……事实上”和后文“逐渐升级”可知,语境是说过度使用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可能会更加严重,故可填“症状不仅不会减轻”之意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只需要戴上耳机 ②怎样才能把握好度 ③症状不仅不会减轻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全国百家媒体开展了“记录了不起的中国人”活动,记录选摘如下:
无锡地铁上,中学生金子添帮同学拿着饭团,饭团不小心掉下后,他跪下来用纸巾擦拭地上的污渍。
陶津津失去了右臂,“我不想跟父母要钱,也不想让人笑话”,在村里建筑队一干就是五六年。
下雨了,环卫工人没地方避雨,路过的民警主动邀请环卫工人上车,环卫工人说,等雨小一点还要工作,于是,民警和他一起坐在后备厢避雨。
  保洁员大叔王世金,左眼几乎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3,为了完成在孩子们面前跳好舞的承诺,他把舞蹈动作画成分解图,一段段画,一段段练,8个月后,他的舞蹈在网上热传,他因此被网友称为“60后新生代偶像”。
孤寡老人刘盛兰,十几年几乎未尝肉味,未添一件新衣,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钱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
  读了上面几则事例,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从中选取两三则事例来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第二单元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地球上的每一项生物过程也都具有一个最适温度,例如,如果温度超过了植物适宜的临界值,植物吸收碳的能力将会减弱。我们知道,陆地生物圈的碳循环包括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通过生物过程将其①         。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地球温度相对稳定,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和碳释放基本持平衡状态。不过,随着②          ,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当温度超过临界点后,生物圈碳储存的速度会迅速减慢,③          ,致使全球碳储存和碳释放失衡。未来只有将气候变暖限制在巴黎气候协议确定的水平之内,(  ),为我们争取更多“自救”的时间。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陆地生物圈碳汇才有可能抵消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
B.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才有可能被陆地生物圈碳汇抵消
C.陆地生物圈碳汇才有可能被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抵消
D.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才有可能把陆地生物圈碳汇抵消
解析:从上文“当温度超过临界点后,生物圈碳储存的速度会迅速减慢”可知,所填入句子的主语应是“陆地生物圈碳汇”,据此排除B、D两项。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是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再联系后文“为我们争取更多‘自救’的时间”可以判断,此处应用主动语态,据此排除C项。故选A项。
答案:A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答案:(示例)①释放回大气中
②全球气温持续创纪录地升高
③而碳释放速度则会加快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 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
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取。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例证和表述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读已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
《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
B.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察范围。
C.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
解析:A项,“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作者对此是肯定的。C项,“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错误。根据材料二中“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可知,在魏晋时期还没有最终形成成熟的观点,只是得到“支撑”。D项,“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错误。原文为“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观点比修辞特点论更客观。
答案:B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B.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
C.“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D.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
解析:D项,“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错误。原文是说“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即两种学说的互识、互补成就的是两者的相似、相近,而不是“差异”。
答案:D
5.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
A.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
解析:C项,“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的例子不能佐证“文如其人”的观点。因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谈论的是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时代现实的关系。而且建安诗人是一个文学流派,不是具体的某个文人。
答案:C
6.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案:先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起源于先秦;然后谈论西方“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比较指出中西方风格论的相似、相近之处。
7.《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①“诗言志”的观点是中国儒家经典的通识,即文学作品应该要反映作者的情趣志向,这是其固有功能。②诗文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诗言志”让这种传承有了依循。③“情欲信”与“文如其人”的风格论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价值是“贵真”。④“真”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而“情欲信”强调作品中的情感必须真实可信,高度契合了“文如其人”的价值理念,是其坚实的思想基础。单元整合拓展
