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西欧苏联不结盟运动国家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战后的英国战后的德国战后初期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欧洲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摆脱美苏的控制与威胁
(3)欧洲统一思想的影响
1.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2.西欧联合的进程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洲走向联合,最难以化解的是哪对矛盾? 2.这对矛盾在历史中有哪些战争表现? 3.这对矛盾中最敏感的是什么问题? 4.请拿出你破解坚冰的方案。 从814年至1945年的1100年间,法德之间大小战争共计73次,其中大仗23次,这意味着平均每50年打一仗。问题探究:我来打破走向联合道路上的坚冰 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将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这就使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像的,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见贤思齐:我看政治家的智慧 2.西欧联合的进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1958年) 2.西欧联合的进程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
……欧共体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带动
政治一体化A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1973年,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
C 80年代后,防务合作被纳入议事日程
各成员国建立关税同盟,执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协调社会经济政策,实行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11955 1960 1965 1970 1974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3.西欧联合的影响
1.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2.西欧联合的进程
3.西欧联合的影响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形成有力的冲击。(2)政治上加强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3)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双方深信,德国人民
和法国人民的结束世仇的
和解是一个深刻地改变了
两国人民之间关系的有历
史意义的事件。
从两国人民安全的观
点以及从他们的经济和文
化发展的观点,体会到两
国人民之间的团结;
认识到两国合作的加强是欧洲统一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阶段,而欧洲统一是两国人民的目的。
-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的共同宣言(1963年1月22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二、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1.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表现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材料: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二、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1.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表现① 推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利用朝鲜(越南)战争机遇和美国扶植,开拓世界市场;
③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贸易立国;
④重视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日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奇迹”令世界惊叹。我们来探究一下其主要原因有哪些呢?(2)原因2. 向政治大国迈进(1)提出“政治大国”目标,要求摆脱美国控制;(2)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和西欧基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问题:日本首相的访华行动的意图何在?美国方面为何对日本是破口大骂?
日前解禁的美国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 瑞龙网《史海纵横》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埃及总统
纳赛尔印度总理
尼赫鲁不结盟运动发起人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你认为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1.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独立
(2)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发展
2. 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 任务:反对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 意义:
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中国的振兴新中国建立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和平崛起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喜笑颜开。 我们是被亚非拉的朋友们抬进联合国的。
——毛泽东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注意保持良好的合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课
堂
小
结同步练
1、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2、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联盟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BC3.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的崛起 D、亚太经合组织
4.不结盟运动诞生于
A、1960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73年
AB
5、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6、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
A、发展教育 B、力保天皇
C、发展经济 D、重建政府威信
CB7、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A. 1951年 B. 1957年
C. 1958年 D. 1967年
8、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 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
发展步伐
B. 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 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A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