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八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
作者:魏学洢
学习目标
识记文言字词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
目録
壹
常识积累
贰
文章浅析
叁
深层理解
肆
拓展延伸
常识积累
文题解读、作者介绍、相关写作背景、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题解读】
“核舟”指用核桃雕刻成的小船。题目点名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作者简介】
江南才子
孝子
明朝人
浙江嘉兴官二代
散文家
魏学洢(约1596年—约1625年)
魏学洢[yī],字子敬,号茅檐,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明末散文家。所写文章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
【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读qí,形容词,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读jī,名词,零数,余数
为宫室
动词,这里指雕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动词,是
高可二黍许
副词,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动词,可以,能够
【词类活用】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石青糁之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特殊句式】
判断句
“为”表示判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倒装句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其相比两膝者”
其两膝相比者
省略句
“卧”前省略主语“佛印”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文章浅析
文言文朗读、文言文诗词虚词解释,文言文翻译
15:03
3月14日 周日 下午
核舟记
——魏学洢
【课文朗读】
看课文,听录音,注意句段的停顿,试着理解课文的意思。
【课文翻译】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指手艺精巧的人
叫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动词,做,指雕刻
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无不
顺着
模拟
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译文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曾经
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赠
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译文
共/八扇。
果核
一只船
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
句末语气词
有余
中间
高起而宽敞
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遮盖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
动词,开
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相互对望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译文
雕花的栏杆
关上
连词,表顺承
慢慢地
起
一种青翠色染料
用染料涂上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
高高的帽子
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轼,好友佛印在右边,黄庭坚在左边。苏、黄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
译文
两腮的胡子,泛指胡须
宋代名僧,苏轼朋友
处在
黄庭坚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并列
看
只能展开不能悬挂的书卷
拿着
指书卷的右端
轻按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译文
指手卷的左端
好像
指着
说话
露出
互相靠近,比,靠近
隐藏
指手卷的底下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
佛印极像弥勒佛,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译文
极像,绝,极
举
不相类似
弯曲
佛珠,佛教徒念经咒用以记数的工具
代指左膝
历历数/也。
分明的样子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jì)/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译文
平放
船桨
撑船的人
形状像椎的发髻
通“横”
好像
形状,样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的样子。
译文
平静
若……然,像……的样子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xū)/ 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题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译文
平
天启壬戌年,即公元1622年
山名,此处代指常熟
笔画
清楚明白
代词,代所刻的字
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ò)篷,为/楫,
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做的船桨,
译文
篆字图案
红
总共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
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哈哈!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译文
和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连词,表转折
计算
竟然
满
挑选
长而窄
叹词,表惊叹
神奇、灵异
【结构梳理】
核舟记
总:
分:
总:
由奇巧人王叔远引出核舟
总结核舟容量,再叹技艺高超
船舱:
船头:
船尾:
船背:
箬篷覆之
左右各四窗
苏轼(中)
佛印(右)
右舟子仰面
左舟子视听
题名色墨
篆章色丹
鲁直(左)
空间顺序
技艺精湛
深层理解
文章具体文段句子分析,内容主旨概括,文章详细解读
简单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引出核舟,“大苏泛赤壁”是核舟的主题,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同时引出下文。
【详细解读】
文中有一个小细节暗示窗户是可以活动的,试着找出来并说明作用:
能在这么小的核舟上刻出可以活动的窗户,足以见雕刻技艺的“奇巧”。
启
闭
文章第二段引用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与“大苏泛赤壁”的情景相合,暗示核舟的内容主题,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情趣。
文章第三段介绍苏轼“C位出道”,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中”“左”“右”三个方位词分别交代了船头三个人物的位置,突出苏轼的主人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找出第三段中对苏轼和黄庭坚的神态、动作描写,简述其作用。
“共阅一手卷”“扶鲁直背”“如有所语”“两膝相比”写出两人的亲密无间和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这一细致描写再次突出了王叔远技艺的奇巧。
作者是怎样描绘船尾两个舟子的形象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两个舟子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在那里大声叫喊,显得悠然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渲染出一种愉悦、轻松、自乐的氛围。
【内容主旨】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显示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
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拓展延伸
文章写作特色,相关考点拓展延伸
【写作特色】
以空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
以空间为顺序,先介绍整体,从长度和高度突出其体积之小;
再写局部,正面写雕刻者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
紧接着写核舟背面的题名和篆章;
采用“总分总”结构,对核舟进行详细的描绘,层次井然。
【写作特色】
抓住细节,描写生动
对核舟的整体和对各部分雕像描写,详写数目方位和大小,局部和整体比例关系清晰;
对人物雕像的刻画摹形传神,细致入微。
【考点拓展】
说明文说明顺序常见考查方法
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某几段能否调换顺序?
【考点拓展】
答题技巧
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一般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的标志。
空间顺序,类似时间顺序,会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的标志。
逻辑顺序难区分,用排除法,不是时间和空间就是逻辑顺序
答题格式
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时间/空间)顺序,从文中出现的(时间/空间)词语……可以看出来。
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逻辑顺序,首先用……引出说明对象……,然后分别从……方面进行说明,最后点明……发展的前景或者意义。
顺序一般都不能调换,因为几段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课后作业】
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课后搜集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试与《核舟记》比较异同。
——费尔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