劳动光荣
素材挖掘
篇目 主题挖掘 内容提炼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辛勤劳动 袁隆平被称为“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他“挽起裤腿走下稻田”“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张秉贵“拿糖,一抓就准”“卖得真快,又那么热情”“在柜台里,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晩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探界者”钟扬》 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时,“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仍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坚持爬上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芣苢》《插秧歌》 辛勤劳动不仅具体表现在通讯中报道的这些优秀劳动者身上,《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同样是匠人辛勤劳动的体现。从《芣苢》中描写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劳动过程,可以看出古代人劳作的辛勤。《插秧歌》中,从“雨从头上湿到胛”“低头折腰只不答”均可见插秧的辛劳
/ 创造性劳动 创造性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袁隆平和钟扬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创造性劳动,张秉贵竭尽心智把服务工作做到完美,同样是创造性劳动。在这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更需要发扬具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和“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的工匠精神进行创造性劳动
素材拓展
根据上面的主题,搜集资料,选择社会中展现使命与抱负的两则事例。
名医伍汉文的奉献:把自己交给国家
  伍汉文曾是国内在岗的年龄最大的代谢内分泌科医生。受母亲是医生的影响,伍汉文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好医生。19岁那年,为报考当时国内最好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他从香港搭汽车,乘火车,走山路,历时整整两个月,终于到了湘雅医学院,并如愿考上了湘雅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伍汉文在工厂、矿山调查和讲学时,发现这些工作场所的粉尘中铅锌含量远远超标,很多工人因此出现了健康问题。他展开研究,发现乙亚胺四醋酸二钠钙最有疗效。但当时此药奇缺,无奈之下,伍汉文便用药品原料自行配制。为了检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动物实验成功后,伍汉文以身试药,亲身验证安全后,到车间发放,使全体铅中毒工人得以治愈。此后,他又研制出治疗铅中毒肠痉挛、腹绞痛的硫酸镁注射剂,以及用口服钙剂加维生素C防治铅中毒的方法,填补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的空白。
黄旭华:大国工匠,为国铸剑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1988年,中国核潜艇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黄旭华当时是总设计师,知道许多人对深潜试验提心吊胆,他当时只说了一句:“我跟你们一起下去。”深潜试验当天,南海浪高一米多。艇慢慢下潜,钢板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声。极度紧张的气氛中,黄旭华依然全神贯注地记录和测量各种数据。核潜艇到达了极限深度,然后上升,等上升到安全深度,艇上顿时沸腾了。人们握手,拥抱,哭泣。有人奔向黄旭华:“总师,写句诗吧!”黄旭华激动之余写了四句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一个“痴”字,一个“乐”字,是黄旭华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优秀例文
违千夫之诺诺,做一士之谔谔
郭静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脉与国脉相连。青年一代聆听着祖国的心跳,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满怀建设祖国的热忱,积极投身艰苦的工作。时代赋予广大青年新的责任与使命,而当代的青年们不辱使命,主动担当,以青春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父母们,前行途中,他们需要你们成为最坚强的后盾,需要你们的全力支持。
  当代中国,欣欣向荣,日新月异,蓬勃发展。这是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这是一个创造无限的时代,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父母们难道不为生逢其时的孩子们感到庆幸 他们有着最好的历史际遇啊!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当孩子怀有这样匹夫有责、主动担当的情怀,做父母的,又怎能不欣慰 让孩子成为祖国的栋梁,不正是做父母的日思夜想的吗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而当孩子们也心怀远方、心系祖国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吗
  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父母对孩子有高技能却从事艰苦工作难以接受,这从侧面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可真正的爱是放手,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大胆飞翔。爱是父母手中的风筝线,但过度地拉紧,只会让风筝无力高飞。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作敢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即使隔着无穷的山、无尽的海,也不能阻止他们逐梦的脚步。只有到最艰苦的地方,才能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对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当下,有一些青年心无祖国,胸无壮志,这无疑是精神上“缺钙”。而很多孩子却选择了远方,选择了责任与担当,选择了到艰苦的地方去历练。有些人贪图安逸、安于现状,也有一些人却能够无所畏惧,大胆追求。他们“违千夫之诺诺,做一士之谔谔”,勇于前行逐梦,渴望在时代的大潮中能够勇立潮头,大有作为,这不正是做父母的满心的期待吗 父母理应成为他们的强心剂,去支持他们。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时代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违千夫之诺诺,做一士之谔谔。”在时代的激流中,青年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广大父母,让青年在时代的呼唤中高飞吧,你们肯定会做他们腾飞的臂膀,助他们翱翔九天。
