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反应速率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1.化学反应速率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0 22: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化学反应速率巩固提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
C.达平衡时, D.达平衡时,不再改变
2.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C.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A)=0.15 mol·L-1·s-1;②(B)=0.6 mol·L-1·s-1;
③(C)=0.4 mol·L-1·s-1;④(D)=0.6 mol·L-1·s-1。
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
A.① B.④ C.①④ D.②③
4.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剧增是导致异常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再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发现CH4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CH3CO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其催化剂催化效率和乙酸生成速率变化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及时分离出乙酸,可以提高该反应的速率
B.温度超过250℃后,催化剂降低该反应活化能的功效在下降
C.根据图象可知,实际生产中选择的适宜温度是250℃
D.温度低于250℃时,乙酸生成速率加快是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协同作用的结果
5.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条件,会使生成SO3的速率增大的是
A.减小压强 B.减小O2的浓度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降低温度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燃煤时将煤块粉碎为煤粉
B.制作绿豆糕时添加适量的食品防腐剂
C.空运水果时在包装箱中放入冰袋
D.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
7.中科院设计了一种利用N(C2H5)3捕获气相CO2后,直接在纳米金催化剂表面上加氢合成甲酸的反应,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加氢合成甲酸是一个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
B.N(C2H5)3可以协助CO2到达纳米金催化剂表面
C.使用纳米金催化剂能有效降低CO2加氢制甲酸反应的ΔH
D.在纳米金催化剂表面上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8.“接触法制硫酸”的核心反应是2SO2+O2 2SO3,因SO2在催化剂表面与O2接触而得名,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低
B.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
C.图示过程中既有S—O键的断裂,又有S—O键的形成
D.该反应的催化剂有V2O5和V2O4
9.下列方法对2SO2(g)+O2(g)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加入SO2 B.容积不变,充入N2
C.压强不变,充入N2 D.降低温度
10.近期我国研究人员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实现固氮的一类三元NiFeV催化剂,下图为其电催化固氮的机理示意图。以下关于该电催化机理过程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B.反应过程涉及了N2的电化学氧化
C.1个N2分子反应生成2个NH3分子
D.反应分多步进行,中间产物为几种不同的氮氢化物
11.甲醇与SO3在有水条件下生成硫酸氢甲酯的反应部分历程如图所示。CH3OH(g)+SO3(g)CH3OSO3H(g),其中粒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合CH3OH分子比水合SO3分子更稳定
B.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6.62eV
C.d到f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
D.在反应过程中,水起催化作用
12.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
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H3
C.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2NO→NHNOH
D.生成NH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5H22NH3+2H2O
13.在一定温度时,将1 mol A和2 mol B放入容积为5 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C(g)+2D(g),经5 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L-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5 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1
B.5 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 mol·L-1
C.该可逆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
D.5 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2.5 mol
14.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 mL2% H2O2溶液 无
② 甲溶液 无
③ 10 mL 5% H2O2溶液 MnO2固体
A.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②中甲溶液是10 mL 5% H2O2溶液
C.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H2O22H++2OH-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因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5.某种含二价铜微料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反应历程中不同状态物质体系所含的能量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快脱硝速率,提高平衡转化率
B.状态②到状态③的变化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状态④到状态⑤的变化过程决定了整个历程的反应速率
D.在图1所示历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16.将等物质的量的、混合于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经后测得的浓度为,,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
B.该反应方程式中,
C.时,的转化率为50%
D.时,的物质的量为
17.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产物的稳定性:
C.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D.该历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kJ·mol-1
18.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未达到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没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换用催化效果好的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9.反应aA+bB→c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m(A)·cn(B)(m、n均为正整数),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当c(A)=2 mol·L-1,c(B)=3 mol·L-1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的1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增大c(A)时,v也增大 B.只升高温度时,k值增大
C.m=2,n=1 D.同倍数增大c(A)或c(B),v增大的倍数也相同
20.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分解实验,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时间(t)如下表所示,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分解速率。已知的起始浓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A.依据信息可知,对分解起催化作用
B.在30℃、pH=4.0条件下,
C.50℃、PH=5.5条件下的比25℃、pH=6.0条件下的的大
D.相同pH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增大一倍
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 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碱性,再滴加少量碘水 溶液未变蓝色 淀粉已完全水解
B 同时向体积均为4 mL的 0.1 mol·L 1和0.2 mol·L 1酸性KMnO4溶液中各加入2 mL 0.1 mol·L 1 H2C2O4溶液 后者先褪色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越先褪色
C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D 向CaCO3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非金属性:Cl>C
A.A B.B C.C D.D
