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2023天津河北区月考)一位美国黑人领袖在1918年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个“开端”应该是指(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解放运动
C.和平主义运动 D.殖民主义扩张
2.(2023山东烟台期末)在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悉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据此可知( )
A.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B.一战改变了欧亚的政治版图
C.列强放弃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
D.一战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提供了契机
3.(2022河北邢台期末)一位法国官员评论说:“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一战后,埃及、摩洛哥等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激发了非洲的民族意识
B.对非洲传统经济打击沉重
C.促使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推动了非洲民族文化复兴
4.(2022湖南联考)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题组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5.(2022湖北麻城二中月考)在二战期间,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同盟国宣传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影响。当二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会以新的眼光加入本民族争取独立的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法西斯集团覆灭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进步思想的传播
D.战争规模的扩大
6.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在美国的反对和苏联的压力下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艾登政府垮台,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
A.英法与美国争霸
B.英国政府维护英殖民霸权
C.英殖民帝国衰落
D.英法与苏联争夺埃及
7.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性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B.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8.(2022北京丰台期中)“亚非拉的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是从1939年开始的,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所推动的,大大超过第一次革命浪潮的广度和深度。”亚非拉出现第二次革命浪潮的主要影响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C.使第三世界迅速摆脱落后状态
D.建成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9.(2022山东12月质量测评)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 )
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
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
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
题组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10.(2023辽宁大连期末)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
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
D.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11.建于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展示了许多代表不同宗教和讲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铜雕。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图案精美,保存完好,让人赞叹印度古代工匠的精工细作。这反映了印度现代文化中( )
A.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B.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C.统治精英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
D.传统的种姓制度影响社会生活
12.(2023江苏扬州期末)1982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该运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的开展( )
A.植根于华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
B.造就了新加坡国际化都市的地位
C.增强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认同
D.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局面
13.塔哈·侯赛因说:“外国学校从来不会真正地符合埃及人民的心愿,从本质上看,它们绝不会教育埃及学生去热爱埃及,或保护埃及的民主。埃及教育的主体应该是自己办的学校,对外国学校的过分依赖对埃及的发展是无济于事的。”这从本质上说明塔哈·侯赛因( )
A.主张埃及人应该办自己的学校
B.要求摆脱外国对埃及的文化殖民
C.认为发达的教育是埃及独立的保障
D.意识到外国教育存在极大的弊端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2023江苏如皋调研)一战中,殖民者鼓励非洲属民去杀死“白人”敌人,在此之前,这些“白人”的生命还被看成是神圣的。最终,大约15万非洲士兵和搬运工人失去生命,殖民者却在战后对非洲加强了控制和掠夺。一战中,殖民者的行为( )
A.使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反映了欧洲实力迅速衰落
C.利于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
D.打破了非洲封闭隔绝状态
2.(2023山东青岛月考)一战期间,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战争也客观上将自由、民主等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识
B.导致亚洲和非洲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使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
D.使和平主义的思潮开始出现
题组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3.在二战期间,诸多帝国主义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多数亚非拉国家不仅在战后二十年内赢得了独立,且还自行召开亚非会议,形成不结盟运动。这反映了二战后( )
A.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
B.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增强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4.二战后,最独特的政治风景莫过于英法等殖民大国争先恐后地从各殖民地撤退,甚至“有时欧洲国家比殖民地的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这“独特的政治风景”( )
A.缘于殖民地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B.得益于雅尔塔体系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直接影响
D.与殖民者国力衰落和国威下降相适应
5.(2022山东枣庄期末)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多个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题组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6.李光耀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相一致
B.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
C.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守夜人角色
D.家庭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没有积极作用
7.(2023辽宁丹东期末)
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表
国家 文化
印度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
新加坡 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
埃及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据上表可知,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是( )
A.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
B.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巨大威胁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
D.利用西方文化改造民族文化
题组四 综合题组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正如有人所说:“一战时,曾经是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被宣称为普遍原则的时机,以1917年激进的革命形式——布尔什维克革命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自由’的形式为代表。诚然,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所提到的只是殖民地民族的‘利益’而不是‘愿望’。但在战时,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差别,‘民族自决’这一革命术语已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殖民地世界留下了印记。”对此,时任美国国务卿兰辛讲道:“总统关于自决权的宣言,会在许多地区引起麻烦。”在俄国革命刚刚成功的1917年11月,列宁起草公布了《和平法令》: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
武器。
——摘编自蔡珊珊《列宁与
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的比较》等
材料二 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宗教信仰不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事实证明,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自决”广泛传播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基础过关练
1.B 2.D 3.A 4.B 5.C 6.C 7.A
8.B 9.D 10.B 11.B 12.D 13.B
1.B 据材料“1918年”“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运动的信息,排除A项;一战后掀起了反战和平运动,但与材料中代议制的埃及等信息无关,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建立,且题干材料强调民族独立,与殖民主义扩张无关,排除D项。
2.D 据材料可知,参与一战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能够利用他们在战争中所熟悉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反映了一战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提供了契机,故选D项;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与欧亚政治版图无关,排除B项;列强此时并未放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排除C项。