  【写作借鉴】(1)准确审题,精当立意。文章是写给父母看的,想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接受,题目的指令性任务把握得非常准。(2)思路清晰。从时代、国家、家庭、个人四个层面依次切入,说理有序而深入,内容可谓充实。(3)文采斐然。对偶、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有文采,又有感染力。大量引用,不仅增强了说服力,更彰显出作者的文化底蕴。
实用类文本的选材组材
考点解读
分析文本的组织技巧,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可以考查文章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的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选材特点 1.真实;2.典型;3.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组材注意事项 材料和中心、人物、主题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是采用重大题材还是选择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材料的顺序安排如何
解题思路
设问方式 1.本传记在选材、组材上有何特色 2.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解题技巧 1.选材类:(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为突出的人物。(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2.组材类:(1)从时序角度思考。通过抓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变过程。(2)从详略方面思考。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需浓墨重彩地渲染,即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可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答题模板 选材事例+特点+效果
教材链接
实用类文本的选材有如下特点:选材真实,不能虚构;选材典型,立足于表现人物的品质与精神;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主要内容
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第一代
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植株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言论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2)《“探界者”钟扬》
主要内容
“英雄”少年考上大学
种子达人收集种子
科学队长热衷科普
“接盘”导师不放弃学生
赴藏工作,生命延续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者叶嘉莹: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是更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她10多岁时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0多岁时又经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 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0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用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外国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的心,打动了这些外国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含义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诗人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现已90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放弃。
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来表现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的 请结合全文分析。
①教学方面:叶嘉莹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②研究方面: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③推广方面: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了“哪几个角度”“选材”,所以本题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选材的能力,属于“赏析选材技巧题”。根据题干要求“表现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可从事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两个方面思考,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到语段:
选材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诗词教学(第三、四、五段) 叶嘉莹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
诗词研究(第六段) 叶嘉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诗词推广(第七、八、九段) 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施立松
  熊希龄出生于湘西凤凰城沱江河畔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 熊希龄幼时即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一本《三字经》只用了三四天就能背熟,“神童”之誉,不胫而走。他稍大,又凭满腹才情,名满三湘。
  24岁,熊希龄顺利中了进士,与张謇同榜。更有幸的是,在殿试时,光绪帝很欣赏他的文笔,在他的考卷上用朱笔御批:“笔摇五岳,气行全球,横扫五大洲,杰作也。”年纪轻轻就被“点翰林”,可谓前途无量。可是,春风得意的熊希龄还没来得及勾画人生,锦绣前程就生生地被雨打风吹去。
  就在他入翰林院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民族危亡激起了熊希龄的满腔豪情和报国之志,腐朽如槁木的清王朝,已承载不了他的理想之舟,“分道扬镳”成为必然。他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身份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并参加谭嗣同创立的南学会。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熊希龄因在赴京途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而逃过一劫,但也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还是潺潺流淌的沱江水收容了这个才子失落的心。回到老家的熊希龄,闭门读书,养精蓄锐。
