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 文言文文意概括分析题 复习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 文言文文意概括分析题 复习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0 15: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得语文者
得古文者
得天下●
得语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王国维《人间词话》
文意概述(12题)
借题解文
考点
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涉及三个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查题型及命题特点
(一)选项内容构成: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概括)+具体行为事例(分析)
2023新高考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
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
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
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
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222新高考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
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
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
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
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
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2021新高考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攒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
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
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
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
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