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1 20: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2023山西忻州调研)据统计,1700—1825年间,英国所建的医院或治疗所有154个之多。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也开始在全英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英国(  )
A.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建立
B.城市生活环境恶化
C.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完善
D.医疗服务范围扩大
2.(2023天津和平期末)1918—1919年,全球暴发大流感,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论贫富还是体质强弱,没有人可以对大流感免疫,归根结底,流感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这一认识(  )
A.有利于全民保健体系的建立
B.刺激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D.促进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
3.(2022山西大同期末)据统计,1970年全世界已有44个国家开办了121所公共卫生学院;1984年,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学院已增至214所,遍及54个国家。这表明(  )
A.各国着手联合发展卫生事业
B.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C.公共卫生得到多数国家重视
D.环境污染现象引起各国重视
4.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频发,该地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卫生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西南地区的疫情。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
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
B.公共卫生体系完善
C.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
5.(2023湖北黄冈期中)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补充医疗保险体系三种层次的保障体系及商业医疗保险体系。这表明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
A.城乡统筹,保障完备
B.覆盖全民,层次多元
C.市场支撑,权责清晰
D.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题组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6.(2023山东菏泽期末)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于1955年颁布了第一个卫生防疫法规,197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2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1995年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185.69亿元增加到383.09亿元。这些措施(  )
A.推动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
B.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
C.使我国建立了健全的卫生防疫网络
D.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7.(2023河北石家庄调研)下面是基于某学者关于全球卫生治理的认识而草拟的文氏图。据此判断,该学者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民众健康意识提高 B.人类命运休戚相关
C.医疗技术水平进步 D.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2023山东名校大联考)医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没有让医疗完全的市场化,政府都承担相当比例的医疗服务。虽然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或互助保险系统来分担,但医疗保健对大多数人还是巨大的负担,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医疗费用必须依赖国家的福利。这表明(  )
A.医疗保健制度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B.西方国家市场化医疗保险系统尚不健全
C.政府承担部分医疗服务化解了社会矛盾
D.西方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最为完善的
2.(2022天津南开区期末)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通过的全民健康服务法案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基础医疗和医院医疗两级服务制,基础医疗是主体。为了保证全民健康服务法案的有效运行,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支分布于各个社区医疗机构的高素质医护队伍。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屡经修改。这说明(  )
A.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广泛推广
B.全民公共卫生意识得到强化
C.立法手段导致医疗服务完善
D.英国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3.(2022浙江三校联考)2019年6月,中国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进一步扩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规模,扩大试点工作,让更多地区、更多药品加入集中采购,规范药品收费标准,降低药品价格。这反映出(  )
A.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成效显著
B.政府努力降低人民就医成本
C.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状况缓解
D.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意识增强
4.(2023辽宁锦州期末)国家卫健委 2021 年 1 月 28 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调查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6.8%,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为 96.1%和 97.6%。该报告数据显示,调查地区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趋缓,费用增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反映当代中国(  )
A.医疗保险报销程序更加严格
B.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C.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
D.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显著改进
题组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5.(2023广东佛山期末)新中国成立前,南方十几个省区血吸虫病肆虐。1953年,一批专家来到江西余江乡,他们征集粪便样本并用科学仪器仔细观察,还打听如厕和处理排泄物的方式。很多群众抵触情绪很大,交出空的样本盒,甚至以泥土、牲畜粪便等伪造。这表明(  )
A.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B.增强疫区人们卫生意识的紧迫性
C.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D.需要加强相关人员工作的科学性
6.(2022江苏扬州期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群众性的大规模卫生运动,其中主要包括1949—1952年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1954年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后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这表明(  )
A.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