  寒来暑往,岁月更替,静待中的熊希龄等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国内立宪呼声如浪潮高涨,一向闭关自守的清廷和心扉紧闭的西太后,迫不得已派遣五名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新任湖南巡抚端方就是其中之一。端方与袁世凯、岑春煊、张之洞一起,号称清末四大能臣,一度支持戊戌变法。端方非常爱惜熊希龄这位才子,机会来临,他大力保荐。就这样,熊希龄充任五大臣的随员,一起出访。
  这番国外游历,丰富了熊希龄的阅历。回国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又奏请调他任东三省屯垦局会办兼奉天造币厂总办。东三省的经济,在他的长袖善舞下,如雨后春笋,一派生机,熊希龄的头上,也冠上一顶“理财能手”的高帽。湖南前后三任巡抚都非常赏识熊希龄。三任巡抚中,端方、赵尔巽是清廷倚重的股肱之臣,陈宝箴是维新派骨干,他们的竞相举荐,足以表明熊希龄这位“三湘有为之士”的才识和能力。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粉饰太平,竭力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自然是负责组阁的不二人选。熊希龄以“不问党不党,只问才不才”的原则组阁,熊氏内阁有“第一流人才内阁”和“名流内阁”之称。这届内阁不是浪得虚名,真可谓人才济济:熊希龄为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孙宝琦为外交总长,朱启钤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司法总长,汪大燮为教育总长,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张謇为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周自齐为交通总长。当上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的熊希龄,雄心勃勃,自然渴望有一番作为,力图建立起独立富强的“真正共和国”。
  可是,袁世凯让熊希龄组阁,本来就只是一种姿态,一个过渡,是利用“名流”来装点门面对付国民党。当他的目的达到后,“名流内阁”便沦为累赘。熊希龄作为一个读书人,虽然才华横溢,有谋有略,但仍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之中。
  熊希龄和那个时代的一群人的命运,都输给了那个乱世。熊希龄开始筹办香山慈幼院,穷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这个转身虽不华丽,甚至有些无奈和凄怆,但民国从此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慈善大家,使得乱哄哄的世道有了一处安宁的荫蔽,风雨凄迷的漫漫长路有了一个供人歇息的长亭。
  熊希龄把香山慈幼院打造成一所特殊的学校,一座新式教育的试验园地。慈幼院与其他学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推行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教育体制,并且在孤贫儿童的衣、食、住及学习用品等方面全部免费。慈幼院的教育理念和创办实绩,为当时社会所公认。它自婴儿教保园,而小学,而中学,而补助升入大学,贯彻全部教育阶段;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兼施,“学校与工厂齐办,小学得职业陶冶,初中得职业试探,高中得职业专修”,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慈善教育的先河。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已淡忘政治的熊希龄又萌发了爱国热忱。他宣布香山慈幼院中学全部男生停止文化课学习,集中到北平青龙桥三校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将达到一定年龄的学生,输送给抗日意识较强的冯玉祥的抗日部队做后备军。他多次亲临军训现场,鼓励学生说:“在此抗战时间,乃千载一时之机会,吾人不于此时努力尽责,更待何时 余意少壮青年,亦须于此时磨炼困难,为国服务,读书何为 逃难何为 ”
  熊希龄是决心奔赴国难的,他做好了死在战场上的准备。他办的两件事格外引人瞩目:一是为自己在香山建了生圹,二是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充慈善教育事业。沪宁相继沦陷后,熊希龄和夫人毛彦文忧心如焚,乘船赴香港为难民和伤兵募捐,后准备绕道广州返回湖南,以期再为苦难中的家国尽绵薄之力。但因积劳成疾,熊希龄突发脑出血,抛下他未竟的事业、深爱的妻子和数千名孤贫儿童,走了。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熊希龄曾与张謇同榜,在科举考试中,深受光绪帝的赞赏,同时考卷被光绪帝朱笔御批,真可谓春风得意。
B.在民族危亡之际,熊希龄充满豪情壮志,向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并协助其推行新政。
C.熊希龄是中国慈善教育的开拓者,建立香山慈幼院,推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教育体制。
D.抗日战争爆发后,熊希龄准备将慈幼院适龄的男学生输送给冯玉祥的抗日部队做后备军,并亲临军训现场,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报效祖国。
解析:B项,张冠李戴。熊希龄协助的不是张之洞,而是陈宝箴。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熊希龄出生于显赫的贵族家庭,在幼时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享有“神童”之誉,名满三湘。
B.熊希龄中进士点翰林步入政界,仕途一帆风顺,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得到端方的大力保荐,充任随员。
C.熊希龄在国外游历后,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经验,治理东三省时,当地经济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惊叹。
D.熊希龄雄心勃勃,渴望有一番作为,组建一流的内阁,却被袁世凯所欺骗,一番付出,付诸东流。
解析:A项,“出生于显赫的贵族家庭”错误,应是出生于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B项,“得到端方的大力保荐,充任随员”发生在国内立宪呼声日益高涨之时,而非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C项,“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经验”系无中生有。
答案:D
3.结合文本,概括本文材料运用的特点。
解析:材料的运用从选材和组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选材,主要突出真实性和时代性,突出熊希龄的形象。组材,主要从时序和详略两个方面进行解读,解读时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答案:(1)从选材角度看,选取能表现“天下暖”的材料,塑造熊希龄有满腔抱负、爱国热忱的形象。
(2)从组材角度看,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从熊希龄出生,至其考中进士,再到终于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3)从材料特点看,详略得当,略写了熊希龄考中进士及发展东三省的经济等事,重点介绍其慈善教育事业。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方法技巧·画龙点睛
知识综述
  写好记叙文需要集中笔墨描写一个“点”—— “写人叙事有依托”,即依托某一具体的“点”写人叙事,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文章主旨的表达、作者感情的抒发借助这一具体的“点”来实现,从而使文章别具一格。
