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孟子
第一课时
YU WO SUO YU YE
孟子的“性善论”要点
那么“生”和“义”,二取一时该如何作抉择呢?
1) “善”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
2) 人有四种本心:“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是非心。”
3) 人性变坏是受外物的影响。”
4) 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春秋时期,思想活跃,铸就一代大师孟子,他以“性善论”享誉天下,发展了孔子“仁”的儒家思想
教学目标
Jiao Xue Mu Biao
01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了解孟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02
理清文章内容,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作者名片
Zuo Zhe Ming Pian
字子舆
名轲
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
思想观念
Zuo Zhe Xin Xiang
MENG ZI
邹人,战国初期思想家 、教育家
Zi Wo Jie Shao
孟子被称为亚圣是因为他的思想大多是对于如何管理国家。
而孔子称为”圣人“是因为大多思想理论是对于百姓的,相对影响更大
小知识
Xiao Zhi Shi
MENG ZI
作者名片
Zuo Zhe Ming Pian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分为上下两篇。《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作品介绍
Zuo Zhe Xin Xiang
生字读音
Sheng Zi Du Yin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一箪食,一豆羹
dān gēng
蹴尔而与之
故不为苟得也
gǒu
cù
故患有所不辟也
乞人不屑也
xiè
bì
词语解释
Cicyu Jie Shi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假如,假使
用脚踢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故不为苟得也
Gu Bu Wei Gou De Ye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Ru Shi Ren Zhi Suo Yu Mo Shen Yu Sheng
蹴尔而与之
Cu Er Jiu Zhi
此之谓失其本心
Ci zhi wei shi qi ben xin
Chu Du Ben Wen
Hua Fen Ceng Ci
Meng Zi
初读课文
Chu Du Ke Wen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2)勾画出不懂的字、句、欣赏的语句,准备进行交流
WEN GU ER ZHI XIN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
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Yu Wo Suo Yu Ye
鱼我所欲也
Meng Zi
重点段落断句
Zhong Dian Duan Luo Duan Ju
如使 / 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则 / 凡可以 / 得生者 / 何不用也?使 / 人之所恶 / 莫甚于死者,则 / 凡可以 / 辟患者 / 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 而有不用 / 也,由是则可以辟患 / 而有不为也 / 。是故 / 所欲 / 有甚于 / 生 / 者,所恶/有甚于 / 死 / 者。非 / 独贤 / 者 / 有 / 是心 / 也,人 / 皆有之 / ,贤者 / 能 / 勿丧 / 耳。
朗读原文
1`00`00开始
重点段落断句
Zhong Dian Duan Luo Duan Ju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碧玉做的栏杆,红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在回旋的走廊中独自徘徊,引吭高歌。听着远处传来的弦乐,默默的欣赏着花。
Yu Wo Suo Yu Ye
鱼我所欲也
万钟 / 则 / 不辩 / 礼义 / 而 / 受之,万钟 / 于 / 我 / 何加焉!/ 为 / 宫室 / 之美 /、妻妾(qiè)/ 之奉、所识 / 穷乏者 / 得 / 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 / 为(wèi)宫室之美 / 为(wéi)之;乡 / 为身死而不受,今 / 为妻妾之奉 / 为之;乡 / 为身死而不受 / 今 / 为所识穷乏者 / 得我 / 而 / 为之 / :是 / 亦不可以 / 已乎?此之谓 / 失其本心。
朗读原文
Meng Zi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通假字
Tong jia zi
“辟”同“避”,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古今异义
Gu Jin Yi Yi
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能够用来
动词,表示答应的词
代词,这
豆类植物
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一豆羹
增加
益处,好处
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古代的一种量器
古今异义
Gu Jin Yi Yi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一词多义
Yi Ci Duo Yi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Meng Zi
呼尔而与之
为宫室之美
(代词,他)
(助词,的)
(介词,比,表示比较)
(介词,对)
一词多义
Yi Ci Duo Yi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动词,接受)
(动词,做)
(介词,为了)
(连词,表修饰,不译)
(连词,表转折,却)
Meng Zi
一词多义
Yi Ci Duo Yi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Meng Zi
故不为苟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取得)
(同“德”,感恩、感激)
(语气词,同“欤”)
(动词,给)
特殊句式
Te Shu Ju Shi
鱼,我所欲也
判断句
Te Shu Ju Shi
(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省略句
Te Shu Ju Shi
(我)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词类活用
Ci Lei Huo Yong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恩惠,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感激
DE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He Zuo Tan Jiu
Ping Du Ke Wen
品读课文
Pin Du Ke Wen
Meng Zi
1) 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每小组派一个代表翻译段落
2) 请大家边读边思考: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
译文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注释
欲:想要,想得到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得兼:同时得到或占有
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译文
原文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注释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舍:舍弃
生:生命
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不能同时具有的话,那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译文
原文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注释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义:道义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译文
注释
甚:动词,超过、胜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于:比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
译文
原文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注释
为:读wéi,动词,做,干
苟得:苟且偷生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恶:读wù,动词,厌恶。
与“欲”相反
但我所在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译文
注释
患:名词,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用来求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译文
注释
如使:假如,假使
则:那么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注释
莫:没有
为:动词,做,干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译文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没有超过死亡的,那凡是能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译文
注释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由是:通过这种方法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所以,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译文
注释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译文
注释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原文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非独:不仅仅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是心:这种思想
勿丧:不丧失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译文
注释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呼尔:吆喝。尔,助词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人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与:给
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译文
注释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译文
注释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万钟:高位厚禄
何加:有什么好处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辩:通“辨”,辨别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译文
注释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奉:侍奉
得:通“德”,感激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与:通“欤”,语气助词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子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译文
注释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乡:通“向”,从前
为:wéi,动词,做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为:wèi,介词,为了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译文
注释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得:通“德” ,感恩,感激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现在(有人)为了妻子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译文
