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蟋蟀的住宅》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暴露( ) 崎岖( ) 笔直(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地介绍出蟋蟀住宅的 。
4.这个语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围绕语段提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我们有片栖息之地吧
大森林依然有着欢快的气氛,我、爸爸妈妈都是鸟儿,住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晚上,我在家听爸爸妈妈讲森林沦陷的故事。我听得出神,突然,爸爸妈妈提到了一个我 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人 类。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 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吱……吱”冲一阵刺耳的噪音把我吵醒。怎么回事?我揉了揉蒙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 不见了? !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
我疯狂地扑扇着翅膀,心里的愤怒与怨言一时涌上心头,终于,我对着天空长啸一声,便栽倒在地……
一会儿,我醒了,已经没了力气。这时,我多么希望人类能觉悟。森林可以蓄水,可以调节周边环境,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乌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有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难道只有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你们人类才会反省自己的愚蠢举动吗?人类啊,快觉悟吧,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呀!让我们有一片栖息之地,还大家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吧!
6.是谁破坏了美丽的大自然?文中爸爸说的一句话说明了破坏大自然的原因,用“ ”画出来。
7.“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 )
A.刺耳的噪音把小鸟吵醒了。
B.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小鸟失去了家园与亲人。
C.人类觉悟,保护环境。
8.从“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小鸟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们愚蠢的行动将带来哪些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我能行。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xī shì)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zhē)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fū)出的小萤火虫藏(c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bō pō)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0.用“\”在文中括号内画掉不正确的读音。
1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 ) 柔和——( )
1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正确的答案。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钧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4.“空隙”“拂过”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ī fú
B.xì fó
C.xì fú
D.xī fó
15.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舒服
B.一顺儿
C.钧匀
D.重叠
16.对“引人注意”中的“引”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起,使出现
B.牵引,拉
C.离开
D.用来做证据或理由
蚂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 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7.用“\”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18.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9.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0.第三自然段用了 修辞手法。
2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
(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22.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趣事呢?请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发现
我们身边的“小眼镜”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人数:2612人)
年级 二 三 四 五 六
近视率 13% 19% 31% 42% 48%
2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调查统计表所揭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联系这份调查统计表,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提醒同学们爱护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即使 也 2. 隐藏 平坦 弯曲 3.隐蔽 4.蟋蟀住宅的外部结构的特点 5.为什么蟋蟀要把屋子收拾得那么卫生?
【分析】1.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文中“有骤雨”提出假设,“这里立刻就会干的”说明结果,分句之间为假设关系,可填入“即使……也……”。
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
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暴露:显露出来。反义词:隐藏。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反义词:平坦。
笔直:指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反义词:弯曲。
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这句话中“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准确地介绍出蟋蟀住宅的隐蔽。
4.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段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结构的特点,“倾斜的隧道”,意味着住宅有排水功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十分隐蔽,有安全感;“在这平台上弹琴”,说明蟋蟀的住宅不仅能安居,而且有休闲娱乐之功能。
5.本题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
文段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结构的特点,针对文段内容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如: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要选在隐蔽的地方?
6.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 7.B 8.体会到小鸟的不解,恐惧与愤怒 9.浪费资源,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分析】6.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由“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 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可知,文中爸爸说的话“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说明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原因。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我揉了揉蒙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 不见了? !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可知,“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小鸟失去了家园与亲人。好事是讽刺,其实是坏事,选B。
8.本题考查人物心情的分析。
“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结尾使用了问号加感叹号,问号表示小鸟的不解,不知道爸爸妈妈去哪里了,感叹号表示恐惧与愤怒,为人类砍伐树木,使自己失去家园而感到恐惧与愤怒。
9.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森林可以蓄水,可以调节周边环境,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乌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有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可知,人们愚蠢的行动将带来浪费资源,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后果。
10.shì zàng pō 11. 冷清 强烈 12.萤火虫的光是凉的、柔和的、不伤人的。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13.萤火虫让科学家希望利用萤火虫发光的原理,造出同样柔和的、不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分析】10.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熄灭xī miè,藏在zàng zài,玻璃瓶bō lí píng。
11.本题考查反义词。热闹:意思是指(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反义词:清静、寂寞、枯寂、凄凉、冷落、宁静、静僻、寂寥、孤独、安静。
柔和:指温和;温柔;柔软。反义词:生硬、粗暴、强硬、剧烈、强烈、刚烈、猛烈。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通读全文,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伤人的光来”和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可知萤火虫的光的特点。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可知萤火虫为什么要发光。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通读全文,从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可知答案。
14.C 15.C 16.A
【解析】14.考查了对字音的辨析。“隙”的读音为“xì”,“拂”的读音为“fú”。
15.考查了对字形的辨析。
A、B、D正确。
C.有误,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故“钧匀”中“钧”是错别字,应为”均“。
16.考查了对字义的理解。
引人注意:意思是引起人的注意。“引”的意思是:引起。
17.热烈 辨别 18.如果……就…… 只要……就…… 19.C 20.设问 21.(3)√ 22.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很有价值。 23.海市蜃楼很美丽,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解析】17.近义词辨析,猛烈:强烈;激烈 热烈:形容情绪高昂、激动;辨别和分析意思不同。
18.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19.开头和结尾都总结了全文。
20.有问,后面直接跟答案,设问。
21.从原文中找依据。
22.主观题,为绕中心作答。
23.考查课外搜集信息的能力,找出有趣的现象,言之有理即可。
24.随着年级的升高,希望小学学生的近视率也越来越高。 25.示例:多给眼睛放短假,眼睛不会请长假。
【分析】24.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图表内容,学会从图表中提取信息。通过阅读原文及图表我们知道,随着年级的升高,希望小学学生的近视率也越来越高。
25.公益广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提供免费服务的广告活动。我国建国以后,公益性的广告活动日益增多,对全社会进行道德和思想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有关部门进行的防火防盗、保护森林、节制生育、维护公共秩序、不要随地吐痰等广告宣传,均属公益广告的性质。
示例:保持适当距离,保护美丽眼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