技巧点拨
  1.精心选取能够表现人物性格和寄托文章主旨的具体的“点”。
  我们选材时,若能够聚焦于某一“点”,通过这一“点”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那么文章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这一“点”必须有代表性,能够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或情感,是人物性格或情感的“外化”;这一“点”最好是形象的,有“画面感”的,这样才更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同样写母亲,很多学生会写母亲在我们生病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或者写母亲在烈日下的农田里挥汗如雨地收割庄稼等,但我们也可以把目光聚焦于母亲的手,写母亲的手的变化:年轻时母亲的手是白皙的、柔软的;中年时母亲的手变得粗糙、干裂。同一双手,变化这么大,足以写出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在我的眼里,父亲始终是最健壮的。年轻时的父亲腰背挺直,他的肩膀厚实、温暖,能托起我的人生。
  当我还是一个黄毛丫头时,父亲的肩膀就已经成为我的“地盘”。我会任性地拍着父亲的头,让他像马一样驮着我。对我的任性,父亲毫不生气,他驮着我,真的像马一样奔来奔去,还像马一样发出长鸣。这时,我会被父亲逗得哈哈大笑,却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如今,当初骑在父亲肩上的小丫头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时,我才发现,父亲的后背已经有些伛偻,肩膀似乎也已变得单薄、瘦削。
  那天,我无意间看到父亲一边看电视一边用他早已布满老茧的手揉着自己的肩膀。幼时,骑在父亲肩上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父亲太累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都无情地压在了他的肩上。多少次,他需要背起年迈的奶奶上下楼;多少次,他需要背起年幼的我走过泥泞与坎坷;多少次,他需要背起生活的行囊走在风里雨里……他需要背起的东西太多了,多到他由一个英俊强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鬓角染霜、腰背单薄的老人。
  我走过去,轻轻地为父亲按摩起来……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我”小的时候,“父亲腰背挺直”“肩膀厚实、温暖”;“我”长大后,“父亲的后背已经有些伛偻,肩膀似乎也已变得单薄、瘦削”。通过对比,父亲的形象鲜活起来,而“我”主动为父亲按摩肩膀的举动又表现了“我”的感动与感悟,“我”的成长也由此可见一斑。
2.谋篇布局时要裁剪素材,详略要安排得当。
  选好了“点”,具体行文时就要在这一“点”上多着墨,以此突现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旨,而与这一“点”关系不大的内容就略写,甚至不写。如此,文章方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似乎从我记事起,每次见到爷爷,他总是穿着一双白底黑面的布鞋,鞋虽旧,却被爷爷刷洗得一尘不染。
  爷爷很关心我,每个月都要来学校看我几次。每次来学校时,爷爷总是穿得土里土气的,特别是他脚上穿的那双布鞋,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记得那天,天空飘着大雪,爷爷又来看我了。我来到学校大门口,看到爷爷蹲在一个角落里,头上、肩上都落满了雪花,从远处看,他就像一个雪球。爷爷见到我马上迎了过来。他解开大衣,从怀里拿出一盒饺子递到我的手里,饺子还是温热的。爷爷说:“这个给你,你奶奶给你包的饺子,让我送来。”
  我看着爷爷头上、肩上的雪,突然心里发酸,眼泪直往上涌,我低下头,让眼泪滴到雪地上。泪眼模糊中,我看到爷爷脚下的那双布鞋早已被雪打湿,白色的鞋底边缘沾上了泥泞,已经变黑。这双布鞋,带着爷爷从大老远跑来给我送饺子,我还有理由瞧不起它吗 正如爷爷,在这冰天雪地中给我送来关爱,我还有理由说他土气吗
  作者以“布鞋”为依托,表现了“我”和爷爷之间的情感。作者先是对爷爷的布鞋进行了静态描写——“白底黑面”“虽旧,却被爷爷刷洗得一尘不染”;然后叙述爷爷多次来学校看“我”时都是穿着那双布鞋,让“我”觉得爷爷很土气;最后一次描写爷爷的布鞋,是爷爷踏雪来给“我”送饺子,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爷爷对“我”的关爱,于是“我”不再觉得爷爷的布鞋土气了。“爷爷的布鞋”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我”对爷爷布鞋的看法的变化表现了“我”心灵的成长。
3.以细节打动读者,文章由此出彩。
  要想写好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需要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围绕某一“点”来进行细致的描写,会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震撼人心。
  姥姥个子不高,身形圆满,就像她手中的大馅儿蒸饺,于是我偷偷叫她“饺子姥姥”。
  姥姥爱吃饺子,我爱吃姥姥包的饺子。每次我去姥姥家,姥姥都会捏一锅蒸饺。姥姥手巧,干活儿快,一锅蒸饺,姥姥眨眼间就能独自完成。
  细白的面,揉得不软不硬,抻成一条蜿蜒的“线”,又断成一个个均匀的“点”,再飞花一般化成一个个舒展的“面”。姥姥拿起一张面皮,扣上一勺馅儿,左手托底,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几下开合,弦月形的花穗就在饺子的脊上绽放了。包好的饺子放在屉上,鼓鼓的,隐约可以看见馅儿的颜色。
  姥姥每次包饺子都十分开心,嘴角一直向上扬。姥姥说:“包饺子,那是咱们的传统,外面的饺子再好吃,终究不是自己包的,没有家的味道。”
  作者抓住“饺子”这一具体的依托点来写姥姥,在写姥姥包饺子的过程时,从揉面到擀皮再到包饺子,作者都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这个过程写得很有美感。姥姥关于饺子的话语——“传统”“家的味道”,使得小小的饺子的内涵更加厚重。
学以致用·我来试试
布置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佳作示例
风 波
  如今,汽车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在很多人心中,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也成了衡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
老马夫妇最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每次赴宴,朋友总是问:“老马,你是怎么来的呀 ”此时,夫妇俩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①
 
①借助于“浑身不自在”“哭也不是,笑 也不是”来显示老马夫妇的尴尬。
 清晨,他们骑着电动车经过小区门口时,碰巧遇到了正在发动私家车的朋友。朋友关切地说:“老马啊,天凉了,应该买辆车了!省什么省啊!” ②
老马打个哈哈,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③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开,买车的念头就渐渐坚定了起来。
老马夫妇不算太穷苦,但也绝对不富裕,他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虽说夫妇俩几年来也算积攒了一些钱,只是家与公司距离不到两公里,汽车实在没有多大用处。想到买车并非那么必要,老马的夫人有点儿动摇。但老马想,别的家长开车接送孩子,好不气派,他们总不能让小马丽输在起跑线上吧。“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女儿,咱们也要买一辆车!”
