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6.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6.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1 00: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研究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
               
1.(2023湖北多校联考)生物进化研究中化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中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下面有关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都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也是唯一的证据
C.科学家从地层中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
D.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进行比较,就能准确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2.(2023河南洛宁月考)下表统计的是不同年龄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类群化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地层年龄(百万年前) 首次出现的生物类群(化石)
245—144 鸟类、哺乳类
360—286 爬行类
408—360 昆虫、两栖类
505—438 鱼类
700 多细胞生物
2 100 单细胞真核生物
A.最早形成的地层中的生物类群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出现爬行类化石的地层中也可能出现昆虫和两栖类的化石
C.越晚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高等,其结构越复杂
D.该资料证实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
题组二 研究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3.(2023天津河西一模)科学家研发出一套能成功从4万年前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中提取线粒体的DNA并进行扩增和测序的方法,为人类进化的研究作出贡献。科学家将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化石中的线粒体DNA与现代人类线粒体DNA进行比较,获得人类进化的证据属于(  )
A.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4.(2023湖南永州期末)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外形、功能上有很大差别,但发育来源和基本结构却相同。下图所示为人的上肢与三种脊椎动物的同源器官中骨骼比较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器官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胚胎学方面的证据
B.比较不同动物的同源器官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D.上述四种脊椎动物的前(上)肢功能迥异,这与其生活的环境不同有关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基础过关练
1.C 2.A 3.D 4.A
1.C 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并不都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A错误。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比较解剖学证据等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B错误。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进行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但不一定准确,D错误。
2.A 最早形成的地层中的生物类群不包含消费者,A错误。根据表格可知,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C正确。
3.D 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科学家将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化石中的线粒体DNA与现代人类线粒体DNA进行比较获得人类进化的证据属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4.A 同源器官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解剖学方面的证据,A错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比较不同动物的同源器官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B、C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