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水调歌头
苏轼
学习目标
1.走近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
3.精读全诗,剖析写作特色
4.总结和归纳全诗表达的思想内涵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人物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生平经历
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 ,赐进士及第 。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佥书凤翔府判官 。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出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创作背景
宋朝时期,王安石进行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苏轼却看到了此次变法的弊端,并没有因为皇帝支持了而改变自己的政见去拥护王安石变法,反而上书力劝,后因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当官,四处漂泊。
于熙宁九年中秋节当天,各家团聚,此情此景,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苏澈。与弟弟苏澈分别后,他们已七年没有团聚过,面对那一轮圆月,苏轼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这首诗,以此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兼:同时。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原文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今夕:今天晚上。
原文翻译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原文翻译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何事:为什么。
长:偏偏。
原文翻译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只。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原文翻译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合作探究
《水调歌头》开篇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作者作词的缘由,引出下文,统领全文。高度概括了作者这个中秋之夜的思想感情经历,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真挚怀念。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总的来看,是述说作词原因,总领全篇。
合作探究
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标红词语的表达效果。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合作探究
“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仕途的不顺等等。
合作探究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合作探究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
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合作探究
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1)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富有哲理;(2)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3)情怀乐观而旷达;(4)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5)语言如行云流水。
主题思想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艺术特色
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结合,纡徐作结。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巩固练习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A
巩固练习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C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