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50’外交奠基70’外交盛果新时期外交建树单元结构 60’外交困境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边倒”“一大片”“外交突破”“全方位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①②③⑤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⑥⑦⑧⑨ 周恩来
(1949-1958)④ 陈毅
(1958-1972) 姬鹏飞
(1972-1974) 乔冠华
(1974-1976) 黄华
(1976-1982) 吴学谦
(1982-1988) 钱其琛
(1988-1998) 唐家璇
(1998-2003) 李肇星
(2003-2007)杨洁篪
(2007- )⑩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3课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国际、国内)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战后世界形势图 黄色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红色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绿色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国
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利形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联系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这么说?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
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惧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历史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
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
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历史资料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
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
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 毛泽东的声明与新中国建交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重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新民主
主义革命胜利,人民政府成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孤立内容含义意义 假如你是一名新中国的外交官,正好出席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虚拟一刻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一边倒?
独立自主?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重点重点1.17个国家
2.大多数国家为人民民主国家
充分体现“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印 度西藏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53年,与印度;54年,与印度、缅甸(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排除美国的干扰,实现了印度支那停战。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原因、特点、意义)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背景:
目的:
特点:
成果:
意义:1953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课堂探究: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新中国为何能够参加这个会议呢?①朝鲜战争,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并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都涉及到新中国
④苏联的支持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原因、特点、意义)2、参加万隆会议1955(背景、特点、意义)重点重点思考2、“求同存异”的方针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求同存异”方针有利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思考1: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异”指什么?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 问题探究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用史实说明中国曾经受的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2.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同”指什么?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尼赫鲁吴努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国家利益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环境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
B 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 中印谈判 B 中苏谈判
C 中美谈判 D 中缅谈判BA学学练练3、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 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 中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 “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AC学学练练5、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
的国际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缅甸的仰光 B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C 中国的北京 D 瑞士的日内瓦
6、万隆会议上,推动会议圆满成功的关键是
A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会议确定了联合反殖的目标
C 中国代表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会议达成了平等互惠的协议DC学学练练7、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学学练练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学学练练10、亚非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学学练练自省、自律、自觉、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