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1 20: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2022福建龙岩期末)下图为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所载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分布图。据此可知(  )
A.地理因素阻隔文化交流
B.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政治分裂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D.齐鲁文化的水平领先其他区域
2.(2022湖北高中六校期中)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说明“百家争鸣”(  )
A.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B.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导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殊途同归
D.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
3.(2022四川资阳期末)传统儒学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体系,宋明理学以释、道的宇宙论和认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由此可见理学(  )
A.具有理论化、思辨化色彩
B.使受众群体明显扩大
C.符合当时治国理政的需要
D.以恢复孔孟儒学为目标
4.(2023湖北十堰期中联考)朱熹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让人找到道德之善;王阳明认为通过知行合一,可以致良知。由此可知(  )
A.知行合一可实现人生理想
B.两者都强调人性之善
C.格物致知才能发现天理
D.朱熹与王阳明思想完全不同
5.明清之交,国破家亡,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对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  )
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
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6.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
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题组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7.史载,东汉章帝时大旱,侍御史孔子丰上疏说,皇帝像照顾伤病的人一样关心百姓,“而不幸耗旱,时运之会耳,非政教所致也”。他建议皇帝像当年商汤遇到灾年时那样“因自责,省畋散积,减御损食”。“天子纳其言而从之,三日雨即降”。孔子丰的上疏(  )
A.理清了时运与政教的关系
B.反映出统治集团重视民本思想
C.印证了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意在宣扬商汤治国理政的智慧
8.(2023浙江嘉兴测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下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体现了以人为本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自强不息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和而不同
D.“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体现了家国情怀
9.墨子指出,“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譬如王公大人要做一件华美的衣服,一定会去找好的裁缝;要杀一头牛羊,一定要去找好的厨子。墨子意在说明(  )
A.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B.礼乐治国的可能性
C.实施民本意识的及时性
D.用人尚贤的必要性
10.(2023浙江三地市检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的表述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2022辽宁阜新月考)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与会国的赞同,推动了万隆会议的顺利进行。这一外交方针体现的理念是(  )
A.和而不同  B.厚德载物
C.仁者爱人  D.天下为公
题组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2.(2022皖豫名校联盟期末)《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提到:“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该论述旨在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  )
A.强大的凝聚力  B.潜在的创造力
C.持久的生命力  D.特有的包容性
13.(2022山东邹城期中)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都在不断变化: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地接触与交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论述表明中华文化(  )
A.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B.具有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C.传承与发展具有连续性
D.具有共同特质的凝聚性
14.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汉字与方言是互相滋养的依存关系
C.华夏祖先高瞻远瞩
D.中华文明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2023广东广州调研)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的‘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陶器中的扁壶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表现。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或大汶口文化晚期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领先于世界的其他文明
B.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孕育着早期国家的诞生
D.已经形成早期礼乐制度
2.(2022山东潍坊月考)将“轴心时代”称为“哲学的突破”时期的帕森斯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就诸子时代而言,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
A.既根植于传统又融合创新
B.受到传统典籍数量有限的制约
C.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3.(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考)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4.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将民主标示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议题;五四运动的发生,引发了中国人对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反思。这种反思使得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人在民主的内涵中注入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内容。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更新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B.使政治救亡压倒了思想启蒙
C.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
D.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题组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2023湖南怀化期末)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促使其灭亡的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些思想(  )
A.重视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B.成为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源头
C.陷入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窠臼
D.是君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
6.(2023湖北宜昌期中)《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  )
A.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B.坚持了道家无为而治理论
C.彰显了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7.(2022天津南开一模)“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材料反映了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提升个人修养
B.宣传“敬天保民”的思想
C.强化基层教化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题组三  泽被后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2022山东烟台莱阳一中期中)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这说明(  )
A.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
B.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
C.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D.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
9.(2022浙江宁波期末)史学求真,诗歌求美,诗文证史的方法,可为历史学习开一新境界。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西域灯轮千影合”(张说《杂曲歌辞·踏歌词》)和“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白居易《胡旋女》),可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特点(  )
A.包容性  B.连续性    
C.凝聚性  D.本土性
10.(2022陕西渭南一模)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题组四  思维训练
11.发散思维 (2022湖北十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摘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过关练
1.C 2.A 3.A 4.B 5.D 6.B 7.B
8.D 9.D 10.D 11.A 12.A 13.B 14.D
1.C 据图片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众多文化区与学术研究中心,而且各文化圈的分布存在交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C项。
2.A 根据材料可知,“百家争鸣”塑造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哲学基础和变革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故选A项。