  终于,夫妻俩下了决心:买车。
  准备买车的过程是辛苦的。老马的夫人在网上搜索了无数款新颖别致、外观精美的私家车。她不分白天黑夜地浏览网页,就是为了找一款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性能上,都不会输给周围朋友的私家车。
  而老马呢,他仔细地计算着费用与时间——考驾照的费用、购车款、保险费、维修保养费、未来预期收入……心情也随着油价起起伏伏。④
  繁杂的市场调研和艰苦的预算工作让夫妻俩疲惫不堪,他们倒在沙发上,没有一丝买车的喜悦,反倒有无限惆怅郁积在心中。
这时,小马丽蹦跳着进了房间,她指着额头上贴着的红色花朵,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妈妈,你们看
②用天凉来引出买车的话题,顺理成章,且又显得礼貌。
③用“打个哈哈”来回应朋友的问候,轻松之余又显出了老马的尴尬。
④把老马想买车与担心费用的矛盾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
呀!老师今天奖励了我一朵
小红花,说我做的风车最漂亮!”话音刚落,小马丽迫不及待地从背后拿出一个小风车,在房间里欢快地奔跑起来。风车在风的带动下慢悠悠地旋转起来,仿佛在与小马丽共舞。
老马夫妇想起了曾经在电动车上的快乐。
  风拂过老马夫人的发梢,灌满了她的大衣。⑤她骑在电动车上,问:“宝贝,冷不冷啊 ”
  “不冷,有妈妈呢!”小马丽坐在后头回答,她的声音透过口罩有点儿模糊。说着,她搂着妈妈腰的手更用力了。此时,老马的夫人感受到了女儿从手指间传递来的温度,温暖而幸福。
老马也常常骑电动车去接放学的小马丽。小马丽一出校门,他便亲切地迎上去,帮女儿摘下书包,拿出事先准备的外套、口罩、帽子、围巾等,有条不紊地给她裹上。小马丽则开心地晃着爸爸的手,迫不及待地跟他讲学校里的趣闻⑥,然后用力爬上后座,两腿在电动车两侧有节奏地敲打着:“爸爸快!驾!驾!”
父母与女儿,因为这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有了更多体会爱的机会。
“或许,小马丽需要的不是一辆汽车,更是一个精美的风车。”他们长嘘了一口气,一边抚摸着女儿粉嫩的脸蛋儿, 一边欣慰地笑了。
一家人再次达成了共识:不买车了。
⑤写天气极冷,来衬托小马丽对妈妈的关爱。同时为下文不买车埋下伏笔。
  
⑥小马丽没有因为天冷而抱怨,反而享受这样的过程,与老马一起分享学校趣事。
名师点评
  社会上的各种风潮不时引发家庭内部的风波,作者把手中的笔当作解剖人情的手术刀,生动地刻画出了真实的世态人情。被社会熏染的父母与单纯可爱的小马丽的对比,更衬托出了孩子的纯洁、可爱,从而引起了我们对“买车”的初衷的更多思考,激发了我们对简单生活的渴望。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联想到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
PAGE单元写作点拨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方法技巧·画龙点睛
知识综述
  写好记叙文需要集中笔墨描写一个“点”—— “写人叙事有依托”,即依托某一具体的“点”写人叙事,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文章主旨的表达、作者感情的抒发借助这一具体的“点”来实现,从而使文章别具一格。
技巧点拨
  1.精心选取能够表现人物性格和寄托文章主旨的具体的“点”。
  我们选材时,若能够聚焦于某一“点”,通过这一“点”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那么文章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这一“点”必须有代表性,能够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或情感,是人物性格或情感的“外化”;这一“点”最好是形象的,有“画面感”的,这样才更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同样写母亲,很多学生会写母亲在我们生病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或者写母亲在烈日下的农田里挥汗如雨地收割庄稼等,但我们也可以把目光聚焦于母亲的手,写母亲的手的变化:年轻时母亲的手是白皙的、柔软的;中年时母亲的手变得粗糙、干裂。同一双手,变化这么大,足以写出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在我的眼里,父亲始终是最健壮的。年轻时的父亲腰背挺直,他的肩膀厚实、温暖,能托起我的人生。
