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多变的天气随堂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多变的天气随堂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12: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多变的天气随堂练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的人类活动中,将导致空气质量指数升高的是( )
A.减少农村秸秆焚烧 B.城区烧煤供暖
C.减少私家车数量 D.扩大城区绿化面积
2.羊城晚报2011年12月08日讯:受华北大部、华东部分地区大雾影响,白云机场近日飞往部分城市的航班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或取消。此事说明(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3.下图中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
A. B. C. D.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中国人认为,立春,代表着在极寒中孕育新的生机。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顺义区莲花山滑雪照片。读图,完成4-6题。
4.二十四节气( )
①通过观察地球自转运动得出②反映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特点③通过观察地球公转运动得出④反映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到( )
A.甲,昼短夜长 B.立春,桃花落水春流半
C.丙,昼夜等长 D.春分,暖烟含雨绿匆匆
6.图2为顺义区小朋友滑雪的照片,下列天气符号中,能反映当时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7.下列做法属于践行低碳生活的是( )
A.就餐时只用一次性餐具 B.夏季空调温度设置过低
C.使用节能、节水器具 D.日常出行选择开车或打车
以下选自王老师的微博,这两天的气温跳水,早晨出门即便毛衣秋裤还是会感到阵阵寒意;中午天气变得暖和起来,和老师们一起漫步校园,边赏景边交流,好不意,意犹未尽大家即兴在园中和影,虽无月色,也是花前。总算一件美事。到了下午结来工作,走出教室那天却变了,北风呼啸,黄沙满天,开车返程,竟似游走在沙阵之中,时而沙尘滚滚让路变得朦胧,时而嘶吼阵阵似那风督着沙一次次的冲锋。坐在车里你也能感受到风的威力,不时的侧风让你的手下意识地紧把住方向盘,生怕不镇偏离了方向。那些纸片,塑科袋例是得了势,乘风直上成了空中的打击力量,在苍白的阳光下,绚出一种诡异的光,忧如末日。
据此完成8-10题。
8.文中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 )
①反映一个地区短时间大气状况 ②反映一个地区多年平均大气状况
③时刻在变化 ④变化不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是( )
A. B.
C. D.
10.空气质量指数是衡量区域空气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下列行为会引起空气质量指数提高的是( )
A.禁止焚烧田地作物秸秆 B.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C.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D.鼓励购买使用燃油私家车
11.下图是2022年1月2日延安市天气预报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天最高气温是6℃ B.最低气温-7℃可能出现在日出前后
C.当天天气为雨夹雪 D.当天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北京的王经理采购了一批雨伞准备销售。据此完成12-13题。
12.以下四个地区的销售量可能最少的是(  )
A.南美洲北部 B.非洲北部内陆 C.大洋洲东部 D.欧洲西部
13.导致几个地区雨伞销售量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差异 B.降水差异 C.个人喜好差异 D.地形差异
14.下列词语或诗句表示天气的是
A.终年炎热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四季如春,温暖湿润 D.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15.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燃烧秸秆 D.限制小汽车数量
二、判断题
16.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判断对错)
17.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18.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
19.说明宿迁的天气情况是晴转多云,气温19到27摄氏度。(   )
A.正确 B.错误
多变的天气,不同地区的气候,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比较关注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和降水。结合你对天气和气候方面知识的了解,判断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
20.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是代表的天气。( )
A.正确 B.错误
21. 说明宿迁的天气情况是晴转多云,气温19到27摄氏度。( )
A.正确 B.错误
三、填空题
2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 气 气 候
概念 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 在 段内的具体状态 是指一个地方 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① 的;② 的 ① ;②相对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 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23.填空: 龙岩某天的天气是10℃--19℃,这天最高气温 ℃。
24.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天气预报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的预测,包括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阴晴 当天空布满乌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风 ____ 风吹来的方向,包括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8个基本风向
____ 表示风的强弱,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气温 表示大气的冷暖程度,用“C"表示,读作____
降水 用____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25.风的判读:风力看风尾或风旗,一条风尾表示二级风,风旗表示八级到十二级风;风向看风尾或风旗位于风杆的方位。风向指 。
26.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 、 、 和降水的情况。
四、解答题
27.某学校的同学利用假期开展野外实地考察。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活动近日天气预报情况
日期 7月28日 7月29日 7月30日
气温(℃) 27/34 26/35 25/28
天气状况
(1)同学们出发前查阅了近期天气预报(见材料二),你认为最佳考察日期是 ,你的理由是: 。
(2)根据材料一图中信息,比较适合开发攀岩旅游项目的是 地,你的判断理由是 。
(3)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约为 米。
(4)同学们要登①山考察,从A、B两条路线中选择了坡度更缓的一条,是 路线,你判断的依据是 。
(5)小强同学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中村庄的分布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较大,请你帮他归纳一下该区域村庄的分布特点 ,并说明这样分布的好处 。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城市遭受雾霾天气入侵,据该市环保局官方网站 10月21日10时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市区12个监测点空气污染指数平均超过494,其中11个监测点的数据达到峰值500。
材料二读表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Ⅰ) 0~50 优
二级(Ⅱ) 51~100 良
三级(Ⅲ1) 101~150 轻微污染
三级(Ⅲ2) 151~200 轻度污染
四级(Ⅳ1) 201~250 中度污染
四级(Ⅳ2) 251~300 中重度污染
五级(Ⅴ) 300 重污染
(1)根据材料,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污染指数范围是 。10月21日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 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 的影响,如 。
(3)秋季,为了街道整洁,环卫工人把落叶堆积焚烧的做法, (可/不可)取。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正确做到 。
A.经常使用纸质贺卡表示祝贺 B.教室常明灯
C.绿色出行 D.过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29.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题目
(1)下列是由填海造陆引起海陆变化的是( )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2)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是( )
A.欧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的结果
B.太平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挤压碰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于亚欧板块交界处火山爆发的结果
D.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挤压碰撞而成
(3)天气的特点是( )
①短时间
②长时间
③常变化
④少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A 6.A
7.C
8.A 9.B 10.D
11.C
12.B 13.B
14.B
15.C
16.正确
17.正确
18.×
19.A
20.A 21.A
22. 短时 多年 短时间 多变 较长时间 稳定
23.19
24.
阴晴 当天空布满乌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风 风向 风吹来的方向,包括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8个基本风向
风力 表示风的强弱,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气温 表示大气的冷暖程度,用“C"表示,读作摄氏度
降水 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25.风向指风的来向
26. 阴晴 风雨 气温
27.(1) 7月28日 天气是多云,方便出行。
(2) ② 此处是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3)700—800(或这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4) B B路线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5) 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28.(1) 0~50 重污染
(2)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锅炉燃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
(3) 不可 C
29. D D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