3.A 根据“传统儒学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体系,宋明理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可知,相较于传统儒学,宋明理学具有理论化、思辨化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受众群体的变化,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4.B 朱熹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让人找到道德之善;王阳明认为通过知行合一,可以致良知,心学家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通过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可以达到圣贤境界,圣贤即善心善念善行,可见两者都强调人性之善,故选B项。
5.D 依据材料中“深刻检讨”“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明清之际的文化在批判继承中得以创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进步,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人群的传承效果,不具有可比性,故A项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6.B 新文化运动虽然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国家利益和命运为重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故A项错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体现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思想,与抨击纲常礼教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无法体现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故排除D项。
7.B 据材料“皇帝像照顾伤病的人一样关心百姓”“因自责,省畋散积,减御损食”等信息可知,孔子丰认为只要皇帝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和规范自我行为,就能化解干旱危机,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和重视,“天子纳其言而从之”反映出统治集团重视民本思想,B项正确。
8.D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即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家国情怀的思想,故选D项;“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指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是墨子的“尚贤”思想,排除A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才能产生新事物,体现了和而不同,排除B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排除C项。
9.D 根据“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好的裁缝”“好的厨子”可知,墨子强调人才选拔不能偏袒宗室和贵族,强调任人唯贤,故选D。
10.D 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坚定执着的探求精神,即自强不息,故选D项;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了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即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排除A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排除B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排除C项。
11.A 根据所学可知,“求同存异”方针体现的是和而不同的理念,A项正确。
12.A 面对外敌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面对内乱时,人们往往可以“捐弃前嫌,团结一致”,由此可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故选A项。
13.B 根据材料“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等信息可知,中华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接纳新思想来发展自身,体现了博采众长的包容性,故选B项。
14.D 材料“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的是汉字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排除。
能力提升练
1.B 2.A 3.B 4.A 5.A
6.A 7.D 8.D 9.A 10.B
1.B 据材料可知,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元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
2.A 据材料“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可知,帕森斯认为中国的百家争鸣是在前代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发展形成的,既根植于传统又融合创新,A项正确;材料与传统典籍数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百家争鸣形成的特点,“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百家争鸣的意义,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百家争鸣完成思想理论整合,排除D项。
3.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思想体系指的是理学,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冲击,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以此来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秩序,理学的出现是魏晋以来儒学在危机下的复兴,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故B项正确。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排除C项;当时中国并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排除D项。
4.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所强调的民主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人在民主的内涵中“注入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内容”。这表明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民主内涵的扩展,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的关系无从体现,排除B项。
5.A 据材料可知,西周统治者通过商的灭亡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即顺应天道,实施德治爱护人民,而非凭借权力对民众实施暴政,这就需要提高执政者的治理水平,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唯心主义天命观,排除B项;西周的天命观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只要统治者顺应天意,实行德治,就能维护统治,并非不可知的,排除C项;“敬德保民”体现了早期的民本思想,排除D项。
6.A 据材料“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等信息可知,人与天地自然同源于气,人要顺应自然,即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故选A项;道家无为而治理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的自我能动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无关,排除C项;《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排除D项。
7.D 据材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从而维持国家统治秩序的稳定与和谐,D项正确;材料强调礼乐的社会功能,与个人修养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宣传“敬天保民”的思想和强化基层教化,排除B、C两项。
8.D 由“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可知,该学者认为政权的更替并没有导致共同体核心的变化,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故选D项;方邦联盟只是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不是华夏政治的共同体,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A 由题干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凉州词”“西域”“胡旋女”等,可知唐朝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故选A项。
10.B 据材料“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可知,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A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答案 示例
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养分。
说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三教合一”、宋明理学等,均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核心内涵,得到了大力提倡和广泛认同。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因兼收并蓄而博大精深,因求同存异而源远流长,因历史悠久而底蕴深厚,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等观念,依然具有资政育人的现实意义,彰显出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历史悠久、与时俱进,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文化养分。
(说明:“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受约束和限制的思维形式,是对思维定式的一种突破,对于问题的解决,它要求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案。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提取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述了四个方面,这是从多个角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的,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取多个观点,这是发散思维的体现。具体到本题的解答思路,首先要阅读材料,提取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可以是材料整体的反映,也可以是材料中的一个要点,由于材料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叙述的,所以提取的观点要体现这一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和影响等角度选择适合自己所选择观点的内容进行阐释。注意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最后,总结或者升华(深化)自己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