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0 10:08:05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ABBDC
6.BBDAC
11.AADB
15.14分(1)
Cu+2HS0.6浓)合CuS04+S01+2H,0
浓H2SO4
(2)
碱液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3)
C
(4)
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
bd
16.14分
锥形瓶
b

吸收C2
4H+5C10;=C+4C102↑+2H20
稳定剂Ⅱ
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I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17.
非极性
三角锥形
sp3
CO2和N2O
H2S+CI2===2HCI+SI
18.
(1)
C3H6Br2
加成反应
(2)
丙烷
溴水/溴的CC4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H2-CHT
(3)
CH;
(4)
碳碳双键、酯基
CH,-CHCOOH+CH,CH,CH,OHCH,-CHCOOCH,CH.CH,+H,O
答案第1页,共1页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三化学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均可用作潜艇中的供氧剂B.明矾可用作除去污水中悬浮颗粒的絮凝剂C.氧化铝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
D.碳酸氢钠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及食品发酵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烷和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 NaCl 的方法制取金属 Na C.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因为铝的性质不活泼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 6.02×1022
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Na+,一定没有 K+
先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显红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 Fe2+
加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一定含 Cl-
(
3
)加入稀 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 CO 2-
下列关于金属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Fe3O4 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
高温灼烧 NaBr 时,火焰呈黄色
Na2O 是碱性氧化物,可与 H2O、CO2 反应
FeO 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为 Fe2O3
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原子是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元素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元素Y 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元素W 、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元素Z 可与元素X 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K+
用激光笔照射 Fe(OH)3 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转移溶液
分离乙醇(沸点为 78.3℃)和苯(沸点为 80.1℃)
的混合物
7.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水电离的cH+ =10-13
mol/L 的溶液中: Na+、NH、CH COO、HCO
(
4
3
3
) (
2
3
4
)c H+ 1012 mol/L 的溶液中: K+、AlO 、NO、SO2
(
3
)能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Na+、K+、Cl、SiO2
(
2
)常温下的溶液中: Cl﹣、Al3+、Na+、AlO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 1L0.1mol/L 的碳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总数为0.3NA
8g D2O 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常温常压下, 92g NO2 和N2 O4 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3mol 单质 Fe 在高温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失去8NA 个电子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烯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反应结束后可用CCl4 萃取分离 1,2-二溴乙烷中的溴
除杂试剂 X 可选用 NaOH 溶液
制备乙烯时应该使温度迅速上升到 170℃,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碎瓷片,要立即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再补加10.“探究与创新能力”是化学的关键能力。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 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制作简单原电池 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乙醇中即可形成原电池
B 验证碳能与浓硝酸反应 向浓硝酸中加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
C 鉴别溴蒸气和NO2 分别通入AgNO3 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
D 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 通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A B.B C.C D.D 11.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离子半径:Na+ >Mg2+ >Al3+ >F-
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酸性强弱: Al(OH)3<H4SiO4<H2CO3<H3PO4 D.原子半径:K>Na>Mg
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四种元素中 X 的原子半径最大,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最高化合价:Z>Y=W>X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D.YW2 通入 Z 单质的饱和溶液中变浑浊
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Na2O2 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反应④说明Na2CO3 的稳定性强于NaHCO3
反应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 35Cl﹣,也可以表示 37Cl﹣
甲烷的比例模型: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4 题,共 58 分)
15.(14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甲同学取足量 Cu 片和 12mL 18mol/L 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和 Cu 剩余。
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装置 D 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3)装置 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装置 D 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 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装置 A 中仍有气体产生,此时装置 B 的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装置 B 中应放置的液体是 (填字母,下同)。
A.饱和 Na2SO3 溶液 B.酸性 KMnO4 溶液
C.饱和 NaHSO3 溶液 D.浓溴水
(4)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却不能使 Cu 完全溶解的原因是 ;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 。 a.再加入 BaCl2 溶液 b.再加入 Fe 粉 c.再加入银粉 d.再滴入 Na2CO3 溶液
16.(14 分)ClO2 与 Cl2 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 1 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制备 ClO2、并在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仪器 D 的名称是 。安装 F 中导管时,应选用图 2 中的 。
打开 B 的活塞,A 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 ClO2
在 D 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 (填“快”或“慢”)。
关闭 B 的活塞,ClO2 在 D 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 NaClO2,此时 F 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 C 的作用是 。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 NaClO2 可发生反应生成 NaCl 并释放出 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已吸收 ClO2 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 ClO2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
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 ,原因是 。
17.(14 分)有主族元素 A,B,C,D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元素原子 2p轨道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B 原子的 p 轨道中有 3 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C 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 C 的质量分数为 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 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 3p 轨道后,3p 轨道为全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2 分子中含有 个π键,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B 的氢化物的立体构型为 ,B 原子的原子轨道采用 杂化。
(3)写出 A 的常见氧化物与 B 的氧化物中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物质: 。
(4)C 元素的电负性 D 元素的电负性(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
表示: 。
18.(16 分)烃 A (结构简式:CH2=CHCH3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从石油中获得。烃 A 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B 的分子式为 ,①的反应类型是 。
E 的名称是 ,可鉴别 A、E 两种物质的试剂是 (填一种)。
C 是 A 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 。
G 的官能团是 、 (填名称),D 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