22.一种通过电化学催化的方式,处理温室气体CO2的同时获得燃料H2或CO或者工业原料(甲酸)的部分催化历程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Sb表面上的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催化生成CO的活化能为1.10ev
B.生成HCOOH的过程中有C—H的生成和断裂
C.Sb表面生成HCOOH的反应为:*CO2+2e-+2*H+=HCOOH
D.Sb催化剂对三种竞争反应的选择效果为HCOOH>H2>CO
23.下列对有关事实或解释不正确的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铝粉代替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加快 改用铝粉,固体表面积增大,故反应速率加快
B 5%的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分解速率迅速加快 降低了反应的焓变,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速率加快
C 锌与稀硫酸反应,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
D 密闭容器中反应:,当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减慢 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A.A B.B C.C D.D
24.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并解决能源转化问题,一种以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步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B.异构化反应过程中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该反应总过程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不影响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的活化能
2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淀粉水解程度 取2mL淀粉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2~3min,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滴加碘水 若溶液未变蓝色,则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B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4mL乙醇,加入12mL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溴水中 若溴水溶液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C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取10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1Na2S2O3溶液、5mL蒸馏水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同时加入10mL0.1mol·L-1H2SO4溶液 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Na2S2O3溶液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探究铝与氧化铁铝热反应后的产物之一为单质铁 取少量产物溶于足量稀硫酸溶液后,再取上层清液,依次加入KSCN溶液和双氧水 若上层清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出现血红色溶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单质铁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26.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并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合成甲醇:2H2(g)+CO(g) CH3OH(g),单位时间内,CO的转化率[α(CO)]与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温度为T1~T2℃时,CO的转化率降低,原因是 。

2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 (填“>”或“<”)0。
②加入催化剂,b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 。
③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 ① 2C(s)+O2(g)=2CO(g) ΔH=-221kJ/mol
② C(s)+O2(g)=CO2(g) ΔH=-393.5kJ/mol
则表示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8.某化学小组欲测定KClO3溶液与NaHSO3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试剂为10mL0.1mol/LKClO3溶液和10mL0.3mol/L NaHSO3溶液,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已知:ClO+3HSO=Cl-+3SO+3H+。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l-)= mol/(L·min)。
(2)某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12min后逐渐变慢(12min后图略)。
i.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通过测定c(Cl-)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探究速率先增大的原因,具体如表所示。
方案 假设 实验操作
I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向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KClO3溶液和10mL0.3mol/LNaHSO3溶液,_____
II ____ 取10mL0.1mol/L KClO3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再加入10mL0.3mol/LNaHSO3溶液
III 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分别向2只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KClO3溶液;向烧杯①中加入1mL水,向烧杯②中加入1mL0.2mol/L盐酸;再分别向2只烧杯中加入10mL0.3mol/LNaHSO3溶液
①补全方案I中的实验操作: 。
②方案II中的假设为 。
③除I、II、III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 。
④在已知方案I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某同学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思考,认为方案III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请进行改进: 。
ii.12min后,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达平衡时,,故C错误;
D.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就一定是活化分子,因为根据碰撞理论,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A错误;
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B错误;
C.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
D.升高温度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比较同一反应的快慢时,需将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通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进行换算为同一物质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我们将下列物质的反应速率均转换为A的反应速率,故有:①(A)=0.15 mol·L-1·s-1;②当(B)=0.6 mol·L-1·s-1时;(A)=0.2 mol·L-1·s-1,③当(C)=0.4 mol·L-1·s-1时,(A)=0.2mol·L-1·s-1;④(D)=0.6 mol·L-1·s-1时,(A)=0.3 mol·L-1·s-1,故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③=②>①,故最快的为:④,故答案为:B。
4.A
【详解】A.分离出乙酸,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A错误;
B.由图可知,温度超过250℃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故降低该反应活化能的功效在下降,B正确;
C.根据图象可知,实际生产中选择的适宜温度是250℃,此时催化效率、乙酸生成速率均最大,C正确;
D.温度低于25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催化剂活性增加,乙酸生成速率增加,故乙酸生成速率加快是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协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若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各物质的浓度降低,生成SO3的速率会减小,A错误;
B.减小反应物的浓度,生成SO3的速率会减小,B错误;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D
【详解】A.煤块粉碎为煤粉,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选;
B.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B不选;
C.冰袋可以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率,故C不选;
D.提高炼铁高炉的高度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因此不能减少尾气中CO的浓度,也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故D选.