B.人类的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C.新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已建立起来
D.中西医结合防疫新风尚已形成
7.(2023江苏盐城调研)1981年,卫生部发文对退休医生开业行医的争议作出解释:退休金是退休医生过去长期从事医务劳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应得补偿报酬,而开业行医收入是他们重新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应该允许(他们)开业行医,继续为人民服务。该文件的刊发(  )
A.打破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
B.体现了尊重劳动的价值导向
C.迎合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8.(2022河南名校联盟期末)下图反映了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变动情况。据此可以得出我国 (  )
A.对外开放决定身心健康
B.人民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C.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D.环境恶化影响人均寿命提高
9.(2023辽宁沈阳联合体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共中央需要(  )
A.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B.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C.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追求
D.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
题组三 思维训练
10.发散思维(2023安徽皖江名校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霍乱是一种让人们闻风丧胆的急性传染病,它和天花、鼠疫并列为人类三大烈性传染病,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在欧洲,霍乱有着更高的死亡率。1831年至1832年,英国暴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并且随之带来更多的问题。当时英国画家约翰·利奇创作了卡通画《霍乱滋生之地(伦敦)》。
  材料二 为应对此困境(霍乱),英国政府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于1848年成立中央卫生委员会,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等机构,促进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第一阶段的卫生管理主要遵从1848年的《公共卫生法》,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伦敦首先创建中央委员会,然后再广泛任命检查巡视员,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员会。伦敦的中央卫生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英国各地的公共卫生状况,并提出相关管理意见。
——摘编自王广坤《论近代
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霍乱滋生之地”为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2.A 3.C 4.C 5.B 6.D 7.B
1.D 1700—1825年间,英国医院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这说明英国医疗服务范围扩大,故选D项。A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排除。材料所述现象与城市生活环境恶化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
2.A 依据“流感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可得出当时的人们对于疫病的认识有所提升,这有利于全民保健体系的建立,A项正确。
3.C 据材料可知,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学院数量增加,分布更加广泛,这表明公共卫生得到多数国家重视,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国家间的联合,排除A项;仅从材料中的公共卫生学院的数量与分布情况无法得知医疗保障是否完善,排除B项;重视公共卫生不一定是因为环境污染,排除D项。
4.C 20世纪50年代,国家采取诸多措施基本控制了西南地区的疟疾疫情,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故C项正确。基本控制西南地区的疫情不能说明地域发展差异缩小,也不能说明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更与1999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5.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中既有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又有商业性质的保障制度,体现出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层次多元,B项正确。
6.D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并扩大了公共卫生支出,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D项正确。国家卫生观念的深化推动这些措施的实行,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建立了健全的卫生防疫网络,排除C项。
7.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全球卫生治理过程中,卫生发展与卫生安全息息相关,二者有共同的交集,即国家自身安全和人权、社会公正、道德义务等是紧密联系的,这表明该学者是基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而得出这一认识的,B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1.A 2.D 3.B 4.C 5.B 6.A 7.B 8.C 9.A
1.A 据材料“政府都承担相当比例的医疗服务”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各国通过提供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负担,促进社会财富再分配,表明医疗保健制度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方式,A项正确。西方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医疗涉及国计民生,过度市场化不利于人民生命健康,排除B项。提供医疗服务并不能完全化解社会矛盾,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化,排除。
重点拓展 建立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意义
(1)维护社会稳定。
(2)促进社会公平。
(3)满足民众需求。
(4)推动经济发展。
(5)保证社会生产。
2.D 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英国政府提供分级医疗服务,建立了社区医护队伍,之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屡经修改,体现了英国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故选D项。
3.B 据材料可知,政府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规模,规范药品收费标准,降低药品价格,努力降低人民的就医成本,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排除A项;缓解了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属于材料中提及的政策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意识增强,排除D项。
4.C 根据材料可知,调查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6.8%,这反映出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报销程序,排除A项。从医保覆盖率高和医疗费用增幅趋缓中,不能得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群众健康状况改善,排除B、D两项。
5.B 据材料可知,当地群众抵触国家卫生专家的诊疗,对疫病的防治工作产生阻碍,这说明民众并未认识到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卫生意识,故选B项。
