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八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
理清篇章结构
识记并理解本文的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论证方法
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多样的论证方法。
培养科学素养
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目录
CONTENTS
知识备查
精读细研
整体感知
拓展延伸
01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作者简介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理演讲词
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
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1936.1.27—至今
美籍华裔,教育科研工作者
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代表作:《关于J粒子的报告》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02
整体感知
字词基础、初读感知
瞭望
liào
瞭
缅怀
miǎn
缅
探讨
tǎo
讨
中庸
yōnɡ
庸
彷徨
pánɡ huánɡ
彷徨
埋没
mò
没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致
zhì
袖
xiù
措
cuò
瞭望
缅怀
彷徨
修身
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心慌。
10:12
4月28日 周三 上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听朗读,结合旁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03
精读细研
精读品味、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其含义是什么?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丁教授认为《大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快速阅读课文,以小组形式找出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论证方法 -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
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
“四书”之
和“致知”。
引用论证
- 论证方法 -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
想——平天下。
引用论证
- 论证方法 -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举例论证
- 论证方法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举例论证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 论证方法 -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举例论证
借作者的亲身体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 论证方法 -
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对比论证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
小组合作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 语言品析-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这三个词语之间存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不可以
- 语言品析-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句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04
拓展延伸
写作特色、归纳总结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多样论证,有机灵活。
①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②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
③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