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4《致云雀》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2.4《致云雀》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0 14: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朗读诗歌,读懂情感
热切
明快
清丽诚挚
你好啊, 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音乐,
不事雕琢的艺术, 倾吐你的衷心。
诗歌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为全诗奠定了诚挚热情的抒情基调。
1
朗读诗歌,全文探究
2、诗歌分哪几个层次来写的?请画出全诗的结构图。
1-6节:描写云雀的身姿与美妙的歌声
7-11节:运用比喻和拟人正面赞美云雀
12-14节:侧面赞美反衬云雀歌声完美
15-17节:思考云雀歌声如此美妙的原因
18-19节:人与鸟的对比反思人类的局限
20-21节:将云雀作为人生理想追求
致云雀
总体评价(第1节)——欢乐的精灵
展开描绘
(第2~20节)
表达愿望(第21节)——渴望传递云雀的欢欣、希望与爱
外在形态:喜悦明朗(第2~3节)
优美歌声:欢乐强音(第4~6节)
云雀本质:高贵自由(第7~11节)
诗人观点:爱与生死(第12~17节)
人鸟对比:鄙弃污浊(第18~20节)
也可以这样分:
赏析诗歌,解读意象
1.这是一只 的云雀?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向上, 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起,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把云雀比作烈火的轻云,写云雀激昂轻快的身姿,道出云雀对冲破束缚的渴望。赋予了云雀蔑视地面、勇于追求光明与理想的特点。
2
地平线下的太阳,
放射出金色的电光,
晴空里霞蔚云蒸,
你沐浴着明光飞行,
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刚开始迅速的远征。
3
淡淡的紫色黎明
在你航程周围消融,
像昼空里的星星,
虽然不见形影,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4
把云雀比作昼空里的星星,黄昏时飞翔于高天的云雀身影模糊,如同天幕上的星星影影绰绰,以声音的强劲与身形的模糊对比,突出云雀飞行的高度及叫声的明丽。
像一位诗人, 隐身
在思想的明辉之中,
吟诵着即兴的诗韵,
直到普天下的同情
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8
把云雀比作诗人,用智慧的歌唱,使世人领会了希望与忧虑的含义,突出云雀有思想,同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像一位高贵的少女,
居住在深宫的楼台,
在寂寞难言的时刻,
排遣她为爱所苦的情怀,
甜美有如爱情的歌曲, 溢出闺阁之外;
9
把云雀比作少女,夜阑人静时,用幽婉的歌声减轻爱的痛苦,突出云雀拥有甜美而忧伤的深情。
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
在凝露的深山幽谷,
不显露它的行踪,
把晶莹的流光传播,
在遮断我们视线的芳草鲜花丛中;
10
把云雀比作萤火虫,在花草丛中闪烁明灭,无形地散发柔辉,表明云雀能在黑暗中传播光明。
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
荫蔽着的玫瑰,
遭受热风的摧残,
直到它的芬菲
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沉醉;
11
把云雀比作玫瑰,被热风摧残,却以浓郁的芳香熏醉“鲁莽的飞贼” ,表明云雀虽遭遇外力摧残,却更加强大。
多个比喻,增加了云雀意象特征的丰富性,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云雀的 。
赞美之情
云雀具有思想和深情;感染力强;在黑暗中传播光明;遭遇困顿却能愈加强大。
它象征着欢乐、光明、自由、理想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对这些美好品质的追求。
时代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云雀形象解读:
赏析诗歌,解读意象
2.歌声本是虚无缥缈的,诗人是如何描写云雀的歌声的?
那犀利无比的乐音
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它那强烈的明灯,
在晨曦中暗淡,
直到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就在空间。
运用通感,以星光的利箭之类的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5
整个大地和大气,
响彻你婉转的歌喉,
仿佛在荒凉的黑夜,
从一片孤云背后,
明月射出光芒,清辉洋溢宇宙。
6
运用通感,以孤云背后的明月的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我不知道, 你是什么,
什么和你最为相似
从霓虹似的彩霞
也降不下这样美的雨,
能和当你出现时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
7
运用通感,以霓虹似的彩霞的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知识链接:通感
1、你笑的真甜。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
清香是嗅觉,歌是听觉,这里用用听觉写嗅觉。
通感
晶莹闪烁的草地,
春霖洒落的声息,
雨后苏醒的花蕾,
称得上明快、欢悦,
清新的一切,都不及你的音乐。
12
这三个形象引出三个概括性强而准确的形容词:明朗、欢悦、清新,对云雀的歌声作出评价,突出了音乐之美。
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
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
我从没有听到过
爱情或是醇酒的颂歌
能够进涌出这样神圣的极乐音流。
13
赞婚的合唱也罢,
凯旋的欢歌也罢,
和你的乐音相比,
不过是空洞的浮夸,
人们可以觉察,其中总有着贫乏。
14
以颂歌、合唱、欢歌与云雀歌声对比,突出了音乐之美。
教给我一半,你的心
必定熟知的欢欣,
和谐、炽热的激情
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全世界就会象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21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
总 结
致云雀
雪莱
诗人
形态 欢乐明朗
云雀 歌声 欢乐强音
本质 高贵自由
象征:欢乐、光明、美丽
青春是对尘世有深刻的理解,但又能超越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