故选D。
7.C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酸的总反应式为H2+CO2=HCOOH,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是一个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故A正确;
B.据图可知N(C2H5)3捕获CO2后可以将CO2转移到催化剂表面,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
D.催化剂表面有C-N(极性键)键断裂和H-H(非极性键)键断裂,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B
【详解】A.由图知反应①慢,则反应①活化能高,A错误;
B.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B正确;
C.反应①生成新的S—O键,整个过程中没有S—O键断裂,C错误;
D.该反应的催化剂只有V2O5,V2O4是前面反应生成,又在后面反应中消耗,属于“中间产物”,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B
【详解】A.加入,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
B.容积不变,充入N2,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
C.压强不变,充入N2,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压强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据图可知该反应过程有H+参与,所以在酸性条件下进行,A正确;
B.该过程中N2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
C.据图可知1个N2分子先依次结合3个H后生成一个NH3和N,之后N又依次结合3个H后生成一个NH3,C正确;
D.据图可知每一步反应中都结合一个H,中间产物为几种不同的氮氢化物,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A
【详解】A.据图可知d为水合CH3OH分子,c为水合SO3分子,c的能量更低,所以水合SO3分子更稳定,A错误;
B.据图可知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3.66eV-(-2.96eV)=6.62eV,B正确;
C.据图可知d到f的过程中甲醇中的氢原子转移到水分子中,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转移到CH3OSO3H分子中,实质为质子转移,C正确;
D.反应前后水未发生变化,形成的水合分子降低了能垒,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C
【详解】A.图示可知,生成氨气的过程为:NO→HNO→NH2O→NH2OH→NH2→NH3,每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均是降低,被还原,A正确;
B.NO被还原为N2的最大活化能明显大于还原生成NH3,故在该催化剂作用下,NO更容易被还原为NH3,B正确;
C.生成NH3的基元反应中,NH2O+H→NH2OH这一步活化能最大,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慢,是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C错误;
D.由图可知,总反应为NO与H2反应生成NH3和H2O,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5H22NH3+2H2O,D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A.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 L 1,则C的浓度增加了了0.1 mol·L-1,,故A正确;
B.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 L 1,根据改变量之比登记计量系数之比,5 min时,容器内c(D)=0.2 mol L 1,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后压强增大,故C错误;
D.经5 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 L 1,物质的量的改变量为0.2 mol L 1×5L=1mol,C物质的量增加了0.5mol,D物质的量增加了1mol,因此5 min 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 1mol+0.5mol+1mol=2.5 mo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C
【分析】要采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研究。该实验是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和②都不使用催化剂,而二者的浓度应该不同;根据表格已知信息可知②③不同之处是是否使用催化剂,则二者的H2O2溶液的浓度应该相同,即实验②的甲溶液为10 mL 5% H2O2溶液,然后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A.实验①和②中只有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②中甲溶液是10 mL 5% H2O2溶液,B正确;
C.H2O2是二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而且分步电离,主要是第一步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O2H++,C错误;
D.催化剂能成千上万倍的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由于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5.B
【详解】A.由题干图1所示反应历程图可知,是整个反应的催化剂,则催化剂可加快脱硝速率,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A错误;
B.由题干图1所示反应历程图可知,状态②到状态③的变化过程中有N-H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B正确;
C.由图2信息可知,状态③到状态④的活化能最大,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对整个反应速率其决定作用,即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决定了整个历程的反应速率,C错误;
D.在图1所示历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在+1价和+2价之间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16.D
【详解】A.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v(D)=0.5mol/L÷2min=0.25mol L-1 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速率,故A正确;
B.C表示的平均速率,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故B正确;
C.设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n,生成D为2L×0.5mol/L=1mol,则
,则(n-1.5):(n-0.5)=3:5,解得n=3,2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50%,故C正确;
D.时,的物质的量为2.5mol,故D错误;
故选D。
17.D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则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产物P2所具有的能量比产物P1所具有的能量低,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则产物P2比产物P1要稳定,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由Z到产物P1所需的活化能低于由Z到产物P2所需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慢,则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为v(P1)>v(P2),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中间产物Z到过渡态Ⅳ所需的活化能最大,则E正= —18.92kJ·mol 1—(—205.11 kJ·mol 1)=186.19kJ·mol 1,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
A.根据反应历程,反应物是CH4和CO2,生成物是CH3COOH,因此总反应方程式为CH4+COCH3COOH,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故A错误;
B.根据CH4+CO2CH3COOH,结合甲烷和CH3COOH的结构简式,甲烷分子中一个C—H键发生断裂,故B错误;
C.根据历程①的能量高于②的能量,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同时有C—C键的形成,故C正确;
D.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因此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答案为C。
19.D