3.A 由材料可知,参加一战的非洲士兵激发了民族意识,回国后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故选A项;民族解放运动是政治层面,不是经济,排除B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是反抗殖民侵略,未涉及文化复兴,排除D项。
4.B 据材料“1926年”“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独立意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选B项;中国的辛亥革命发生于一战前的1911年,排除A项;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排除C项;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5.C 依据材料可知,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等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故选C项;一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排除A项;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战争规模,排除D项。
6.C 根据材料“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艾登政府垮台”“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沉重打击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英殖民帝国衰落,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7.A 从法国军官自身分析,法国是殖民国家,阿尔及利亚摆脱殖民地的地位,将影响法国的殖民利益,故A项正确。B项与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原因无关,排除;C、D两项均不是其发动叛乱的真实动机,排除。
8.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和捍卫主权的斗争,此次浪潮的主要影响是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项正确;第二次革命浪潮后的亚非拉各国并没有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排除A项;第二次革命浪潮出现后,第三世界中的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排除C项;现在的国际社会还没有建成平等的国际新秩序,排除D项。
9.D 据材料可知,二战将“帝国主义时代”“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即二战冲击了原有的国际秩序,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二战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秩序和殖民体系,而非对社会变化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否定殖民扩张的本质,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B 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选B项;材料“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反映的是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与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无关,排除A项;第三世界崛起只是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格局,并非改变,排除C项;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而非同质化,排除D项。
11.B 材料“展示了许多代表不同宗教和讲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铜雕”“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反映了印度丰富的宗教文化,说明印度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印度宗教文化的多样性,而政教分离是二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印度宗教文化的多样性,自由主义、种姓制度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
12.D “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逐渐对新加坡产生归属感,形成既有不同文化又能和谐相处的局面,故选D项;“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说明当时新加坡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但不一定是以华人为主体,排除A项;“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形成的是价值观和归属感,不能形成国际化都市,排除B项;材料所述运动的主体在新加坡,未涉及整个东南亚地区,排除C项。
13.B 根据材料“外国学校……绝不会教育埃及学生去热爱埃及”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外国学校是外国对埃及进行文化殖民的场所,故塔哈·侯赛因要求发展民族教育,主张文化独立,体现出其要求摆脱外国对埃及的文化殖民,故选B项。主张埃及人应该办自己的学校是材料的表层信息,故排除A项;C、D两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
能力提升练
1.C 2.A 3.B 4.D 5.A 6.B 7.C
1.C 根据“殖民者鼓励非洲属民去杀死‘白人’敌人”“殖民者却在战后对非洲加强了控制和掠夺”可得出殖民者的行为充分暴露了其侵略的本质,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利于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故选C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排除A项;一战中,欧洲实力衰落,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一战前,非洲封闭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排除D项。
2.A 据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自由、民主等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亚非拉各国,促使亚非拉地区的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有助于唤醒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识,故选A项;二战后,亚洲和非洲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被动摇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的影响,未强调和平主义思潮,排除D项。
3.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并且形成不结盟运动,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B正确;不结盟运动属于第三世界的力量,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排除A;不结盟运动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之一,“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C;一战后,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排除D。
4.D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二战沉重地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势力,西方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正确,A排除;雅尔塔体系主要是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B排除;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C排除。
易错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严重削弱了殖民帝国主义的实力,从而大大减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障碍。另一方面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在经济、政治、思想、组织乃至军事方面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5.A 根据“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反映出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A项正确;材料中的非洲独立运动并不是多极化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地区冲突,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殖民体系还没有彻底瓦解,排除D项。
6.B 据材料可知,东亚儒家社会与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模式有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儒家社会认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脱离不了儒家文化,说明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本身有误,故排除。
7.C 本题以三个不同国家文化表现来探讨新兴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也带有宗主国的烙印,接受西方的一些思想,说明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故选C项。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不仅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还采用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新兴民族国家在继承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引用西方文化,并不是民族文化面临巨大威胁,排除B项;新兴民族国家并未用西方文化改造民族文化,而是二者结合,排除D项。
8.答案 (1)背景:一战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问题:国内政局动荡;边界争端;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即可)原因: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新兴独立国家自身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一战时,曾经是限于欧洲的民族自决原则被宣称为普遍原则的时机”可知一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在俄国革命……主张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一主张成为亚非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自决的思想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传播、认可”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问题:根据材料二“陷入内战”可知国内政局动荡;根据材料二“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可知边界争端;根据材料二“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可知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根据材料二“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可知基础设施落后;根据材料二“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可知缺乏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政策支持。原因:根据材料二“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可知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根据材料二“宗教信仰不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可知新兴独立国家自身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列强为中心的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剥削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而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