6.A 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群众性的大规模卫生运动,表明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A项正确;其他三项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7.B 据材料“而开业行医收入是他们重新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应该允许(他们)开业行医,继续为人民服务”,可以看出国家肯定退休医生继续开业行医的行为,体现出尊重劳动的价值导向,B项正确。
8.C 据材料可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到2010年明显提高,之后持续增长,说明人民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这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故选C项;对外开放不能决定身心健康,排除A项;人均预期寿命和人民文化素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9.A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中共中央需要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即推动广大群众提高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自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A项正确。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但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追求和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属于健康教育的角度,排除C、D两项。
10.答案 (1)示例
霍乱滋生之地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城市公共卫生建设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霍乱流行是公共卫生环境建设跟不上城市化步伐的恶果,是社会发展成果分配不均的表现。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工人阶级以多种形式进行斗争,欧美各国资产阶级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缓和矛盾。
(2)建议:增强公众的卫生意识;不断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卫生的相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解析 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律等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
(1)需要从霍乱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政府应对之策以及警示教训等角度进行阐释作答。
(2)依据材料二“英国政府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可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机构参与;据材料二“遵从1848年的《公共卫生法》”和“创建中央委员会”可知,公共卫生事业需要依法治理和机构参与;等。
专题强化练6 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发展
答案见P134  10分钟
1.(2023四川宜宾六中期中)春秋时期,秦医不仅在救死扶伤和医学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防疫和养生等方面形成了秦人自己的医学理论。《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有关于“丙与里人及甲等会饮食,皆莫肯与丙共桮(杯)器”的记载。据此可知,秦国医学(  )
A.产生于长期的战争环境中
B.占主导地位的是官方医学
C.注重实践与理论间的联系
D.形成完整的疫病预防体系
2.(2022黑龙江哈尔滨六校期中)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总结了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宋朝以法律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反映唐宋时期 (  )
A.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制度
B.医学观念不断发展
C.国家重视普及养生之道
D.医学理论体系完善
3.(2023江西上饶期中)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京城内外,时疫传染”,京城没有常设性的措施,致使“贫民不能自备药剂,多有仓猝病毙者,其或无力买棺殓埋,情殊可悯”。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缺乏应对疫病的制度性部署
B.医务人员应对疫病的措施失当
C.各级官员贪污救灾物资和钱财
D.民间应对疫情的措施无效
4.(2023河北冀州期中)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以城镇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
B.与世界各国医保体系接轨
C.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D.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
5.(2022河北沧州沧县中学月考)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立誓:“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后世称之为“希波克拉底誓言”。这说明当时(  )
A.神灵崇拜盛行
B.医生职业要求较高
C.宗教意识觉醒
D.人文精神影响医学
6.(2023广东二模)1819年,印度官方报纸上刊登了一封署名“英国人维伦邦”的来信,强调关于印度古代医神的文献中记载了牛痘接种法。印度地方官员用梵文写了一首关于牛痘接种的短诗,且故意写在旧纸上,称其来自印度古代文献。上述行为(  )
A.弘扬了印度的传统医学成果
B.弥合了殖民地和宗主国的矛盾
C.减小了牛痘接种法的传播阻力
D.说明亚洲的觉醒已较为深入
7.(2023江苏淮安协作体联考)在英国,卫生服务主要通过国家预算为全体公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在德国,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和管理,门诊医疗主要由家庭医生负责提供;在美国,医疗服务以私有制为主,公立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27%左右。这体现了欧美国家(  )
A.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B.重视强化全民的卫生意识
C.提供卫生服务的方式具有不同特色
D.公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中医药学的特点理解不清
1.(2022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阶段检测)《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说明中医药学(  )
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 B.立足社会实践
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D.利于健康养生
2.(2023湖南长沙期初联考)晋代医学家葛洪青年时修习道教经典,中年时游历行医,收集民间药方,整理为《肘后备急方》,又著有《抱朴子》,包含神仙吐纳、符箓、克治之术与时政得失,晚年时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的经历可以反映出(  )
A.道教经典是医学研究的基础
B.宗教活动与行医济民相互影响
C.中医中药的探索具有偶然性
D.迷信风俗对传统医学损害巨大
易错点2 辩证理解黑死病的影响
3.(2023山东德州一模)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当时这种情况(  )
A.动摇了基督教统治地位
B.促进了思想领域的变革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4.(2023重庆八中月考)14世纪,面对黑死病的大流行,雅科迈认为腐坏的空气被吸入人体,造成器官的损害;戈恩提勒指出病人呼出的气体带有致病的“种子”;瓦勒斯库斯则强调病人呼出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这些认识(  )
A.科学地揭示了疫病成因
B.为隔离传染源提供了一定依据
C.扼制了疫病大规模传播
D.改变了人类对细菌的无知状态
易错点3 正确认识现代中国的医疗体系
5.(2023江苏南京期末)下面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分类表。据此可知 (  )
类别 享受对象 资金来源
