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0 15: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习目标:
1.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概述晚清时期义和团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3.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政治: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②经济:
③阶级:
④思想基础: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材料1:自从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接踵效尤。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或夺占海港,或争划势力范围,把中国的大好河山分割得支离破碎。列强的蚕食鲸吞,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思考:根据右侧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
材料2:
①政治: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②经济: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基础: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思考:根据右侧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
①政治: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②经济: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基础:
西学的不断传入,早期维新思想发展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思考:根据右侧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
材料3:新式知识分子是“中等社会”最进步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直接从中国社会里孕育处理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1897年,建学会、创报刊,进一步宣传维新思想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一、戊戌维新运动
2、过程
思考:根据下图及课本109-110页,完善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性质
裁撤冗员
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淘汰八旗
绿营旧兵
广开言路;举荐人才;
精简机构;改订律法。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广设学堂;派遣留学;
准许办报;设译书局。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工厂。
3、影响
思考:根据颁布新法的内容,分析维新运动的影响
一、戊戌维新运动
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没有真正突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藩篱,
特别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3、影响
思考:根据“学思之窗”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
一、戊戌维新运动
①客观原因:
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②主观原因: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措施密集、牵涉太广)
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策略失误)
③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有妥协性)
4、败因
思考:结合课本110页第二段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戊戌维新运动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①根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洋教势力猖獗,反洋教斗争兴起
③西方势力深入;德国强占胶州湾,
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1、背景
思考:结合课本110页三、四段,概括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爆发?
二、义和团运动
2、口号、过程
思考:阅读教材找出义和团的口号,思考这一口号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二、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说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过程:
开始兴起,蔓延到山东、直隶
清政府先抚后剿
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控制京津
中外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失败
1898年冬
1899年底
1900年6月
1900年8月
思考:阅读教材,根据时间轴提示,归纳义和团大事记
1900年5月
八国联军决定出兵镇压义和团
3、评价
思考:结合课本110页,想一想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进步性:
①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展现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侵略计划。
局限性:
①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②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天津保卫战
慈禧向各国“宣战”
天津陷落
1900.08中旬
1900.07.14
1900.06.10
1900.06中旬
1900.06.21
廊坊阻击战
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
天津向北京进发
1、背景、过程
思考:联军侵华的登陆点与以往列强侵华比有什么不同,与什么事件有关?
三、八国联军侵华
思考:阅读教材,根据时间轴提示,归纳大事记
东南互保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
思考:东南互保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①使南方免遭战火;
②体现地方大臣政治事务上的独立性,
为清朝灭亡埋下伏笔;
③削弱了全国抗击侵略的力量,不利于国家统治;
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 —— 王尔敏《拳变时期的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
三、八国联军侵华
项目 主 要 内 容
惩办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赔款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划界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各国可派兵驻守
驻军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地区驻军
双禁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使馆界”实际成为 “国中之国”
2、结果、影响
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1)两次鸦片战争,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八国联军侵华
影响
课堂小结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民族危机加深
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正如戊戌变法百年纪念碑碑文所说: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此碑文意在强调戊戌变法( )。
A.成功的政治运动 B.全面的社会变革
C.广泛的群众基础 D.深刻的思想解放
D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A
2、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列强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亿~3亿美元,可甲午中日战争后到 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已达15亿美元,比战前增加了好几倍。这主要是因为( )。
A.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 B.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增多
C.列强的对华侵略深人中国内地 D.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同课章节目录