【分析】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m(A)·cn(B),当c(A)=2 mol·L-1,c(B)=3 mol·L-1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的12倍,据此可以计算m、n的值,据此解答。
【详解】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m(A)·cn(B),当c(A)=2 mol·L-1,c(B)=3 mol·L-1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的12倍,即12k=k 2m 3n,得到m=2,n=1,即v=k c2(A) c(B)。
A.根据速率方程v=k c2(A) c(B),只增大c(A)时,v也增大,故A正确;
B.k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则k增大,即只升高温度时,k值增大,故B正确;
C.m=2,n=1,故C正确;
D.因为m=2,n=1,同倍数增大c(A)或c(B),v增大的倍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D。
20.C
【详解】A.pH增大,则OH-浓度增大,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OH-,A错误;
B.v=1.00×10-4mol/(L min),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50℃、PH=5.5条件下所需要的时间在7~15之间,而 25℃、pH=6.0条件下所需要的时间在15~58之间,故50℃、PH=5.5条件下的更大,C正确;
D.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pH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时间并不是原来的一半,故增大并不是一倍,D错误;
故答案为:C。
21.C
【详解】A.NaOH过量,碘与NaOH反应,不能检验淀粉是否存在,应取水解后的溶液少量加碘水检验,操作不合理,A错误;
B.高锰酸钾均过量,不能检测到褪色时间,应控制高锰酸钾均不足且浓度不同,B错误;
C.钠在CO2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说明有C生成,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C正确;
D.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利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盐酸为无氧酸,D错误;
故答案为:C。
22.AB
【详解】A.由图象分析可知,CO2吸附在催化剂上时,催化生成CO的活化能为1.10ev,A错误;
B.生成HCOOH的过程中,有C-H的生成,但没有C-H的断裂,B错误;
C.根据图象,*CO2和*H+在Sb表面反应生成HCOOH,C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故反应为:*CO2+2e-+2*H+=HCOOH,C正确;
D.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由图可知,生成CO的活化能最大,生成HCOOH的活化能最小,故Sb催化剂对三种竞争反应的选择效果为HCOOH>H2>CO,D正确;
答案选AB。
23.B
【详解】A.铝粉与稀盐酸反应比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是因为表面积增大,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5%的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分解速率迅速加快是因为二氧化锰催化了双氧水的分解,但不会降低了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Zn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导致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故C正确;
D.密闭容器中反应,充入惰性气体,当温度、压强不变时,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24.B
【详解】A.第i步中,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元素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异构化反应过程中,(CH2)n转化为C3H6、C2H4、C4H8等,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总过程为CO2和H2反应生成低碳烯烃和水的过程,则该反应总过程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C错误;
D.Fe3(CO)12/ZSM-5是催化剂,能降低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故选B。
25.C
【详解】A.与碘水反应,不能检验淀粉,则操作和现象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A错误;
B.挥发的乙醇可被溴水氧化,应除去乙醇后,利用溴水溶液褪色不能检验乙烯,故B错误;
C.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反应速率快,10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1Na2S2O3溶液、5mL蒸馏水于两支试管中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Na2S2O3溶液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反应后固体中可能含、四氧化三铁,过量时溶于硫酸,再滴定溶液无现象,但产物含价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6.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详解】反应催化剂活性的降低,使得反应速率减小;
故答案为: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27.(1) < 减小 不变
(2)CO(g) +O2(g)= CO2(g) ΔH= -283kJ/mol
【详解】(1)①由图可知,在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比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少,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
②加入催化剂,能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减小,反应热只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焓有关,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ΔH不变。
③反应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由图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 ① 2C(s)+O2(g)=2CO(g) ΔH=-221kJ/mol;② C(s)+O2(g)=CO2(g) ΔH=-393.5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由(2②-①)可得,CO(g) +O2(g)= CO2(g) ΔH=[2(-393.5kJ/mol-(-221kJ/mol)]= -283kJ/mol,则表示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 CO2(g) ΔH= -283kJ/mol。
28.(1)
(2) 插入温度计 生成的氯离子加快了反应速率 生成的硫酸根加快了反应速率 将1mL水改为1mL0.2 mol L 1NaCl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各物质浓度都会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
【详解】(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2)①假设1提出该反应放热使得速率加快,所以应在一开始就测量温度,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故答案为:插入温度计;
②方案II中实验操作是向其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说明其假设为生成的氯离子加快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生成的氯离子加快了反应速率;
③反应中也生成了硫酸根,除I、II、III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的硫酸根加快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生成的硫酸根加快了反应速率;
④根据题意分析出两个烧杯的变量不是氢离子变化了,还与氯离子的浓度也变化了,应该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则要使得两个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相等即方案III中实验操作设计为:将1mL水改为1mL0.2 mol L 1NaCl;故答案为:将1mL水改为1mL0.2 mol L 1NaCl。
ii. 12min后,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各物质浓度都会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故答案为: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各物质浓度都会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