合作医疗(互助保险制) 主要是农民 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
劳动医疗(企业保险制) 企业单位的工人和职员 企业福利费留成
公费医疗(国家保健服务制)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学生等 国家预算支出
A.国家重视全民卫生健康意识
B.城乡医保体系建设已稳步推进
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D.国家治理市场化机制初步形成
6.1992年,中国开始要求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家长支付。2002年,乙肝疫苗免费,但家长仍需支付少量接种费。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其中内容之一就是对全国所有新生儿实行全部免费的乙肝疫苗接种。这体现了我国(  )
A.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建立
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
C.基本医疗体系日益完善
D.公共疾病防控力度加大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2.B 3.A 4.C 5.D 6.C 7.C
1.C 据材料“秦医……医学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秦人自己的医学理论”等信息可知,秦国医学是医学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秦国医学产生的背景,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秦国官方医学的地位,排除B项;“完整”表述错误,排除D项。
2.B 据材料可知,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由民间发展到政府,说明唐宋时期医学观念在不断进步,故B项正确。“完善”表述绝对,而且题干主旨是公共卫生而非医药制度,排除A项。重视公共卫生不等于“普及养生之道”,排除C项。宋代以法律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与理论体系无关,排除D项。
3.A 据材料“京城没有常设性的措施,致使‘贫民不能自备药剂,多有仓猝病毙者……情殊可悯’”可知,清朝道光年间,因为国家缺乏应对疫病的制度性部署,致使疫病发生后,贫民没有药剂,因病致死者非常多,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医务人员的应对失当以及官员贪污救灾物资和钱财,排除B、C两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间应对疫情的措施,排除D项。
4.C 我国努力实现医疗保障全民覆盖,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排除。
5.D 据材料“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可知,希波克拉底誓言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希波克拉底维护病人的利益,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排除A项;材料仅是希波克拉底个人的意志,而不是强调对医生的职业要求,也不是强调宗教意识,排除B、C两项。
6.C 19世纪早期,印度政府借用古代印度文献等宣传牛痘接种法,易于民众接受,减小了牛痘接种法的传播阻力,C项正确。牛痘接种法是近代英国而非古代印度的医学成果,排除A项。借用古代印度传统文献宣传牛痘接种法,并不能弥合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亚洲觉醒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
7.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卫生服务方面,英国以国家为主、德国公私结合、美国以私立医院为主,这体现了欧美国家提供卫生服务的方式具有不同特色,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全民的卫生意识,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公民的健康状况,排除D项。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A 2.B 3.B 4.B 5.B 6.C
1.A 据材料可知,中医药学特别强调对人的重视,体现其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A项。
2.B 依据材料“葛洪青年时修习道教经典,中年时游历行医……又著有《抱朴子》,包含神仙吐纳、符箓、克治之术与时政得失”并结合所学可知,道教主张济世救人,葛洪的经历反映出宗教活动与行医济民相互影响,B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葛洪是在长期坚持行医的背景下取得了医学上的突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迷信风俗损害传统医学,排除D项。
易错分析 中医学是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辨证施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中医学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药食同源,影响深远。
3.B 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大量人口死亡,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教会的地位开始动摇,促使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故B项正确。A项是宗教改革的意义,排除。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
易错分析 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使欧洲经济生活受到重创,动摇了教会在思想上的垄断地位,促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客观上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助推剂和催化剂。
4.B 据材料可知,面对黑死病大流行,雅科迈等人认为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有害,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疫病的传染性强,这为隔离传染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B项正确。
5.B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能够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建立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其资金的筹措来源也不同,说明当时医保体系涵盖层次较为广泛,医保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故本题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医保制度建设,A项错在“卫生健康意识”,排除。医疗保障制度不能等同于社会保障制度,排除C项。“市场化”是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材料不能表明国家治理市场机制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
6.C 材料没有体现医疗机构建立的情况,排除A项。现代医疗体系包括的范围较广,材料没有体现该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国家对于乙肝疫苗从要求自费接种,到全部免费接种的过程,并出台相关条例,体现了基本医疗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医疗费用承担问题,未涉及防疫力度问题,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主要由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八项支撑组成。四大体系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八项支撑指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信息、法制的建设,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疫病与防治
1.(2021重庆,6)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考点2 近现代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2.(2023浙江1月选考,10)尽管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疟疾消灭计划,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67年,为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医学进步”是指创制出(  )
