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七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
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标
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庄子的机智、风趣、巧妙的论辩技巧,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初读感知
研读探究
拓展延伸
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周
战国中期宋国蒙人
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háo)
(tiáo)
(xún)
(rǔ)
鲦
汝
循
濠梁
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3:43
4月12日 周一下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在
悠闲自得
怎么能知道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
固然
本来
完全,肯定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追溯话题本源
你
既然已经
在
如此如此
①“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愉快,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巧辩,机智,从容
④“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⑤“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肯定,毫无争辩
充满智慧,诙谐
庄子
惠子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和论据点分别是什么?
庄子:我知道
惠子:你不知道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和论据点分别是什么?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
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你认为在这濠粱之上,到底谁赢了?
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庄子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跳出故事本身,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庄子:智辩,从容平和,重欣赏
惠子:好辩,语言犀利,重逻辑
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一词多义】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副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
副词,本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我知之濠上也
代词,代鱼之乐
【古今异义】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特殊句式】
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语气。
判断句
采用对话的形式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同学们聊一聊你所知道的。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越俎代庖
薪火相传
盗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