  当我还是一个黄毛丫头时,父亲的肩膀就已经成为我的“地盘”。我会任性地拍着父亲的头,让他像马一样驮着我。对我的任性,父亲毫不生气,他驮着我,真的像马一样奔来奔去,还像马一样发出长鸣。这时,我会被父亲逗得哈哈大笑,却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如今,当初骑在父亲肩上的小丫头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时,我才发现,父亲的后背已经有些伛偻,肩膀似乎也已变得单薄、瘦削。
  那天,我无意间看到父亲一边看电视一边用他早已布满老茧的手揉着自己的肩膀。幼时,骑在父亲肩上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父亲太累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都无情地压在了他的肩上。多少次,他需要背起年迈的奶奶上下楼;多少次,他需要背起年幼的我走过泥泞与坎坷;多少次,他需要背起生活的行囊走在风里雨里……他需要背起的东西太多了,多到他由一个英俊强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鬓角染霜、腰背单薄的老人。
  我走过去,轻轻地为父亲按摩起来……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我”小的时候,“父亲腰背挺直”“肩膀厚实、温暖”;“我”长大后,“父亲的后背已经有些伛偻,肩膀似乎也已变得单薄、瘦削”。通过对比,父亲的形象鲜活起来,而“我”主动为父亲按摩肩膀的举动又表现了“我”的感动与感悟,“我”的成长也由此可见一斑。
2.谋篇布局时要裁剪素材,详略要安排得当。
  选好了“点”,具体行文时就要在这一“点”上多着墨,以此突现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旨,而与这一“点”关系不大的内容就略写,甚至不写。如此,文章方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似乎从我记事起,每次见到爷爷,他总是穿着一双白底黑面的布鞋,鞋虽旧,却被爷爷刷洗得一尘不染。
  爷爷很关心我,每个月都要来学校看我几次。每次来学校时,爷爷总是穿得土里土气的,特别是他脚上穿的那双布鞋,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记得那天,天空飘着大雪,爷爷又来看我了。我来到学校大门口,看到爷爷蹲在一个角落里,头上、肩上都落满了雪花,从远处看,他就像一个雪球。爷爷见到我马上迎了过来。他解开大衣,从怀里拿出一盒饺子递到我的手里,饺子还是温热的。爷爷说:“这个给你,你奶奶给你包的饺子,让我送来。”
  我看着爷爷头上、肩上的雪,突然心里发酸,眼泪直往上涌,我低下头,让眼泪滴到雪地上。泪眼模糊中,我看到爷爷脚下的那双布鞋早已被雪打湿,白色的鞋底边缘沾上了泥泞,已经变黑。这双布鞋,带着爷爷从大老远跑来给我送饺子,我还有理由瞧不起它吗 正如爷爷,在这冰天雪地中给我送来关爱,我还有理由说他土气吗
  作者以“布鞋”为依托,表现了“我”和爷爷之间的情感。作者先是对爷爷的布鞋进行了静态描写——“白底黑面”“虽旧,却被爷爷刷洗得一尘不染”;然后叙述爷爷多次来学校看“我”时都是穿着那双布鞋,让“我”觉得爷爷很土气;最后一次描写爷爷的布鞋,是爷爷踏雪来给“我”送饺子,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爷爷对“我”的关爱,于是“我”不再觉得爷爷的布鞋土气了。“爷爷的布鞋”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我”对爷爷布鞋的看法的变化表现了“我”心灵的成长。
3.以细节打动读者,文章由此出彩。
  要想写好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需要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围绕某一“点”来进行细致的描写,会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震撼人心。
  姥姥个子不高,身形圆满,就像她手中的大馅儿蒸饺,于是我偷偷叫她“饺子姥姥”。
  姥姥爱吃饺子,我爱吃姥姥包的饺子。每次我去姥姥家,姥姥都会捏一锅蒸饺。姥姥手巧,干活儿快,一锅蒸饺,姥姥眨眼间就能独自完成。
  细白的面,揉得不软不硬,抻成一条蜿蜒的“线”,又断成一个个均匀的“点”,再飞花一般化成一个个舒展的“面”。姥姥拿起一张面皮,扣上一勺馅儿,左手托底,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几下开合,弦月形的花穗就在饺子的脊上绽放了。包好的饺子放在屉上,鼓鼓的,隐约可以看见馅儿的颜色。
  姥姥每次包饺子都十分开心,嘴角一直向上扬。姥姥说:“包饺子,那是咱们的传统,外面的饺子再好吃,终究不是自己包的,没有家的味道。”
  作者抓住“饺子”这一具体的依托点来写姥姥,在写姥姥包饺子的过程时,从揉面到擀皮再到包饺子,作者都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这个过程写得很有美感。姥姥关于饺子的话语——“传统”“家的味道”,使得小小的饺子的内涵更加厚重。