A.人痘接种法 B.青霉素
C.牛痘接种法 D.青蒿素
3.(2022湖南,10)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4.(2021河北,7)20世纪初,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个人卫生也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间要求更加严格,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  )
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
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C.提升居民个体素质
D.唤起民族强健意识
5.(2021辽宁,15)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
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三年模拟练
1.甲骨文卜辞中有这样的记载,“己巳卜,祝贞:其燎于盟室(用嘉草、莽草等熏燎来防控病毒)惟小牢(向鬼神祭祀)”。据材料可知,殷商时期(  )
A.防控疫情的应对措施科学理性
B.占卜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
C.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
D.中医理论初步完成了体系构建
2.《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饱,七曰劳,八曰逸”。材料反映了唐代(  )
A.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
B.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
C.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
D.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
3.(2023湖北武汉调研)《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三处中医诊所,其中两处是小儿科,另一诊所门前竖有“专门接骨”的牌子。画中还绘有一处药铺,招牌上“本堂法制应症煎剂”八字依稀可辨,药铺不仅看病卖药,还为病人代煎中药。材料主要表明宋代中医(  )
A.专业分科开始出现
B.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C.面向市场、服务大众
D.致力总结医药学成果
4.晚清时期,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中写道:“我国人谓疫有神,故设法以驱之。西人谓疫有虫,故设法以防之。神不可见,而虫可见。微生物乃天地间一大种类,终日与人争战,虫败则人生,虫胜则人死。”这反映出(  )
A.近代科技改变了中国传统疫病观念
B.中国近代生物学与医学有较大发展
C.西医治疗疫病的效果要好于中医
D.新文化运动使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5.(2023江苏如皋期末)1952年初,中共中央开展了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华医学会出版《防御细菌战常识》供各地学习采用;教育、文艺界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一致声讨侵朝美军撒布细菌的罪行并进行科学防疫治疫宣传。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形成了完备的国家卫生防疫体系
B.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正不断扩大
C.将疫病防治与政治运动结合起来
D.抗疫防疫是对美斗争的主要方式
6.(2023江苏南京一模)1974年6月26日发行的《赤脚医生》邮票,全套共四枚,分别展示了赤脚医生为一群儿童注射预防针、一位医生在出诊途中、两位医生采草药、医生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的画面。这生动反映了(  )
A.乡村医疗的投入快速增加
B.传统医药学取得长足进步
C.乡村医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D.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
7.(2023浙江宁波二模)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他雄心勃勃地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为此从533年起他先后派兵远征北非和意大利,恢复了帝国在北非和大部分意大利的统治。但542年,查士丁尼却被迫停止对外的征伐,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帝国本土遭到阿拉伯人的攻击
B.鼠疫的暴发使帝国人口锐减
C.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封建割据
D.遭到“教皇国”的激烈反抗
8.(2023广东湛江二模)19世纪,伦敦共暴发过四次大型的霍乱。某学者注意到,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由此可见,19世纪伦敦霍乱的流行(  )
A.导致伦敦的城市人口急剧下降
B.促进了传染病研究的跨区域合作
C.凸显了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恶果
D.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9.(2022辽宁丹东一模)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以根除全球重大传染性疾病为目标,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开始建立
B.项目规划脱离实际情况
C.世卫组织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
10.20世纪60年代,美国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但随着“滞胀”现象的到来,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这说明(  )
A.美国医疗卫生体系支离破碎
B.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医疗保险
C.医疗保险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D.医疗保险给政府造成财政负担
11.(2023山东菏泽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4年,上海《光华医药杂志》刊登了一则题为《湖州福音医院西医孟杰割毙
李恢伯》的医疗事故新闻,称湖州福音医院的院董李恢伯患黄疸病,“经国籍西医诊治无效”,改请福音医院院长、美籍西医孟杰诊疗。据孟杰诊断,“胆中有砂石,非割不可”。在得到孟杰有“十分之六治愈希望,且可速愈”的保证下,久病困苦的李恢伯同意“自愿割治”,“本人先愿签字”,李实际上是“无奈”,“允签字”。孟杰“收拾自愿书后即施行手术,用全身麻醉协下割开,翻检肝脏,割开胆管,遍觅杳无砂石。检查过久,助手报告时限快到,乃急急缝补,俟手术告竣,而病者已溘然长逝矣”。因李恢伯系湖州福音医院院董,孟杰来灵堂吊唁时,遭遇李家围攻,追究其医疗事故责任。这一起西医孟杰诊断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被《光华医药杂志》评论称:“诊断不确,手术滥施,暴露西洋医术之残毒。”
(1)根据材料,分析上海《光华医药杂志》中《湖州福音医院西医孟杰割毙李恢伯》医疗事故记载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光华医药杂志》的评论。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五年高考练
1.C 2.D 3.D 4.A 5.A
1.C 图片信息显示古代疫病多发时期是汉末、宋末和明清时期,而在疫病多发期,东汉张仲景编著的《伤寒论》问世,明清时期产生温病学说,可见,中医理论的创新大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时期,故选C项;由材料可知,疫病流行频数并非不断上升,也有下降的时期,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疫病出现的高发期并不一定是人口的高峰期,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扬弃,排除D项。
