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1 08: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24课:
打开外交新局面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一、打开外交新局面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1、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一、打开外交新局面 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史学探究 为什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才能恢复?? 建国初期受到美国的干扰阻挠,无法顺利恢复。直到70年代才重返联合国。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我国第一颗氢弹东方红一号南京长江大桥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材料二: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材料一: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76张赞成票中,26票来自非洲国家,19票来自亚洲,7票来自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占80%。 还有什么因素推动中国得以在1971年重返联合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力量的增强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③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恢复: (1)原因1、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3)意义对于中国:对于世界: 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③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过程: (1)原因 1、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3)意义对于中国:打破美国的孤立政策、 可以更多参与国际事务对于世界: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增强2、中美关系正常化百年中美关系
近 代:侵略中国
二 战:反法西斯同盟
建国初:敌视中国
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在其对国会所作的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
A赞扬中华民族的伟大
B 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C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D 主张与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D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材料二: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2)从中国
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1969.1.20,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美国方面的信号)1969.8.1,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说:“中美两国对骂了二十多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况。”1969.8.3,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时说:我想在我的任期内,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能否请您向中国人传递我的意愿。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社记者表示“如果说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中国方面的回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正常化?思考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曾经在任期内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老布什1989 克林顿1998 小布什2002尼克松1972 福特1975 里根1984探究现在的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焦点问题是什么?思考:中美关系发展的 最大障碍是什么?台湾问题现在中美关系发展:有对立、摩擦,
但两国更多的是联系、合作,谋求双赢广泛地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3、中日关系改善(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建交的联合声明 1972年9月,毛泽东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同年1972年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思考: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历史问题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一、打开外交新局面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2、新时期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目标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2、新时期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一、打开外交新局面上海
APEC会议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2、新时期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一、打开外交新局面(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三个阶段:
Ⅰ 20世纪50年代 (战争与革命--革命型外交)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Ⅱ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开创新局面
Ⅲ 改革开放后 (和平与发展--国家型外交)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总结60年代恶化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同盟破裂“两只拳头回击”改善“一大片”70年代突



机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合法利的恢复推动建交热潮80年代调
整无敌国外交“不结盟”50年代基础参加两次国际会议同17国建交
一边倒练一练  1、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的阻力来自
  A.法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意义
c DC  5.中美两国结束对抗局面,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C.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中美建交的影响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
  6.? 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是得到了哪种国际力量的支持 ( )
  A、苏联 B、美国
  C、第三世界 D、苏联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7.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
  B.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CD
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转变的关键是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和缓和
9.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家影响的扩大
B.中美双方有共同的要求
C.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权利
11.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组织指的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2.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最终都能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矛盾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