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2024高考·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01讲文言实词
CONTENTS
考情分析
网络构建
考点解读
教材回归
真题剖析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1.命题特点
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翻译,考查的
是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文言实词的翻译在试题上比较直观的就是第2小
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以及第4小题“
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是关于断句、理解文言文文意的试题其实是隐形
地考查了实词的掌握程度,对于文言文而言,翻译是解决所有试题的基础。
考情分析
2.具体考查内容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偏义词
(5)词类活用
网络构建
网构建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
同义或偏义词
固定词语(双音节词)
词类活用
考点解读
考点一文言文翻译“3大赋分点”
考点一文言文翻译“3大赋分点”
【文言翻译赋分点】
.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b.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c.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
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
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
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
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尽量直译,字字落实;直译不通,
再思意译;句子流畅,查无语病,再行搁笔。
考点二五类常考实词
1,通假字
通假字分类如下: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卖炭翁》中的“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就是“值”的意思,“直”和“值”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
用的。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鸿门宴》中的“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借用
了“早”的意思,“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
几个意义。
《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