2.D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67年,为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为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3.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待业保险”到“失业保险”,这一变化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说明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正确。材料反映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完善,未强调失业现象,A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B错误;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4.A 由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公共问题”“个人卫生”“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正在进行新政改革,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支持卫生防疫改革进一步推动清政府扩大和深化政治改革,故A项正确;有识之士支持卫生防疫改革,与传播民主思想没有直接的逻辑关联,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内容不仅涉及个人问题,也涉及公共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卫生防疫改革,有利于唤起民族卫生意识,而非强健意识,故D项错误。
5.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后,国际卫生组织在国际卫生防疫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阻止了流行病的传播,B项错误;材料表明国际卫生防疫体系影响范围逐渐由区域扩展至世界,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而非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C项错误;国际卫生防疫体系是从欧洲国家开始,但不是“始终”以欧洲国家为主体,D项错误。
三年模拟练
1.C 2.B 3.C 4.A 5.C
6.C 7.B 8.C 9.D 10.D
1.C 据材料“其燎于盟室(用嘉草、莽草等熏燎来防控病毒)”可知,殷商时期已经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故选C项;“用嘉草、莽草等熏燎来防控病毒”还较为原始,不能体现出防疫措施的“科学理性”,排除A项;材料并非强调占卜的重要性,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B 据材料“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等信息可知,按摩人员通过按摩来治疗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等疾病,说明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故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人们日常生活对中医的依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但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排除D项。
3.C 据材料可知,《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专门为特定人群治病的诊所,药铺提供卖药、煎药服务,由此可知,宋代中医面向市场、服务大众,故选C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理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宋代中医“致力总结医药学成果”,排除D项。
4.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孙宝瑄认为疫病由微生物引起,改变了传统的“疫有神”观念,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改变了中国传统疫病观念,故选A项;材料仅反映了时人的疫病观念有所改变,无法说明中国近代生物学与医学有较大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比较中医和西医治疗疫病的效果,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民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5.C 中共中央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反对美国“细菌战”,“教育、文艺界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一致声讨侵朝美军撒布细菌的罪行”,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宣传与抗美援朝、巩固政权的政治运动相结合,故选C项。材料不能说明当时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与抗疫防疫是对美斗争的主要方式,排除A、D两项;材料并未体现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正不断扩大,排除B项。
6.C 材料反映的是乡村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和尊重,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故选C项。医疗投入指的是国家的资金等支持,题干体现不出,排除A项。题干体现不出我国传统医药学的进步,排除B项。D项错在“起步”一词,排除。
7.B 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暴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据此可以判断,鼠疫暴发最有可能导致查士丁尼停止对外的征伐,故选B项。
8.C 据材料“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可知,该学者认为,英国伦敦霍乱的传播模式可能是水传播,这是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化急速发展导致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霍乱传播模式,没有体现人口急剧下降,排除A项。跨区域合作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D项表述曲解了材料主旨,排除。
9.D 材料反映了全球合作进展缓慢,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D项;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意味着全球防疫体系开始建立,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项目规划脱离实际情况,排除B项;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防疫中起协调作用,且需各国政府配合,材料未体现其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排除C项。
10.D 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虽最终确立,但医改重点逐渐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由此可见医疗保险给政府造成财政负担,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对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医改重点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未体现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医疗保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医疗保险实施效果,排除C项。
11.答案 (1)价值:是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西医传入及治疗史、西方列强侵略史的第一手史料。
(2)简评: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肯定;评论称“诊断不确,手术滥施”,有合理之处;手术是在病人签字确认的情况下实施的,手术因孟杰诊断失误、操作失误而失败,可以追究其医疗责任;但认为这件事“暴露西洋医术之残毒”,则夸大了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应理性对待。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光华医药杂志》中刊登的新闻《湖州福音医院西医孟杰割毙李恢伯》是当时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西医传入及治疗史、西方列强侵略史的第一手史料。
(2)结合所学西医特征,可得出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肯定。根据材料“收拾自愿书后即施行手术……俟手术告竣,而病者已溘然长逝矣”可知,评论称“诊断不确,手术滥施”,有合理之处;根据“‘本人先愿签字’,李实际上是‘无奈’,‘允签字’”,可得出手术是在病人签字确认的情况下实施的,手术因孟杰诊断失误、操作失误而失败,可以追究其医疗责任;根据所学可知,“暴露西洋医术之残毒”的表述夸大了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应理性对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