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童年
歌手:罗大佑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社
戏
鲁迅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文学常识
初步感知
深层理解
拓展延伸
第
壹
章
文学常识
WEN XUE CHANG SHI
作者简介
设计北京大学校徽
编写中国第一部生理卫生教材
在北京开版画培训班
身高160cm的思想巨人
解剖过20多具尸体
大量收藏古董
编写《中国地质略论》
下龙山煤矿实习
科普‘镭’元素第一人
浙江绍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互联网梗王
作者简介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
杂文集《坟》
作品简介
社戏
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均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
题目解析
水上戏台
题目解析
观社戏
题目解析
水乡社戏
题目解析
庙台演戏
题目解析
第
贰
章
初步感知
CHU BU GAN ZHI
归省( ) 行辈( ) 惮 ( )
絮叨( ) 怠慢( ) 凫水( )
潺潺( ) 家眷( ) 皎洁( )
撺掇( ) 蕴藻( )
漂渺( ) 纠葛( )
字词正音
xǐng
háng
dàn
xù dao
dài
cuān duo
fú
chán
yùn zǎo
juàn
jiǎo
piāo miǎo
jiū gé
听课文朗读,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情。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根据中心事件划分课文结构。
课文朗读
8:05
2月22日 周一上午
社戏
看戏前
(1-3)
看戏中
(4-30)
看戏后
(31-40)
1
2
3
文章结构
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
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看社戏后的余波
第
叁
章
深层理解
SHEN CENG LI JIE
1.平桥村是怎样的一个小村?
偏辟
很小
落后
文化水平低
乐土
看戏前
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可以得到优待,不用读书。
有小伙伴且他们热情好客。
没有过多封建约束,有新奇的活动,可以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3.这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交代同去看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由一般乐事(钓虾、放牛)引出最大乐事是到赵庄看社戏,为下文作铺垫。
1.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看戏中
戏前波折
(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归航偷豆(22-30)
2.请找出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戏前波折
(4-9)
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
②不准和别人一起,外祖母担心;
③担心都是小孩不可靠。
三次转机
①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②少年们愿意和“我”同去;
③少年们都识水性,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2.请找出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使文章波澜起伏,为看社戏做铺垫;
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3. 请朗读第10自然段,圈出描写少年们开船动作的词语。并思考:这些动作有什么作用?
充分描绘出小伙伴们架船技术的熟练,反映出他们的聪明、能干的特点;
也突出“我们”愉快、急切的心情。
月夜行船(10-13)
拔
点
磕
架
4.这一层写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着笔写景的?(感官)
视觉
两岸豆麦
水中朦胧月色
淡黑起伏的连山
嗅觉: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触觉:
感到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
宛转悠扬的歌吹
这些夜景从多方面着笔,写得诗情画意,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月夜图”,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表现“我”心情的急切,非常传神。
星星点点的渔火
这是一个副标题
这是一个副标题
1.“我”在经历了三番波折后最终看到的戏好看吗?
(请从文中找出可供佐证的词语或句子)
船头看戏(14-21)
不好看
这是一个副标题
这是一个副标题
1.“我”在经历了三番波折后最终看到的戏好看吗?
①想看铁头老生……但……
②想看“蛇精”……但……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
“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
(神态和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1.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月下归航时,写了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
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畅快、轻松。
归航偷豆(22-30)
伙伴们热衷于来看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 种气氛、感觉。
1.思考:戏看完了,为什么还要写六一公公送豆,这不多余吗?
看戏后
这是余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我之所以爱平桥村,正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善良可爱,深化主题 。
2.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你是如何理解的?
那夜的月色之美
那里的人情之美
第
肆
章
拓展延伸
TUO ZHAN YAN SHEN
回顾全文,看看文章写了几件事?你认为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略写
详写
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去赵庄看社戏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小说共描写了几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个?
人物形象
双喜:
阿发:
六一公公:
八公公:
外婆:
和蔼可亲、关怀备至
聪明机灵、勇于担当
无私、善良可爱
宽厚好客、热情淳朴
大方随和
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写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因此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
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文小结
再
会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