注释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原文
原文译文对照
Yuan wen yi wen dui zhao
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译文
注释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原文
Xi Du Wen Zhang
Si Kao Zong Jie
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分析讨论
Fen Xi Tao Lun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中心论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不能看书
请将被打乱的原文第1段中的9句话排序,并说明这样排序的理由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①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⑤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⑥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⑦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⑨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②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①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⑥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⑤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⑨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⑦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揭晓答案
排序:②①⑥⑤④⑨③⑦⑧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揭晓答案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排序:②①⑥⑤④⑨③⑦⑧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第①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第②句由第①句的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即本文的主旨:舍生取义。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排序:②①⑥⑤④⑨③⑦⑧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第③—⑦为分析论证部分。
其中③④句为因果推理,推出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⑤-⑦句假设推理,先从反面论述,接着从正面阐述证明了“所欲有甚于生”,即“义”的存在。
⑧句在前文已论证“义”的存在的基础上使主题升华,证明“义”不只贤者具备,人人皆具备
得出结论
“义”不只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
小牛试刀
Xiao Niu Shi Dao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第一段
提出论点:第一句以
和
为喻,得到结论
第二句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发出的论点
亦即本文的主旨
分析论证
正面:
反面:
正面:
鱼
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者
舍生而取义
“义”胜于生命
“义”重于生的道理
“义”的存在
小牛试刀
Xiao Niu Shi Dao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列举
“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第二段
的事例,从
正
面论证了
生比义比起来是次要的对比”
列举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第三段
的事例,从
反
面论证了
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
课文总结
Ke Wen Zong Jie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来“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本文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哪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Meng Zi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MENG ZI
课后作业
Ban Shu She Ji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背诵课文
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整理归纳“孟子的思想”
Yu Wo Suo Yu Ye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孟子
第二课时
YU WO SUO YU YE
课程导入
Ke Cheng Dao Ru
Meng Zi
东汉学者赵歧称“《孟子》长于譬喻。”此言确非虚誉。《孟子》的散文语言犀利、雄辩、缜密而又生动形象,这与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如鲜明突出的对比、气势恢宏的排比、形象生动的比喻等,都极大地增强了孟子语言的准确性、辩论性、缜密性和生动性。你能从《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来证明以上观点吗?
教学目标
Jiao Xue Mu Biao
01
学习本文运用的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
02
能够辩证看待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词语解释
Jie Shi Cicyu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Gu Bu Wei Gou De Ye
同“辨”,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Wan Zhong Ze Bu Bian Li Yi Er Shou Zhi
祸患、灾难
故患有所不辟也
Gu Huan You Suo Bu Bi Ye
停止
是亦不可以已乎
Shi Yi Bu Ke Yi Ji Hu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句式翻译
Ju Shi Fan Yi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Ju Shi Fan Yi
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Ju Shi Fan Yi
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此之谓失其本心
Ju Shi Fan Yi
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的本性
Xi Du Wen Zhang
He Zuo Tan Jiu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细读课文
Fen Xi Tao Lun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舍生而取义
提出论点
Ti Chu Ln Dian
所欲
鱼、熊掌
舍鱼取熊掌
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设喻引出
生、义
2) 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细读课文
Fen Xi Tao Lun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细读课文
Fen Xi Tao Lun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正反)
舍鱼取熊掌
所欲有甚于生
所恶有甚于死
(正反)
细读课文
Fen Xi Tao Lun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举例论证
(正反)
一箪一豆
万钟
(厚薄相反)
向生死
(今)宫室、妻妾、所识
(事关)
弗受、不屑
为之
行为相反
辩礼义
不辩礼义
(原因)
3) 孟子是怎样论述观点的?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
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
4)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赞扬: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 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它包括四种“本心”
仁也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义也
礼也
智也
Xing shan lun
Xing shan lun
Xing shan lun
Xing shan lun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 “义” 重于生命
第一部分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举例进一步论证“义” 重于生命,不能“见利忘义” ,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第二部分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文章结构
Wen Zhang Jie Gou
Yan Du Wen Ben
Ti Hui Zhu Zhi
文章主旨
Wen Zhang Zhu Zhi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作者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文章主旨
Wen ZHANG ZHU ZHI
写作特色
Xie Zuo Te Se
Meng Zi
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Yu Wo Suo Yu Ye
Gui Na Zong Jie
Tuo Zhan Xun Lian
归纳整理
Gui Na Zheng Li
Meng Zi
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
正面论证,嗟来之食
反面论证,万钟俸禄
提出论点
Ti Chu Lun Dian
鱼我所欲也
逻辑推理
Luo Ji Tui Li
举例论证
Ju Li Lun Zheng
比喻论证
甚于生者,不为苟得
莫甚于生,何不用也
由果推因
甚于死者,患不辟也
莫甚于死,何不为也
假设推理
正反对比
论证“舍生取义”
的观点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拓展训练
Tuo Zhan Xun Lian
Meng Zi
(选自《墨子》)
【注】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
乙】译文
拓展训练
Tuo Zhan Xun Lian
Meng Zi
(选自《墨子》)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拓展训练
Tuo Zhan Xun Lian
【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舍鱼而取熊掌
这个比喻
来阐述
舍生而取义
的观点;
【已】文论证层层深人,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不如生命珍贵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天下
万事莫贵于义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的中心论点。
问题一
WEN TI YI
孟子—鱼我所欲也
Yu Wo Suo Yu Ye
拓展训练
Tuo Zhan Xun Lian
“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问题二
WEN TI ER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为什么
课文总结
Ke Wen zong Jie
孟子
MENG ZI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不要认为它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我们一起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