学以致用·我来试试
布置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佳作示例
风 波
  如今,汽车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在很多人心中,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也成了衡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
  老马夫妇最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每次赴宴,朋友总是问:“老马,你是怎么来的呀 ”此时,夫妇俩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①
  清晨,他们骑着电动车经过小区门口时,碰巧遇到了正在发动私家车的朋友。朋友关切地说:“老马啊,天凉了,应该买辆车了!省什么省啊!” ②
  老马打个哈哈,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③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开,买车的念头就渐渐坚定了起来。
  老马夫妇不算太穷苦,但也绝对不富裕,他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虽说夫妇俩几年来也算积攒了一些钱,只是家与公司距离不到两公里,汽车实在没有多大用处。想到买车并非那么必要,老马的夫人有点儿动摇。但老马想,别的家长开车接送孩子,好不气派,他们总不能让小马丽输在起跑线上吧。“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女儿,咱们也要买一辆车!”
  终于,夫妻俩下了决心:买车!
  准备买车的过程是辛苦的。老马的夫人在网上搜索了无数款新颖别致、外观精美的私家车。她不分白天黑夜地浏览网页,就是为了找一款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性能上,都不会输给周围朋友的私家车。
而老马呢,他仔细地计算着费用与时间——考驾照的费用、购车款、保险费、维修保养费、未来预期收入……心情也随着油价起起伏伏。④
  繁杂的市场调研和艰苦的预算工作让夫妻俩疲惫不堪,他们倒在沙发上,没有一丝买车的喜悦,反倒有无限惆怅郁积在心中。
  这时,小马丽蹦跳着进了房间,她指着额头上贴着的红色花朵,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妈妈,你们看呀!老师今天奖励了我一朵小红花,说我做的风车最漂亮!”话音刚落,小马丽迫不及待地从背后拿出一个小风车,在房间里欢快地奔跑起来。风车在风的带动下慢悠悠地旋转起来,仿佛在与小马丽共舞。 老马夫妇想起了曾经在电动车上的快乐。
  风拂过老马夫人的发梢,灌满了她的大衣。⑤她骑在电动车上,问:“宝贝,冷不冷啊 ”
  “不冷,有妈妈呢!”小马丽坐在后头回答,她的声音透过口罩有点儿模糊。说着,她搂着妈妈腰的手更用力了。此时,老马的夫人感受到了女儿从手指间传递来的温度,温暖而幸福。
  老马也常常骑电动车去接放学的小马丽。小马丽一出校门,他便亲切地迎上去,帮女儿摘下书包,拿出事先准备的外套、口罩、帽子、围巾等,有条不紊地给她裹上。小马丽则开心地晃着爸爸的手,迫不及待地跟他讲学校里的趣闻⑥,然后用力爬上后座,两腿在电动车两侧有节奏地敲打着:“爸爸快!驾!驾!”
  父母与女儿,因为这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有了更多体会爱的机会。
  “或许,小马丽需要的不是一辆汽车,更是一个精美的风车。”他们长嘘了一口气,一边抚摸着女儿粉嫩的脸蛋儿,一边欣慰地笑了。
一家人再次达成了共识:不买车了。
点 评
①借助于“浑身不自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来显示老马夫妇的尴尬。
②用天凉来引出买车的话题,顺理成章,且又显得礼貌。
③用“打个哈哈”来回应朋友的问候,轻松之余又显出了老马的尴尬。
④把老马想买车与担心费用的矛盾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
⑤写天气极冷,来衬托小马丽对妈妈的关爱。同时为下文不买车埋下伏笔。
⑥小马丽没有因为天冷而抱怨,反而享受这样的过程,与老马一起分享学校趣事。
名师点评
  社会上的各种风潮不时引发家庭内部的风波,作者把手中的笔当作解剖人情的手术刀,生动地刻画出了真实的世态人情。被社会熏染的父母与单纯可爱的小马丽的对比,更衬托出了孩子的纯洁、可爱,从而引起了我们对“买车”的初衷的更多思考,激发了我们对简单生活的渴望。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联想到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